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嘉峪关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与亚洲众多文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同时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携手前行。

    B.当今世界,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美国挑起的新一轮贸易战将可能抑制全球的经济增长

    C.走进温宿大峡谷,奇峰林立,如千年古堡,像巨轮飞渡……全国各地的游客接踵而至

    D.贝聿铭留给了世人一幢幢栩栩如生的精美建筑,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最后的大师”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无时无刻都想着要努力学习,争取考上一所重点中学。

    B. 省图书馆开通了全天24小时自助式服务,平均每天接待读者约200余人次。

    C. 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D. 小王看到哥哥和他的朋友在长安公园散步。

  •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家规和家训,还是苦口婆心的叮咛嘱咐,乃至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都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形成重要影响。

    ②由此看来,家庭教育可能更重要一些,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这样,才能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

    ③教育是漫长而严肃的,它贯穿整个人类社会,近年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哪个更重要的争论一直不曾停止过,那究竟哪个更重要呢?

    ④“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

    ⑤家庭是人生旅程的起点,家风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家教在教育领域的地位不容忽视。

    A.③④⑤①② B.④⑤①②③ C.③⑤④①② D.④⑤③①②

  •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B.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不耻下问,积极向老师同学请教。

    C.中国政府保护知识产权的立场坚定不移,采取的措施是坚决有力的,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D.香港特别行政区将循序渐进地发展适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

  • 5、下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我原和小鸭子一样匍匐在草中,后来换成坐的姿势。(“葡匐”“姿势”都是动词)

    B.汉语中有很多带有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的词,如“奋不顾身”“麻木不仁”。

    C.《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言谈轶事。

    D.猪八戒也是《西游记》中深受人们喜爱的角色,他虽然好吃懒做,见识短浅,但也不失忠勇和善良,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

  • 6、阅读下面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全党同志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摘自《十九大报告》)

    A. “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一句中“美好”和“奋斗”都是形容词。

    B. “不忘初心”和“方得始终”都是动宾结构的短语。

    C.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句话的宾语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D. “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这句中的两句是并列关系。

  • 7、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月球车“玉兔”其实是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

    C.南昌地铁的建成和投运,极大地缓解了市区交通拥堵状况。

    D.近日,中国读者以各种方式表达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的追念。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某罪有余责,尚叨一麾,敢不尽心,以求疾苦?二浙之俗,躁而无刚。豪者如虎,示之以文;弱者如鼠,存之以仁。吞夺之害,稍稍而息。又郡之山川,接于新定。衢、歙二水,合于城隅,百里而东,遂为浙江。渔钓相望,凫鹜交下。群峰四来,翠盈轩窗。白云徘徊,终日不去。岩泉一支,潺溪斋中。春之昼秋之夕既清且幽大得隐者之乐。惟恐逢恩,一日移去。

    (节选自范仲淹《与晏尚书》,有删改)

    【注】①罪有余责:此处指范仲淹因力阻废后被贬睦州。②尚叨一麾:还能出放外任,当一方长官。③二浙:宋代浙江东路与浙江西路的合称。④躁而无刚:急躁而懦弱。⑤吞夺:侵吞掠夺。⑥接于新定:靠近新定这个地方。

    【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予求古仁人之心/射于家圃

    B.百里而,遂为浙江/从流飘荡,任意西

    C.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D.群峰四来,翠轩窗/而计其长曾不

    【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然则何时而乐耶?

    (2)白云徘徊,终日不去。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仲淹和苏轼都是北宋文学家,其中,苏轼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B.甲文“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以抒情作结,表达作者对古仁人的追慕之情。

    C.乙文“春之昼/秋之夕/既清且幽/大得隐者之乐”这句话的断句是正确的。

    D.丙词句句扣住“月”来写,自始至终洋溢着欢乐的情绪,富有感染力。

    【4】小深和小圳对乙文的理解产生分歧。请结合甲乙两文,为小圳补充理由。

    【5】结合选文内容,完成表格。

    名句摘录

    阅读批注

    思考探究

    甲文:以物喜,以己悲。

    两个“不”字,否定“以物喜”“以己悲”的狭隘情感,告诉我们面对得失的正确态度。

    “不” “有”之中,有着同样的人生智慧:________

    丙词:人悲欢离合,月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两个“有”字________,富有哲理性。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①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释)①簟(diàn):竹席

    1这首诗写了初夏之景,主要描写院深席清、   、梦觉莺啼四幅夏日画面。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为了在班级宣传栏内展示家乡风采,宣传安岳柠檬文化,你打算周末让爸爸开车带 你和奶奶去刚刚承办过“首届世界柠檬产业发展大会圆桌会”主题活动的中国柠檬小镇(即安岳宝森度假中心)参观拍照。请依照情境,结合“自驾导航路线图”将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我:爸爸,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爸爸:好啊!那明天下午我开车带你和奶奶去吧。

    奶奶:柠檬小镇远吗?我们住在安岳客运总站附近,开车要怎么走呀?

    我:我来查查导航地图吧,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奶奶:哦 ,那还好,只经过这几条路,时间也不算长。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古诗文名句默写。

    诗歌是流淌着情感的文字。面对离别,“海内存知己,(1)__________”,那是王勃别离的乐观豁达;“挑兮达兮,在城阙兮。(2)____________________”,那苦恋的女子失落惆怅的叹息令人为之动容;“(3)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字里行间流露着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令人感怀;韩愈痛惜人才被埋没,借“千里马”发出悲愤的感叹:“其真无马邪,(4)___________!”而孟浩然心怀希冀,借鱼来婉转含蓄地表露从政的心愿:(5)“_____________________。”吟陆游的《卜算子·咏梅》(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感悟他借梅花凋零的情景抒写独立不倚的人格;庄子于天地之间追求自由的精神,“水击三千里,(7)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甲】

    A 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 智深听得,停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掸不得。A 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B 使陆虞侯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么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乙】

    A 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

    (选自《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1】选文中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填人名)

    【2】甲文中的“两个公人”和乙文中的“三个人”都是受人指使要来谋害A性命的人,请联系原著,思考分析A对这两拨人前后的不同态度及深层原因。

    【3】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中的武松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B.《西游记》描写了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作品中塑造的孙悟空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他桀傲不驯、敢作敢当、勇敢机智、爱憎分明,深深赢得人们的喜爱。

    C.保尔在幼年便饱尝人间的心酸,目睹了腐朽的旧社会中社会底层人民的困苦。他被严酷的瓦西里神甫赶出学校后,迫于生活压力来到车站食堂打工。

    D.《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小说中的尼摩船长是一位生物学家,他和仆人康塞尔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海洋生物,给读者许多海洋生物知识。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说经典

    梁衡

    什么是经典?常念为经,常说为典。经典就是经得起重复,常被人想起,不会忘记。 常言道“话说三遍淡如水”,一般的话多说几遍人就要烦。但经典的话人们一遍遍地说,一代代地说;经典的书,人们一遍遍地读,一代代地读。不但文字的经典是这样,就是音乐、 绘画等一切艺术品都是这样。一首好歌,人们会不厌其烦地唱;一首好曲子会不厌其烦地听; 一幅好字画挂在墙上,天天看不够。甚至像唐太宗那样,喜欢王羲之的字,一生看不够,临 死又陪葬到棺材里。

    许多人都在梦想自己的作品、事业成为经典,好让自己被历史记住,实现永恒。但这永 恒之梦,总是让可怕的重复之手轻轻一拍就碎,它太轻太薄,不耐用,甚至经不起念叨第二 遍。倒是许多不经意之说、之作,无心插柳柳成荫,一不经意间成了经典。莎士比亚有许多 话,简直就是大白话,比如“是生还是死,这是一个问题。”还有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

    娜》的开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些话被人千百次地模 仿。就是《兰亭序》也是在一次普通的文人聚会上,王羲之一挥而就。当然,经典也有呕心 沥血、积久而成的。像米开朗琪罗的壁画《末日的宣判》,一画就是八年。不管是妙手偶成 还是苦修所得,总之,它达到了那个水平,后人承认它,就常想起它,提起它,借用它。它 如铜镜愈磨愈亮,要是一只纸糊灯笼呢?用三五次就破了。

    经典所以经得起重复,原因有三:一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二是有绝后的效果;三是上 升到了理性,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经典不怕后人重复,但重复前人却造不成经典。 文化的发展总是一层一层,积累而成。在这个积累过程上要有个性,能占一席之地必得有新的创造。比如教师一遍一遍讲数理化常识,如果他只教书而不从事科研,一生也不会造 就数学或物理科学方面的经典。因为只有像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像伽利略发现了重力加速 度,像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等,才算是科学发展史上的经典。唐诗、宋词、元曲,书法上的欧、颜、柳、赵,王羲之的行书、宋徽宗的瘦金书,都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经典。因为 在这之前没有过,实现 “空前”,有里程碑的效果。我们回望历史,就会看到这些高峰,它 们是一个永远的参照点。

    经典又是绝后的,你可以重复它、超越它,但不能复制它。 后人时时地想起、品味、研究经典的目的是为了吸收借鉴它,以便去创造自己新的经典。就像爱因斯坦超越牛顿,爱翁和牛顿都不失为经典。齐白石谈到别人学他的画说:“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因为每一个经典都有它那个时代、环境及创造者的个性烙印。

    比如我们现在写古诗词,无论如何也不会有李白、李商隐、李清照的神韵,岂止唐宋,就是郭小川、贺 敬之也无法克隆。时势异也,条件不再。你只能创造你自己的高峰,唯其这种“绝后”性,才使它高标青史,成为永远的经典。 我们对经典的重复不只是表面的阅读,更是一次新挖掘。 经典所以总能让人重复、不忘,总要提起,是因为它对后人有启示和指导价值。“绣出鸳鸯凭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经典不只是一双锦绣鸳鸯,还是一根闪闪的金针。凡经典 都超出了当时实践的范围而有了理性的意义,有观点、立场、方法、思想、哲理的内涵,唯 理性才可以指导以后的实践。理性之树常绿。只有理性的东西才经得起一遍一遍地挖掘、印 证,而它又总能在新的条件下释放出新能量。如天然放射性铀矿一样,有释放不完的能量。 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这都是永远的经典,早超出了当时的具体所指而有了哲理的永恒。就是达·芬 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朱自清《背影》中父亲饱经风霜的背影,小提琴曲《梁祝》中爱 的旋律,还有毕加索油画中的哲理,张旭狂草中的张力,也都远远超出自身的艺术价值而有了生命的启示。 总之,经典所以经得起重复是因为它丰富的内涵,人们每重复它一次都能从中开发出有用的东西,像一块糖,因为有甜味人才会去嚼。同样,一篇文章,一幅画或一个理论,能经 得起人反复咀嚼而味终不淡,这就是经典与平凡的区别。一块黄土,风一吹雨一打就碎;一 颗钻石,岁月的打磨只能使它愈见光亮。

    选自《我的阅读与写作》,略有改动。

    1文章以“说经典”为论题从三个方面论述经典,请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2文章在论述成为经典的条件时,列举了大量的事例进行论证,请举例分析。

    3纵观全文,对于经典的论述,作者主要是围绕“重复”进行讨论,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 说说你对“经典就是经得起重复”中“重复”的理解。

  • 14、

    学会转身

    董建昌

    一个木匠丢了一块手表,几个热心的邻居一起帮他找,他们将地上的刨花、工具箱,以及木匠身上的每一个口袋都翻烂了也没有找到,结果却让一个孩子找到了。木匠很惊讶,问那孩子是怎么找到的。孩子说,很简单啊!你知道,手表是有声音的,我只是在你们都安静下来的时候坐到刨花旁听,然后沿着声音的方向走过去,就找到了。

    事实上,在遇到困难时只要稍稍转个身,我们看到的就会是一个崭新的天空,就像丢失在刨花里的那块表,大人们翻烂了刨花,找遍了工具箱,甚至木匠的口袋,都没能找到,而那个孩子只是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即凭借手表指针嘀嗒、嘀嗒的走动声就轻易地找到了。

    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卡耐基说: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生活愉快、自在,在事业上取得重大的成就,学会变通是很重要的。一次,爱迪生让助手帮助自己测量一下一个梨形灯泡的容积。助手接过后,立即开始了工作,他一会儿拿游标卡尺测量,一会儿在稿纸上计算,后来甚至还动用了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可几个小时过去了,他忙得满头大汗,还是没有算出结果。就在助手搬出大学里学过的知识,准备再一次计算灯泡的容积时,爱迪生进来了。爱迪生看到助手面前摆满了各种工具书和身旁的那一堆稿纸,立刻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于是,他拿起灯泡,朝里面倒满水,递给助手说:你去把灯泡里的水倒进量杯里,就会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这时,忙得满头大汗的助手才恍然大悟:自己想的太复杂了。看来,学会变通,善于让自己的思维转身是很重要的。

    是的,我们很多人就像爱迪生的助手一样,做事不知道变通,结果是花费了很多力气,到头来却一事无成。遇到看似难解的问题,学会换一种思维,从不同角度看,这样,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变得简单化了,而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1916年,美国犹他州的小镇准备修建一座银行。镇长买好了地,备好了建筑图纸,可最后在砖头上出现了问题。因为,从盐湖城用火车运砖过来,每磅要25美元。这个价格远远超出了镇里的预算。后来,大家又想了许多种货运方式,甚至包括空运都不行。就在人们束手无策的时候,不知谁说了句,邮寄砖啊!结果是,包裹每磅邮费是105美元,比火车便宜了一半多。

    这样,小镇的居民很骄傲地拥有了他们的第一家银行。更为有趣的是,这个故事后来还被西点军校作为案例选入了教材,用来诠释一条校训:要保持头脑简单,敢于去干所谓办不到的事情。

    通过邮局邮寄货物,这无疑是最常见的运输方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常见、简单而又便捷的方式,很多人就是想不到。为什么呢?他们就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达芬奇语。细想,我们生活中我们缺少的,不正是达芬奇说的这种将问题简单化的思维嘛。

    同一件事,如果依照同样的习惯思维去运作,肯定不会有新的改变。但若能改变一下固有的思维方式,转个身,用不同的方法去开拓,自然会结出不同的硕果。学会转身,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把看似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你就会发现人生其实好简单,成功其实离你也并不远。

    【1】下列各项中对选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那个孩子找到手表是因为他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

    B爱迪生的助手在测量灯泡容积时,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C西点军校的校训告诉我们只要保持头脑简单就会把任何事情做好。

    D人们常常想不到用简单、便捷的方式解决问题,是因为不懂得坚持。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6段这个故事的内容。

    【3】阅读选文第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表格。

    提出观点

    A

    分析论述

    B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

    举出爱迪生指导助手测量灯泡壳容积的事例

    论证方法:C

    得出结论

    D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作文

    中国共产党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走过了百年的风雨历程;袁隆平不忘禾下乘凉的初心,解决了十几亿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吴孟超不忘减轻人民病痛的初心,创造了医学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有着自己的初心,在平凡而普通的岗位上,共同谱写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辉煌历史。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一定也有属于自己的初心……。

    请以“初心”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迹工整,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