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黄山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过秦论》中不能体现秦始皇残暴的一项是

    A. 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B.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C.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D. 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 2、下列各项中与其他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 为巡船所物色   B. 予羁縻不得还

    C. 不能容于远近   D.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 3、下列加点词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异乎三子者之        撰:才能

    B.百姓皆以王为      爱:喜爱

    C.如土              委:散落、卸落

    D.秦以利晋            阙:侵损、削减

  •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至于,连词)

    B.无罪而就死地(好像,动词)

    C.王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如果,连词)

    D.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这样,代词)

  •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___   。____,_____,____。____,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 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 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 “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 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 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⑥ 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心目中很神圣

    A. ③②④⑥⑤①   B. ③①②⑤⑥④   C. ④①③②⑤⑥   D. ④③②⑥①⑤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1世纪以来,在人类不断突破既有的宇宙观和世界观局限的条件下,艺术家的艺术思维逻辑和科学家的哲学社会科学思维逻辑不断在并行中发生交叉,产生交集,形成互动,激发出一种突破性发展的可能性。

    科学与艺术、人文结合的一个重要的例子是艺术家设计出“情绪几何”。这是个结合了科技与艺术的互动装置,邀请观众在暗箱中触摸几何模型,触摸的情绪会通过心率等生理数据采集装置记录并计算出来,这些情绪数据会影响初始几何图形的变化,生成一个个“因人而异”的情绪化的几何图形,并最终通过自动粉笔机械装置绘制在黑板上。作品从代数几何的抽象性和纯粹性中获得启发,并尝试把数学对现实世界提纯化的解释与艺术对现实世界复杂化的解读结合在一起,完成一次同时处于现实之上和现实之中的艺术实验。

    艺术某种意义上是在给世界回归混沌提供“熵”力。与数学家所追求的纯粹性和抽象化相比,一个视觉艺术家的工作基本是给这个世界“添乱”。“情绪几何”将充满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混沌性的个体情绪数据与纯粹的、抽象的几何数据进行耦合与杂交,就像往真空中注入雾霾、往纯水中注入污液、往真理中注入无理。这种形而下的“添乱”式的艺术实验的目标不为揭示任何纯粹的普世真理,只为呈现任意存在的个体真相。作品拒绝让观众以理性的方式来理解代数几何数学,而是让观众以感性的方式通过与几何图形的感性接触以及提供个体的情绪数据来与艺术家和数学家共同完成一次无法预期的创作。

    回溯人类进步的历史,实际上科技发展的同时,艺术一直如影随形,艺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出现交融、借鉴甚至陷入重大分歧的情形比比皆是。达·芬奇的绘画就曾经涉及当时欧洲医学中较为先进的解剖学,他通过美术的概念让人们获得了解剖学的认知;在摄影设备出现后,印象派艺术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雷诺阿,通过参考照片完成了诸多创作,导致西欧的绘画在很长一段时期主动对科技保持着疏离,画家们希望绘画艺术远离照片。而中国的国画更是以写意见长,强调意境之美,即使现代画家创作时从照片中寻找到一些思想内涵的元素和载体,但最终形成的作品还是旨在寻求艺术本体的价值。

    (节选自张富利《新技术与美学的互生之旅: 人工智能艺术何以可能》)

    材料二:

    音舞诗画节目《忆江南》成为2022年央视春晚的“刷屏”之作。它带观众进入名画《富春山居图》中畅游,林峦浑秀,烟波浩渺,画中人物放声吟唱,渔樵耕读悠然自得。舞剧《只此青绿》将传世经典《千里江山图》搬上舞台,“火”到一票难求。近年来,“高冷”古画接连出圈,引发现象级传播。破解古画在今天的流量密码,将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带来有益启示。

    动起来,换一种古画的“打开方式”。手握长卷,徐徐展开,仿佛置身其间,一步一景,可观可游。这原本就是中国古代绘画特有的“打开方式”之一,古人因而有徜徉画中山水的“卧游”之说。今天,科技的赋能让“人在画中游”有了无与伦比的实现可能。借助数字绘景和3D复现技术,一幅《秋林读书图》可以从平面变得立体,上一秒刚跨过秋林中的潺潺溪水,下一秒视角便已经跃升到空中,俯瞰群山巍峨。数字副本让珍稀古画的“露面”机会越来越多,在3D、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全息投影、交互技术等的广泛应用下,“画游系列”成为当下沉浸式艺术展的热门主题。围绕古画的这些“动起来”,虽不能取代对原作的欣赏,但无疑打开了普通人接近传统瑰宝的通道。有人说:古画动了,世界静了。也有人说:古画动了,身体里的DNA也跟着动了。古画动起来,不仅是对观众的“循循善诱”,也向创作者敞开了宝贵的审美资源和文化资源。3D动画形式的广泛运用,更为古画图像在现代设计领域的大展身手提供了新的可能。

    融起来,实现与传统文化的“超链接”。作为传统文化的视觉集成,古画不着一言、气象万千,能够集纳服饰、妆容、音乐、舞蹈、诗词等内容于一体,成为演绎传统文化的生动场景。在时下的国风国潮中,以“画境”统摄传统要素和当代形式,在融合性表演情境中展现文化的古韵与新貌,已经成为一种创作趋势。去年火出圈的舞蹈《唐宫夜宴》就伴随着娇憨可爱的唐代女乐官的舞姿,徐徐展现《簪花仕女图》《捣练图》《备骑出行图》等画面,舞与画呈现有趣“互文”。这种融合不仅是艺术形式上音、舞、诗、画的结合,也是传统舞台艺术与电视艺术、视频形式的结合,是文艺与数字科技的结合,是媒介形式上的优势互补。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转化也通过更为综合的媒介形态不断“升维”。

    活起来,用新讲法激发新创造。在系列短片《此画怎讲》之前,有许多“讲”画的方式,但这一次,画作上的人物自己开口了。“古画会说话”和之前的“国宝会说话”类似,意在以亲切的面貌、活泼的语态,拉近古画与当代人的距离,让更多人感受传统与当下的息息相通。讲述传统的方式变了,回应传统的方式一定也会变化。传统“活”在当下、文化传承有“我”,渐渐成为一种创作共识。越来越多的人从传统中汲取自信和底气,热情参与文艺众创,推动国风国潮的创意奔涌。

    当然,动起来、融起来、活起来,只是开始;静下来、沉下来、传承创新下去,任重道远。有关古画的故事还有很多,有关古画的讲法还有很多,像古画这样积淀着中华民族审美旨趣、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的文艺样式还有很多。传统浩浩荡荡,创造生生不息。传统文化的新表达,不仅要讲出趣味,也要讲出深度;不仅要讲出美来,还要讲出美背后的精神、理想与追求;不仅要面向当代受众,讲出新的时代内涵,还要面向世界,在更高维度上彰显中华文化与古为新的接续创造。

    (节选自《人民日报》胡妍妍《让古画动起来融起来活起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同属大脑思维,艺术思维逻辑和哲学社会科学思维逻辑天然会产生交叉、交集、互动。

    B.数学是对世界进行提纯化解释,艺术是对世界进行复杂化解读,后者是对前者的添乱。

    C.与西欧某些画家不同,中国国画并不排斥用照片寻找元素,但更看重艺术作品的意境。

    D.“人在画中游”的古画打开方式优于对原作的直接欣赏,它可以帮助普通人读懂古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情绪几何”互动装置设计以代数几何为主,将观众个体的情绪可视化为几何图像,其主要目的在于展示科技对艺术的赋能。

    B.在摄影设备出现后,印象派艺术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雷诺阿参考照片完成诸多创作,证明了科技发展的同时,艺术一直如影随形。

    C.春晚舞剧《只此青绿》与经典画作《千里江山图》“互文”,“融”起来的方式让“我见青山多妩媚”有了生动具体的意象。

    D.“古画动了,身体里的DNA也跟着动了”可以理解为“动起来”的古画唤醒了人们内心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3】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依托图像处理算法,冬奥会开幕式“冰瀑”环节中,一滴水墨从天而降晕染开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境唤起人们心底的文化情结。

    B.航天工作者自主研发全新的电机驱动系统,用16套由链条、钢丝绳和导轨组成的机械结构,使得冬奥开幕式上“冰立方”拔地而起。

    C.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一幅表现冰嬉场面的宫廷绘画长卷《冰嬉图》,借助三维动画,画上160组“运动员”们的冰上动作得以“复原”。

    D.“果亲王”讲述古画《果亲王允礼像》中的文房摆设、服饰妆容,由一盆墨兰花里的灵芝,谈及兰芝竞秀、君子之交的传统文化寓意。

    【4】两则材料都提及科技与艺术的关系,但论述的角度不同。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要分析。

    【5】科技赋能艺术,有人认为这会让人们看到的世界更具艺术性,更美好;也有人认为这会使人们的自主感悟力退化。你认同哪一种说法?请结合材料具体阐述。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专心;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

    (3)《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韩愈对年轻好学者的扶掖之心。

    (4)《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漂荡在宽阔浩渺的江面上。

    (5)《赤壁赋》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登泰山记》中,用简练的笔法写出日出时的壮丽景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行路难》中写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描写诗人登上橘子洲头所见的山林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易水决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用原文句子填空。

    (1)《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行路为喻,说明了学习重在积累的道理。

    (2)《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归园田居(其一)》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时序变迁、新老交替、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旬说明男女主人公小时候关系很融洽。经常在一起愉快地玩耍。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月亮作比,指出世间万物变化规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现个体生命的短暂与渺小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3)小刚漫步在浔阳江头,仰头看到天空的那轮明月,不禁吟诵起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写月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雨晴

    杜甫

    雨时山不改,晴罢峡如新。

    天路看殊俗,秋江思杀人。

    有猿挥泪尽,无犬附书频。

    故国愁眉外,长歌欲损神。

    [注]①此诗为安史之乱期间诗人漂泊西南夔州时所作。②犬附书,指传递家书。《晋书》载,陆机羁寓京师洛阳,久无家乡音信,作家书系于爱犬黄耳颈上,让它送回家乡。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写山色不改,峡谷常新,初晴的喜悦消解了滞留西南边地的愁思。

    B.诗人沦落到不同风俗的蛮荒之地夔州,面对东流的秋日江水,心生愁思。

    C.诗人心中担忧沦陷中的土地而眼不能见,长歌抒情反而更令其心神哀伤。

    D.全诗前四句描写雨晴所见所感,后四句抒发故国之思和漂泊之愁等情感。

    2简要赏析“有猿挥泪尽,无犬附书频”一联的表达效果。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元行钦,幽州人。庄宗与梁军战,军败而溃,梁兵数百追及,攒槊围之。行钦驰一骑,夺剑断其二矛,斩首一级,梁兵解去。庄宗持行钦泣曰:“富贵与卿共之!”由是宠绝诸将。

    赵在礼反,庄宗以为邺都行营招抚使,将二千人讨之。行钦诏书招在礼。在礼登城谓行钦曰:“将士经年离去父母,不取旨奔归,追悔何及?若公善为之辞,尚能改过自新。”行钦曰:“天子汝等有社稷之功,小过必当赦。”在礼再拜,以诏书示诸军。皇甫晖从旁夺诏书坏之,军士大噪。

    行钦攻邺无功,庄宗欲自将以往,群臣皆谏止,乃遣明宗讨之。明宗军城西,行钦军城南。而明宗军变,与在礼合。行钦闻之,退屯卫州,以明宗反。庄宗遣李从璟驰诏明宗计事。从璟,明宗子也。行至卫州,而明宗已反,行钦乃系从璟,将杀之,从璟请还京师,乃许之。明宗引兵南,行钦率兵趋还京师。从庄宗幸汴州,行至荥泽,闻明宗已渡黎阳,庄宗复遣从璟通问于明宗,行钦以为不可,因击杀从 

    明宗入汴州,庄宗不得进。庄宗谓行钦曰:“卿等从我久,富贵急难无不同也。今兹危蹙,而默默无言,坐视成败。我至荥泽,欲单骑渡河,自求总管,卿等各陈利害。今日俾我至此,卿等何如?”行钦泣而对曰:“臣本小人,蒙陛下抚养,位至将相。危难之时,不能报国,虽死无以塞责。”因与诸将百余人,皆解髻断发,置之于地,誓死报,君臣相持恸哭。

    庄宗崩。行钦出奔,为野人所。刺史石潭折其两足,载槛车,送京师。明宗见之,骂曰:“我儿何负于尔!”行钦目直视曰:“先皇帝何负于尔!”乃斩于洛阳市。

    呜呼!死之所以可贵者,以其义不苟生尔。方明宗之兵变,诸将未知去就,而行钦独以反闻,至于断发自誓,其诚节有足嘉矣。及庄宗崩,不能自决,而反逃死以求生,终于被执而见杀。其言虽不屈,而死非其志也,乌足贵哉!

    (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有删节)

    1下列“以”字的用法、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行钦诏书招在礼

    B天子汝等有社稷之功

    C皆解髻断发,置之于地,誓死报

    D刺史石潭折其两足,载槛车

    2写出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小过必当赦

    (2)退屯卫州,以明宗反

    (3)行钦出奔,为野人所

    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士经年离去父母,不取敕旨奔归,追悔何及?

    (2)今日俾我至此,卿等何如?

    (3)死之所以可贵者,以其义不苟生尔。

    4欧阳修认为元行钦“乌足贵”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匆匆而过,总有一些字让人难以忘怀:众(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有14.1178亿人)、党(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燃(今年夏天,我们的生活被一群奥运健儿点燃)、归(9月25日,被加拿大非法拘禁1028天后,孟晚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影(《长津湖》票房收入突破57亿)、禾(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再创新高)、探(中国探测器第一次着陆火星)。

    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故事、一段回忆,记录着那些美好的时光。在时光的记忆中,你的年度汉字是什么?请以“我的年度汉字”为副标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诗歌除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