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汉初年,统治者认为“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避免中央权力过于集中,而天子大权一旦旁落,则极可能重蹈秦朝覆辙;同时相较关中而言,关东不可控因素很多;如此庞大的国家全部收归中央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若委任外臣,又不大放心。这则材料旨在说明
A.中央集权不利于国家统治
B.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C.郡国并行制符合现实需求
D.君主大权独揽导致秦朝灭亡
2、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提出,“边区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民主……现在各阶级、工农商学兵各界都可参加参议会”。与该主张相吻合的革命口号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一切权力归苏维埃”
C.“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3、周恩来曾说:“如果美帝打到鸭绿江边,我们怎么能安定生产?现在对美帝如果不抵抗,一着输了,就会处处陷于被动……反之,如果给予打击让它陷入泥坑,敌人就无法再进攻中国。”与之紧密联系的事件是( )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越南战争
4、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猛烈批判旧史学,“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提出“历史者,叙述人类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史学为“国民之明镜,爱国心之源泉”。文章一面世即获巨大影响,响应者极为广泛。梁启超的史学思想( )
A.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基础
B.成为维新派思想共识
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
D.彻底否定了传统史学
5、“蛮族大入侵之后,西罗马帝国崩溃了,它的一切艺术、思想、道德和制度也都随之瓦解,只有基督教会没有遭受到厄难,它用神圣的基督信仰制服了桀骜不驯的北方蛮族。”这体现出,基督教( )
A.具有教化功能
B.凌驾于国王之上
C.奠定西欧文化
D.文明具有多样性
6、下列对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推动社会进步
②完全实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理想
③经过多次改革和革命逐渐走向稳定和成熟
④在妇女和黑人权利问题上仍然存在局限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下表为晚清时期西学输入的基本脉络,该表反映出( )
时间 | 代表作 |
鸦片战争后 | 《海国图志》《瀛寰志略》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 《克虏伯炮说》《水师操练》《探矿取金》《工程致富》 |
甲午中日战争后 | 《中东战纪本末》《泰西新史揽要》《文学兴国策》 |
戊戌变法后 | 《约论》《万法精理》《自由原论》《美国独立宣言》 |
A.中西方思想文化逐渐融为一体
B.先进中国人已找到救国之路
C.西方的民主制度被广泛接受
D.民族危机推动学习西学的深入
8、宋朝城市中的坊市界限已完全打破,大城市消费水平的高涨、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夜生活的发达,都达到空前水平;国内市场形成城市、镇市、草市三级金字塔结构,在地方贸易网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江南、川陕、北方、西北几个较大的区域市场。这主要得益于( )
A.政府放松对市场时空限制
B.长途贩运贸易的快速发展
C.信用货币交子的流通使用
D.农业和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9、北宋的吕大钧兄弟是乡约的创造者。吕大钧曾师从大儒张载,其撰写的《吕氏乡约》倡导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乃是儒学人士教化乡里的范本。由此可知,北宋的乡约( )
A.具有强制力和约束力
B.扩大了理学的社会影响
C.成为礼法结合的典范
D.推动法典面向社会基层
10、近来,“中国高铁”成为不少外媒关注的词汇。被誉为中国高铁“出海”第一单的雅万高铁(雅加达至万隆)正式开通,中国与塞尔维亚签订高铁欧洲出口第一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多国表现出对中国高铁的兴趣。为这些信息拟定一个共同的主题,应是( )
A.“中国高铁——闪耀世界的名片”
B.“中国高铁——经济发展的引擎”
C.“中国高铁——沟通中西的桥梁”
D.“中国高铁——大众旅游的媒介”
11、观察下方部分食物的原产地及传入中国的时间表,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作物 | 黄瓜 | 菠菜 | 西瓜 | 胡萝卜 | 玉米、甘薯 | 花生 | 欧洲苹果 |
原产地 | 印度 | 尼泊尔 | 非洲 | 北欧 | 美洲 | 巴西 | 欧洲 |
传入时间 | 西汉 | 西汉 | 五代 | 元朝 | 明朝 | 明朝晚期 | 清朝 |
A.各地的食物通过同一路径传入中国
B.食物物种交流始于新航路开辟之后
C.食物物种的交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D.中外食物物种呈现双向交流的特点
12、如表可用来揭示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的是( )
熙宁二年(1069年)七月 | 实行“均输法” |
熙宁二年(1069年)九月 | 实行“青苗法” |
熙宁二年(1069年)十一月 | 实行“农田(水利)利害条约” |
熙宁二年(1069年)十二月 | 实行“募役法”(即免役法) |
熙宁三年(1070年)十二月 | 实行“保甲法” |
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 | 实行“市易法” |
熙宁五年(1072年)八月 | 颁布“方田均税法”“保马法” |
A.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
B.变法推行操之过急
C.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D.变法损害农民利益
13、如图为19世纪中期德国现实主义画家门采尔创作的《轧钢厂》。画面描绘了轧钢厂中工人繁忙生产的景象。巨大的机器组成的“钢铁森林”显示出强大的力量,让人感到“仿佛随时都会被轧钢机器吞进去",工人们表情各异,有的专心致志、有的疲惫、有的眼神中充满愤恨。据此可知,作者意在( )
A.彰显德国钢铁制造行业的先进
B.歌颂工业化带来的巨大生产力
C.批判工业革命造成的环境污染
D.表达对工人阶级的敬意和同情
14、19、20世纪之交,德国工业中心被灰黄色的烟幕所笼罩,煤烟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昼也需要人工照明,德国工业区的河流也变成了污水沟。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德国( )
A.工业化的高度发展
B.工业化进程的生态问题
C.城市基础建设落后
D.政府缺乏对民生的关注
15、如表是1937—1944年陕甘宁边区粮食产量统计表(单位:万石),据表可知,当时边区( )
年份 | 1937 | 1938 | 1939 | 1940 | 1941 | 1942 | 1943 | 1944 |
粮食产量 | 111.6 | 122.1 | 175.4 | 152.6 | 145.6 | 148.4 | 181.2 | 181.7 |
增长指数 | 100 | 109.4 | 157.2 | 136.7 | 130.5 | 133.0 | 162.4 | 162.8 |
A.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卓有成效
B.未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影响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巩固
D.为民族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16、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对南方的楚国从心里看不起,认为是蛮夷之邦。到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晚期,楚国就不在被视为蛮夷。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南方经济赶上北方
B.诸侯纷争逐渐激化
C.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D.夷夏矛盾彻底解决
17、十六国时期,大夏国建立者匈奴族赫连勃勃自称“大禹之后”;北周皇室鲜卑族宇文氏则称“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他们这些举动的用意是( )
A.学习中原的制度文明
B.突显本民族政权的正统性
C.为和亲政策进行辩护
D.打破夷夏之辨的思想壁垒
18、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给康师傅、统一等企业提供老坛酸菜的湖南企业"插旗菜业"及"锦瑞食品"存在卫生不达标、生产无保障等诸多问题。此次曝光引发网友热议∶"过去吃不起,现在不敢吃"。为改善食品领域安全问题,我们需要( )
A.严禁使用农药化肥
B.提高监管水平与能力
C.坚决取缔涉事企业
D.改善农业与畜牧品种
19、中世纪时,教会通过《圣经》向世人宣传应该抛弃尘世的财产,财产越多离上帝越远,只有守贫才能接近上帝的思想。14—15世纪的西欧,经商似乎成了人们崇尚的一种职业,积累更多的货币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强烈的追求。这种变化主要缘于( )
A.宗教改革的开展
B.庄园经济的衰落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人文精神的兴起
20、1802年,英国议会下院通过了《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责成厂方为儿童开设识字班;1833年,英国政府《工厂法》对儿童的劳动时间进行限制,之后又强制工厂提供工厂教育;1870年,英国通过了初等教育法。这些举措旨在( )
A.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
B.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
C.改善童工的工作环境
D.为民主政治发展奠定基础
21、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政策经历了一系列调整:建国初期实行“一边倒”;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20世纪70年代奉行“一条线,一大片”;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不结盟政策。由此可见( )
A.世界局势决定中国外交
B.两极格局不断走向瓦解
C.外交政策根据形势调整
D.第三世界国家不断壮大
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有拉丁美洲的“中间道路”、印度的“混合经济”、石油输出国和农矿产资源国的发展模式以及“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东亚出口加工模式等。这些模式使一些国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严重缺陷。材料所述的这些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
A.以各自国情状况为依托
B.以参与经济全球化为根本宗旨
C.以独立自主为发展前提
D.以对外贸易为经济增长主动力
23、清廷以新政挽救王朝气数的动机,却换来了推翻王朝以实现改革的结果:新式学堂培养了近代学生,因而造就了成批反封建斗士;新政发展工商,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军淘汰了旧军,结果却铸成了把枪口指向清王朝的武装力量。由此可知新政( )
A.标志着革命时机成熟
B.客观上阻挡革命的潮流
C.走向主观意识的反面
D.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24、1980年12月11日,19岁的温州姑娘章华妹从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到了一份特殊的营业执照一一工商证字第10101号,这是中国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她本人则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工商个体户”。这反映了当时( )
A.思想观念得到解放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工业结构发生转变
D.青年成为改革创新的主力军
25、伏尔泰的基本主张
(1)自由是人人享有的一种天赋权利,这种天赋人权只受________支配。
(2)平等意味着反对____________和封建特权。
(3)政府只不过是从法律上来保护人们的自由、平等权利的国家政治制度和权力结构。
(4)法国应建立依靠资产阶级力量的____________制。
26、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商周时期的井田制是________的表现形式。从春秋战国起,_______逐渐取代井田制,成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伴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_______使自耕农经济不断地处于风雨飘摇中。
27、国民党当局坚持独裁和内战
(1)1946年,在内战声中,国民党包办的“________”在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同盟坚决反对,拒绝出席。
(2)会议通过的《________》,不过是国民党一党专政和蒋介石独裁的装饰品,进一步暴露了国民党当局坚持独裁和内战的真面目
28、儒学成为正统(原因):
(1)儒学家参与国家___________;
(2)儒学成为政府___________的标准;
(3)从汉武帝起,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___________(五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儒家___________教育;
(5)公元前124年,兴办___________学,提高儒学的地位;
(6)汉武帝在全国设立___________推广儒学;
29、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1)1946年,国民党以围攻________为起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
(2)全面内战开始时,国民党在________、军事装备、后备资源及外来援助等方面,都明显超过中国共产党。
(3)中共清醒地估计国际国内形势,确定了自力更生、以________粉碎国民党军队进攻的方针。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很快被粉碎。
30、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特点:特点:范围具有____;交流就有双向互补性;欧洲具有主导性;内容具有丰富性;结果具有两重性(积极和消极);时间具有长期性。
31、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军对战时陪都________进行了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大轰炸的死者超过1万人,绝大多数为平民,市区大部分繁华地区被毁坏
32、公元27年皮耶罗参加了元老院的盛大仪式,见证了元老院决定授予________为“奥古斯都”称号,自此罗马进入了帝国时代。
33、过程【知识点161】
(1)第一阶段:初步介绍
①1918年,____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____》《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主张学习俄国,改造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②1919年,____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2)第二阶段:深入传播
①____: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
②思想论战:1919年李大战和胡适展开了____的讨论;1920年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展开了关于____问题的讨论,同____进行了激烈交锋。这三次思想论战,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③____: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出版《劳动界》《劳动者》等刊物
④思想转变: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批先进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并建立了一些____
34、生平:是________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后期楚国人。
35、说出分封制与宗法制的主要内容、特点和作用。
36、“又分谷子又分田”和“工农翻身掌政权”有什么联系?
37、对比新经济政策,理解邓小平为什么说“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38、汽船、轮船等发展的具体成就有哪些?
39、斯大林逝世后,苏联改革的原因、措施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