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质量为m的同学站在体重计上,随电梯以加速度a减速下降,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B.该同学受到的重力发生了变化
C.体重计对该同学的支持力为
D.体重计对该同学的支持力为
2、如图所示,用三根轻绳a、b、c将质量分别为3m、m的小球甲、乙连接并悬挂,其中a为普通轻绳,b、c为弹性轻绳。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轻绳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轻绳c处于水平,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 )
A.轻绳的拉力大小为
B.轻绳的拉力大小为
C.剪断绳瞬间,甲的加速度大小为
D.剪断绳瞬间,乙的加速度为大小为
3、小丽的妈妈用菜刀切土豆,刀刃的横截面为如图所示的等腰三角形,两侧面间的夹角为,刀刀作用在土豆上竖直向下的力大小为
,则刀劈土豆时对土豆侧向推力
的大小为( )
A.
B.
C.
D.
4、诗仙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想象丰富,意境奇妙。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岸青山相对出”中的“青山”运动的参考系是“岸”
B.“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九天”指的是时间间隔
C.“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尺”说明位移的大小可以大于路程
D.在研究“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的“孤帆”从巴蜀运动到天门山的时间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B.同一个物体,速度变化率越大,所受的合力一定越大
C.汽车超速会增大汽车的惯性
D.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在某段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方向可能与所受合力的方向相反
6、生活中有很多变力作用下的运动。例如弹簧、空气阻力等作用力的大小不是恒定不变的。雨滴从数百米的高空落到地面,落地速度一般不超过,空气阻力的影响不能忽略。已知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
【1】在加速下落过程中,雨滴所受空气阻力的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2】在加速下落过程中,雨滴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3】在下落全过程中,雨滴速度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增大,后不变
7、小球从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后匀加速下落,下落时间3s,与地面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后原速率反弹,再竖直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1s上升到最高点,这一运动过程中小球通过的路程为30m,取重力加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碰地瞬间速度大小为20m/s
B.小球上升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C.小球下降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D.该过程中小球通过的位移大小为5m
8、跳伞员进行跳伞训练,无风时跳伞,跳伞员竖直下落,着地速度是4m/s。有风时,跳伞员在竖直方向的运动情况与无风时相同,在水平方向上风使他获得了3m/s的速度,跳伞员着地时速度大小为( )
A.1m/s
B.7m/s
C.5m/s
D.m/s
9、请阅读下述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物理学是一门具有方法论性质的自然科学,人们在认识世界、探究自然奥秘的过程中总结出许多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和实践。
【1】物理学家在建立物理概念、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应用了许多思想方法,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研究弹力时,通过激光笔、平面镜观察桌面形变,应用了微小量放大法
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C.根据平均速度,当△t很小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这里应用了极限思想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应用了微元法
【2】如图所示,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橡皮条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与轻质小圆环连接。先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共同拉小圆环,小圆环在力F1、F2的作用下静止于O点。再改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小圆环,仍使它静止于O点,此时作用在小圆环上的力为F。本实验用到了等效替代法,其中“等效性”体现在( )
A.F1、F2与F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B.两次拉动小圆环过程中,使小圆环都处于O点
C.两次拉动小圆环过程中,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
D.两次拉动小圆环过程中,使橡皮条伸长的长度相等
10、关于物体的速度、加速度、速度变化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大
B.物体的加速度大,则速度一定变化快
C.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11、物体沿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物体在内的平均速度是
,则物体在其中
内的位移一定是
B.若物体在第末的速度是
,则物体在第
内的位移一定是
C.若物体通过某位移的平均速度是,则物体在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一定是
D.若物体某内运动的路程是
,则物体在这
内的平均速度不大于
12、2023年10月4日,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了递补奥运奖牌颁奖仪式,中国田径男子4×100米接力队以37秒79的成绩递补获得东京奥运会铜牌,这也是中国田径男子4×100米接力队在奥运会上获得的首枚奖牌。关于4×100米接力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题目中的“37秒79”是指时刻
B.运动员在比赛时的位移一定大于路程
C.研究运动员交接棒的动作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
D.以坐在看台上的观众为参考系,正在参加接力赛的运动员是运动的
13、2023年11月,南山中学开展了跑操大比武,旨在提升学生体质和意志,增强集体荣誉感。图为同学们跑操时的场景,假设在直线跑道上时,前后两个方队跑操速度大小始终一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方队加速直线跑动时,速度变化率可能减小
B.在直线跑道上时,后一方对相对于前一方队是运动的
C.方队跑动时,某同学的惯性比静止时的惯性大
D.举旗的同学加速跑动时,手对旗杆的作用力大于旗杆对手的作用力
14、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4 s内的位移是42 m,小球仍在空中运动,则( )
A.小球在2 s末的速度大小是16 m/s
B.该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12 m/s2
C.小球在第4 s末的速度大小是42 m/s
D.小球在4 s内的位移是80 m
15、在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有一物体以10 m/s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如果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为5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那么经过3 s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 )
A.25 m/s,沿斜面向上
B.5 m/s,沿斜面向下
C.5 m/s,沿斜面向上
D.25 m/s,沿斜面向下
16、请阅读下述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如图1所示,某同学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重力加速度取
。
【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有( )
A.刻度尺
B.天平
C.弹簧测力计
D.打点计时器
【2】以钩码总质量为纵轴,弹簧形变量
为横轴,建立坐标系,根据实验数据绘图,如图2所示。关于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关系,以及弹簧劲度系数
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B.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反比,
C.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D.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反比,
【3】如图3所示,实验中用两根不同的弹簧和
,作出弹簧弹力
与弹簧长度
的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原长比
的长
B.的劲度系数比
的大
C.弹簧弹力与弹簧长度成正比
D.根据图像无法比较弹簧和
的劲度系数大小
17、一质点沿直线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
点的距离
随时间
变化的关系为
,它的速度随时间
变化的关系为
。该质点在
时的速度和
到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 )
A.12m/s,39m/s
B.24m/s,38m/s
C.12m/s,19.5m/s
D.24m/s,13m/s
18、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也一定很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C.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19、如图为“用DIS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的关系,根据图线分析该实验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为( )
A.所用小车质量过大
B.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C.导轨与小车间摩擦太大
D.没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0、有关加速度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B.速度变化量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可能为负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可能越来越小
D.速度越来越大,可能加速度越来越小
21、如图,一质点从A点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B、C、D是质点运动路径上三点,且BC=x1,CD=x2,质点通过B、C间所用时间与经过C、D间所用时间相等,则质点经过C点的速度为( )
A.
B.
C.
D.
22、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共点力,一个力的大小是,另一个力的大小是
,它们合力的大小不可能是( )
A.
B.
C.
D.
23、如图所示,水平轻绳OA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连接小球A;另一根轻绳路过光滑定滑轮后分别连接小球A和水平地面上的物体B。将悬点O沿竖直墙向上移动的过程中(OA绳长可调整),A、B均静止不动。关于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先变小后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
C.一直变小
D.一直变大
24、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轻绳悬挂于天花板上,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对小球施加一水平向右的作用力F,使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现在使F沿逆时针方向缓慢转动90°,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小球的位置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该过程中弹簧的伸长量不可能是( )
A.
B.
C.
D.
25、一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它在x方向和y方向上的两个分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物体在内的位移大小为___________m。
26、以10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后加速度的大小是4m/s2,则刹车后2s内的位移为_________,刹车后4s内的位移为_________。
27、一运动员穿着飞翔装备从飞机上跳出后的一段运动过程可近似认为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运动员的运动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3°,运动员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已知运动员(包含装备)的质量为m,则在运动员下落高度为h的过程中,运动员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运动员的机械能减少了____。
28、一个篮球从高处落下,以速度竖直落到水平地面上,碰撞后以速度
反弹,碰撞时间为
,那么,球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
,与地面碰撞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
。
29、将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用细线相连后,再用细线悬挂于O点。用力F拉小球b,使两个小球都处于静止状态,且细线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保持θ=60°,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F的最小值为________。
30、假如2025年,你成功登上月球。给你一架天平(带砝码)、一个弹簧秤、一个秒表和一个小铁球,如何估测你在月球上用手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铁球时,手对小球所做的功。步骤:
(1)用弹簧秤、天平分别测量小球的 、 可以计算出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写出物理量名称和符号)
(2)用秒表测量小球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时间t。
(3)写出手对小球所做功W= 。(用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31、如图甲为“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斜槽末端水平,末端b点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1.0m。在实验中让小球从斜槽滚下,得到了小球做平抛运动的一部分轨迹,如图乙所示的实线,测得AB、BC间的水平距离均为0.30m高度差分别为0.25m、0.35m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由此可知:(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小球在B点时的竖直分速度大小vy=__________m/s;
(2)小球运动到C点时的速度大小vC=___________m/s;
(3)小球运动到C点时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C=__________m。
32、我国空军科研人员在飞机零高度、零速度的救生脱险方面的研究已取得成功.由于飞机发生故障大多是在起飞、降落阶段,而此时的高度几乎为零高度.另外在飞行过程中会出现突然停机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飞行员脱险非常困难.为了脱离危险,飞行员必须在0.1 s的时间内向上弹离飞机,若弹离飞机的速度为20 m/s,试判断弹离飞机过程的加速度是多大.
33、如图所示是某质点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前2s内物体作_______直线运动,加速度是_______m/s2;4s-6s内物体作_______直线运动。
34、某质点做直线运动,速度v与位移s的关系式为v2=9+2s(均为国际单位).则质点的初速度为v0= m/s,2s末的速度是v= m/s.
35、研究平抛运动实验
(1)实验过程中,要建立直角坐标系,在下图中,建系坐标原点选择正确的是___________。
(2)实验中,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小球的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___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小球运动时可以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
相接触
E.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36、请按要求画图:图中斜面光滑,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画小球的受力情况。
37、一列火车以18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在正常情况下不停靠某一个小站,但需减速至90km/h后匀速通过1000m长的站台区域,随后立即加速至原速度。现因某种需要必须在这个小站停留。火车进小站时先减速运动,到站后停留2min后,又加速恢复到原速度。设火车减速过程中和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为0.25m/s2。求:
(1)若火车没有停靠小站,从减速开始到加速结束,火车经过的位移大小和所需的时间;
(2)火车因停靠小站而延误的时间。
38、如图所示,A物体质量是1kg,放于光滑桌面上,B物体质量为1kg,AB通过绳子相连。用手按住A,使AB均静止。现释放A,则2s末A物体的速度是多大?(设整个过程A不会碰到定滑轮,B始终在空中,滑轮摩擦不计,绳子质量不计)
39、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o为抛出点,物体经过点P(x1,y1)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x1、y1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为v0的大小(用x1、y1、 g表示)
(2) tanθ 的值(用x1、y1、 g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