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a、b、c为质量均为的木块,p、q为两个劲度系数均为100N/m的轻弹簧,其中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木块b、c与弹簧q栓接在一起。开始时弹簧p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弹簧p的左端,直到c刚好离开水平面为止,重力加速度g取
。该过程弹簧p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为( )
A.8cm
B.6cm
C.4cm
D.2cm
2、杭州第19届亚运会于北京时间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举行,比赛共设有40个大项,产生482枚金牌。关于各项目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龙舟比赛成绩时,可以用龙舟最前端的点来代替龙舟
B.在龙舟比赛时,当两条龙舟齐头并进时,可以认为龙舟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在决赛中,研究冠军运动员谢震业的冲刺动作时可以将其看成质点
D.研究马术比赛中运动员和马能否跨越障碍物时,可以将马视为质点
3、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23年9月23日20:00正式开始,主火炬于21时28分点燃,开幕式时长100分钟。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23年9月23日20:00”指的是时间
B.“21时28分”指的是时刻
C.“开幕式时长100分钟”指的是时刻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如图所示,A、B为质量均为m的物块,A的上方为不可伸长的轻绳,A、B间为轻弹簧,箱子C的质量为4m,若将悬挂在天花板的绳子剪断,则剪断的瞬间(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箱子C的加速度为
B.A、B的加速度都为g
C.A上方绳子的张力突变为0
D.A的加速度为
5、一直梯斜靠在光滑的竖直墙上,下端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人站在直梯上,人和梯都处于静止状态。设地面对直梯的弹力为F1、摩擦力为f,竖直墙面对直梯的弹力为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位置越高,弹力F1越大
B.人的位置向上移动,弹力F2不变
C.人的位置越高,梯子所受合外力越大
D.人的位置越高,地面对直梯的摩擦力f越大
6、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不能被看成质点的是( )
A.研究飞往火星宇宙飞船的最佳运行轨道
B.调整人造卫星的姿态,使卫星的照相窗口对准地面
C.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时间
D.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速度
7、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共点力,一个力的大小是,另一个力的大小是
,它们合力的大小不可能是( )
A.
B.
C.
D.
8、如图,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站在轻质薄板上在“草地”上进行“拔河”游戏。薄板
与“草地”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甲、乙双方各自缓慢向两侧拖拉。若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则在“拔河”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薄板和“草地”间的摩擦力较大
B.薄板和“草地”间的摩擦力较大
C.薄板和“草地”间不会有相对滑动
D.甲、乙“拔河”的力属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9、2023年9月24日,第19届亚运会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在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举行,中国选手以1分54秒62的成绩获得冠军,打破亚洲纪录。已知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的泳道长为50m。关于运动员参加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分54秒62”指的是时刻
B.运动员决赛全程的位移大小为200m
C.运动员决赛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大于零
D.研究运动员的游泳动作时,不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
10、赵凯华教授说过“加速度是人类认识史上最难建立的概念之一,也是每个初学物理的人最不易真正掌握的概念……”下列关于加速度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大,加速度一定大
B.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C.速度正在变大,则加速度也一定在变大
D.速度变化得越快,则加速度也变化得越快
11、体验式学习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式,课堂上老师借助力传感器让学生研究下蹲和起立过程中的“超失重现象”,若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同学做了两次下蹲再站起的动作
B.下蹲过程是失重现象,站起过程是超重现象
C.a~b段和e~f段对应的是加速运动阶段
D.b点和e点对应的时刻分别为下蹲和站起过程中的最大速度时刻
12、某同学在学习静摩擦力后构建了知识结构图,下列对图中①、②两空依次填写的内容全部正确的是( )
A.挤压、地面
B.形变、地面
C.形变、施力物体
D.弹力、施力物体
13、下面四个选项中的虚线均表示小鸟在竖直平面内沿曲线从左向右减速飞行的轨迹,小鸟在轨迹最低点时的速度v和空气对它的作用力F的方向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14、如图,某同学用手机软件中的速度传感器记录电动车直线运动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电动车运动方向相反
B.A点的加速度大于B点
C.80s时电动车回到出发点
D.电动车运动的位移约为300m
15、京张高速铁路于2016年10月29日正式开工建设。它东起北京北站,途经海淀区、昌平区、延庆区和宣化区到达终点张家口站,全长174公里,到2019年12月底建成通车,将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运行时间缩短至50分钟以内。京张高铁是中国第一条首次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智能化高速铁路,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最高设计时速350km/h的高寒、大风沙高速铁路。假设列车某次出站过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加速,经过时间,速度达到250km/h,列车运行的
图像如图所示,关于此过程中列车的运动规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路程不断增大,位移不断减小
B.速度不断增大,平均速率不断减小
C.速度变化得越来越快,位移增加得越来越慢
D.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位移增加得越来越快
16、在北京成功举办的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中国运动员在众多项目中取得了傲人成绩。对各项冰雪运动的认识,下列正确的是( )
A.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中,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
B.速度滑冰项目中的运动员在比赛中绕赛道一周的平均速度大小与平均速率相等
C.单板滑雪跳台项目中,运动员位移大小与路程相同
D.速度滑冰500米项目中高亭宇以34秒32夺冠,34秒32指的是一段时间
17、2023年11月22日全国跳水锦标赛暨巴黎奥运会、多哈世锦赛选拔赛在湖北武汉体育中心开赛,陈芋汐获得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冠军。某轮比赛中,陈芋汐在跳台上倒立静止,然后下落,前5m完成技术动作,随后5m完成姿态调整最后入水。假设整个下落过程近似为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则她用于姿态调整的时间约为( )
A.0.4s
B.0.2s
C.1.0s
D.0.5s
18、以卵击石,鸡蛋破碎而石头完好,在这一相互作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比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小
B.先有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后有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C.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D.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能抵消
19、小车在水平地面上沿弯曲的轨道从左向右运动,速度一直减小。如果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小车在轨道上相应位置处所受合力,下列四幅图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20、如图所示为一简易起重装置,AC是上端带有光滑滑轮的固定支架,BC为质量不计的轻杆,杆的一端C用铰链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B的下端用轻绳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上端用轻质钢丝绳跨过滑轮A连接在卷扬机上。已知BC杆的长度大于AC杆且开始时二者的夹角,现使
缓慢变小拉起重物(不计一切阻力)。在此过程中( )
A.钢丝绳最初若没有被拉断,后面过程一定不会被拉断
B.钢丝绳最初若没有被拉断,后面过程可能会被拉断
C.杆BC所产生的弹力越来越大
D.杆BC所产生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21、如图所示,台秤上放有一杯水,弹簧测力计下拴一个小球。将小球浸没到水中静止,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台秤示数增大
,则( )
A.
B.
C.
D.无法确定与
的大小关系
22、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P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N,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23、在下列关于物理学史或者物理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A.牛顿是伟大的物理学家,他最先建立了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并创造了一套科学研究方法
B.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作”理想模型法”
C.马拉着车加速前进时,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
D.根据速度定义式,当
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24、如图,用手握住竖直方向上的一个油瓶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油瓶发生了向外的微小形变
B.无论手握得多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总是一定的
C.手握油瓶的力与油瓶支撑手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手握油瓶越紧,油瓶受到的合力越大
25、如图所示,在倾角=30°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放有两个质量分别为1kg和2kg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和B,两球之间用一根长L=0.2m的轻杆相连,小球B距水平面的高度h=0.1m。两球由静止开始下滑到光滑地面上,不计球与地面碰撞时的机械能损失,g取10m/s2。两球滑到地面时的速度__________,轻杆对B球做的功__________。
26、如图所示,用大小为的握力握住一个重为
的瓶子,瓶子始终处于竖直的静止状态。手掌与瓶子间的动摩擦因数
,则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N,当握力增大时,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小”)
27、如图所示为皮带传动装置,大轮与小轮共轴转动,中轮与小轮通过皮带传动。已知大轮半径为3R,中轮半径为2R,小轮半径为R,C、A、B分别为大、中、小三轮边缘上的一点,假设传动时皮带不打滑,则A、B二点的线速度之比为________,A、B、C三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________。
28、—质量为m的物体从倾角为的固定长直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已知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
与物体离开斜面顶端距离x之间满足
(k为已知量),则物体刚下滑时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从开始下滑到速度达到最大这一过程中摩擦力做功为________________,(重力加速度为g)
29、如图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运动到C,求它的:
(1)位移大小及方向
(2)路程
30、一个被细绳拉住的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心为
。在运动过程中,细绳被固定在光滑平面上的一枚铁钉
挡住,如图所示这时小球的线速度________,角速度________,加速度________,细绳的拉力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31、如图是自动驾驶汽车里测量汽车水平运动加速度的装置.该装置在箱的前、后壁各安装一个压力传感感器a和b,中间用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压着一个质量为2.0kg的滑块,滑块可无摩擦滑动(弹簧的弹力与其形变量成正比).汽车静止时,传感器a、b示数均为10N.若当传感器b示数为8N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m/s2,方向是_____(选填:“由a指向b”或“由b指向a”).
32、如图甲所示,是某位同学在利用DIS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该实验所用的传感器为_____,图乙所示为实验时在计算机显示屏上得到的实验图线,观察图线可以得到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的结论是:_____.
33、一个弹簧受6 N的作用力时伸长3 cm。现用它沿水平方向拉一水平面上的物体,当弹簧伸长了5 cm时,物体匀速运动。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 N/m ,物体受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 N,如果物体重50 N,则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
34、推导动能定理:建立情景,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经位移l后,速度由增加到
。推导依据:外力做的总功W=___________,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___________,由运动学公式知l=___________,
结论:,即
。
35、“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华让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木块被撞出一段距离,如图甲所示(忽略小球与接触面的摩擦以及撞击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图乙中球离开弹簧前的接触面光滑,离开后接触面粗糙)。
(1)将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该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来反映小球的动能大小;
(3)小明同学将实验装置改进成图乙所示,用同一小球将同一弹簧压缩不同程度后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进行比较,可以研究小球的动能大小与___________(质量/速度)的关系;
(4)小明觉得利用图乙的装置,也能探究小球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只需利用质量不同的小球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小华觉得将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图丙)撞击同一木块,也能探究小球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___________(小明/小华)的设计方案不可行。
36、一辆汽车以18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若汽车先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5s后,再以2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请作出汽车开始加速后12s内的v-t图像.
( )
37、如图甲为一款电饭煲,其额定电压为220V,它采用了先进技术,智能化地控制不同时间段的烹饪温度。图乙为其电路原理图,R1和R2为电阻不变的电热丝,S1是自动控制开关。将电饭煲接入U=220V电路中,在电饭煲工作的30min内,它消耗的电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求:
(1) 0~30min,电饭煲产生的总热量;
(2) S和S1均闭合,电路中的总电流;
(3) 根据电路的设计,在不同电压下,电饭煲从开始工作到S1第一次自动断开产生的热量相同。当实际电压U/=200V时,使用该电饭煲,从开始工作到S1第一次自动断开需要多长时间?
38、一物体从离地80m高处下落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m/s2)求:
(1)物体下落的总时间;
(2)物体落地速度。
(3)下落3s后还离地多高;
39、2014年中国海军372号潜艇奉命执行巡航任务时,突遭“水下断崖”,急速“掉深”,如果持续“掉深”将导致灾难性后果。危急关头,全体官兵通力协作,化险为夷完成极限自救,创造了世界潜艇史上的奇迹。所谓“掉深”是指潜艇从高密度海水区域驶入低密度区域,浮力锐减,潜艇如同汽车掉下悬崖。如图,372号潜艇开始时在高密度海水区域深度h0=180m处以v0=36km/h(20节)的水平速度匀速潜航,t=0时该潜艇驶入低密度海水区域,浮力锐减为F=2.94×107N,“掉深”发生。潜艇自救过程可简化为如下物理过程:t1=20s时刻,潜艇官兵迅速对潜艇排水减重,当潜艇在水平方向前进L=600m时停止下沉并开始上浮;上浮了△h=40m时迅速注水增重,当潜艇回到原来潜航深度h0时,速度恢复到水平方向,并再次排水减重以保持“掉深”前的运动状态。已知“掉深”发生前潜艇总质量m0=3000t,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潜艇减重和增重的时间,求:
(1)潜艇“掉深”到最大深度处时离水面的距离H;
(2)潜艇注水增重过程注入潜艇水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