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物质鉴别或除杂的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A.鉴别黄金和黄铜:加热
B.鉴别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振荡
C.除去Cu中少量的Fe:加入足量的CuSO4溶液、过滤
D.除去CO2中少量CO:通入足量氧气并点燃气体
2、研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中的部分实验及现象记录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
序号 | 实验 | 现象 |
A | 将NaOH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 固体受潮,逐渐溶解 |
B | 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红 |
C | 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 无明显现象 |
D | 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FeCl3溶液 | 产生黄色沉淀 |
A.A
B.B
C.C
D.D
3、下列物质鉴别的实验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鉴别CO与H2 | 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
B | 鉴别食醋和蒸馏水 | 通过闻气味鉴别 |
C | 鉴别硫酸铜溶液和稀硫酸 | 观察颜色 |
D | 鉴别CO2和CO | 通过澄清石灰水 |
A.A
B.B
C.C
D.D
4、枸杞是一味中药材,富含“甘氨酸甜菜碱”,其化学式为C5H11NO2。下列有关甘氨酸甜菜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四种元素组成
B.一个分子中含有18个原子
C.分子中含有氧分子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5、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将t1℃饱和的c溶液升温到t2℃,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
D.将t2℃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6、中国科学家成功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了葡萄糖(C6H12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6个水分子
B.葡萄糖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
C.葡萄糖属于氧化物
D.葡萄糖由6个C原子、12 个H原子和6个O原子构成
7、“福耀”玻璃已经成为世界名牌,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0
B.+2
C.+4
D.-4
8、2023年十四届全国人大--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节能降碳减污,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下列措施与此报告精神不符的是
A.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氢能等新能源
B.倡导“低碳生活”,学生尽量乘坐公交车上下学,为缓解温室效应做出自己的贡献
C.涟源市中心城区,禁止燃放烟花鞭炮
D.为节约成本,工业废水可直接排放涟水河
9、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
B.石油
C.木炭
D.天然气
10、临夏彩陶是新石器时代人类智慧的结晶。以下制作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泥土加工
B.陶坯成型
C.器物装饰
D.入窑烧制
11、学习科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伪”。下列叙述属于“真”的是
A.电子带负电,所以带负电的微粒定是电子
B.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所以原子核中一定有质子和中子
C.碳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D.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所以避免铁生锈的原理是隔绝氧气或水
12、如图为铝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铝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表示铝原子带正电
B.铝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其原子核上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由于金属铝活泼,易与氧气反应,所以不能长时间存放在空气中
13、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A.O2-—氧离子
B.3H—3个氢元素
C.Fe3O4—四氧化三铁
D.2N2—2个氮分子
14、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Mg + O2MgO
B.4Fe + 3O22Fe2O3
C.2KMnO4 =K2MnO4 + MnO2 + O2↑
D.CO2 + Ca(OH)2 = CaCO3↓+ H2O
15、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
”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16、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则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由碳、氢气和氧气组成
B.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C.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
D.葡萄糖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17、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18、布洛芬(C13H18O2)具有抗炎、镇痛、解热的作用。下列有关布洛芬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33个原子构成
B.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相对分子质量为206g
D.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18:2
19、海南椰子粉中含有丰富的“钙”、“铁”、“锌”,其中的“钙”、“铁”、“锌”指的是
A.元素
B.单质
C.原子
D.分子
20、湿衣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更容易晾干,其原理是
A.水分子变大更快
B.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水分子分解更快
D.以上原理都有
21、加油站常配备河沙和二氧化碳用于灭火,它们灭火原理的主要相同点是
A.降低了温度
B.隔绝了空气
C.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移走了可燃物
22、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氨水挥发,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容易晾干,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C.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2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说明水分子体积变大
23、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活污水可以任意排放
B.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C.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D.净化后的水一定是纯水
24、下图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对相关粒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B.②④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C.②④形成的化合物为NaCl
D.①③都容易失去电子
2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可用于制作化肥
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越多越好
C.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
D.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于气割、气焊
26、二氧化铅()是生产汽车蓄电池的电极材料,其中铅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4
C.+5
D.+7
27、按要求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碳原子 (2)标出氯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28、实验室用如图方法制取氢氧化铜固体。
(1)步骤①需配制2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需NaOH固体 克。
(2)请从图中选取步骤②过滤时需要用到的器材 (可多选)。
(3)步骤③中需多次用蒸馏水清洗过滤装置中的滤渣,目的是去除残留在氢氧化铜表面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需要检验清洗后收集到的液体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写出检验的方法: 。
29、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其中E、F、H均为黑色固体,B为紫红色固体,D为混合物。他们之间有下图的转化关系(部分成生物已省去)
(1)写出E-→A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A-→B的反应类型
(4)指出B的一种用途
(5)写出I的化学式 。
30、填空:
(1)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加入明矾,明矾的作用是______;
(2)制蒸馏水时,在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
(3)生铁和钢物理性质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______;
(4)小敏家水壶中结有大量水垢,说明小敏家所用自来水是______;(选填“硬水”或“软水”)。可用厨房中的______浸泡将其除去。
31、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______,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由此可得出实验结论______。
(2)某同学进行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待实验结束,该同学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有哪些?(写一点即可)______
32、t2℃时,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各80g分别放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2℃,现象如图一,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二。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填“a”或“b”)。
(2)M点的含义_______。
(3)t2℃时,向烧杯①的溶液中继续加入20g甲物质,充分搅拌,得到t2℃时的溶液,其溶液质量为______,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将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的溶液中有关量的大小关系为①溶液质量:甲_____乙;②溶剂质量:甲_____乙;③溶质质量分数:甲_____乙(填>、=或<)。
33、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药品腐蚀标签 D.防止液体溅出伤人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_________
(2)胶头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_________
(3)倾倒液体时标签向手心。_________
(4)加热试管时,试管口不要对着有人的方向。_________
34、一定条件下,物质A()与B(
)反应生成C(
),下图是其反应前后分子及其数目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和
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1)按物质分类的方法,在A、B、C三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
(2)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
35、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①从元素组成分析,图A中的物质属于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②从微观角度看,图A表示的是_______(填化学符号)。
(2)写出图B中表示物质的化学式并标出组成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在一定的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E和F,其中F是单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6、甲烷(CH4)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根据如图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从此微观示意图中你还能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37、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来探究炼铁的原理,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为避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气,a处应该如何处理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先通CO,目的是_______。
(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4)B中的现象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内容: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_______;b_______。
(2)若用A、E制取并收集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写出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一种方法___。
(3)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____,通常用_____(填“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钠稀溶液”)来检验二氧化碳。
39、(4分)普鲁士蓝可以治疗铊及其化合物中毒,其化学式为:C6Fe2KN6(相对分子质量为307)。
求:(1)普鲁士蓝中碳元素、氮元素的质量比:
(2)20克普鲁士蓝中铁元素的质量为 。(保留一位小数)
40、生石灰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生石灰起干燥作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取少量生石灰于水中,搅拌后取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试液变红,说明该溶液呈_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测定该溶液酸碱度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_________.该溶液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会变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