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a、b是某个走时准确的时钟的分针和时针的针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的线速度比b点的大
B.b点的加速度比a点的大
C.a、b两点的角速度之比为
D.a、b两点的转速之比为
2、一木块沿一与水平面夹角为α的表面粗糙的传送带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传送带以速率v0逆时针转动,传送带足够长,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t图像描述的是木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传送带的底端开始向上的运动
B.从v-t图像可知木块的初速度大于v0
C.从v-t图像可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α
D.从v-t图像可以得出木块运动过程中的速度一定有等于v0的时刻
3、如图所示为冰壶比赛场地简图,P、Q、O为场地中心线上的三个点,O为营垒圆心,Q为营垒圆形边界与中线交点.运动员练习投掷冰壶,经过助滑阶段,将冰壶投出,冰壶中心运动到P点时的速度为。冰壶沿着
直线运动,但是队友发现冰壶中心到不了O点,于是从
中点开始擦冰,一直擦到冰壶停下为止,冰壶中心恰好停在了O点。已知
,擦冰前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2,重力加速度
。则擦冰后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约为( )
A.0.014
B.0.015
C.0.016
D.0.017
4、图(a)为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的安全检查仪,其传送装置可简化为图(b)所示的模型。紧朋的传送带始终以的恒定速率运行,旅客将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
处时,也以
的恒定速度平行于传送带运动到
处取行李,
、
间的距离为
,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重力加速度
取
,则( )
A.行李在传送带上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乘客与行李同时到达处
C.乘客提前到达
处
D.行李提前到达
处
5、炮管发射数百次炮弹后报废,炮弹飞出速度为1000m/s,则炮管报废前炮弹在炮管中运动的总时长约为( )
A.5秒
B.5分钟
C.5小时
D.5天
6、一质点沿直线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
点的距离
随时间
变化的关系为
,它的速度随时间
变化的关系为
。该质点在
时的速度和
到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 )
A.12m/s,39m/s
B.24m/s,38m/s
C.12m/s,19.5m/s
D.24m/s,13m/s
7、下课时,质量为m=40kg的小明同学用两只手分别撑住桌子(桌面等高)使自己悬空,并保持如图所示姿势静止,两手臂和桌面夹角均为θ=30°,若两只手臂视为自由轻杆,则手臂对小明的作用力为( )
A.
B.400N
C.
D.200N
8、过去的2023年,中国旅游市场逐渐走出前几年的阴影,迅速回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各大景点为吸引游客的到来使出浑身解数,长沙市热门景点橘子洲景区的6台“小黄人”小火车上新,观光小火车以独特的造型、悦目的颜色,成为橘子洲景区一道独特的风景,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列车即将到终点站时以20m/s的初速度刹车,刹车过程车辆做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恒为。从减速瞬间开始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列车在减速运动过程中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B.列车开始减速后,第5s初的速度为10m/s
C.列车开始减速后,前12s内的位移大小为100m
D.列车开始减速后,第9s内的位移大小为17m
9、如图所示,物体的重力为G,保持细绳AO的位置不变,让细绳BO的B端沿四分之一圆周从D点缓慢向E点移动。在此过程中( )
A.细绳BO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B.细绳BO上的张力一直不变
C.细绳AO上的张力一直增大
D.细绳AO上的张力一直减小
10、如图所示,某粮库使用电动传输机向粮垛上输送麻袋包,现有一质量为的麻袋包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的倾斜传送带上,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向上匀速运动,已知麻袋包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则( )
A.麻袋包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方向沿传送带向上
B.麻袋包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方向沿传送带向下
C.麻袋包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方向沿传送带向上
D.麻袋包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方向沿传送带向下
11、2022年6月18日,TP500无人运输机在湖北荆门完成首飞(如图)。该运输机可满足500kg级标准载重,最大航程1800km,是一款通用型大载重无人运输平台。某次试飞中,运输机水平匀加速直线通过测试空域,当到达地面测试人员的正上方时运输机速度大小为190m/s,经过一段时间,测试人员听到从正上方传来的运输机发动机声音,并且运输机在他前方与水平地面成60°的方向上,已知声速大约为340m/s,则此时运输机的速度大小最接近( )
A.200m/s
B.250m/s
C.300m/s
D.400m/s
12、某同学回看神舟十六号发射升空的视频时,想利用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测量火箭升空初期的加速度大小。如图,他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量出了不同时刻火箭尾端对应的位置,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真实火箭全长约58m,测得视频中火箭全长为6.00cm,根据数据可求得火箭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
时刻t | 0s | 2.5s | 3.7s |
火箭尾端位置x | 0cm | 5.00cm | 11.00cm |
A.
B.
C.
D.
13、如图所示为两级皮带传动装置,转动时皮带均不打滑,中间两个轮子是固定在一起的,四个轮子半径如图,则关于左轮边缘的a点和右轮边缘的b点运动参量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线速度之比为3:2
B.角速度之比为6:1
C.转速之比为1:4
D.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18
14、如图甲所示,倾角为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逆时针运行,现将一包裹轻轻放在最上端的A点,包裹从A点运动到最下端B点的过程中,加速度
随位移
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
取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B.包裹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C.传送带运行的速度大小为
D.包裹到B点时的速度为
15、为研究超重和失重现象,小华站在力传感器上先后完成“下蹲”和“站起”两个动作,整个过程中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g取10m/s2,由图像分析可知( )
A.t1时刻小华速度最大
B.t1到t2小华先减速再加速
C.小华加速度大小为2m/s2的时刻有8个
D.t3到t4先是超重现象后是失重现象
16、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该质点( )
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
D.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
17、如图是半程马拉松赛中两位选手参赛的某一情形,假设甲、乙两人从同一位置起跑,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某一速度后都各自做匀速直线运动,且跑到终点。他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选手起跑时,甲选手正好跑了1m
B.相遇前甲、乙两选手之间的最大距离为4m
C.乙选手起跑3s后刚好追上甲选手
D.乙选手能超过甲选手,之后两选手不可能再次相遇
18、如图所示,某人站在体重计上保持相对静止,关于人受到的重力及人与体重计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同一个力
B.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由于体重计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9、一个从地面上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的时间间隔是5s,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的间间隔是3s,则AB之间的距离为( )g取10m/s2
A.20m
B.40m
C.80m
D.初速度未知,无法确定
20、某同学借助高速照相机对亭台檐边下落的雨滴进行探究:雨滴每隔0.2s自檐边静止滴下,当第1滴落地时第6滴恰欲滴下,不考虑空气阻力,雨滴处于无风环境中,g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雨滴做匀速直线运动
B.雨滴落地的时间为1.2s
C.檐边距地面高度为4.9m
D.相邻雨滴均在空中下落时两者距离不变
21、足球运动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体育项目,如图所示,某位球员在操场上练习踢球,他一脚用力踩在足球上面,让足球保持静止,则( )
A.静止的足球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如果足球气打得足一点,足球可能不发生形变
C.足球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是足球发生弹性形变引起的
D.足球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足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2、如图所示,一辆货车运送砂石料到工地,停车后自动卸货系统控制货车的厢体缓慢倾斜,当厢体的倾角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砂石料会自动从厢体尾部滑出完成卸货任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砂石料开始滑动之前所受合力不断增加
B.砂石料匀速滑出过程中所受合力沿厢体向下
C.砂石料加速滑出过程中,货车受到地面向右的摩擦力
D.砂石料加速滑出过程中,货车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货车与砂石料的总重力
23、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
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
C.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
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
24、木板A与木块B叠放在水平面上,A与B之间以及A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B的质量是A的质量的3倍。如图甲所示,水平细线连接在墙与A之间,水平拉力作用在B上,使B相对于A刚要滑动:如图乙所示,水平细线连接在墙与B之间,水平拉力
作用在A上,使A相对于B刚要滑动。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两种情况下,
与
的比值为( )
A.3∶4
B.3∶5
C.1∶2
D.3∶7
25、A、B两车在平直马路上同时同向行驶,此后它们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为:xA=(6+3t +2t2) 米,xB=(10t-t2) 米,物体A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物体B的初速度为_______m/s,当t=2秒时A、B两车之间相距的距离______米。
26、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会向前运动。推动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27、物体受共点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各力一定作用于物体的同一点。( )
28、两个共点力F1=10N、F2=4N的合力F的取值范围为______≤F≤______。
29、甲、乙两同学在操场上散步,甲以的速度向西匀速运动,乙以
的速度向北运动。某时刻,乙在甲的正南方,且相距d=20m(如图)。此后,经___________s时间他们的距离最小,最小距离为___________m。
30、如下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
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木块2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31、变压器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所以变压器只能改变________电的电压。在远距离送电中,导线上会有电能损失,损失的电能主要由电流的____________引起,在输电功率一定时,输电电压越____,电能损失就越小。
32、质量为10Kg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至少用40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木箱从原地移动以后,用35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继续做匀速运动。由此可知:木箱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___________________ ;木箱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µ=__________ (g=10 m/s2)
33、与平衡条件相关的计算在力学中很重要,请回答下列问题。
(1)质量为m的木箱在推力F作用下静止,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求木箱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为_______。
(2)如图放在长木板上的木块质量为m,当木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时,木块刚好沿长木板匀速下滑,木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
(3)通过上述问题提炼方法规律:共点力的平衡条件:_____;静摩擦力的求解方法:_______;滑动摩擦力的求解方法:________、_______ 。
34、小强利用实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正确组装器材并调节,在光屏中央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他用一本书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光屏上所成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进一步实验研究表明,玻璃制成的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图所示容器水中有一个与凸透镜形状相似的空气泡,则其对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线有_____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35、某实验小组用一只弹簧测力计和一个量角器等器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固定在竖直木板上的量角器直边水平,橡皮筋一端固定在量角器圆心O的正上方A点,另一端系绳套1和绳套2。
(1)实验步骤如下:
①弹簧测力计挂在绳套1上竖直向下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到达O点,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②弹簧测力计挂在绳套1上,手拉着绳套2,缓慢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达到O点,此时绳套1沿0°方向,绳套2沿150°方向,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③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计算绳套1的拉力F1′ = ____________;
④比较F1和F1′的大小,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___________ = __________,则初步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现保持绳套1和绳套2方向成150°夹角不变,此过程中保持橡皮筋的结点在O点不动,从如图所示的位置将两绳套沿逆时针方向转动30°,绳套2的拉力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
A.逐渐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逐渐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36、画出下列图中物体A静止时的受力分析图:
37、如图所示,轨道AB固定在竖直平面内,C、D是倾斜传送带上下两转轮与皮带的切点,传送带下端紧接着斜面,斜面底端有一弹性板E。已知倾斜传送带和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都为,传送带CD间距离
,斜面长
。一质量
的小滑块在A点释放后,从轨道末端B水平抛出,从C点以
的速度沿CD方向进入传送带。滑块与弹性板碰撞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滑块与传送带和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均为
。
(1)求滑块从B运动到C的时间t;
(2)若传送带静止不动,则滑块与弹性板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是多少?反弹后能上滑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3)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运行的速度大小为,请写出滑块与弹性板碰撞后能上滑的最大距离
与
之间的关系式。
38、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0,不考虑地球自转的 影响并假设地球质量分布均匀且密度为。假若在地球内部距表面深度为
的某区域存在一半径为
的球形煤炭矿区,设煤炭密度为
(小于
),则由于该煤炭矿区区域的存在,造成的地球该区域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变化量的最大值是多少?
39、跑酷是城市间的运动艺术。一跑酷运动员的运动可简化为以下模型:如图所示,运动员先在距地面高为的高台上,到达高台边缘时以
的速度水平跳出高台,然后在空中调整姿势,恰好垂直落在一倾角为
的斜面上,此后运动员迅速调整姿势蹬斜面后沿水平方向离开斜面。若将该运动员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
。
(1)若运动员落到水平地面上,求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t;
(2)若运动员落到斜面上,求运动员离开斜面时可能的最大速度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