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铜陵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这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 ,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B. 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沧海泣珠”“ 蓝田玉烟”可以理解为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

    C. 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祝福》就选自他的小说集《彷徨》。

     

  • 2、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B.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C.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3、下列句子中重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互丧,赂秦耶   率:全都,一概

    B.奉之繁,侵之愈急   弥:更加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   判:确定,断定

    D.此言       得:得到

  •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眼睛并不看我,只用一种疲乏的调子回答说:“听了您的话,我觉得简直——天真!”

    B.牡丹、吊钟、水仙、大丽、梅花、菊花、山茶、兰花……等等春秋冬三季的花都挤在一起来啦!

    C.在新年晚会上,中文系……演出了精彩的文艺节目。

    D.“凤娇,你怎么不说话,还想那个……‘北京话’哪?”

  •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寡人之国也   月出东山之上.

    B. 颁白者不负戴道路矣   仲卿闻之,亦自缢庭树

    C. 是何异刺人而杀之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吾乎

    D. 则无望民之多领国也   以其无礼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青蒿素是中医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和植物化学的其他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从青蒿提取物到青蒿素的研发历程相当快速。然而,这绝不是中医药智慧的唯一果实。中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还发现,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具疗效,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对治疗失忆有效的石杉碱甲,也是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是我国用于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用药。

    然而,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少见,复方用药才是中医几千年来的主要用药形式。通常,中医师按中医理论和方法诊断病人症候,对症开出由多种中药按君臣佐使组成的处方,并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症候的变化,随时调整处方的药味和剂量,以达到良好的疗效。这样的辨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从中药青蒿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仅是发掘中医药宝库的努力之一。

    (摘选自屠呦呦《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材料二:

    在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中医药的价值再次受到世界瞩目,中医药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多个国家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中药逐步进入国际医药体系,已在俄罗斯、越南、新加坡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3个中药产品已完成欧盟传统药物注册;多个中药产品在美国完成Ⅱ期临床试验。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为促进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规范发展,保障中医药的安全、有效、合理应用,已发布了一批中医药国际标准。世卫组织将以中医药为主体的传统医学纳入新版国际疾病分类,是中医药进入国际医疗市场的巨大推动力。而一带一路倡议快速推进,促使沿线国家和地区对中医药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为中医药走向世界营造了良好国际环境和巨大空间。

    (摘编自张俊华等《循证中医药学的现在和未来》)

    材料三:

    大数据时代通过大数据分析,以发现其背后隐藏的事物间的相关性,或事物内部的规律及特征。中医药学通过吸纳老子文化思想及内涵,将自然之道比类人体之道,促进了自身整体观念的形成及发展,提倡人类生存应该顺应自然及生命的规律及法则,进而明确以揭示人体生命现象规律为中医药学的根本任务。因此,大数据时代试图预测及发现事物的规律,与中医药学通过反复的临床实践及哲学思辨力图阐释人体生命的基本规律有相通之处。借助大数据研究思维及方法,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与创新,具有明显的理念优势。

    由于中医学是依观物取象立象尽意方法形成的人身科学,主要是意象思维的产物,故在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及构建过程中,虽有一定的结构解剖及形态观察基础,但主要采用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感悟及体悟方法,通过对自然社会及人体自身生理病理现象的长期观察,对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及升华,经验证及修正后逐渐取得共识。所以建立于个体临床实践基础上的中医药的学术理论,历经数千年漫长而坎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其间虽有部分学术理论创新,但其形成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而在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医疗信息产生的速度空前迅捷,数量空前庞大,尤其是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强化,如电子病历系统的普及应用,使获取临床诊疗大数据成为可能,通过中医药大数据的共享、整合、集成、分析,可以极大地提高中医药学理论研究效率,发现现代中医药学新规律及新特征,最终实现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临床诊疗理论创新和中药临床评价方法创新,加快重大中药新药创制进程。

    (摘编自何伟《大数据时代与中医药学术创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几千年来,中医主要用药形式都是复方用药,随着青蒿素的发现,单一药方治疗某种特定疾病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B.中医药的价值再度受到世界瞩目,中医药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这与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有关。

    C.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了一批中医国际标准,世卫组织将传统医学纳人新版国际疾病分类,都推动了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

    D.中医药的学术理论以个体临床实践为基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虽有突破,但存在一定的不足,仍需顺应时代继续创新。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医要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就要辨证施治疗法,即根据病人的具体症候,对症下药,并根据其病情变化,随时调整用药。

    B.中药以药品形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注册,中医药因此快速传播到许多国家和地区,中医药国际化进程随之加快。

    C.中医药学理论主要是通过对自然社会及人体自身生理病理现象的长期观察而形成的经验的感悟和体悟,从而形成共识而获得的。

    D.电子病历系统等医院信息化软件硬件的普及应用,为人们获取临床诊疗的大数据并运用这些数据进行多方面研究提供了条件。

    【3】怎样才能有效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本希望能够登狼居胥山祭天,以纪功勋,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_”。

    (2)《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出了登泰山时天气的恶劣以及路途的艰辛,并点明登泰山的季节是冬季。

    (3)历史长河中,在往圣先贤的理想憧憬里,还有一个他们从未抵达的理想家园,即《礼运》(节选)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秦论(上)》中,贾谊指出,秦的过失及灭亡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青年毛泽东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时代叩问,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出巧妙的回答。

    (2)杨万里《插秧歌》以农夫插秧顾不上休息来表现插秧季节繁忙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经·芣苢》中真实地再现了劳动的过程,其中写女子从茎上成把地采摘车前草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 ___________________来道出雄心壮志,表现博大胸怀。

    (2)《沁园春长沙》中,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飘过,像梦一般的,__________。(《雨巷》)

    (4)寻梦?_______________,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再别康桥》)

    (5)一代大侠荆轲,为了生命的精彩,高吟着“____________”慷慨赴秦。(《荆轲刺秦王》)

  • 10、默写下列各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四小题)

    (1)恰同学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__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师说》

  •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_____。(《琵琶行》白居易)

    (2)在《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在泰山顶上看到太阳将出时的景色,奇幻无比,为下文写日出的壮观景色作了衬托。(《登泰山记》姚鼐)

    (3)《劝学》一文中,作者以“金”为喻的句子“________”,形象地说明了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够取得进步的道理。(《劝学》荀子)

    (4)吾师道也,_________。(《师说》韩愈)

    (5)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______________。(《赤壁赋》苏轼)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①

    苏 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②渐漫漫。雪沫乳花③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④,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①这首词作于苏轼贬谪苏州四年后再迁移汝州时。②清洛,今安徽洛河。③雪沫乳花,煎茶时上浮的白色泡沫。④春盘,唐代以来风俗,立春日用春饼、生菜等装盘,馈赠亲友,称春盘。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冬尽春萌,早上,细雨斜风,乍暖还寒,山中淡烟疏柳雾朦胧,河边阳光明媚,豁然开朗;从洛涧流出的清浅河水,进入淮河后逐渐变得浑黄迷漫,迤逦向前。

    B.“淡烟疏柳媚晴滩”中“媚”字,写尽了淡烟和疏柳在河滩上的妩媚神态,似乎淡烟和疏柳也懂得献媚晴滩似的,表达了对谄媚小人的不满之情。

    C.词作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品茗、野餐的情味,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热爱。

    D.作者以“雪沫乳花”,状煎茶时上浮的白色泡沫,形象鲜明,这种将生活形象铸成艺术形象的手法,显示出词人高妙的写作技艺和艺术审美。

    2结合全词分析“人间有味是清欢”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马芳,字德馨,蔚州人。十岁为北寇所掠,使之牧。芳私以曲木为弓,剡矢射。俺答①猎,虎虓②其前,芳一发毙之。乃授以良弓矢、善马,侍左右。芳阳为之用,而阴间道亡归。周尚文镇大同,奇之,署为队长。数御寇有功,当得官,以父贫,悉受赏以养。嘉靖二十九年秋,寇犯怀柔、顺义。芳驰斩其将,授阳和卫总旗。 

    寇尝入威远,伏骁骑盐场,而以二十骑挑战。芳知其有诈,用百骑薄伏所,又三分军锐,以次击敌,敌骑辟易十里。寇营野马川,克日战。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芳战益力,寇乃去。累迁指挥佥事,复以功,超迁都督佥事。 

    已,袭寇有功,进二秩,为右都督。寻以功进左,赐蟒袍、钱百万,衣被刀剑下至居室什物,无不悉备。三十六年,迁蓟镇副总兵,分守建昌。土蛮十万骑薄界岭口,芳与总兵官欧阳安斩首数十,获骁骑猛克兔等六人。寇不知芳在,芳免胄示之,惊曰:“马太师也!”连却。四十五年七月,辛爱以十万骑入西路,芳迎之马莲堡。堡圮,众请塞之,不可。请登台,亦不可。开堡四门,偃旗鼓,寂若无人。 

    比暮,野烧烛天,嚣呼达旦。芳卧,日中不起,敌骑窥者相属,莫测所为。明日,芳蹶然起,乘城,指示众曰:“彼军多反顾,且走。”勒兵追击,大破之。芳有胆智,谙习敌情,所至先士卒。一岁数出师捣巢,或躬督战,或遣裨将。家蓄健儿,得其死力。尝命三十人出塞四百里,多所斩获,寇大震;芳起行伍,十余年为大帅,身被数十创,以少击众,未尝不大捷,威名震边陲,为一时将帅冠。石州城陷,副将田世威、参将刘宝论死,芳乞寝己荫子,赎二将罪。为御史所劾,敕自省。后世威复为将,遇芳薄,芳不与校,时人多之。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九十九》) 

    ①俺答:北方蒙古首领     ②虓(xiāo):虎吼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芳阳为之用,而阴间道亡归 间道:(偏僻的)小路

    B. 复以功,超迁都督佥事 超迁:越级提升

    C. 衣被刀剑下至居室什物 什物:各种物

    D. 芳有胆智,谙习敌情 谙习:熟悉了解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

    B. 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靡至

    C. 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

    D. 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每个时辰有固定名称,同时古人也习惯用十二地支来分别对应十二时辰。文中的“日中”也就是午时。

    B. “秩”在古代本指官吏所领的俸禄,后来也成为官职级别的代称,文中“进二秩”是说马芳因攻敌有功,被晋升两级官职。

    C. 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开始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每个皇帝至少对应着一个年号。如文中的“嘉靖”即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朱厚璁的年号。

    D. 《明史》记载了明朝自朱元璋洪武元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二百多年的历史。它与《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一样均属纪传体史书。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马芳年少英勇,事亲至孝。马芳年少时被北寇掳去做了牧童,后一箭射杀猛虎救了俺答,俺答让他随侍左右;逃回后抗敌立功,他把所得封赏都拿来奉养父亲。

    B. 马芳巧破敌谋,名震边陲。威远之战,马芳识破敌人诡计,将计就计大破敌军;界岭口之战,敌寇初以为马芳不在,后来见到他就纷纷退却。

    C. 马芳智勇双全,多次建功。马莲堡之战,马芳先采用疑兵之计,大开堡门,通宵鼓噪,次日又卧床不起,麻痹敌军,最后一举击破敌人。

    D. 马芳身先士卒,爱护下属。每次出战马芳都亲身前往;部将田世威、刘宝被判罪,马芳不惜请求停止荫封自己的儿子,来为二将赎罪。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芳知其有诈,用百骑薄伏所,又三分军锐,以次击敌,敌骑辟易十里。

    (2)为御史所劾,敕自省。后世威复为将,遇芳薄,芳不与校,时人多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犹太人有句谚语:“你需要在口袋里经常放两张纸条,一张写的是‘我只是一颗尘埃’,另一张写着‘世界为我而造’。”

    这句谚语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要求:自选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