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阿尔法狗”系统战胜世界顶级围棋选手李世石,这一件事引发人们对人工智能是否会战胜人脑并最终征服世界猜想的深沉反思、热切关注和激烈辩论。
B.伴随着慈善法的诞生,中国人民存善念、行善举的朴素意识统一上升为国家意志,现代中国在不断完善法治的进程中又将社会文明向前推进了一步。
C.“一带一路”建设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由铁路轨距标准不统一而导致的运输不畅通,不能满足载客、物流货运。
D.林业扶贫的优势在于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产业,是破解山区贫困人口脱贫难题的重要途径。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奢侈(shē) 疏浚(jùn) 满溢(yì)
B.壅蔽(yōnɡ) 黜恶(chù) 堵塞(sāi)
C.谬赏(miù) 懈怠(dài) 载舟覆舟(zǎi)
D.垂拱(ɡǒnɡ) 谗邪(chán) 殷忧(yīnɡ)
3、“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B.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 以为得之矣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弟弟深陷传销窝点不能自拔,竟然把亲姐姐也骗了过来,姐姐发现是传销后,苦劝弟弟快点离开,弟弟却 ,姐姐无奈报警。
②没有大张旗鼓地转变基调,而是 地精准施策,以“微刺激”应对下行压力,这正是中国经济出现稳定局面的深层次原因。
③新华社昨日首次刊文公开“石油帮”“秘书帮”和“山西帮”的称谓,昭示政府的工作人员面对诱惑,应该 ,一心为民。
A.不动声色 无动于衷 心如止水 B.心如止水 不动声色 无动于衷
C.无动于衷 不动声色 心如止水 D.心如止水 无动于衷 不动声色
5、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夫晋,何厌之有?
A.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B. 微斯人,吾谁与归?
C.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D. 秦王购之金千金,万户邑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实用类),回答下列小题。
以笔作枪的抗日勇士张乐平
陈晓黎
张乐平,1910年生,老家在浙江嘉兴海盐,父亲是村里的穷教师,母亲给人做针线贴补家用。他画画开始于帮母亲描绣花图,后来便是沙滩作纸芦柴作笔,一手好画深得美术老师赞赏。15岁,因贫穷辍学,张乐平便到上海谋生。
“三毛”形象诞生的时候,张乐平25岁。和很多来到上海奋斗的年轻人一样,童年在农村,少年时到上海做学徒,在困厄的生活中坚持学习,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他那在老家海边沙滩上用芦柴练就的画画本领,终于在上海开花结果。
从1935年到1937年,《新华画报》《申报》等20多家报刊先后刊登了近200幅“三毛”题材的漫画作品。 三毛就像弄堂里随处可见的那些顽皮的邻家小弟弟,有家有父母,天真无邪,讲义气,好打抱不平,好奇心强,常常揭穿大人的小把戏。那时的三毛,是上海平静的市井生活里一串小浪花,也自然成为读者喜爱的宝宝仔。但战争改变了一切,随着张乐平以笔作枪投身抗战,三毛的形象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当月,上海的漫画家们迅速组成了救亡漫画宣传队,领队叶浅予,张乐平是副领队,9月从上海北上。他们画了几百张抗战宣传画,一路展览一路宣传。次年到武汉,正逢国共合作,救亡漫画宣传队被改编为抗战漫画宣传队,成为第三厅的附属团体,主要任务就是配合形势创作大量抗日宣传画和参加各种大型抗日活动。
抗战漫画宣传队每到一地,放下行李即投入宣传。白天他们攀高爬低在街头闹市画大幅宣传图,在黄鹤楼集体创作巨幅壁画《抗战到底》,张乐平是主要起草人;晚上雕刻木板,出版《抗日漫画》,以不识字的普通士兵和百姓为对象,揭露日军的残暴,鼓舞民众士气。他们还画了大量对敌宣传品,包括劝敌放下武器、投降不杀的“通行证”,以及数不清的抗日宣传牌……这时候张乐平笔下的三毛,也积极要求上前线:《三毛的大刀》里,三毛背着大刀报名上前线,“不问年纪只要有力”;《游击战争》里,躲在水缸中的三毛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1938年5月19日,中国空军驾驶多架飞机从武汉起飞前往日本,飞经九州岛的佐世保、佐贺等地,撒下了200多万份传单,其中大部分是抗战漫画宣传队绘制的抗日宣传漫画传单。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抗战漫画宣传队本已少得可怜的经费被停发,宣传队被要求加入国民党。遭此险境,张乐平和队员们无一屈服,宣传队旋即被解散。张乐平没有气馁,他孤军作战,继续打起了宣传队的旗号,一路办画展走到广东兴宁,遇到抗敌演剧七队,互相帮衬熬过了缺衣少食的日子。一天,展览现场来了几个美国人,他们是“飞虎队”的,正需要宣传人员。于是,张乐平又成了“飞虎队”的一员。
1945年,抗战胜利,“飞虎队”要回国了,他们热情邀请张乐平赴美国,但张乐平谢绝了。11月他取道香港,返回阔别8年的上海。然而迎接他的却是物价飞涨,民生艰难。即便如他这样的大漫画家此时也无力在上海租房养家,只能将妻儿送到浙江嘉兴。在上海、嘉兴两地跑的日子里,抗战8年的所见所闻,始终萦绕心间。1946年,他完成了《三毛从军记》,这部以小勤务兵视角讥讽国民党军队腐败无能的系列漫画作品在《申报》连载发表后,反响热烈。1947年,他开始创作《三毛流浪记》。那个冬夜他回到借居处,看到弄堂口几个流浪儿童正鼓着腮帮吹火取暖,那情景一下子勾起了他自己的童年回忆,也让他想到了抗战流亡路上所见的中国底层百姓的苦难。一夜无眠,天亮他匆匆出门时,发现三个孩子已冻死两个……悲悯、愤怒涌上心头,从此他揣上烧饼走街串巷,与那些流浪儿童坐在路沿上分食,听他们讲身世,这些故事渐渐变成一幅幅四格漫画,在《大公报》连载。一时洛阳纸贵,人们一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等着读三毛的故事,读者的来信雪片般飞向报社,有的寄来衣服,有的寄来食品,有的寄来玩具……1949年4月,在宋庆龄的支持下,张乐平举办了三毛原作画展,并义卖筹款创办“三毛乐园”,收容流浪儿童。
“站在平民百姓的角度看社会,为底层百姓发心声,用人人看得懂的图画,刻画那个时代的小人物的善良和伤痛,这就是抗日战争这八年对我父亲的洗礼”。张乐平的儿子张慰军如此说。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张乐平是自学成才的典型,他出生于贫苦家庭,自幼天资聪颖,刻苦好学,无师自通,在绘画方面完全依靠自学而获得成功。
B. “抗日漫画”以不识字的普通士兵和百姓为阅读对像,表明画家对社会底层怀有同情,对上流社会心有不满和憎恶,对政府消极抗日进行批判。
C. 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以张乐平在抗战时期的创作活动为写作内容,记述了张乐平先生在漫画领域独特的贡献,叙事详略有致。
D. 文章写抗战胜利后上海物价飞涨,大漫画家也无力在上海租房养家,是为了交代《三毛从军记》和《三毛流浪记》创作的时代背景。
E. 《三毛流浪记》在报上连载,读者纷纷来信,寄来衣食玩具,宋庆龄支持张乐平举办画展和义卖活动,这些事例突出了张乐平的作品引发的社会影响。
【2】张乐平创作的“三毛”系列漫画中,“三毛”形象前后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回答。
【3】张乐平在漫画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7、(1)慨当以慷,_______________。何以解忧?_______________。《短歌行》
(2)一日之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阿房宫赋》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用动物来表现生机勃勃的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_______________,不武。
9、补写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使秦复爱六国之人,__________________,谁得而族灭也。
(2)________________,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___________,一时多少豪杰。
(4)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5)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正如一粒粒的明珠,__________________,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诗经·卫风·氓》)
(2)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4)______________,虽一毫而莫取。(苏轼《赤壁赋》)
(5)《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______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劝学》
(2)生乎吾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吾从而师之。《师说》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
(5)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赤壁赋》
(6)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精选意象,多角度写景,既写出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发了凄凉、孤寂之情。
B.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C.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动人心弦。
D.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
【2】这首诗首联写了哪些景物?其作用是什么?
【3】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认为,笼罩全诗的是一种“悲”情,你是怎样理解的?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江阴三山记
元·朱德润
余尝游名山,未尝不稿记其胜。江阴去吴百八十里,不闻佳山秀水之名。至正丁亥冬,十一月既望,因永嘉通守余公德汇,约为京口之行。
余公递舟行速,仆舟迟不能追也,遂自无锡之北门数里大石桥入。过水村渔浦,野田荒墅,草木枯谢。舟行六十余里,至青阳镇,始见酒帘村市,客舟骈集。又十里至佗村岸高丈余河流弯曲若蜿蜒之势始抵江阴州治晚谒翟仲直州尹夜宿桥岸下。
明日西回,登览高丘,则东瞰长江,南连吴会,复自湾河过佗村而北,皆美田沃壤,斥堠相望,迤逦青山迎棹,樵歌牧唱,相与应答,舟人回牵,沿山前小河而行。村墟相接,岸柳交映。
两山之间,浦溆萦带,北通江口,地名石堰。既而舟转岸曲,板桥为梁,即三山坞。其间民居辏集,屋瓦参差,稻秸堆委,连衢比巷,如墉如栉;风俗熙熙,翁呼儿荛,妇饷姑汲;牛羊在山,犬豕在圈,乌噪于林,鸡登于屋,蔼然太平丰稔之象,若古朱陈村①焉。其山皆不甚高峻,而松篁苍翠,石磴丹垩,或颇然如屋,或顽然如虎;洼然而湫,林然而壁;少焉,却出山坞,有横山在前,野田开豁,水港渐宽,询其地,则常之晋陵县界。于是舟人鼓棹,稚子扣舷,风帆二十里,抵官塘漆市桥而泊焉。
嗟夫!一元之气,融融于亘古,归气于山泽,而有孕灵育秀;僻在荒陬,不经名贤游览,遂寂寥无闻,江阴诸山是矣。余不识温之雁荡,若吴之灵岩,常之惠山,殆不过是。惜不得与德汇辈同为寻幽讨胜之辞而品题之;且舟中傲仉②,览之未详,姑书以识岁月。
注:①朱陈村:在今江苏丰县东南,传说中仅朱陈两姓,世为婚姻,男耕女织,风俗淳朴。②傲仉:动摇不安的样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又十里至/佗村岸高/丈余河流/弯曲若蜿蜒之势/始抵江阴州治/晚谒翟仲直州尹/夜宿桥岸下/
B.又十里/至佗村/岸高丈余/河流弯曲/若蜿蜒之势/始抵江阴州治/晚谒翟仲直州尹/夜宿桥岸下/
C.又十里/至佗村/岸高丈余/河流弯曲若蜿蜒之势/始抵江阴州治晚/谒翟仲直州尹/夜宿桥岸下/
D.又十里至/佗村岸高丈余/河流弯曲/若蜿蜒之势/始抵江阴州治晚谒/翟仲直州尹夜宿桥岸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正,元惠宗的年号,“至正”意思为“最中正之道”。年号是古代纪年的一种名号,各有寓意,如贞观、庆历、武帝、太祖等。
B.丁亥,中国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24年称“丁亥年”。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顺序相配,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
C.既望,古代纪日法的特定名称,阴历每月十六。“望”即“望日”,一般指阴历每月十五,“既望”即“过了十五”为“十六”。
D.一元,指宇宙开始前的混沌状态。一,万物开始;元,本义是头,引申为开始、根本、根源等,道家学派用以指万物之本——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清新明快的语言,绘制了一幅江南的山村水乡图,河渠交错,岸柳掩映;丘冈连绵,屋瓦参差。
B.作者以闲适的目光摄取了一幅农家乐图景,翁儿妇姑各操其业,鸡犬豕牛各得其所,村庄和顺太平,一派丰收在望景象。
C.第三段的描写以行舟为立足点,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一一展现所见景物;而且句式上也富有特色,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D.文章起结处呼应紧密,开头说自己有游山记稿的习惯,结尾说由于未能仔细游览,只好暂时记下这次游历做个时间的记录。
【4】最后一段作者发出“嗟夫”的感叹,他在感叹什么?
【5】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
(2)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姚鼐《登泰山记》)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藏族青年丁真因为一脸纯真朴素的笑容意外走红网络,成为“新晋顶流”。走红之后,丁真拒绝了很多高薪工作的邀约,也没接受网娱平台、娱乐电台电视台和外省旅游部门的邀请,而是选择了留在家乡,成为四川理塘县的旅游大使。丁真说:“外面的世界很大,但我还是最爱我的家乡。”丁真文化程度不高,目前正努力学汉语、写汉字,为自己的持续成长积蓄能量。他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喜欢在草原上一躺一整天,希望带着自己的小马珍珠在赛马中拿第一。对此,有人说丁真太幼稚,那么多的成功机会都不去把握;也有人说在他身上有许多闪光的精神品质;还有人说,丁真在成长的道路上值得拥有更多的选择、更大的成功和更好的未来。
请结合上述材料内容,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写作。
(1)请你以一名高中学生的身份(统一署名“王青”)给丁真写一封信,就其人生选择表达你的认识和看法。
(2)班级将举办“成长·成功”主题班会,请你写一篇发言稿,分享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切合身份,贴合背景。③符合文体特征。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⑤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⑥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