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一辆货车运送砂石料到工地,停车后自动卸货系统控制货车的厢体缓慢倾斜,当厢体的倾角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砂石料会自动从厢体尾部滑出完成卸货任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砂石料开始滑动之前所受合力不断增加
B.砂石料匀速滑出过程中所受合力沿厢体向下
C.砂石料加速滑出过程中,货车受到地面向右的摩擦力
D.砂石料加速滑出过程中,货车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货车与砂石料的总重力
2、有关加速度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B.速度变化量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可能为负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可能越来越小
D.速度越来越大,可能加速度越来越小
3、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及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研究,开创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图(a)、(b)分别表示这两项研究中的实验和逻辑推理的过程,对这两项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变速运动的结论
B.图(a)中先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实验,可“冲淡”重力,便于测量
C.图(b)中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实际存在的,实验可实际完成
D.图(b)的实验为“理想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结论
4、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球之间系着一根不计质量的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球紧靠竖直墙壁,今用水平力F将B球向左推压弹簧,平衡后,突然将F撤去,在这一瞬间( )
A.A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B.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
C.A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
D.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
5、汽车行驶
汽车在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汽车改变了社会形态和人们的生活。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汽车具有广泛的普遍性和高度的灵活性。
【1】用两个力拉陷入泥坑的小汽车,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800N和600N,若这两个拉力间的夹角为90°,则这两个拉力的合力大小为( )
A.1400N
B.1000N
C.700N
D.200N
【2】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这种情况,当汽车陷人泥坑中时,汽车驾驶员就按如图所示的方法,用钢索把汽车和大树拴紧。在钢索中央用较小的垂直于钢索的侧向力F竖直向上拉就可以将汽车拉出泥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是两侧钢索拉力的分力
B.两侧钢索拉力的合力等于F
C.由于两侧钢索的拉力的夹角较小,便会在钢索中产生巨大的拉力
D.由于两侧钢索的拉力的夹角很大,便会在钢索中产生巨大的拉力
【3】如图所示为上海南浦大桥,其桥面高达46m,主桥全长846m,引桥总长7500m。南浦大桥的引桥建造得如此长,其主要目的是( )
A.增大汽车对桥面的正压力
B.减小汽车对桥面的正压力
C.增大汽车重力平行于引桥桥面向下的分力
D.减小汽车重力平行于引桥桥面向下的分力
6、吊坠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饰品,深受人们喜爱.现将一“心形”金属吊坠穿在一根细线上,吊坠可沿细线自由滑动.在佩戴过程中,某人手持细线两端,让吊坠静止在空中,如图所示,现让两手水平向外缓慢移动,不计吊坠与细线间的摩擦,则在此过程中,细线中张力大小变化情况为
A.保持不变
B.逐渐减小
C.逐渐增大
D.先减小后增大
7、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质点以的速度匀速运动
B.B质点最初内的路程是
C.B质点最初内的位移是
D.B质点先以的速度与A同方向运动
,而后停了
,最后沿相反方向以
的速度匀速运动
8、如图所示,A、B是质量分别为4m和m的两个小球,A和B之间用轻弹簧连接,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A、B处于静止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现突然剪断细绳,则此时A、B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
A.1.25g,0
B.5g,0
C.1.25g,g
D.5g,g
9、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一个纵剖面为矩形的静止木箱内,其右侧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下列情形中,物块A的摩擦力一定会发生变化的是( )
A.木箱向上加速
B.木箱向下加速
C.木箱向右加速
D.木箱向右匀速
10、如图所示为类似太极八卦图的广场示意图。图中大圆的半径为,中央的“
”部分是两个直径为
的半圆,
为大圆的圆心,A、B、C、D为圆周的四个等分点。有人在某次晨练中,从A点出发沿曲线ABCOAD的方向依次前进,直到D点,共耗时
,则这一过程中该人运动的( )
A.位移大小为
B.路程为
C.平均速率为
D.平均速度为大小
11、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直线AC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4s末通过C点时关闭发动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过6s到达B点时停止。已知AB长30m,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3m/s
B.通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6m/s
C.通过AC段的位移为12m
D.汽车在AC、CB两段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
12、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两物体( )
A.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B.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
C.甲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乙运动方向为反方向
D.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同
13、2023年7月28日到8月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举行,这是中国西部第一次举办的世界性综合运动会。如图所示,以大运会吉祥物“蓉宝”为元素的磁吸冰箱贴贴于竖直冰箱壁表面并保持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箱贴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冰箱贴受到的磁吸力与冰箱对它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冰箱贴与冰箱间的摩擦力会随磁吸力的增加而增大
D.冰箱贴对冰箱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14、京张高速铁路于2016年10月29日正式开工建设。它东起北京北站,途经海淀区、昌平区、延庆区和宣化区到达终点张家口站,全长174公里,到2019年12月底建成通车,将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运行时间缩短至50分钟以内。京张高铁是中国第一条首次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智能化高速铁路,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最高设计时速350km/h的高寒、大风沙高速铁路。假设列车某次出站过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加速,经过时间,速度达到250km/h,列车运行的
图像如图所示,关于此过程中列车的运动规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路程不断增大,位移不断减小
B.速度不断增大,平均速率不断减小
C.速度变化得越来越快,位移增加得越来越慢
D.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位移增加得越来越快
15、在如图所示的v—t图中,A、B两质点同时从同一点在一条直线上开始运动,运动规律用A、B两图线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s时,B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2s~4s内,A的加速度大小大于B的加速度大小
C.0~4s内,A的位移大小小于B的位移大小
D.t=4s时,A、B两质点的间距离最大
16、如图所示为智能机器人协助派件员分拣快递的场景,派件员将包裹放在机器人的水平托盘上后,机器人通过扫码读取目的地信息,并生成最优路线,将不同目的地的包裹送至不同的位置,从而实现包裹的分拣功能。关于机器人和包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包裹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是包裹发生形变产生的
B.机器人对包裹的支持力和包裹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包裹随着机器人一起做加速前进时,包裹受到向前的摩擦力
D.包裹随着机器人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包裹受到向后的摩擦力
17、蹦极是一项极限体育项目。运动员从高处跳下,在弹性绳被拉直前做自由落体运动;当弹性绳被拉直后,在弹性绳的弹力作用下,运动员下落一定高度后速度变为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B.运动员在弹性绳被拉直前处于失重状态,拉直后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C.运动员在弹性绳被拉直后,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
D.运动员在弹性绳被拉直后,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18、小杰利用手机phyphox,软件绘制了电梯从一楼上升到七楼过程中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甲所示,为简化问题,将图线简化为图乙,已知时电梯处于静止状态,由图乙可知( )
A.在此过程中电梯上升的高度约为12m
B.28-30s内电梯处于超重状态
C.10-11s内电梯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D.10-30s内电梯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89m/s
19、交警在处理某次交通事故时,把监控仪器记录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得到肇事汽车在平直路面上紧急刹车(且遇车轮抱死)过程中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x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汽车刹车的初速度为
B.该汽车刹车的加速度为
C.刹车后末的速度为
D.刹车后内的平均速度为
20、物理学发展史上,有一位科学家开创了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了落体运动的规律及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这位科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牛顿
D.笛卡尔
21、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块受水平恒力F的作用而运动,在其正前方固定一个足够长的轻质弹簧,如图所示,从物块与弹簧接触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接触弹簧后立即做减速运动
B.物块速度最大时,弹簧弹力的大小等于F的大小
C.当弹簧压缩量最大时,物块的加速度恰好为零
D.物块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22、2023年9月,突然开售的华为mate60系列手机受到了全社会的追捧,某数码博主对该款手机进行防摔测试,手机从距离地面1.25m高度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平摔落至地面,竖直向上弹起的高度为0.05m,手机完好无损。已知该手机从开始掉落至反弹到最大高度处所用时间共1s,不计空气阻力,g=10m/s2,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关于该手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手机与地面撞击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为6m/s
B.手机与地面撞击时间为0.4s
C.手机与地面撞击前速度大小为5m/s
D.手机与地面撞击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15m/s2
23、用手握紧瓶子使瓶子静止,如图,关于瓶子所受摩擦力的情况,以下正确的是( )
A.摩擦力的大小与手皮的粗糙程度有关
B.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C.摩擦力的大小与手的握力增大无关
D.手出汗了摩擦力就会变小
24、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描述了物体相对运动的情况,关于物体的运动与静止及质点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孤帆穿梭于青山中时,可以将青山视为质点
B.研究船全程的运动时间时不可以将船视为质点
C.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中认为青山运动是因为选择以孤帆为参考系
D.诗句“孤帆一片日边来”中认为孤帆运动是因为选择以孤帆上的人为参考系
25、如图所示,不考虑摩擦,用竖直向上的力匀速拉动均匀杠杆,使悬挂在
点的重为
的物体缓慢升高
,此时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若将力
的作用点由
点向左移动到
点,仍将该物体缓慢升高
时,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则
________
(选填“
”“
”或“
”);在物体被提升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教科书中地球与月球比公转快慢,地球公转的_____比月球快,而月球公转的_______比地球快。
27、质量为lkg的小球从空中某处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小球在0.8s内的位移大小为______m,小球与地面碰撞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为____m/s.
28、如图甲装置中,A、B、C点圆周运动对应的半径分别为、
和
,若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A、B、C三点的周期之比
_________。如图乙为描述向心加速度an与半径R之间的关系的
图像,其中①为反比例图线、②为正比例图线,试在图乙中标出可代表A、B、C三点
关系的数据点_________。
29、______________通过对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研究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定律;_______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___________通过扭秤实验测定了万有引力定律中引力常量。
30、蹦极运动简化后与下列情景相似:如图甲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弹性细绳的一端固定在点,另一端系着一个小球,小球从
点释放后上下往复运动。已知小球速度
与下落高度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细绳拉力
与下落高度
的关系如图丙所示。请根据图像解答下列问题。(
取
)
(1)弹性细绳原长为___________m;
(2)小球的质量为___________kg;
(3)已知小球在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重力做的功。不计空气阻力,则弹性细绳的最大弹性势能为___________J。
31、我国是世界上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手机间是通过_________传递信息的,光也是一种电磁波,雨后彩虹是太阳光通过小水滴发生光的_________而形成的。
32、如图所示,从倾角为的斜面上的A点,以速度
将一小球水平抛出,它落在斜面上的B点,则小球从A点到B点的运动时间为_________;若
,
,
,AB的距离为___________m。
33、足球以10m/s的速率飞来,被运动员以16m/s的速率反向踢回,若以足球飞来的方向为参考正方向,则足球速度变化量为__m/s;若运动员与足球的接触时间为0.5s,则足球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__m/s2.
34、有三个物体,物体
在赤道上随地球一起自转,物体
的向心力加速度为
,物体
在地球大气层外贴着地球表面飞(轨道半径近似等于地球半径),物体
的加速度为
;物体
在离地心距离为
倍的地球半径的圆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且物体
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物体
的加速度为
,则:
=_____。
35、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打点计时器应该使用______(选填“直流”、“交流”)电源。
(2)如图所示为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一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需使用天平测出重物的质量
B.应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打点
C.需使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
D.测出纸带上两点迹间的距离,可知重物相应的下落高度
(3)实验时,应使打点计时器的两个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这样做可以______(选填“消除”、“减小”或“增大”)纸带与限位孔之间的摩擦。
(4)在实际测量中,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通常会______(选填“略大于”、“等于”或“略小于”)增加的动能。
36、如图所示,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沿固定的粗糙斜面向上滑动,在图中作出物体上滑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
(________)
37、一小轿车从高为10 m、倾角为37°的斜坡顶端从静止开始向下行驶,当小轿车到达底端时进入一水平面,在斜坡底端115 m的地方有一池塘,发动机在斜坡上产生的牵引力为2×103 N,在水平地面上调节油门后,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为1.4×104 N,小轿车的质量为2 t,小轿车与斜坡及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g取10 m/s2).求:
(1)小轿车行驶至斜坡底端时的速度;
(2)为使小轿车在水平地面上行驶而不掉入池塘,在水平地面上加速的时间不能超过多少?(轿车在行驶过程中不采用刹车装置)
38、如图所示,在倾角 的足够长的固定的斜面上,有一质量m=1kg的物块,物块与斜面间 因数μ=0.2,物体受到沿平行于斜面向上的轻细线的拉力F=9.6N的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经2s绳子突然断了,求:
(1)绳断瞬间物体的速度大小为多少;
(2)绳断后多长时间物体速度大小达到22m/s。(sin37°=0.6,g=10m/s2)
39、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倾角θ为37°,斜面足够长,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如图所示,一物体以v0=10m/s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向上滑行。已知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
(1)物体上滑的最大距离;
(2)物体从顶端返回斜面底端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