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西双版纳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将自行车轮胎接触水盆里的水面,转动轮胎得到如图所示图景。水滴a的速度方向水平向左,水滴b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上,设水滴离开轮胎后,不计水滴间的相互作用及空气阻力,且可视为质点。c点和d点为轮胎上与转轴O距离相等的两个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滴a的轨迹在a点的切线不一定水平

    B.水滴b离开轮胎后将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C.点的线速度与d点的线速度相同

    D.水滴ab在空中运动时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相等

  • 2、如图所示,abc为质量均为的木块,pq为两个劲度系数均为100N/m的轻弹簧,其中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木块bc与弹簧q栓接在一起。开始时弹簧p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弹簧p的左端,直到c刚好离开水平面为止,重力加速度g。该过程弹簧p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为(  )

    A.8cm

    B.6cm

    C.4cm

    D.2cm

  • 3、甲、乙、丙三位同学,晚饭后在学校田径场100米赛道上散步,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图线丙为直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位同学同时从同一位置出发

    B.在t时刻,三位同学相遇

    C.在内,甲同学的平均速度最大

    D.甲、乙两位同学在做曲线运动

  • 4、自动驾驶汽车又称电脑驾驶汽车、轮式移动机器人,是一种通过电脑系统实现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某自动驾驶汽车的自动记录功能记录了一段时间内汽车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已知0~6s内的图象为直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6s内,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5m/s2

    B.6~18s内,汽车的加速度越来越大

    C.0~18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9m/s

    D.60s时,汽车回到出发点

  • 5、如图所示,质量为的木块放置在质量为的长木板上,一水平向右的牵引力作用在木块上,二者始终无相对滑动且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一定大于木板受到木块的摩擦力

    B.牵引力减小时,木板受到木块的摩擦力也减小

    C.牵引力增大时,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也增大

    D.如果二者一起向右运动的加速度减小,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也减小

  • 6、如图所示是我国首次立式风洞跳伞实验,风洞喷出竖直向上的气流将实验者加速向上“托起”,此过程中(  )

    A.地球对人的吸引力小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

    B.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受到气流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人受到的重力大小等于气流对人的作用力大小

    D.人被向上“托起”时处于超重状态

  • 7、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有作用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句话中,改变物体的“这种状态”就是改变物体的(  )

    A.位移

    B.加速度

    C.速度

    D.惯性

  • 8、高抛发球是乒乓球发球的一种,由我国吉林省运动员刘玉成于1964年发明,后成为风靡世界乒乓球坛的一项发球技术。将乒乓球离手向上的运动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该向上运动过程的时间为。设乒乓球离开手后第一个时间内的位移为,最后一个时间内的位移为,则为(  )

    A.

    B.

    C.

    D.

  • 9、下列力学单位中,属于导出单位的是(  )

    A.米

    B.秒

    C.千克

    D.牛顿

  • 10、挂钩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图为家中挂钩悬空挂一斜挎手提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背带对手提包的拉力与手提包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手提包的背带越长,背带所受的拉力越大

    C.挂钩对背带支持力与背带对挂钩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缩短背带的长度,背带对挂钩的拉力不变

  • 11、如图是包茂高速上某一“区间测速”(是指检测机动车通过两个相邻测速监测点之间路段的平均速率的方法)的标牌,该路段全长66km、区间限速,一辆汽车通过监测起点和终点的速度分别为,通过测速区间的时间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区间限速指的是速度

    B.通过终点的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

    C.该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D.该汽车超速了

  • 12、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图甲是一种榫卯连接构件,相互连接的两部分P、Q 如图乙所示。图甲中构件Q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榫、卯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沿 P 的轴发OO'用大小为F 的力才能将P从Q 中缓慢拉出。若各接触面间的弹力大小均为 FN, 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P 的下表面与水平面未接触,则FN的大小为(  )

       

    A.

    B.

    C.

    D.

  • 13、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射来,恰好穿透三块相同的木板,设子弹穿过木板时的加速度恒定,则子弹穿过三块木板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A.1:

    B.3:2:1

    C.():(-1):1

    D.1:2:3

  • 14、汽车行驶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如下提示,对下列三幅图片中对应物理量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指路标志牌上的“33 km”“22 km”是指位移的大小

    B.乙图限速指示牌上的“100”“80”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C.丙图汽车时速表上的“69”是指平均速度的大小

    D.丙图汽车时速表上的“69”是指平均速率

  • 15、据专家推测,北宋时期已出现大型的木榨油机,工人驱动巨大的木头撞击挤压着的油饼,菜籽油就一点点地渗出。简化模型如图乙。“木头”A用轻绳拴接,绳子另一端固定在横梁上的B点。现用一水平力F作用在绳上的O点,将O点缓慢向右移动的过程中(       

    A.绳OA的拉力逐渐增大

    B.水平力F逐渐增大

    C.绳OB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D.物体A所受合力逐渐增大

  • 16、如图所示,某学习小组利用直尺估测反应时间。甲同学捏住直尺上端,使直尺保持竖直,直尺零刻度线位于乙同学的两指之间。当乙看见甲放开直尺时,立即用手指捏住直尺,根据乙手指所在位置计算反应时间,下列四幅图中反应时间刻度线标度(单位为)正确的是(  )

    A.

    B.

    C.

    D.

  • 17、关于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大

    B.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大

    C.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

    D.速度变化时,加速度也一定变化

  • 18、2023年杭州亚运运会上,来自中国天才选手全红婵频频上演“水花消失术”,10米台决赛第二轮的第二跳,7名裁判全部给出10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跳水过程全红婵的重心一直都在自己身上且重心位置相对自己是不变的

    B.全红婵受到的支持力,是因为跳台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跳台受到的压力是按力的性质命名的

    D.全红婵比赛后从杭州转移到北京的过程受到的重力大小不变

  • 19、以下现象中俱涉及到了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蹬地起跳时,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地面的作用力

    B.除去衣服上的灰尘时需用力拍打衣服,这利用了惯性原理

    C.乒乓球被球拍以原速率反向击回,它的速度变化量为零

    D.汽车速度越大,刹车后越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 20、如图所示,一个垒球以25m/s的水平速度飞向球棒,被球棒打击后反向水平飞回,速度大小变为35m/s,设球棒与垒球的作用时间为0.01s,则该过程中垒球(  )

       

    A.速度改变量大小为10m/s

    B.速度改变量大小为60m/s

    C.平均加速度大小为0.1

    D.平均加速度大小为0.6

  • 21、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  )

    A.实验前先把实验所用的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互钩住平放在桌面上,向相反方向拉动,检查读数是否相同,若不同,则进行调节使之相同

    B.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C.记录拉力方向时可以用铅笔贴着细线画直线表示

    D.用力的图示作出两次拉力,使用同样的单位长度

  • 22、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描述了物体相对运动的情况,关于物体的运动与静止及质点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孤帆穿梭于青山中时,可以将青山视为质点

    B.研究船全程的运动时间时不可以将船视为质点

    C.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中认为青山运动是因为选择以孤帆为参考系

    D.诗句“孤帆一片日边来”中认为孤帆运动是因为选择以孤帆上的人为参考系

  • 23、一运动物体的xt图像如图所示,则物体在0. 5s内的位移为(  )

    A.0. 4m

    B.0. 6m

    C.1. 0m

    D.1. 4m

  • 24、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总结伽利略、笛卡尔等人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他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此书中,牛顿提出了三条基本的运动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月球上举重比地球上容易,是因为同一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的惯性小

    B.甲、乙两位同学手拉手拔河,甲对乙的作用力大小始终等于乙对甲的作用力大小

    C.以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碎,是因为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

    D.推动正在运动的物体比推动处于静止的同一物体所需要的力小,所以运动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惯性小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如图所示,a为放在赤道上相对地球静止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b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轨道半径等于地球半径),c为地球的同步卫星,则

    abc的周期关系为______;a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______;abc的线速度大小关系为______。

  • 26、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弹簧劲度系数。弹簧A端固定,当B端用细绳绕过光滑的定滑轮悬挂一个钩码时,绳上指针P对应竖直固定刻度尺的刻度如图乙中虚线ab所示,增加一个钩码,P对应刻度如虚线cd所示。已知钩码质量均为50g,刻度尺最小刻度为mm,重力加速度g=9.8m/s2,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N/m。

  • 27、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如果取,那么,小球的初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

  • 28、小兰同学在学习完“自由落体运动”的内容后,用手机拍摄物体自由下落的视频,利用逐帧播放功能截取图片,根据图中小球的位置来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下列主要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填写各步骤前的序号)

    ①打开手机摄像功能,开始摄像

    ②捏住小球,从刻度尺旁静止释放

    ③手机固定在三脚架上,调整好手机镜头的位置

    ④把刻度尺竖直固定在墙上

  • 29、在大量现象和实验基础上,牛顿发现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牛顿____________

  • 30、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物体,当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相等时,此物体的运动时间为______________瞬时速度为_________发生的位移为_______________

  • 31、在一探究实验中,一个小球在一个斜面上由静止滚下,小球滚动的距离S和小球运动过程中经历的时间T之间的关系如表所示。由表中数据可以初步归纳出小球滚动的距离S和小球滚动的时间T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Ts

    0.25

    0.5

    1.0

    2.0

    Scm

    5.0

    20

    80

    320

     

     

  • 32、如图所示为自行车传动部分示意图,a为踏脚,OA为曲轴,b为齿轮(牙盘),d为齿轮(飞),c为链条,e为后轮(主动轮)。已知OA=25cmrb=10cmrd=5cmre=36cm。如果传动过程中无打滑现象,当踏脚以每分30转的速度匀速转动时,牙盘的角速度为_____rad/s,自行车行进的速度为_____m/s

  • 33、从离地高H=80m处自由下落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以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经过时间______________s,小球的重力势能是动能的3倍,此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 34、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前123米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__________;通过第123米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__________.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为了探求弹簧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某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做,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____________。其中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__。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秤,应选弹簧____________(填“甲”或“乙”)。

四、作图题 (共1题,共 5分)
  • 36、如图所示,已知两图中物体A G,均静止在斜面上.图中球A 表面光滑,竖直挡板固定在斜面上;图中力F 垂直斜面作用于物体A 上.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画出物体A 的受力示意图__________

          

五、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7、如图所示,倾斜传送带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为,将一小物块轻轻地放在正在以速度匀速逆时针转动的传送带的上端,物块和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传送带两皮带轮轴心间的距离为(取)。求:

    (1)将物块从传送带顶部传送到底部所需的时间为多少?

    (2)若,物块从传送带顶部传送到底部所需的时间又为多少?

  • 38、嫦娥五号登陆月球之前,要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其中之一是要估测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1)地球的质量;

    (2)地月之间的距离(地球和月球均可看作质点)。

  • 39、跳台滑雪是勇敢者的运动.如图,运动员踏着专用滑雪板, 不带雪杖在助滑路上获得高速后水平飞出,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后着陆,这项运动非常惊险.设一位运动员由山坡顶的A点沿水平方向飞出的速度为v020 m/s,落点在山坡上的B点,山坡倾角为θ37°,山坡可以看成一个斜面.(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时间t

    2AB间的距离s.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作图题
五、解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