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不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
A. 行李之往来 偏袒扼腕而进 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
B.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愿大王少假借之
C.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持千金之资币物 今闻购将军之首
D.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而伤长者之意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能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B.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
C.夏令营活动对于学生们增强身心健康、开阔视野、提高学习兴趣、锻炼坚强意志、培养团队精神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D.交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技术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财产、人民生活及生命安全,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3、表述得体的一项是
A. 锦旗:某患者为治好他多年顽疾的医生特地制作锦旗,写着“杏林高手,医者仁心”。
B. 招聘启事:凡符合上述条件的应聘者,请将足下简历、联系方式邮递至本中心。
C. 对联:高考前夕,某班在教室贴出-.副“逆境捶打造强者.烈火焚烧试真金—的减压对联。
D. 上诉状:这份购房合同是我方当事人在中介的忽悠下签订的,依法应认定无效。
4、下列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孔:内心痛苦的样子
B.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斯:语气词,无实义
C.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过错
D.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雨:动词,下(雪)
5、下面句子中最主要的描写方法是( )
刘姥姥到了荣府大门前石狮子旁边,只见满门口的轿马。刘姥姥不敢过去,掸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溜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刘姥姥只得蹭上来问:“太爷们纳福。”
A.动作描写 B.心理描写
C.语言描写 D.外貌描写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网络文学何以有效对接文学传统
周志雄
网络文学在中国的兴起、发展、繁盛,不过短短的二十年时间。但它已然成为当下最具时代特色、最富有活力的大众文学样式。中国网络文学与好莱坞的电影、日本的动漫,韩国的电视剧并称为当今四大文化奇观,道出了这样一个事实,网络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以来的新文学谱系是不同的。网络文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应时代而生,主要吸收了古今中外通俗文学及影视、游戏、动漫等大众文化的经验。
中国网络文学道路已经显示出其独创性。中国现代文学主张文学要为现实、为人生,表现自我。受外来文学的影响中国现代小说也常见浓墨重彩的心理描写,运用多线并进的结构形式,艺术含量和思想密度大,小说风格滞重、沉郁、苍凉。鲁迅、巴金等人的小说借鉴吸收了西方现代主义小说和现实主义小说的传统,创作了现代白话小说的经典作品。与中国现代文学相比,网络文学是“轻”的文学,在一个虚构的世界里,讲述奇人奇事,叙述人物所处的国境和愿望的实现,故事跟着人物走,人物跟着理想走。
欧美发达国家的历史表明,经济现代化社会程度越高,通俗大众文学越繁盛,大众文化产业在国家GDP中所占的比重就越高。网络文学在中国繁荣兴盛,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土壤。当下,中国社会经济蒸蒸日上,杜会现代化的程度愈来愈高,人们休闲娱乐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多,网络文学以颇具时代性的轻松故事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要。
网络文学的时代性主要体现在网络文学在精神内质上与当下读者的心意相通。网络小说既是对读者愿望的满足,也是一种时代内在精神肌理的体现。从表面上看,那些数百万字的网络小说故事多是想象性的,但从小说内在的气韵来看,作者在和读者互动中更新作品,与读者的情感是同声相应的;并且网络小说也有贴近现实的类型:那些婚恋小说,写尽现实中一地鸡毛的故事,把历史转型期人们的情感困惑等展示给读者。
受商业化的驱动,网络小说需要快速更新,借用套路是难度最小的写法,导致许多部小说好像是一部小说,同质化倾向严重。好的网络小说作品是那些适当借用小说套路,发展、超越套路的作品。即便是借用同样套路的作品也有高下之分,决定作品质量的不仅是故事模式,还有语言表达能力,对故事结构的把控力,对生活的洞察力,故事中人情事理的合理性,细节深处的表现力等。在这些方面,网络文学需要向传统文学学习。网络作家需要深入生活、把握时代,超越商业化的局限,提升作品的艺术境界。
(有刪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网络文学能成为当下文化奇观,主要得益于它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
B. 受外来文学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主张文学要为现实、为人生,表现自我。
C. 网络文学的繁荣兴盛与当下我国社会经济形势、社会现代化的程度密不可分。
D. 网络小说要想打造精品,满足读者的需要,就不能借用现有小说套路来更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将网络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进行对比分析,论述了网络文学的独创性。
B. 文章第三段从分析网络文学繁荣兴盛的社会背景入手,论述了它的发展历程。
C. 文章以网络婚恋小说写现实中一地鸡毛的故事为例,论证了网络小说也有贴近现实的。
D. 最后一段在得出网络小说同质化倾向严重的结论后,论述了如何提高网络小说的质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中国网络文学能运用多线并进的结构形式,加大艺术含量和思想密度,就能创作出经典作品。
B. 网络文学满足了人们休闲娱乐的文化需求,成为当下最具时代特色、最富有活力的大众文学样式。
C. 有些想象性的网络小说所体现的情感与读者的情感是相应和的,因此能满足读者的情感诉求。
D. 网络作家只有深入生活,把握时代,超越商业化的局限,提升作品的艺术境界,才能使网络文学更好发展。
7、按要求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借林间鸟鸣渲染蜀道荒寂凄清意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描写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4)《劝学》中提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韩愈《师说》中观点与之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写男女主人公少年时期一起愉快玩耍尽情说笑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2)《诗经》中有两句写女子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中诗人用“________, ________ ”写出村落模糊、炊烟缓缓飘升的景象。
(4)《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 _______”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的军容之盛。
9、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一个人不坚持肯定是不会成功的,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2)杜甫在《登高》中借落叶与江水来渲染秋景苍凉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六国论》中有的国家进行抗争才得以延迟灭亡,而采用刺杀手段灭秦却加速本国破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洞庭湖分断吴楚,吐纳日月,写出它极其恢宏的气象。
(3)杜牧《阿房宫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兼用夸张比喻反问的修辞手法,批判了秦统治者肆意搜刮、挥霍民财的行为。
(4)《谏逐客书》中,用山的积小成大,河海的择细就深来引出的论述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与“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内容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一句从侧面描写第一次听到琵琶女演奏时的神奇效果,“______________”一句又从侧面描写第二次听琵琶女演奏的神奇效果,都是通过对听众沉醉状态的描写,表现其高超琴技。
(2)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其《登岳阳楼》中的“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均写漂泊天涯的境遇和老病孤愁的心情。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通过对比四十三年前“_______________”的惨烈回忆和现实中“_______________”的热闹场景,含蓄的抒发作者对沦陷区百姓忘却战败历史的心痛之情。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下列对该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颈联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身的状况,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对现实观照的结果。
【2】“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的重要特点,请结合该诗赏析这一特点。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沛公之从雒阳①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②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联合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王。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郤;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留侯性多病,即行道引术,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
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二十五》,有删节)
(注)①雒阳:洛阳。②郦食其:人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B.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C.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D.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2】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侯,古代爵位名,春秋时期五等爵位的第二等,比“伯”高一等。
B.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叫“崩”,称诸侯或大夫死叫“薨”,士死为“卒”。
C.谥,是指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也称为谥号。
D.《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世家”是叙述贵族王侯之事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拿出全部家财来寻找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
B.张良足智多谋。打败峣山下秦军,破项羽疑,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C.张良为人精明。他献计刘邦,啖秦军将领,从而没有动用一兵一卒,一举拿下了咸阳。
D.张良作为谋臣考虑周全。韩信想自立为齐王,惹怒汉王。张良献计后,汉王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
(2)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
14、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生活中的事,大大小小,零零碎碎,或期待而失望,或坚守又放弃,或忧伤却幸福,或无奈但释怀……矛盾着,前行着。发现这就是生活,这才是成长。
读完这段话,你有何感想?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有真情实感,兼有议论;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