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观看电影《长津湖》,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越。
B.中国人民缅怀、讴歌浴血奋战的抗战英烈,能够提高年轻人对英雄所做贡献的认知,传承英雄身上展现的伟大精神。
C.对父亲来说,台阶既是他的物质期待,也是他的精神追求。
D.据调查,青少年近视的原因主要是户外运动时间偏少及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
2、下列关于《世说新语》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撰的一部笔记小说。
B.《世说新语》从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列传”“世家”“方正”等门类。
C.从《世说新语》可以看出,魏晋谈玄成为风尚,而玄学正是以道家老庄思想为根底的。
D.《世说新语》语言精炼含蓄,名士们“言论丰采,跃然纸上,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元勋 默契 苛捐杂税
B.书斋 丰娆 气冲斗牛
C.攀谈 挚友 可歌可立
D.门筐 竹竿 截然不同
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潭中/鱼可/百许头
B.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C. 佁然/不动
D. 似/与游者相乐
5、下列有关文学、文体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共同点。
B.《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都选自这本散文集。
C.孟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D.《周亚夫军细柳》的作者是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文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幅画中的人物栩栩如生,真有呼之欲出之势。
B. 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C. 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传递的正能量,将激励全社会人心向善,见贤思齐。
D. 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7、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诘责(jié) 绯红(fēi) 悄然(qiǎo) 杳无消息(yǎo)
B. 教诲(huì) 镌刻(juàn) 不辍(chuò) 锐不可当(dǎng)
C. 畸形(qí) 溃退(kuì) 佃农(diàn) 屏息敛声(bǐn)
D. 沥青(lì) 黝黑(yōu) 翘首(qiào) 藏污纳垢(gòu)
8、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上文选自_______(朝代)_______(人名)的《_____________》(篇名)。
【2】解释加点字:
(1)便要还家( ) (2)不足为外人道也( )
【3】翻译句子(补出省略部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4】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
B.本文既然名为“记”,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源人的热情。
D.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同时含蓄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9、鉴赏下列古诗。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请试着赏析“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抒发的情感。
10、实用文本阅读
某次家宴后,饭桌上剩了不少菜。扬扬的妈妈认为隔夜菜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吃了会致癌,准备全部倒掉;奶奶却说她吃了一辈子剩菜也没问题,准备将所有剩菜放到第二天吃。扬扬为了解隔夜菜是否能吃的真相,便上网寻找科学依据。以下是他搜索到的相关内容。
【材料一】
亚硝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指亚硝酸钠,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人类环境中,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含氮化合物。人体内硝酸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还原为亚硝酸盐,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质。
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相似,并在工业、建筑业中广为使用,肉类制品中也允许作为发色剂限量使用。由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机率较高。
食入0.3~0.5克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3克导致死亡。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在导致内源性亚硝化条件下摄入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在2A类致癌物清单中。
【材料二】
国家对食品中含有的亚硝酸盐的最大含量限定为:蔬菜4mg/kg,肉类3mg/kg。为了测量隔夜菜冷藏后亚硝酸盐的含量是否超标,实验人员准备了清炒菠菜、清炒芹菜和小白菜炒肉,分别取1小时后、6小时后、20小时后的剩菜,经过捣碎、提取、离心、过滤,取出汤汁,逐一测得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如下图所示:
【材料三】
【1】奶奶不明白妈妈说的亚硝酸盐是什么,扬扬用简洁易懂的语言向奶奶做了解释。
【2】扬扬很关心隔夜菜冷藏后亚硝酸盐的含量有无变化、是否超标,请你根据材料二告诉他结论。
【3】扬扬看了材料三医生的回复后,认为有一位医生的回复最有针对性,而有一位医生的回复却别有用意。扬扬为什么会这样认为?结合医生的回复作出合理推断。
【4】(1)看了以上材料后,扬扬对认为剩菜可以致癌的妈妈这样说:
(2)对经常吃剩菜的奶奶则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11、古诗文名句填空。
(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3)苍苍竹林寺, 。荷笠带斜阳,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4)唐代王维《竹里馆》一诗中,描绘夜静人寂、明月相伴优美意境的句子是:
, 。
(5)宋代赵师秀《约客》采用写景寄情的写法,表达诗人内心含而不露的寂寞之情的句子是:
, 。
(6)当今互联网企业发展方兴未艾,影响力大大超越了以往的传统制造业,在中国涌现出了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这样优秀的互联网企业,真可谓 “ , ”。(请选用清代赵翼《论诗》中的诗句)
12、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天午夜,我登上了一列破败不堪的火车,身上有点不舒服,可是心里却非常兴奋。我所以兴奋,是因为摆在我面前的这次旅行是要去探索一个跟紫禁城的中世纪壮丽豪华在时间上相隔千百年、空间上相距千百里的地方:我是到“红色中国”去。我所以“有点不舒服”,是因为我身上注射了凡是能够弄到的一切预防针。用微生物的眼睛来看一下我的血液,就可以发现一支令人毛骨悚然的队伍,在我的臂部腿部注射了天花、伤寒、霍乱、斑疹伤寒和鼠疫的病菌。这五种病在当时的西北都是流行病。此外,最近还流传着令人吃惊的消息,说淋巴腺鼠疫正在陕西省蔓延开来,陕西省是地球上少数几处流行这种风土病的地方之一。
【1】选文出自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该书曾易名《___》,是一部文笔优美的_______作品。
【2】联系原著,谈谈斯诺是带着哪些问题前往“红色中国”的。(至少3点)
13、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①论他个人,他不该这样拼命。逃回城里之后,他并没等病好利落了就把车拉起来,虽然一点不服软,可是他时常觉出疲乏。疲乏,他可不敢休息,他总以为多跑出几身汗来就会减去酸懒的。对于饮食,他不敢缺着嘴,可也不敢多吃些好的。他看出来自己是瘦了好多,但是身量还是那么高大,筋骨还那么硬棒,他放了心。他老以为他的个子比别人高大,就一定比别人能多受些苦,似乎永没想到身量大,受累多,应当需要更多的滋养。虎姑娘已经嘱咐他几回了:“你这家伙要是这么干,吐了血可是你自己的事!”
②他很明白这是好话,可是因为事不顺心,身体又欠保养,他有点肝火盛。稍微棱棱着点眼:“不这么奔,几儿能买上车呢?”
③要是别人这么一棱棱眼睛,虎妞至少得骂半天街;对祥子,她真是一百一的客气,爱护。她只撇了撇嘴:“买车也得悠停着来,当是你是铁作的哪!你应当好好的歇三天!”看祥子听不进去这个:“好吧,你有你的老主意,死了可别怨我!”
……
④牌局散了,太太叫他把客人送回家。两位女客急于要同时走,所以得另雇一辆车。祥子喊来一辆,大太太撩袍拖带的浑身找钱,预备着代付客人的车资;客人谦让了两句,大太太仿佛要拼命似的喊:“你这是怎么了,老妹子!到了我这儿啦,还没个车钱吗!老妹子!坐上啦!”她到这时候,才摸出来一毛钱。祥子看得清清楚楚,递过那一毛钱的时候,太太的手有点哆嗦。
⑤送完了客,帮着张妈把牌桌什么的收拾好,祥子看了太太一眼。太太叫张妈去拿点开水,等张妈出了屋门,她拿出一毛钱来:“拿去,别拿眼紧扫搭着我!”
⑥祥子的脸忽然紫了,挺了挺腰,好像头要顶住房梁,一把抓起那张毛票,摔在太太的胖脸上:“给我四天的工钱!”
⑦“怎吗札?”太太说完这个,又看了祥子一眼,不言语了,把四天的工钱给了他。拉着铺盖刚一出街门,他听见院里破口骂上了。
(1)整部小说中,选文所叙之事发生在(情节)之后。( )
A.虎妞逼婚
B.寿宴受辱
C.曹家遇险
D.逃出兵营
(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划线句,并据此说出祥子的形象特征。
(3)老舍在谈人物描写时提到,“哭有多种,笑也不同,应依个人的特性与情形而定如何哭,如何笑。”表情是人物在某一特定处境下自我心理与外界社会的投射,请参考示例完成批注,分析祥子表情背后的具体原因,并通过前后三处比较分析社会原因。
祥子表情 | 语段摘录 | 批注 | |
哭 |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摇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 | ① | 从三处表情“哭”“笑”“不喜也不哭”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② |
笑 |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觉出来虎妞也有点好处,他居然向她笑了笑,一个天真的,发自内心的笑,仿佛把以前的困苦全一笔勾销,而笑着换了个新的世界,像换一件衣服那么容易,痛快! | (示例一)虎妞答应给祥子买车,祥子很感激也很高兴。 | |
不喜也不哭 | 祥子的生活多半仗着这种残存的仪式与规矩。有结婚的,他替人家打着旗伞;有出殡的,他替人家举着花圈挽联;他不喜,也不哭,他只为那十几个铜子,陪着人家游街。 | (示例二)祥子丧失了最后的希望,没有任何情感和追求,变得很麻木。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乐声悠扬,小提琴演奏家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双簧管演奏家的手指灵动飞舞……在8K超高清的屏幕上,一切细微的表情和举动都得以清晰呈现。不久前,北京市市民在王府井、三里屯等八大商图,通过“5G+8K”直播的方式欣赏了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音乐会。这是全球首次以8K技术对舞台艺术进行5G多地同步直播。这背后,是北京“5G+8K”产业的崛起。
老百姓对5G并不陌生,而8K其实就像是在5G这条信息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顶级赛车。8K作为一种超高清的视频技术,分辨率为7680×4320,像素总量约为3300万,为4K的4倍,是目前主流的1080P屏幕像素的16倍。再加上8K的彩色还原度达到75.8%,能最大程度还原真实色彩。
【材料二】
随着5G技术和产业的进一步成熟,8K直播将加快走进我们的生活中。与普通视频技术的分辨率相比,8K能捕捉到更多栩栩如生的细节,在5G网络下,8K视频不再受地域限制,能让用户随时随地感受到身临其境的超高清视界。
5G具有高速度、泛在网、低时延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从理论上讲,5G网络速度将是4G的百倍甚至更多,未来5G网速的峰值甚至可达20Gb/s,这将给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游戏和电影的普及提供可能。目前,用手机在线玩VR游戏、看VR电影还比较困难,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4G网络达不到VR技术普遍运用所需的网速。
在智慧医疗方面,随着5G时代的到来,部分厂商已将4K和8K图像处理和显示技术应用到医疗显示和手术场景中,研发推出8MP专业高清会诊显示器、4K内窥显示器、4K数字化手术室方案等超高清显示医疗产品和解决方案。如在手术室加装医用超高清摄像头,利用5G网络对手术全过程进行超高清实时回传,远端专家根据回传的图像信息指导现场医护人员进行手术,极大地缓解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不仅如此,“5G+8K”还可以应用于智慧交通、智慧医疗、远程教育、展览展示等诸多领域。
【材料三】
随着8K技术瓶颈的突破,8K产业链将趋于成熟,8K面板的成本将随之下降,从而带动8K面板出货规模的扩大和渗透率的提升。从上游面板厂商来看,随着三星、京东方、华星光电等积极布局8K面板产业,大规模量产8K面板之后,8K面板有望迎来成本的下降,8K电视将开启快速普及的局面。虽然预测和期望很美好,但是现实很残酷。8K还有一段路要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8K电视无与伦比的清晰画质的确更具诱惑力,但高昂的价格也让人有心无力。其次,就目前而言,智能电视播放的内容大多是1080P,4K内容相对就少,更别提8K内容,8K内容的拍摄、制作、存储都需要专业的配套工具,目前基础设置缺乏,产业链并不成熟。再则,8K电视内容少则几十GB,多则上百GB,这样大容量的视频要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下进行传输有点不现实,无法满足8K对大带宽网络的需求。
【1】下列对于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5G+8K”技术实现多地同步直播,并不意味着“5G+8K”已经完全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
B.用手机在线玩VR游戏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是现在的4G网络达不到VR技术普遍运用所需要的网速。
C.将“5G+8K”技术应用到医疗显示和手术场景中,可从根本上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D.虽然5G时代的到来将解决8K存储、传输的问题,但是5G的普及还需要时间。
【2】【材料一】中画横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8K作为一种超高清的视频技术,分辨率为7680×4320,像素总量约为3300万,为4K的4倍,是目前主流的1080P屏幕像素的16倍。
【3】请结合【材料三】,概括目前阻碍8K电视普及的主要原因。
【4】8K与5G都是改变人类未来生活方式的高新技术,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请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看法。
15、作文。
作家梁晓声说:“人类文化的这棵大树都是在家这个块根之上生长起来的,然后结出果实……因比,没有家,几乎就没有文化这棵大树。”的确,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千百年来,中国家庭都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坚守着祖辈代代传承下来的家风、家训,并不断发扬光大。
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感悟,请以“家风”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积极向上;②联系生活,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