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固体由分子构成
B.反应中一个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C.钠离子和氯离子的电子数相等
D.反应中Cl生成Cl-,证明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发生改变
2、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A.空气
B.液氮
C.锰酸钾
D.二氧化碳
3、丙酸钠(化学式为)是一种常见的防腐剂,可用于食物保鲜。下列有关它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由四种元素组成
B.属于氧化物
C.含有1个氧分子
D.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4、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
A.水
B.金刚石
C.氧气
D.氯化钠
5、下列有关除杂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 | 将混合气体点燃 |
B |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 |
C | 除去 | 与适量碳粉混合加热 |
D | 鉴别一氧化碳、甲烷、氢气 | 观察它们的物理性质 |
A.A
B.B
C.C
D.D
6、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把P点的乙溶液变为Q点的乙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C.20℃时,把30g甲物质加入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D.当甲中混有少量的乙,若要提纯甲物质,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7、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测得烧杯中溶液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点所示溶液呈酸性
B.向 b 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
C.该实验是将 NaOH 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
D.c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Na2SO4和 NaOH
8、既安全又环保的“玉米杯”是以玉米为原料加工而成,它可以承受110℃的高温,降解的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玉米杯加工流程如图所示,该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发酵
B.聚合
C.加工成型
D.降解
9、硼氢化钠(NaBH4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有关硼氢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2个氢分子
B.硼元素的化合价为﹣5
C.只含一种非金属元素
D.Na、B、H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4
10、古代唐镜表面有一层耐腐蚀的二氧化锡(SnO2)。SnO2中Sn的化合价为
A.-4
B.-2
C.+2
D.+4
11、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碳在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
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12、下列四项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3、下列变化中,只有加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Zn→ ZnSO4
B.MgO → MgCl2
C.CaCO3→CO2
D.Ba(NO3)2 →BaSO4
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蒸发溶液
C.称量固体质量
D.测溶液的pH
15、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
B.生活中使用明矾降低水的硬度
C.农业上提倡大田漫灌浇灌作物
D.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16、荷叶中含有的荷叶碱(化学式为C19H21NO2)具有降脂、抑菌等作用。下列有关荷叶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氧分子
B.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C.属于氧化物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7、氧化钙和碳酸钙固体混合物100g,将其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减少,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70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为
A.50g
B.70g
C.40g
D.20g
18、下列反应表达式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
B.
C.
D.
19、下列四个探究实例:①探究燃烧的条件②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③探究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的因素④探究铁的锈蚀条件。其中主要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有硫磺、硝酸钾、木炭,爆炸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CO
B.K2S读作硫酸钾
C.黑火药爆炸时可能有SO2生成
D.黑火药爆炸前后固体质量不变
21、甘肃省博物馆和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曾通过实验证实,马家窑文化黑彩漆黑发亮的原因是黑彩制作中使用了锌铁尖晶石(ZnFe2O4),则锌铁尖晶石中 Fe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22、证据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燃烧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则混合物一定是溶液
D.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则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23、下面是四位同学在学完溶液知识后在小组学习群中的交流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A.小红: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
B.小明: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小亮: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小美:将25gKCl溶液蒸干得到5gKCl固体,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24、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天然气作燃料
B.氢气用于充气球
C.铜用作导线
D.活性炭用于净水
25、下列化学符号表达正确的是
A.两个氧原子:O2
B.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Al3+
D.一个碳酸根离子:
26、自然界中的氮循环涉及到下列物质,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N2
B.NO2
C.HNO3
D.NH3
27、从C H O N S Na Fe等7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化学式按下列要求填空:硫酸钠中的阴离子________;氯化亚铁中的阳离子________ ;能使木材、纸张变黑的酸________;溶于水后显碱性的气体_______;用于造纸、洗涤剂的盐_______。
28、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 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的元素属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
(2) 科学家宣布,现已人工合成了第120号元素,则此元素的质子数为_____。
(3) 与氧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
(4) 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填字母)
A 质子数不同 B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 中子数不同
(5) 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我能回答下列问题:
①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填序号);
②C的电子层数为_____;
③D的符号是_____。
2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
(2)分析t2℃时,将3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_g。欲使t2℃时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___________。
(3)将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同时升高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
(4)预将50g质量分数19.6%的甲溶液,稀释成4.9%的甲溶液需加水___________克。
30、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将有关物质组成的下列图示补充完整______、______。
3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的部分体液的pH如图所示。
①图中碱性最强的体液是______。
②该同学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过多,可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为Al(OH)3]治疗,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
(2)众志成城、全民抗疫。
①疫情期间,某食品公司向医院捐赠了一批“即热米饭”,该“即热米饭”用生石灰和水的反应作为热源,请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酒精与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不能混合使用。二者混合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H6O+7NaClO=5X+2NaHCO3+Cl2+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在酸性环境下稳定,高温下不稳定。它主要存在于水果和黄瓜等蔬菜中,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①根据信息可知,维生素C溶液显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②在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溶液发生反应的是______(填选项序号)。
A.食盐 B.苛性钠 C.硫酸钠 D.碳酸氢钠
③为较好吸收利用维生素C,食用黄瓜时宜______(填“凉拌”或“煮熟”)。
32、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已知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则X=_________,该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_;写出与该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任一元素的名称_________。
33、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合格的饮用水需要对水进行净化、消毒等处理。
(1)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常用活性炭去除水中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_性。
(2)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___________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分别表示氯原子、氧原子、氢原子
①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②乙图所示反应中生成物F与G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③甲图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4、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________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天然水中含有杂质,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 ②蒸馏 ③加明矾吸附沉降 ④消毒杀菌 ⑤活性炭层吸附。其中,消毒杀菌属于_________变化 (填“物理”’或者“化学”)
(3)区别净化后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到的物质是_________。
(4)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_________
35、我们生活的世界由丰富多彩的物质组成,物质是由微小的微粒构成的.有下列物质:①氧气;②氦气;③二氧化碳;④铁;⑤氯化钠.其中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填序号,下同),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
36、同学们依据物质类别和物质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构建了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坐标图(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已知A、H为固体,通常均可在食品包装袋中用于保存食品.人体胃酸中有大量M存在.A、B、C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F的固体俗称 ;
(2)G与M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在B溶液中加入一定量D溶液,过滤后取滤液,滴入过量M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的溶质可能存在的是 ;
(4)已知金属铝可与E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最轻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7、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 a______,b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填序号),写出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常用药品是______(写名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
(4)可用装置E收集的气体具备的物理性质有______。
38、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_____,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
(3)实验后发现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低于理论值,请你分析实验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只写一条)
(4)能否将红磷换成炭粉或硫,使实验获得成功呢?写出你的结论和原因:_____.
39、星期天,小强的妈妈要焙制面包,叫小强去商店买回一包纯碱,小强仔细看了包装说明(如图),并产生疑问:
回到学校,他取出从家里带来的一小包纯碱样品进行实验:准确称取5.5g样品放入烧杯中,再滴加盐酸至刚好完全反应(忽略CO2溶于水),共用去稀盐酸25g,得到溶液质量为28.3g(杂质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求:
(1)生成CO2的质量;
(2)通过计算判断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与包装说明相符.(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0、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铝性质较活泼,为什么铝制品却很耐腐蚀?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铝与NaOH溶液可反应生成氢气和NaAlO2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Cu(NO3)2、AgNO3、Al(NO3)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所得固体上滴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所得固体中含有哪些金属? 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