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问路时的一段对话,对图中对话的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A.对话中的“15分钟”表示时刻
B.对话中的“10:00”表示时间
C.从问路所在位置走到邮局,位移大于
D.从问路所在位置走到邮局,位移小于
2、诗仙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想象丰富,意境奇妙。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岸青山相对出”中的“青山”运动的参考系是“岸”
B.“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九天”指的是时间间隔
C.“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尺”说明位移的大小可以大于路程
D.在研究“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的“孤帆”从巴蜀运动到天门山的时间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
3、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列车车厢顶部。另一端与穿过光滑竖直杆的小球连接,杆足够长,在车以某一恒定加速度在水平面上启动的过程中,小球相对杆静止于M点。则( )
A.小球一定受重力、弹簧弹力和杆的弹力作用
B.小球可能只受重力和弹簧弹力作用
C.弹簧对球的弹力是由于球的形变产生的
D.小球所受合力为零
4、如图所示,车的顶棚上用细线吊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车厢底板上放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当小车沿水平面直线运动时,小球细线偏离竖直方向角度为θ,木块和车厢保持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正向右匀减速运动
B.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gcosθ
C.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mg
D.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Mgtanθ
5、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3名宇航员在轨驻留154天,期间进行了1次出舱活动。出舱活动主要靠手臂的力量,因此宇航员体力消耗很大。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出舱活动时,宇航服的质量对宇航员出舱活动的体力消耗没有任何影响
B.出舱活动时,宇航服的质量越大,惯性就越大,宇航员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C.研究宇航员出舱活动的动作时可以把宇航员视为质点
D.宇航员出舱时手对舱门的作用力小于舱门对手的作用力
6、物体在三个力的作用下匀速运动,如果保持其中两个力不变,将第三个力逐渐减小到零再逐渐增大到原来的值,则过程中( )
A.物体的加速度一直变大
B.物体的加速度一直变小
C.物体的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D.物体的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7、我们通过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提高身体机能、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团队协作能力。在以下体育运动中,可以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
A.图甲:观看长跑运动员的运动轨迹
B.图乙:观看体操运动员的体操表演
C.图丙:观看武术运动员的武术表演
D.图丁:观看摔跤运动员的摔跤过程
8、如图(a)所示的医用智能机器人在巡视中沿医院走廊做直线运动,图(b)是该机器人在某段时间内的x-t图像(20-30s内图线为曲线,其余为直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在0-30s内的位移为0
B.0-10s内,机器人做加速直线运动
C.10-30s内,机器人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0.23m/s
D.机器人在5s末的速度与15s末的速度大小相等
9、如图,某人骑着自行车经过圆弧形凹形桥,在最低点时对桥的压力大小是人和车总重力的k倍。若桥的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
B.
C.自行车在最低点的速度
D.自行车在最低点的速度
10、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由这两个图象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
A.0.5 kg,0.4
B.1.5 kg,
C.0.5 kg,0.2
D.1 kg,0.2
11、下列各组概念中,具有种属关系的是( )
A.自由落体运动——直线运动
B.基本物理量——质量
C.力——惯性
D.矢量——加速度
1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与同一接触面之间的弹力方向和摩擦力方向必然垂直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不是相同就是相反
C.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做的总功可以不为0
D.和大人掰手腕时,小孩赢不了,是因为大人对小孩施加的力更大
13、如图所示,在地面上一盘子C的正上方A处有一金属小球a距C为20m,在B处有另一个金属小球b距C为15m,小球a比小球b提前1s由静止释放(g取10m/s2)。则( )
A.b先落入C盘中,a不可能在下落过程中追上b
B.a先落人C盘中,a在BC之间(不含B)某位置追上b
C.a、b两小球同时落入C盘
D.在a球下落过程中,a恰好在B处追上b
14、在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有一物体以10 m/s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如果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为5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那么经过3 s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 )
A.25 m/s,沿斜面向上
B.5 m/s,沿斜面向下
C.5 m/s,沿斜面向上
D.25 m/s,沿斜面向下
15、“天宫课堂”第四课于2023年9月21日15时45分开课,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在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在奇妙“乒乓球”实验中,航天员朱杨柱用水袋做了一颗水球,桂海潮用白毛巾包好的球拍击球,水球被弹开。对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击球过程中,水球所受弹力是由于水球发生形变产生的
B.击球过程中,水球对“球拍”的作用力与“球拍”对水球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C.梦天实验舱内,水球体积越大其惯性越大
D.梦天实验舱内可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验证
16、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的两个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测力计连接,
的水平拉力作用在
上,弹簧测力计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且质量可忽略。当系统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B.在突然撤去F的瞬间,的加速度不变
C.在突然撤去F的瞬间,的加速度变小
D.在突然撤去F的瞬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17、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轻质弹簧上端放着质量为6kg的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一个质量为4kg的物体B轻放在物体A上,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g取10m/s2,则放上B的瞬间,A、B间的弹力大小是( )
A.8N
B.18N
C.24N
D.40N
18、在杭州亚运会中男子4100接力赛中,中国代表队在最后一棒的直道阶段超越日本选手勇夺冠军,在直道阶段能超越对手的原因是( )
A.加速度大
B.最大速度大
C.平均速度大
D.冲刺速度大
19、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的速度匀速运行,
时刻,在左端轻放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已知滑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则
时滑块的速度为( )
A.2m/s
B.4m/s
C.6m/s
D.8m/s
20、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据可知,两个物体相比较,质量大的物体重力一定大
B.一个物体放在水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物体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因此物体在水中受到的重力小于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
C.两物体间的摩擦力大小和它们间的压力一定成正比
D.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也可以与运动方向垂直
21、金华某单位建了一座特别有设计感的建筑物(如图所示),其屋顶近似为半球形,某建筑人员在给屋顶覆盖瓦块,他在屋顶上向上缓慢爬行的过程中屋顶对他的( )
A.摩擦力变小
B.支持力变小
C.支持力不变
D.摩擦力变大
22、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垂直于光滑的倾角为的斜面底端挡板上,另一端自然伸长于斜面O点,将质量为m的物体拴接于弹簧上端后静止于距斜面O点x0处;现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缓慢拉动物体,使在弹性限度内斜向上运动了4x0,物体再次静止。撤去F后,物体开始沿斜向下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撤去F后( )
A.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至O点,过O点后加速度一直减小
B.物体运动至最低点时弹力大小等于mgsinθ
C.物体刚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4gsinθ
D.物体向下运动至O点速度最大
23、如图所示,一阶梯高宽都为0.4m,一球以水平速度v飞出,欲打在第四级台阶上,则v的取值范围是( )
A.m/s<v≤2
m/s
B.2 m/s <v≤3.5 m/s
C. m/s <v≤
m/s
D.2 m/s <v≤
m/s
24、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手向左拉一张A4纸,手机放在纸面上,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手机和纸一起匀速运动,则手机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B.若手机和纸一起匀速运动,则速度越大,手机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C.若手机相对纸面滑动,则手的拉力越大,手机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D.若手机相对纸面滑动,则手机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纸的速度大小无关
25、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其前4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m/s,第4s到5s两秒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m/s。
26、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
(1)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__(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2)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B.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
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3)如图所示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七个计数点,测出1、2、3、4、5、6点到O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7、如图所示,有一倾角的斜面体B固定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A放置于B上,其左侧面与水平轻弹簧接触。现对轻弹簧施加一个水平作用力,A和B始终保持静止,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当A、B之间的摩擦力为0时,弹簧弹力大小为______;当弹簧弹力大小为
时,A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
28、下表列出某种型号轿车的部分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车以最大功率和最高速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所受阻力的大小是_______ N;假定轿车所受阻力恒定,若轿车保持最大功率行使,当轿车载重200 kg、速度达到10m/s时,加速度为________ m/s2.
净重/kg | 1000 |
发动机排量/L | 2.2 |
最高时速/km·h-1 | 180 |
0—100km/h的加速度时间/s | 9.9 |
最大功率/kw | 150 |
29、如图,三个大小、形状、质量都相同的契形石块组成一个半圆形石拱桥。若正中央的石块两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每个石块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接触面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则拱桥两端水平面上承受的压力各为_______,中央石块侧面所受弹力的大小为_______。
30、手托着一个木块,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加速运动,手对木块的支持力__________木块所受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木块处于__________状态。(填“超重”或“失重”)。
31、质量为2m的物体A从高h处自由下落,质量为m的物体B从高h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A、B两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之比为________;下落时间之比为tA:tB=________。
32、有一质量为50kg的人站在升降机底板上的台秤上,他从台秤的示数看到自己的体重减少了20%,则由此可以判断,此人处于_______状态(填“超重或失重”),升降机的加速度大小a为________m/s2,人对升降机的压力大小FN为_________N。(g取10m/s2)
33、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有一颗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离地面的高度是地球半径的3倍.则该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周期为______________.
34、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像如图,根据图像可知
(1)0-2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
(2)0-5s内的位移大小为______;
(3)请定性描述物体在0-5s内做何种直线运动________。
35、未来在一个未知星球上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悬点O正下方P点处有水平放置的炽热电热丝,当悬线摆至电热丝处时能轻易被烧断,小球由于惯性向前飞出做平抛运动。现对小球采用频闪数码照相机连续拍摄.在有坐标纸的背景屏前,拍下了小球在做平抛运动过程中的多张照片,经合成后,照片如图乙所示.a、b、c、d为连续四次拍下的小球位置,已知照相机连续拍照的时间间隔是0.10 s,照片大小如图中坐标所示,又知该照片的长度与实际背景屏的长度之比为1∶5,则:(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 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m/s2. (每空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 若该星球半径为1600公里,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______km/s.
(3)小球平抛的初速度是________m/s.
(4)小球在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36、如图所示,一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画出物体在上滑过程中所受的力的示意图。请严格按照物理学要求作图:
①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
②借助直尺画线;
③运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④在表示每个力的箭头旁边标出该力的符号。
37、AB是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其下端B与水平直轨平滑相切,如图1所示.一小木块(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最后停在C点.已知圆轨道半径为R,小木块的质量为m,小木块与水平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木块运动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vB;
(2)小木块经过圆弧轨道的B点时,所受轨道支持力的大小NB;
(3)B、C两点之间的距离x.
38、“离心轨道演示仪”(如图甲所示)是演示物体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的实验仪器,其轨道主要由主轨长道、圆轨道和辅轨长道三部分组成,圆轨道的半径为,将主轨长道压制成水平状态,轨道侧视示意图如图乙所示。一质量为
的小球静置于主轨长道上的
点,
点距离圆轨道最低点
的距离
,现对小球施加一个大小
的水平恒力,小球由静止开始沿主轨长道向右运动,从
点进入圆轨道,若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受恒力
的作用,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
。求:
(1)小球到达圆轨道最高点时的速度;
(2)小球在圆轨道运动过程中对轨道压力的最小值。
39、在如下图所示的整直平面内,物体A和物体B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连接,分别静止于倾角θ=30°的光滑斜面上的P点和粗糙绝缘水平面上,轻绳与对应平面平行。劲度系数k=5N/m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0点,一端用另一轻绳穿过固定的光滑小环N与B相连,弹簧处于原长,轻绳恰好拉直,NP垂直于斜面。水平面处于一种特殊的物质中,A在其中会受到水平向右的恒力F0=1.3N。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0.2kg和
=0.3kg.设两物体均视为质点,不计滑轮质量和摩擦,绳不可伸长,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A始终处在水平面上。A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取g=10m/s².
(1)求A所受摩擦力;
(2)现对B施加沿斜面向下的拉力F,使B以加速度a=0.3m/s²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P到Q的过程中,历时2s。已知NQ沿竖直方向,求B到达Q点时拉力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