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酒泉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B. 属予作文以记之。

    C. 玉盘珍羞直万钱。

    D.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 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是贫困,我是悲衰

    B.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涡行摸索

    C.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

    D.我是新涮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校同学聚精会神地听取了王校长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

    B.晚餐后,一家人就各忙各的了:爸爸打开了电脑,妈妈在追剧,我则埋头写作业,我们各得其所,互不干扰。

    C.他成为“学习标兵”后,表现更加积极,几乎每节课都肆无忌惮地举手发言。

    D.王老师经常教育我们学习不能囫囵吞枣,应该精益求精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写作文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

    C. 春天的兰州各大公园绽露出自然的清新和灵秀,成为人们春游的好地方。

    D. 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

     

  • 5、班级举行“语文知识小讲堂”活动,以下四位同学从不同的角度为大家讲解,请选出错误的一项(     

    A.小李分享的是古诗词中的“家国情怀”。他为大家朗诵了《木兰诗》,并详细地介绍了这位勇敢无畏、英姿飒爽、不慕荣利的女英雄。

    B.小明讲解的是文言文中的“称谓”。他认为文言文中的称谓语有自称、对他人的爱称、以及敬称。如“卿”就是古代君主对臣子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孤”则是王侯的自称。

    C.小王为同学们讲解的知识是“托物言志”。他认为“托物言志”是一种通过描写具体事物形象来表达思想、寄托感悟的创作手法。他列举了刘禹锡的《陋室铭》、周敦颐的《爱莲说》与彭荆风的《驿路梨花》为例。

    D.小静选择的内容是“对联”,她认为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充分体现出汉字的奥妙和传统文化的意蕴。她为大家分享了爷爷过寿时客人所送的对联,内容是:盛世常青树,百年不老松。

  • 6、(题文)(2018届江苏省东台市九年级上第二次质检)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到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①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②这叫逆温层。

    ③植物的抽青、开花登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④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腰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⑤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二山腰反无霜。

    ⑥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A. ③⑥⑤④①②   B. ④①②③⑥⑤

    C. ④③①②⑤⑥   D. ③④①②⑥⑤

  • 7、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伊索寓言》中《狐狸和山羊》的故事警示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

    B鲁迅在《父亲的病》中揭示了名医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C《西游记》中观音菩萨曾化成四位美女试探唐僧师徒四人,只有唐僧不动凡心。

    D《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和慧骃之间的对话成了对人类社会的无情鞭笞。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比较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惟吾德馨______

    (2)无案牍之______

    (3)可爱者甚______

    (4)亭亭净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铭”和“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一般是用韵的;“说”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

    B. 两文开头都不是开门见山,而是从别的事物着笔,引出主旨,转入正题。

    C. 从表达方式上看,两文都集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

    D. 从句式上看,《陋室铭》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爱莲说》则为骈体文,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

    4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拉杖无时夜叩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

    B.五、六两句在写诗人流连忘返的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苦闷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C.七、八两句写诗人如有“闲”时,哪怕拄着拐杖,也愿意“乘月”而来,再访此地。

    D.在诗中,诗人以明快、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

    【2】当你的朋友因身处困境而烦闷失意时,你认为这首诗中的哪一联最适合用来劝慰朋友?并说明理由。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和风拂面,绿叶舒展开腰身,花儿渐次绽放,北方的春日姗姗来迟。

    (赏春)

    明丽的春光里,我们和家人、和同学、和好朋友一起漫步,欣赏春日美景,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赞美春日风光,这时你可能用过以下词语,请把它们工整、准确地书写下来。

    (1)生机__________àng)然   (2)绿草如__________yīn

    (3)春风和__________) (4)绿肥红__________shòu

    (读春)

    人们期待春天,热爱春夫,珍惜春夭,歌颂春天,都和春天的品格分不开。请你在下文中找出三个概括春天品格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我觉得人们如此热烈地欢迎春,总有它较深的含义。除了她是一年之首,大家都巴望有个良好的开端之外,恐怕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在经历了冰封雪冻的严寒之后,对温暖,对绿色,对缤纷的色彩,对灿烂的阳光的无限期望。但是,春寒料峭,她的外氅上总还带着一股冷气,有时会给人以失望。不过,再细想想,这不是春的意愿。她刚来的时候,冬还控制着大地。人们不应该忘记,就在那朔风怒号、雪花也吓得乱飞乱窜的时候,她却勇敢地,坚定不移地走来了。是她最先和严冬开始了搏斗。在搏斗中,她丧失了她自己身上原来的一点暖意,有时也熬白了脸,用冰凌装饰了她的前额,凛凛然,不可亲。我理解,这不是她,这是冬的阴影。冬隐匿在她的笑靥里,躲藏在她飘逸的长袖中,冷笑着,吹着肃杀的风,等待人们对春的失望。然而人们信赖她,欢迎她,因为她从前这样,现在也这样忘我地、艰巨地、暗暗地把热闹而丰盛的夏背负过来。当夏站起身,睁开眼的时候,于是她就在大地上只留下她的光,她的影,她培育的嫩芽新枝,然后悄悄离开,但等明年数九寒天、滴水成冰的时候再来。

    ---茹志鹃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写春)请以“春草”为对象,写一段不少于60字的春日感悟。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名句积累与运用

    (1)无为在歧路,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________,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道出千山万水也隔不断朋友情谊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破阵子·为陈同甫壮词以寄之》词中表现词人愿为国家效力,梦中也不忘戍边报国志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陋室铭》中突出陋室环境之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鲁迅先生活着的时候,给予海婴的教育是: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多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他自己生活在大家庭中,一切戕贼儿童的待遇,受得最深,记得最真,绝对不肯让第二代的孩子再尝到他所爱的一切。

    (摘自许广平《鲁迅先生与海婴》)

    【注释】①海婴:周海婴,鲁迅的儿子。②戕(qiāng)贼:伤害,残害。

    请结合《五猖会》或者《二十四孝图》中的情节,谈谈你对语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荆州古城的攻防智慧

    ①《隆中对》中记载了诸葛亮的一段话:“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也。”可见荆州战略地位有多么重要!然地处江汉平原的荆州几乎无险可守,筑城便成为首选的防御手段。荆州城始建于楚成王时期,在当年渚宫基础上修建而成,现存的荆州城为明、清两代建筑,由土城垣和砖城墙组成。城墙全长11. 28公里,呈不规则长方形。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②荆州城城墙外侧为砖城,厚约0.6米,高8至9米。用特制的城砖垒砌,砖与砖之间用石灰混合糯米浆焊缝,间或掺有铁屑,坚固耐久。在砖墙内侧,紧傍砖城夯筑土城垣。土垣土质粘性极强,每15至20厘米为一层,分层用石夯务实。砖城土垣浑然一体,互为依托,使整个城墙更加牢固。砖城陡峭对外,宜于防守外敌;土城缓坡向内,易于守军在城墙的任何地方增援或换防。城垣外围,有护城河环绕,护城河宽15至350米不等,深3米,长约18公里。护城河上有吊桥,平时放落吊桥行车走人,战时吊起桥面就成了敌军面前难以逾越的鸿沟。如此,荆州城就形成了土城、砖城、水城三重壁垒。

    ③荆州城原有东、南、西、北门及公安门、小北门6座城门。每座城门上均建有城楼,既可观察敌情,又可做前敌指挥中心。从城门的城墙两侧向前延伸合围形成瓮城,于瓮城右前端再设一城门,两座城门之上建有箭楼,整个瓮城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辅城。当疑敌到来,先开瓮城城门,验明身份后才放行进城;如发现是敌人,可封闭瓮城城门,形成瓮中捉鳖之势。同时,瓮城也是战前集结与动员的场地,便于冲出城门之前做战前准备。

    ④在6个城门中,公安门是水门,这在其他城防中极为罕见,其水路延伸至城内,向南通长江,向东经长湖连汉水,利于来自长江的小型船舶和江汉平原的战略物资直接运进城内。

    ⑤在城垣上端,原有城垛5100个,两垛间有宽0.4米的垛口,每垛中心处有方形小孔,称为箭孔。垛口与箭孔居高临下,既可嘹望敌情,又可以刀枪弓箭射杀来犯之敌,同时有效保护自身安全。全城现存垛口1567个,看到每个城垛历经岁月风雨侵蚀和战争后的遗痕,便能想到那些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

    ⑥城上原建有敌楼、战屋1000余间,炮台24座,藏兵洞4个。敌楼、战屋主要用于嘹望敌情、指挥作战,或驻扎守军,储藏粮食。炮台建于凸出城墙的“马面”之上,上置重型武器。马面周围的城垛、箭孔可更大范围侦察城墙下的死角,随时射杀隐蔽在死角的来犯之敌。藏兵洞其实就是射击掩体。如北城垣的一个藏兵洞,洞内分上下两层,上层三面墙体各筑2个砖砌门洞状掩体,每个掩体可容2人,下层东西两端各筑砖砌台阶与上层相连,另设5个门洞状掩体,每个门洞均设有可供射击与嘹望的射孔,上层射孔均直线向外,下层射孔则斜开,这样利于射击城墙与藏兵洞交接处形成的死角的敌人,又可避免受到城外火力的直线射击。

    ⑦在南城垣距西端不远处,设有一座“马面”,俗称“白马井”,结构、功能与藏兵洞类似,但在马面西侧底部开有一座可以启闭通向城外的小门,一旦城池遇急,城内便派出信使由此处出城,飞驰告急,求搬救兵,“白马井”也因此得名。这是一套极为隐秘的军事通道,既可用于通风报信,也可用于突出重围,安全撤离。此外,城内两条用于排灌的下水道,战时也可作为秘密出城通道,发动反包围和反冲锋。

    ⑧在冷兵器时代,荆州城这套立体防御系统,兼顾到上下左右,四面八方,陆路水路,使来犯之敌均在其一定的杀伤范围之内,而且若明若暗,可守可攻,运筹帷幄于城内,决胜拒敌于城外。它那科学的设计、浩繁的工程、合理的布局、精巧的施工,无不展现出荆州人民的智慧!

    (选自《荆州文化》,有删改)

    【1】文章第①段引用诸葛亮的话有何作用?

    【2】研读第③段,用三句话简要概括“瓮城”的作用。

    【3】文中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列举一处指出其作用?

    【4】研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砖城土垣浑然一体,互为依托,使整个城墙更加牢固。(“更加”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 14、阅读记叙文《豆腐心》,回答问题。

    豆腐心

    张钦峰

    ①大学毕业后,他没有出去找工作,也不打算考研。他回家告诉父母,说自己想创业,要去大城市卖豆腐。他出生在豆腐世家,从曾祖父开始卖豆腐,一直传到他的父母。耳濡目染,他从小对豆腐情有独钟,而且他也满怀雄心壮志,要把家族事业发扬光大。

    ②父亲却将他骂得狗血淋头:“没出息的东西,你愿意出去讨饭都行,就是不准卖豆腐!”俗话说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自己卖了一辈子豆腐,每天起早贪黑,这份苦只有他自己知道。大学生卖豆腐,传出去丢不起人啊,父亲当然无法接受。

    ③可是父亲不说还好点,父亲越这么说,他还越坚持。父亲拿他没办法,见儿子铁了心要卖豆腐,只好叹了口气,给了他一些钱,叫他自己到远点的地方折腾去,赔光了就赶紧回家。他单枪匹马来到遥远的城市,先租了间民房,买好设备,又在菜市场租了一个摊位。一切准备停当,他胸中憋着一股劲儿,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④第一天出摊,他心里没底,只做了两桌豆腐,一桌是白的,另一桌他别出心裁弄成了彩色的。彩色豆腐是用绿色的蔬菜汁和黄色的南瓜汁调制而成,外黄里绿,鲜艳夺目。旁边一溜豆腐摊,摊主都是中年妇女,唯独他一个小伙子,将近一米八的个头,尤其显得突兀。他站在那里浑身不自在,看见别人大声吆喝,生意兴隆,自己却憋得满脸通红,怎么也喊不出来,摊前冷落。

    ⑤守了半天,总算有人光顾。一个老妇人左手挎着篮子,右手握着一杆小秤,东瞧瞧西看看,一看就知是个不容易对付的主顾。他想起了《还珠格格》中的容嬷嬷,不由得小心翼翼。“你做的豆腐?”“容嬷嬷”走到他的摊前,目光停在黄绿相间的彩色豆腐上,面无表情,语气中夹杂着怀疑。“是的,今天刚开张,您来点尝尝?”第一笔生意上门,他心里紧张得要命,明显感到自己的声音发虚。“容嬷嬷”不再细问,拣了一块豆腐,付完钱就走了。

    ⑥万事开头难,第一块豆腐卖出去之后,他信心大增。第二位顾客是个中年妇女,先看了一眼彩色豆腐,又抬头看看他,面对着眼前的这个面色黝黑却“白嫩”的小老板,她显得有些谨慎,拿了一丁点放在嘴里尝。他充满期待地看着这个妇女,哪知她眉头一皱,“呸”地一口吐在地上,头也不回就走了。他的心立时悬了起来,赶紧抓了一小块塞在嘴里,竟然又酸又涩!他顿时头皮发麻,赶紧又尝了尝白豆腐,味道还不错。

    ⑦他终于知道看花容易绣花难,第一次做彩色豆腐,他没心思去回想哪个环节出了纰漏,更没心思懊恼自己做完这种新式豆腐为什么不先尝一尝,此时他最担心的是前面那个“容嬷嬷”,万一把人吃出了毛病,回来找自己算账,那就完蛋了。他能想象出“容嬷嬷”愤怒的样子,张牙舞爪向他扑来,揪着他的衣服去工商……他不敢往下想,心里七上八下,惶惶不可终日。他后悔当初没有听父亲的劝阻,甚至想到了逃跑,可是他不甘心就这么认输,在父亲面前丢人,再说有了错误就得面对承担。同时又心存侥幸,暗暗祈祷“容嬷嬷”千万别回来。

    ⑧怕什么就来什么,午饭过后,“容嬷嬷”果然顶着烈日赶来了。她两手空空,菜篮子和小秤都没带上,明显不是来买菜的。眼看着“容嬷嬷”径直朝自己走来——来者不善呀。他越想越怕,恨不得扔下豆腐摊撒腿就跑,却怎么也挪不动脚步。“小伙子,我是专门来找你的。”“容嬷嬷”也不兜圈子,上来就开门见山。他顿时面红耳赤,心里扑通直跳,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应付即将到来的暴风骤雨

    ⑨“容嬷嬷”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忽然笑了:“我来是想告诉你,我第一次吃这种彩色豆腐,你可真聪明,能研究出这种新型的豆腐来。”他愣住,不知该如何回答,尴尬地点头。“容嬷嬷”笑容依旧,只是似乎加了一点别的什么味道,说:“小伙子,下次再做完新型豆腐自己尝一尝,味道会更好呢。”说完,她仿佛完成了一项重大任务,步履轻松地走了。目送老妇人矮小的背影渐渐远去,他如释重负,滚烫的泪水夺眶而出

    ⑩若干年后,他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昔日简陋的家族式的豆腐作坊,已被崭新的厂房取代。他研制出的各种豆腐安全、营养、美味,已成为知名品牌。作为大学生创业的佼佼者,常常有人会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总是说:“豆腐是有心的,一些人的豆腐心,也让我拥有了一颗豆腐心!”

    (选文有较大改动)

    注:容嬷嬷:电视剧《还珠格格》里的人物,嚣张跋扈、心狠手辣。

    (1)大学毕业后的他为什么想去卖豆腐,而父亲又坚决不同意呢?

    (2)文章第⑥段,中写到“他充满期待地看着这个妇女”,他期待的都有什么呢?

    (3)结合语境,分析词语。

    ①文章第⑥段中“白嫩”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②文章中第⑧段中“暴风骤雨”在文中具体指“我”将遇到的什么情况?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第⑨段中“我”“滚烫的泪水夺眶而出”的原因有哪些?

    (5)文章结尾最后一句话中的两个“豆腐心”,共有哪三层含义?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文。

    转变态度,事情变得迎刃而解;改换方法,思路顿时柳暗花明;调整策略,进程迅速顺利推进……很多时候,并不止一种做法。

    请以“其实这样更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