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广元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语智能语音识别技术的提升,极大地缓解了中外交流不畅。(在“交流不畅”后加上“的状况”)

    B. 我们不仅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更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在课堂外、在生活中”与“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互换位置)

    C. 我们要主动地在实践中丰富语文能力,提高人文素养。(“丰富”改为“培养”)

    D. 作为新时代的公民,我们要养成并且提高认真阅读的习惯。(“并且”改为“和”)

  • 2、下列句子与例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在遥远的大海上,那里海水蔚蓝得像最美丽的矢车菊,清澈得像最纯洁的水晶。

    A.一丝苍白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牡丹,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B.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C.阿拉尔海上的岛屿,就像平底锅里的煎饼一样,平平地排在水面上,岛屿的边岸低得几乎看不见了,岛上什么生物也没有。

    D.“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对乡下人不代表诗情画意,却孕育着梦想和希望。

  • 3、下列名著知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在朱赫来的启发下,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

    B.《傅雷家书》是一本优秀的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父爱的教子名篇。

    C.《昆虫记》是英国杰出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一部著作,它不仅是一部科学百科,也是一部文学巨著。

    D.《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主人公祥子是全书的灵魂人物,祥子的性格变化说明了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

  • 4、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

    A.婆娑   俯瞰   重峦叠嶂   为富不仁

    B.赋闲   轩榭   摩肩接踝   巧妙绝伦

    C.踌躇   斟酌   旁逸斜出   试目以待

    D.篱笆   辟邪   潜滋暗长   自出新裁

  • 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渺茫 塑像 画龙点睛   B. 压榨 尴尬 走头无路

    C. 鲁顿 探求 自暴自弃   D. 繁殖 祟拜 众叛亲离

  • 6、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B.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被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C.中国父母认为国外那种培养孩子自立精神的做法过于残忍,不足为训,因此在生活中为子女考虑得特别周到细致。

    D.《老残游记》最擅长的是描写的技术;无论写人写景,作者总想熔铸新词,作实地的描画。在这一点上,这部书可算是前无古人了。

  • 7、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全都正确的一项(       

    A.两       zhòu       花juàn       然失色àn

    B.祷qǐ       化tùi       红yān       美奂lún

    C.签dìng       捕dài       蔽yīn       求全qū

    D.逃cuàn              tíng       精图治lì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吕蒙正不为物累

    (宋)欧阳修

    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鉴,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注释:①眷遇:器重,看重  ②古鉴:古镜 ③知: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弟不复敢言/肃拜孟母

    B. 以为贤李卫公远矣/乃取一葫芦至

    C. 能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

    D. 因公弟献以求知/孤岂卿治经为博士耶

    2请你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只断三处)

    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

    3结合内容分析吕蒙正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赏析,完成后面小题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B. 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C. 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可谓形神兼备。

    D. 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明了诗人什么决心?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口语交际。

    小红:“我想讲感动中国人物江梦南,她半岁就失聪,却学会了读唇语,之后凭借优异的成绩成为近年来家乡小镇唯一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现在还在清华读博士呢。”

    小强:“我们的班会是要讲述英雄,江梦南固然了不起,但她的成长离不开父母、老师的帮助,我觉得还算不上英雄,不适合这次班会。”

    小红:“一个字,念一万遍能够学会,她父母都已经很开心了,更何况一些口型非常像的音,如花、瓜,还要把手放在嘴巴附近感受这些气流。这得需要多少遍的反馈,才可以慢慢练成肌肉记忆啊!这还不算英雄吗?”

    小强:“可是跟那些见义勇为的、舍生取义的英雄比,她也没对社会有多大贡献啊。”

    (1)小红和小强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2)请参加这场讨论,谈谈你对这个焦点问题的看法及理由。50字左右。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遥怜故园菊,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4)乡书何处达?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5)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6)夕阳西下,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根据下面名著阅读任务单,完成相关任务。

    阅读方法

    助读资料

    阅读任务

    检索目录

    第三十一回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灾沉水宅 观音救难现鱼篮

    第五十一回 心猿空用千般计 水火无功难炼魔

    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

    (吴承恩《西游记》)

    ①分析智斗独角兕大王的过程,应该选择阅读第几回?

    关注人物

    我在沈阳第一次见到他。他很瘦,脸色清癯发黄,但思维敏捷活跃,是全世界最年轻的独裁者。

    (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②文中的“他”指谁?

    关注情节

    为什么我总是受苦,总是遭人白眼,总是让人告状,永远受到责备呢?为什么我永远不能讨人喜欢?为什么我尽力博取欢心,却依然无济于事呢?伊丽莎自私任性,却受到尊敬。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③这是简•爱被关进“红房子”之后的一段心理活动。她为什么被关进“红房子”?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几处流水几处桥

    ①旧时的济南,汩汩泉水汇聚而成的流水穿城而过,在老城区内流淌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水巷。小桥自然也就成了这些街巷不可或缺的部分。老城区以桥命名的街巷就有大板桥街、小板桥街、曾家桥街、鹊华桥街,可以看出一弯小桥对于这个北方城市的重要性。

    ②济南的桥最早建于何时,恐怕是没有确切的答案的。

    ③《春秋·桓公十八年》记载,鲁桓公十八年(公元前694年),“公会齐侯于深”,鲁桓公自然不会与齐襄公相会于“泺”这条河流上,而应该是在泺水之上的桥上,这便是济南最早的桥梁“广会桥”的传说,迄今已经有2600多年的历史了。

    ④济南的桥不仅历史悠久,数量也颇可观。

    据清朝末年统计,当时济南已有石桥六十余座,木桥二十余座,而同时期以湖荡成群,水网如织而著称的上海老城区仅有桥染三十余座。

    ⑥尤其是济南的老城区,泉水成溪,水巷纵横,老济南的居民们就在水港两岸架以巨大的青石板,一条小桥就成了两岸往来的通渠。几处流水几处桥,这些小桥质朴、亲切,连桥的名字也与泉水、街巷有着密切的联系,像是王府池子下游的起凤桥,趵突泉边的广会桥。也有随着城市建设消失复又重建的古桥,像是曾经连接大明湖和百花洲的鹊华桥。

    ⑦鹊华桥位于大明湖的南岸,旧时在济南的名气最大,因为它不仅沟通了当时最著名的两处水景一大明湖和百花洲,而且西靠文庙和贡院,文人荟萃。据说,当时有不少文人才子春风得志或仕途失意时,常邀三五知己,从百花洲前雇一叶小舟,从鹊华桥下穿过,泛舟明湖,留下了不少赞美期华桥的佳句。如清人任宏远曾有《鹊华桥诗》:“舟系绿杨堤,鹊华桥上望;齐州九点烟,了了明湖上。”孙熊兆也有诗云:“虹桥跨绿水,桥上见华鹊”。足见昔日鹊华桥及周围景色之美。

    ⑧随时光变迁,鹊华桥后来经过几次改建,已完全看不出原来的痕迹。如今,在大明湖东南门鹊华路的南端,在“众泉汇流”牌坊旁边,一座古朴淡雅的汉白玉石拱桥犹如一条飘带横卧在碧波之上,轻柔雅致,端庄秀丽,似长虹饮润、初云出月,这就是新建的鹊华桥,走在壮观秀丽的新鹊华桥上,遥想曾经的鹊华烟雨,也颇有一番情味。

    ⑨若说泉水是济南城的魂魄,桥就是她的筋骨,泉城与桥是谁也离不了谁的。你看,蜿蜒曲折的水巷间,两岸的民居高低错落,清澈的湍湍流过,一座座或精巧或古朴的小桥横跨水上,小桥流水,垂柳人家,形成了一幅济南特有的赛江南的风情。正如明代诗人王象春的赞誉:“一曲溪流一板桥,浣衣石面汲泉瓢,家家屋后停织女,树底横舟手自摇。”

    1阅读第②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可语的表达作用。

    济南的古桥最早建于何时,恐怕是没有确切的答案的。

    2文章第④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3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指出并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据清朝末年统计,当时济南已有石桥六十余座,木桥二十余座,而同时期湖荡成群,水网如织积而著称的上海老城区仅有桥梁三十余座。

  • 14、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小题。

    丁立梅

    ①她报出她的姓时,我们都惊讶极了。蓝,蓝色的蓝。那会儿,我们正站在蓝蓝的湖边,蓝蓝的天空倒映在湖中,如一大块蓝玉。她的名字,应和了眼前的景色。

    ②我们一行人游西藏,她是半道上加进来的。之前,她一个人已游完拉萨,还在一家医院里做了一天的义工。五十多岁的人,看上去不过四十出头,明丽得很。小导游喊同团稍上年纪的女人阿姨,却叫她蓝蓝姐。  

    ③我们都羡慕她的明媚和精神气。几天的西藏行走,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每一个人,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她却饱满得枝叶葱茏。“你真不简单!”我们由衷地夸赞。她听了,哈哈大笑,开心极了。

    ④她爱笑,热情,说话幽默。一团的人,来自不同地方,彼此间有戒备,一路上都是各走各的,少有言语。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众人受她感染,都变得活泼、亲切起来,有说有笑的。原来,都不是冷漠的人哪。

    ⑤很快地,她跟全团的人混熟了。这个头疼,她给止疼药;那个腹泻,她给止泻药;有人削水果,不小心被刀划破了手,她伸手到口袋里就掏出几块创可贴来,仿佛她会变魔术。大家对她敬佩得不得了,她却轻描淡写地说:“这没什么,我只不过多备了点常用药。”

    ⑥西藏地广路遥,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往往相距几百公里。天未亮,我们就摸黑上路,所有人都睡眼惺忪,根本来不及收拾自己,只把自己囫囵塞进车子了事。她却披挂完整,眼影、眉线、口红,样样不缺,妆容精致。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心里生出无限的感喟与感动来。

    ⑦知道她的故事,是在纳木措。面对变幻无穷风光诡异的圣湖,她孩子一样欢呼奔跑,然后,突然双膝跪下,泪流满面。我们都吓了一跳,正愣怔着不知怎么办才好时,听到她喃喃地说:“感谢上帝,我来了。”

    ⑧原来,她身患绝症已两年。医生宣判的那会儿,她只感到天崩地裂。她在意过很多,得失名利,都曾是她主题曲。她玩命地去争,甚至因此忽略了家庭。当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短短三个月时,曾经双手紧握着的那一些,都成浮云了,她只要自己能活。

    ⑨她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养花种草,出门旅游,还常常去做义工,生命变得充盈起来。每天清晨睁开眼,看到窗外第一缕阳光,她的心里都会腾起一阵欢喜:感谢上帝,我又拥有一天!她把每一天,都当做是崭新的,是重生。所以,心中时时充满感激。她活过了医生断定的三个月,活过了一年,活过两年,还将活下去。

    ⑩生命本是如此珍贵,理当爱惜。我们不再说话,一起看湖。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那是湖的蓝,天的蓝,广阔无垠。

    (选自《扬子晚报》2013年3月18日,略有改动)

    【1】第⑥节中“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看”到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重点描写这一细节?

    【2】第⑦节中“我们都吓了一跳”,联系上下文,说一说我们为什么会“吓了一跳”?

    【3】请你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赏析以下两句话。

    (1)几天的西藏行走,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每一个人,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她却饱满得枝叶葱茏。(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

    (2)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4】文章开头写“蓝蓝的湖水,蓝蓝的天空”,结尾处又写到了“湖的蓝,天的蓝”,有什么作用?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题目:《悟》

    要求:①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泄露考生个人及学校的相关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