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间或(jiàn) 锱铢(liú) 箴言(zhēn) 吹毛求疵(cī)
B.飘逸(yì) 斡旋(wò) 濒临(bīn) 强聒不舍(guō)
C.坍塌(tān) 窒息(zhì) 拾级(shí) 怒不可遏(è)
D.干涸(hé) 孱头(chàn) 毋宁(wù) 络绎不绝(yì)
2、(原创)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路上,黑森森的林木都好像活着的魔鬼向我袭来,使我毛骨悚然。
B.他一向来得早,今天跟从前真是一反既往,竟迟到了半个小时。
C.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希望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D.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就高谈阔论,便是不明智;如果知道了而不谈,就是不忠诚。
3、材料一【本社讯(记者袁于飞)】我国2000年建成了北斗导航实验系统,这是第一代北斗卫星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告诉记者,第一代北斗卫星系统是一个区域系统,由三颗卫星提供区域内的定位服务。虽然只有三颗卫星,但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第一代北斗卫星系统在海上定位也可达到二三十米的精度,它是一个双向定位系统。双向授时,可以达到20纳秒,比GPS(全球定位系统)的授时精度要高,GPS承诺的是50纳秒。还有短报文功能,短消息可发60字,利用双向通信的特点进行调制。”刘经南说,“第一代北斗卫星系统建立以后,在大地震、泥石流等救灾过程中得到应用检验,比如汶川大地震中的救灾。在海洋渔业中也有很多用途,比如位置监控、安全救援。它可以与地面移动通信进行互联互通。北斗的船舶入网当时已经有5万多个,手机用户10万余个。”现在我国推广应用的是北斗二代卫星系统,它由14颗卫星组成。刘经南表示,北斗导航系统在亚太地区内导航系统标准服务的定位精度在10米左右。同时,它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提高定位导航服务的精度,达3米左右。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它的短报文通信功能一次可以发送120字,并可与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进行互通。“卫星上天,重点在于应用,我国北斗卫星系统可用性和连续性指标超99.9%。”刘经南介绍,“2012年底,第二代北斗卫星系统正式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运行4年多来,系统保持了连续运行,可用性指标实际上达到了99.99%以上,连续性达到了99.986%。”“我国北斗的应用非常广泛,现在主要在汽车领域大规模应用,涉及汽车制造业、汽车电子制造业、车载信息服务商,还有面向智能交通的设备制造业及服务商。北斗将来还可跟用户的车辆定位需求结合起来。”刘经南举例说,现在装载了北斗导航系统的交通运输车辆约有380万辆,这个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万量级,车辆运营状态都可以实时上传至互联网上,实现实时监测。“‘互联网+’时代,卫星数据在云端,用户在网上,北斗卫星系统与新兴信息网络系统跨界融合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刘经南表示,北斗位置服务将实现跨界融合,包括跨系统融合、跨地域融合等。
刘经南说:“我国将重点推动‘互联网+北斗’的空间位置服务产业。比如北斗系统与蓝牙、宽带移动互联网、有线互联网、窄带物联网等融合,使北斗时空信息传输更快、位置更精确、图像更清晰、用法更巧妙。有了北斗系统,我国的无人驾驶也可能加快实现。”
(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2月16日)
材料二 2012年4月30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一箭双星”,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国第十二、第十三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顺利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北斗二代作为我国服务国际社会的公共产品,已成为代表中国的国家名片: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是世界上第三个提供运行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可服务50多个国家、30多亿人口;北斗系统是联合国确认的四大核心供应商之一;北斗已进入国际海事、国际民航和国际移动通信组织标准体系,国际主流的手机芯片已支持北斗功能……“稳步推进北斗系统走出去”,被纳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规划,北斗已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合作项目,显著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
(摘自《经济日报》2017年2月3日)
材料三:2月21日,88岁的孙家栋院士在北京燃气集团考查时表示,北斗二代应用和北斗产业化在面临着新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最佳历史机遇期,中国的北斗在北京市政公用领域的应用不断突破,为开创北斗“天上好用,地上用好”新格局做出了贡献。北京燃气集团总经理表示,3年多来,北京燃气集团将国家北斗精准服务网引入到施工管理、运行、泄漏及防腐层检测、应急抢险等各领域和环节,极大地强化了燃气管网管理的精细度和深入度,从本质上提高了管网建设和运营的能力。北斗系统将于2018年率先覆盖“一带一路”国家,2020年覆盖全球。随着北斗组网的推进,下游行业应用呈现加速趋势。当前,卫星导航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融合发展已经成为趋势,“北斗+”时代正在到来。
(选自人民网《孙家栋院士:北斗应用迎来最佳历史机遇期》2017年2月22日)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三则材料都对我国北斗卫星系统的研发动向、应用领域等做了报道,并强调了北斗卫星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中的战略意义。
B.材料一全面介绍了两代北斗卫星系统的定位精度、应用领域等,材料二、三侧重介绍了北斗二代在国际化服务进程和产业化应用方面取得的新突破。
C.材料一表明,我国北斗服务已实现跨界融合,将重点推动“互联网+北斗”的空间位置服务产业,材料二和材料三的相关报道对此进行了充分阐述。
D.三则材料报道内容表明,我国北斗卫星系统已在汽车领域、国际海事、国际民航、手机和工程建设管理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4、下面有关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马说》——韩愈——唐代 B.《庄子》——庄周——宋代
C.《送友人》——李白——唐代 D.《卖炭翁》——白居易——唐代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戛然而止 相辅相承 名副其实
B.格物致知 草长莺飞 接踵而至
C.怒不可遏 人情世故 挑拔离间
D.强词多理 不知所措 天衣无缝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2019年中国国际数博会六盘水分会场活动于5月25日上午在六盘水市会展中心拉开帷幕。
B.窑上水库与龙贵地水库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绘成美妙绝伦、恰如仙境的六盘水瑶池景区。
C.六盘水白雨竖洞有“世界第一竖洞”之称,其洞内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观让人不知所措。
D.2019凉都·六盘水国际马拉松赛将于7月28日开赛,届时,各地运动爱好者将纷至沓来。
7、选出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 )
A.臧克家,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等。
B.《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治经的意思是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C.《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D.《阿长与<山海经>》《老山界》《老王》的作者分别是鲁迅、陆定一、杨绛。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咏雪》
(乙)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①乎若太山!”少选②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复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吕氏春秋▪伯牙绝弦》
注释:①巍巍:高峻的样子。②少选:不久,过了一会儿。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汤汤乎若/流水
C.白雪纷纷/何所似 D.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儿女(___________) (2)善(____________) (3)复(____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4】高山流水,知音难觅。谢太傅和谢道韫、钟子期和伯牙是知音吗?请从甲乙两文中找出依据来说明。
9、比较阅读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上首诗表现了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下首诗则意含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努力的道理。
B. 上首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夸张,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下首诗一二句诗人运用朴素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表现了一幅宽广辽远的画面。
C. 上首诗的第二句,写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是虚写;下首诗中的“千里”“一层”,都是实指,写诗人目力所及的空间。
D. 上下两首诗都是在写景(或叙事)的基础上议论(或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所展现的画面。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蕴含哲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10、梨花风起正清明。清明节,饱含着中国人慎终追远、礼敬祖先的绵长人文精神。“祭如在”,在这个日子里,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会以庄敬的态度缅怀先人,复活中华民族“日用而不觉”的古老文化基因。“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回望过去,那些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人们,那些为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统治和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人们,那些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人们,那些在和平年代为共和国的建设付出巨大牺牲的人们,他们那种堪称家国精魂和民族坐标的“英雄气”,是中华民族永远的荣光。
【1】清明除了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也是国家的法定假日。你知道清明除了扫墓祭祖、缅怀先人还有什么习俗吗?
写出一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年在疫情影响下,这个遥寄哀思、悼亡怀人的日子,也因此有了一层格外沉重的特殊含义,请你写出一组对偶句,为在抗疫中献出生命的英雄白衣天使的表达情感,寄托哀思。
【3】今年的清明因疫情,号召人们少外出,不聚集,倡议选择“云祭扫”的方式,请你为此拟写一段倡议,字数不超100字。
11、名句默写
①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
(《渔家傲・秋思》)
②________________,欲语泪先流。(《武陵春》)
③《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多用典故,请任意写出一处使用典故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______。(《月夜》)
⑤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___________。(鲁迅《故乡》)
⑥雨的诉说:我用灵动的声音、奇异的形体和清透的心灵向你诉说,不知你是否读懂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横线上写出两句有关雨的诗句)
12、《儒林外史》为讽刺当时的八股分子和官僚及封建社会,写了一些正反面人物进行对比,除了有范进这样的反面人物,也有王冕、杜少卿这样的正面人物,请选择其中一个正面人物,结合相关情节简述其表现。
13、阅读《谁是最可爱的人》节选部分,完成各题。
谁是最可爱的人(节选)
巍巍
①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 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地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8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有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虽然这个连伤亡很大,他们却打死了300多敌人,更重要的,他们使得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
……
②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③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④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他今年才21岁,名叫马玉祥,是黑龙江青岗县人。他长着一幅微黑透红的脸膛儿,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不过因为他才从阵地上下来,显得稍微疲劳些,眼里的红丝还没有退净。他原来是炮兵连的。在有一天夜里,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出去一看,是一个朝鲜老妈妈坐在山冈上哭。原来她的房子被炸毁了,她在山里搭了个窝棚。窝棚又被炸毁了。回来,他马上到连部要求调到步兵连去,正好步兵连也需要人,就批准了他。我说:“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敌人吗?”“那,不同!”他说,“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越觉着打得解恨!”
⑤在汉江南岸阻击敌人的日子里,有一天他从阵地上下来做饭。刚一进村,有几架敌机袭过来,打了一阵机关炮,接着就扔下了两个大燃烧弹。有几间房子着火了,火又盛,烟又大,使人不敢到跟前去。这时候,他听见烟火里有一个小孩子哇哇哭叫的声音。他马上穿过浓烟到近处一看,一个朝鲜的中年男人在院子里倒着,小孩子的哭声还在屋里。他走到屋门口,屋门口的火苗呼呼的,已经进不去人,门窗的纸已经烧着。小孩子的哭声随着那滚滚的浓烟传出来。听得真真切切。当他叙述到这里的时候。他说:“我能够不进去吗? 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我就踹开门,扑了进去。呀!满屋子灰洞洞的烟,只能听见小孩儿哭,看不见人。我的眼也睁不开,脸烫得像刀割一般。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上着了火没有,我也不管它了,只是在地上乱摸。先摸着一个大人,拉了拉没拉动;又向大人的身后摸,才摸着一个小孩儿的腿,我就一把抓着抱起来,跳出门去。我一看小孩子,是挺好的一个小孩儿啊。他穿着小短褂儿,光着两条小腿儿,小腿儿乱蹬着,哇哇地哭。我心想:‘不管你哭不哭,不救活你家大人,谁养活你哩!’这时候,火更大了,屋子里的家具什物也烧着了。我就把他往地上一放,就又从那火门里钻了进去。一拉那个大人,她哼了一声,我就使劲往外拉,见她又不动了。凑近一看,见她脸上流下来的血已经把她胸前的白衣染红了,眼睛已经闭上。我知道她不行了,才赶忙跳出门外,扑灭身上的火苗,抱起这个无父无母的孩子。……”
⑥朋友,当你听到这段事迹的时候,你的感觉又是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吗?
【1】第①段中多处用了数量词,如“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8个小时”,其作用是什么?
【2】第①段中的画线句子“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主要运用了刻画人物的什么方法?集中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怎样的精神?
【3】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加以具体阐述。
【4】请为第⑤段拟一个小标题。
14、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的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3)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 ,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 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l930年到l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4)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5)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6)“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7)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一一作为学者的方面。
【1】开头第(1)(2)段在文中的作用表述不恰当的是( )
A.开门见山,照应题目。
B.通过对比,突出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特点.。
C.引起下文。
D.突出闻一多个性豪放、张扬、不拘小节的性格特点。
【2】“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这深刻印象是指什么?下面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研究古代文学的目的和不畏艰辛的精神。
B.研究古代典籍。
C.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D.他总是头发零乱,废寝忘食。
【3】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吃尽”“消化尽”“远射”“文化药方”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闻先生全身心投入研究,执著探寻从文化上拯救民族之路径的研究状态。
B.文中大量使用对称句式和四字词语,使语言富有节奏感利音乐美,读来琅琅上口。
C.作者善于合理安排材料详略,如:详写最为艰辛的《唐诗杂论》的写作过程,而略写比较顺利的《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的写作过程。
D.第(3)节中“‘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是比拟的说法,把当时的中华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4】结合全文来看,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概括了闻一多先生在治学方面的特点。
B.“不动声响,无声无闻”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潜心钻研学问,默默无闻,不问世事,与世无争。
C.“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赞扬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治学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
D.“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赞扬了作为革命家闻一多先生言行高度统一的美德。
【5】选文语言有什么特点,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生动形象 B.精炼含蓄
C.富于感情 D.富于论辩美
【6】“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一句采用的表达方式是( )
A.记叙 B.议论 C.抒情 D.说明
15、作文
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和道理,一开始我们并不明白。通过《背影》,我们明白了父爱的伟大;通过《走一步,再走一步》,我们明白了信心的重要;通过《孤独之旅》,我们明白了人应该在孤独中磨练自己,在逆境中锻炼自己,才会长大、坚强……
请以“终于明白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