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之前,御史台官主要纠察百官言行违失,谏官主要纠正皇帝决策失误。宋仁宗将原门下省改为谏院,谏院成为与御史台共同运作的另一最高监察机构,其职能有所扩大,“官曹涉私、措置失宜、冤滥未伸,并仰谏官奏论。”这一变化( )
A.改变了武将擅权局面
B.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
C.加强了君主专制集权
D.削弱了士族门阀势力
2、宋明理学是儒家文化的新发展,其中提出“心学”的明朝思想家是
A.陆九渊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3、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主张贵儒和尊道。佛教在中国盛行,吸收儒道思想,渐趋本土化。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这些现象反映了该时期( )
A.佛教盛行适应了现实需要
B.儒佛道的“三教合归儒”
C.中外思想文化交流的盛况
D.思想活跃呈现多元特征
4、抗战期间,漫画家丰子恺在长沙街头看到一群小孩在公众阅报处阅读“我军大捷”的消息,创作了《儿童与捷报》的漫画,右下角的落款是“廿七年儿童节”该漫画可用于研究
注:民国时期的儿童节为4月4日
A.局部抗战时期民众抗争
B.台儿庄战役产生的影响
C.敌后战场儿童关心国事
D.抗战胜利时民众的心态
5、明朝官方纸币为大明宝钞,“民间不得以金银货物交易,违者罪之”。宝钞发行后不久因其滥发而贬值,民间重银轻钞,政府屡禁不止。“一条鞭法”后民间输官之物皆用银,朝廷不得不开放银禁。这一变化反映出( )
A.中央和地方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B.经济发展影响政府的货币政策
C.政府主动放松了对市场的管理
D.货币经济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6、在1929—1945年间,苏联共与217个外国公司签订过技术援助协定,其中美国公司139个,德国公司33个,英国公司10个,法国、意大利公司各9个。对此斯大林说:“在苏联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工业企业是由美国帮助建设或提供援助的。”这说明( )
A.大萧条期间西方加强了对苏经济交流
B.国际协作提升了苏联工业化建设水平
C.美苏加强合作以应对法西斯主义的威胁
D.苏联工业化建设离不开西方国家的支持
7、明朝内阁大学士叶向高说道:“祖宗设立阁臣,不过文学侍从,而其重亦止于票拟。其委任之权力,与前代宰相绝不相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内阁的权力通过票拟体现
B.朱元璋设置了内阁机构
C.内阁属于中央的行政机构
D.内阁大学士掌管决策权
8、秦汉时期,表示官员大小与等级的方式有两种:禄秩和爵位。以若干“石”为单位的禄秩等级是官员俸禄的体现,而爵位的大小则是官员其它待遇的综合载体。这反映出秦汉时期( )
A.官僚制度发展
B.官位低于爵位
C.贵族政治消亡
D.官爵同等重要
9、立春,是春天之始,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历代将立春作为重要节日加以庆祝。如隋代,每年立春前五日,在各州府大门外的东侧,造青牛两头及耕夫犁具。这说明统治者
A.鼓励商业发展
B.加强中央集权
C.重视农业生产
D.强化思想控制
10、唐代,葡萄在人们的心目中仍然保持着与西方的密切关系,一直被当作外来装饰的基本图样而在彩色锦缎上使用。由此可见,葡萄( )
A.是当时中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B.在唐朝境内还没有种植
C.是民族交往和中西交流的产物
D.在唐朝受贵族喜欢和追捧
11、1938年,刘少奇提出抗日根据地改善民众生活的方式“应采用协商及仲裁等方式为主,去达到群众要求被承认的目标,去达到工、农群众与地主、资本家双方的同意”。这( )
A.完善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推动了减租减息政策的实行
C.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决心
D.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2、康雍乾时期,清朝完成了统一大业,奠定了中国的辽阔疆域,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的世界大国格局最终确立。以下史实能够支撑这一结论的有( )
①统一台湾设府管辖②设奴儿干都司③平定准部回部叛乱④派遣驻藏大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湖南里耶古城出土的秦简,多为当时迁陵县署日常行政管理文书,主要涉及百姓户籍、租税赋役、钱谷物资、兵甲刑狱、交通邮驿、祭祀教育及医药卫生等方面。这反映出秦朝( )
A.严刑峻法
B.强化基层治理
C.赋役沉重
D.追求地方自治
14、作为计算机技术的分支,人工智能正在融入金融、医疗、教育、农业、零售等各行各业,如:7×24小时的智能客服服务、无人便利店、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已在几个城市合法上路的自动驾驶汽车等。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是科技的变革,也是社会的变革。这表明人工智能
A.打破了经济发展的困局
B.加剧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C.削弱了经济全球化趋势
D.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15、下表为元杂剧中部分女性形象。这些形象的塑造反映了( )
剧名 | 女性形象 |
《墙头马上》 | 李千金身为大家闺秀,却与墙头一见倾心的裴少俊月夜私会。 |
《西厢记》 | 崔莺莺本与表兄郑恒有婚约,但在寺中遇到情投意合的张生时,她没有顾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弃郑嫁张。 |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 赵盼儿为解救失足落入火坑的好姐妹宋引章,勇敢地智斗贪财好色的周舍。 |
A.市井娱乐的需求
B.社会矛盾的激化
C.舞台艺术的成熟
D.女性地位的提高
16、中国共产党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重要条件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国情
B.城乡力量对比悬殊
C.相当数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D.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17、1938年7月,蒋介石认为长江大决战不可避免。8月,他说:“吾人深信汉口必不致失陷也。日军之困难,与日俱增,吾人将使其一败涂地。”此“决战”( )
A.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
B.是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C.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D.粉碎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18、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将俄国皇家瓷器厂收归国有。该厂在1901年烧制的瓷盘正面加绘红色的工厂、举着锤子的工人图案,在瓷盘背面加绘镰刀锤子的标记,原有的尼古拉二世的标记也被保留下来。兼有两个时代标记的瓷盘成为国外市场的抢手货,为新政权积累了外汇。上述做法反映苏俄( )
A.输出了革命文化
B.政治对现实的妥协
C.打破了外交孤立
D.艺术与经济的兼顾
19、虽然罗马公民人数激增,住房形势日益严峻,但是罗马却将复合式公寓的高度限制在21米以下。后来因为罗马城发生了一场大火,又规定公寓高度不能超过18米。这说明罗马( )
A.人口压力得到缓解
B.城市建筑领先世界
C.积极推动城市扩张
D.重视城市规划管理
20、某思想家提出:“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儒家学派提倡仁爱的价值观
B.体现了普通民众尚贤节用的要求
C.满足了统治者维护礼乐制度的需要
D.表达了道家因循自然的处世方法
21、唐初,三省长官每日上午在政事堂(设于门下省)共商国家大事,午后各归本省处理本职工作。玄宗时,政事堂更名“中书门下”,宰相基本专职化,“由是鲜有败事”。这一变化( )
A.扩大了统治基础
B.提高了行政效率
C.取消了三省分工
D.实现了分权制衡
22、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这就是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⑤汉赋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23、下图是二里头都城遗址平面示意图。从中可以推知二里头文化( )
二里头都城遗址平面示意图
A.手工业与农业已分离
B.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C.城市建设有规划布局
D.早期国家机构完善
24、有学者认为:“地理大发现的实质是国家在重商主义理论指导下追求财富,个人的发财愿望和国家的致富目标结合在一起,造就了重商主义时代的特色。”该观点意在强调地理大发现( )
A.导致商业革命发生
B.是王权和经济发展的结果
C.推动经济自由竞争
D.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25、伊本·西那的《_____》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传入欧洲被译成拉丁语,长期用作医学的标准教科书。
26、唐朝后期,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加剧。875年,_____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虽然被镇压,但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27、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人民的抵抗
(1)中华民族结成________战线,团结抗日,开辟了对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战的________主战场。
(2)1942年1月,以美、________、英、________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________》,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从此,同盟国家协同作战,在以后近三年半时间里,相继打败________、德国和日本。________年5月8日,德国投降,________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抗战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28、1932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日军又在上海挑起侵略战争。驻守上海的________奋起抵抗,得到全国民众的积极支援
29、医药学家李时珍的著名的药物学巨著________
30、_______年_______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_______地区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3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俄国十月革命后____________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关》系统介绍了 ___________________
32、资本主义的扩展
(1)俄国
措施
①1861年俄国进行________改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得到土地。
②其他方面改革:实行地方自治和________、实施统一的司法制度、进行教育改革、实行义务兵役制等,还采取各种措施刺激工业发展。
影响:这些自上而下的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直接触及制度,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2)美国:南北战争
背景:美国独立后,经济获得发展。但南北双方在关税、西部领土建州等问题上矛盾重重,在________的存废问题上斗争尤其尖锐。
概况:1861年,________爆发。林肯领导的联邦政府先后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赢得民众支持,最终击败了南方分裂势力。1865年,内战结束。
影响
①联邦政府的胜利维护了美国的________,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②在法律上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利。
③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________了基础。
④黑人仍备受________。
(3)意大利
意大利通过革命和反侵略战争,于________建立意大利王国(改撒丁王国为意大利王国)。
实行________。
以后意大利又先后从________和法国手中收复失地,1870年实现了国家统一。
(4)德意志:1864—1871年,普鲁士先后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1871年,________成立,实行君主立宪制。
(5)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沦为________的民族危机。日本有识之士于1868年推翻幕府统治,进行改革。
内容:明治政府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推行“________”“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宪法。
影响: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官僚寡头和________实际掌握了权力,成为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日本很快开始对外侵略扩张。
(6)评价
与封建制度比较,________制度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但是,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是一种________制度。资本主义列强大肆推行________政策,把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行压榨和________。
【拓展】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确立
方式:通过革命战争或________改革制定宪法,设立议会。
特征: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
评价
①阶级本质:维护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
②积极影响
a.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给予否定和________,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
b.日益健全的代议制,调节和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
c.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对亚洲和________其他地区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33、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中古西欧封建国家的形成
(1)建立:在________的废墟和________的基础上建立。
(2)发展:法兰克王国的________一度建立起庞大帝国,查理一世死后,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主要国家的雏形。
34、文化方面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更要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这就要求________和________“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全社会弘扬________,构筑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为奋进的中国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2)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继续把________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教育经费连年保持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中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
(3)全国文化事业费年增速超过10%,老百姓有越来越多的________。
(4)文化产业持续发力,公共文化服务面向基层,均等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文化创作弘扬________。电视剧数量和图书出版量稳居世界第一。电影票房连创新高。文学艺术唱响主旋律,媒体融合深度发展。
(5)中国文化加快________步伐,推动文明互鉴,传播________。
35、如何评价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6、(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64年11月20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新的《司法章程》。新章程规定,所有人都在同一法院,依照同一法律,遵照同一司法程序受审;同时,仿效英法实行公开陪审制,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实行无等级审判、原告和被告双方律师进行公开辩论,实行审判的公开性,法官的独立性。废除旧的等级法院,代之以公开的独立于行政的和有陪审员的审判制度。法官和陪审员由各等级选举产生。司法改革被认为是19世纪60、70年代最激进的一项改革。但农村还保存着按习惯法进行审判的乡法院,乡法院掌握在地主手里,继续对农民实行体刑。
——刘祖熙《改革和革命》
⑴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俄国司法改革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6分)
⑵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对俄国司法改革的认识。(4分)
37、百家争鸣的背景及影响
38、区域经济集团化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请举例说明。
39、列举洋务运动创办的四个军事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