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南充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下表是两汉时期部分医学资料的出土、收集情况整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时期

    医学资料收集、出土情况(部分)

    两汉

    江陵张家山西汉墓出土的医简共178 枚,含古医籍 2 部 11 种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医籍竹简约200枚、木牍10枚、绢帛10种

    甘肃武威县出土简牍92 枚,记载完整医方31个

    A.南方医学技术远超北方

    B.中医注重理论创新

    C.造纸术促进了医学传承

    D.两汉医学成就突出

  • 2、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时任江苏布政使的李星沅十分愤慨,他认为“夷妇与大皇帝并书”、“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这些不可接受。这说明李星沅(     

    A.国家主权意识强烈

    B.受天朝上国观念影响

    C.认清了条约的本质

    D.已具备近代外交意识

  • 3、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这说明(     

    A.商鞅变法符合统治者和人民的利益

    B.一切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C.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终会推行下去

    D.统治者的支持是成功的关键

  • 4、明朝在北方大规模修筑长城,并在沿线设置军镇,号“九边”;而清代却是大肆修建喇嘛庙,借以笼络蒙古、藏族等少数民族。因此得了一句俗语:“明修长城清修庙。”下列各项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明朝的民族政策更具有实效性

    B.清朝的民族政策放弃使用武力

    C.明清王朝的举措都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民族政策

    D.体现了明清采取防御和怀柔两种不同的民族政策

  • 5、据《汉书·景帝纪》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这种“黎民醇厚”的局面出现在(     

    A.2世纪

    B.3世纪

    C.公元前3世纪

    D.公元前2世纪

  • 6、唐朝大历时期,"国家榷盐,粜于商人,商人纳榷,粜于百姓"。商人售盐,即使百姓没有现钱,用米谷杂物交换也能成交,某些场合甚至还可以赊购。穷乡僻壤,甚至深山幽谷三五户居家之处,商人肩挑背负,足迹亦能抵达。这表明,"榷盐法"的实施(     

    A.提升了国家对物价的调控力

    B.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

    C.促进了基层商业网络的发展

    D.造成借贷关系的普遍化

  • 7、1945年3月,国民政府拟定的《台湾接管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国语普及计划”:中小学校 以国语为必修课,公职人员和教职人员应首先使用国语,限期逐步实施。这一计划(     

    A.提高了国民党政治威望

    B.激励了台湾的抗日斗争

    C.旨在加快普及基础教育

    D.利于强化民族文化认同

  • 8、“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材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A.削减冗官冗费

    B.增加财政收入

    C.全面整顿吏治

    D.加强军事实力

  • 9、在甘薯、玉蜀黍充当了中国人口爆炸的助产士的同时,土豆推动了欧洲人口增长。欧洲土豆是随西班牙人漂洋过海的几颗块茎的后裔。它的引进养活了德国、瑞士、大不列颠、爱尔兰等国家一半以上人口,在一个世纪中欧洲人口总量翻了一倍。这反映了(     

    A.新航路开辟带来世界物种交流

    B.农业生产技术促进了人口增长

    C.美洲农业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D.原始农耕推动了社会经济革命

  • 10、1808年,一位英国人在印度孟买购买棉布时,惊讶地发现至少有一半产于英国,且价格比劳动力低廉的印度所产的便宜,而棉花却来自印度,这说明

    A.印度开启工业革命进程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英国海上霸权初步确立

    D.机器化大生产更具竞争优势

  • 11、如表所示是《唐律疏议》中所涉及的文书档案法律条文(部分)。这凸显了唐朝(     

    法令

    出处

    诸盗官文书印者,德二年;余印,杖一百。

    《贼盗律》

    诸私发官文书印封视书者,杖六十;制书,杖八十……既误发,视者各减二等;不视者不坐。

    《杂律》

    诸漏泄大事应密者,绞;非大事应密者,徒一年半;满泄于落国使者,加一等。

    《职制律》

    A.减轻刑罚以人为本

    B.法律制度化规范化

    C.注重保护国家机密

    D.文书处理规范高效

  • 12、下表是美国专家统计的1946年4月苏联对外广播语言及福放时长表,它反映了(     

    播出时间(分钟/天)

    使用语言

    345

    英语(其中100分钟是专门针对北美的,55分钟是针对北美和英国的节目)

    300

    德语(75分钟是直接面向奥地利的听众的)

    270

    西班牙语(其中150分钟是对南美广播的)

    95

    汉语、法语、葡萄牙语

    90

    意大利语,土耳其语

    75

    芬兰语,罗马尼亚语

    60

    阿拉伯语,日语,彼西尼亚语,瑞典语

    50

    希腊语

    45

    捷克语,丹麦语,荷兰语,匈牙利语,挪威语等

    30

    阿尔巴尼亚语,孟加拉语,印度斯坦语,印尼马来语,韩语等

    15

    犹太语

    A.冷战扩展到意识形态领域

    B.苏联建成全球传播机制

    C.苏联重视提高国家软实力

    D.国际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 13、1988年,埃及学者萨米尔·阿明发表《论脱钩》,强调第三世界国家最终要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脱钩”,但“脱钩”不是“闭关自守的同义语”,而是要“不受世界范围内活动的资本主义价值规律统治”的影响。上述观点反映了(     

    A.逆全球化潮流的兴起

    B.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向往

    C.民族独立思想的觉醒

    D.改革全球经济治理的诉求

  • 14、图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一件青铜鸟足神像,这件文物融合了三星堆文明、夏商文明的典型特征,也兼具了良渚、仰韶、石家河等文明的印记。这一文物印证了(     

    A.区域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B.国家初始形态基本具备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

    D.宗教蒙昧主义思想盛行

  • 15、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君者,天下之大害也”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 16、甘地主张“英国人的错误是他们偶尔背离其本质的行为,只要每一个印度人克服自身缺陷,完善自身,后者自然就会‘痛改前非’,但进行武装起义是扩散仇恨,与爱的原则背道而驰”。该主张(     

    A.实现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

    B.摆脱了英国对印度殖民统治

    C.阐述了英印政府的非正义

    D.解释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内涵

  • 17、有史学家评论说:“(郡县制)所代表的新型国家之职,正在使人人直属于国。”这说明了郡县制的实行

    A.彻底废除了传统宗法制

    B.直接加强了皇帝的集权统治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从根本上确立了新型的国家

  • 18、下列的科技成就按照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郭守敬《授时历》          ②贾思勰《齐民要术》

    ③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④孙思邈《千金方》

    A.④③②①

    B.④②③①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

  • 19、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中,使用“中国”一词的频率逐渐超越了“天朝”。这说明(     

    A.清政府逐渐形成近代国家意识

    B.“天朝上国”观念彻底改变

    C.中国近代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D.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 20、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当我们看到人类总人口在距今10000年至2000年的8000年中,从532万直线上升到13300万,即足足增加25倍时,也不会感到惊奇了。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A.阶级的形成

    B.商业的发展和繁荣

    C.物种的交流

    D.农业的出现和发展

  • 21、“此书为用至广……而习者盖寡。窃意百年之后必人人习之,即又以为习之晚也!”此言出自《〈几何原本〉杂议》,作者应为(       

    A.李时珍

    B.徐光启

    C.宋应星

    D.徐弘祖

  • 22、图1和图2分别是唐代“十道”分布图和“十五道”分布图。对比两图,其中的变化反映出(     

                                    图1                                                                                                       图2

    A.中央对地方监察力度不断增强

    B.地方行政区划日益细化

    C.江南地区社会经济已超过北方

    D.藩镇割据开始形成

  • 23、1983年,新华社发表《服装样式宜解放》的评论,称服装应该解放些,提倡男同志穿西服、两用衫,女同志穿旗袍、西装裙子,服装款式要大方,富有民族特色,符合中国人的习惯。这一评论体现了当时(     

    A.服装样式变迁成为社会共识

    B.市场经济推动服装潮流变化

    C.思想解放仍有待进一步深入

    D.服装工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 24、《法国民法典》颁布以来共修改过一百多次,如1819年继承法规定了外国人和法国人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1855年改进了登记法中关于抵押权的规定;1970年婚姻法废除了丈夫是一家之主的规定。这些修订(     

    A.推进了女权运动的发展

    B.消除了社会阶层对立现象

    C.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D.确立了大陆法系主体地位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全球贸易网的最终形成

    (1)原因:工业革命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使欧美国家需要寻求更多的____和商品市场。

    (2)表现

    ①形成了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____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

    ②类型丰富的工业产品,通过更快速的____输送到世界各地。

    ③187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贸易额增长了近2.6倍。

  • 2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________”活动(20世纪80年代)。

  • 27、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殖民国家往往通过向被殖民地区输出____、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及基督教,改造甚至消灭后者的文化,淡化后者的民族意识,达到殖民目的。

  • 28、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1. 一定的历史现象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将下列历史现象的出现与所对应的时代相匹配

    A 三省六部制   B 内外朝制   C 行省制   D 科举制度

    E 郡国并行制   F 内阁制度   G 推恩令   H 军机处

    时代

    历史现象

    秦朝

     

    西汉

     

    隋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2. 上述历史现象中明显有利于加强皇权的是:__________ ,明显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是:_________

  • 29、

    时间

    航海家

    支持国家

    方向

    新航线

    1487—1488年

    迪亚士

    葡萄牙

    向东

    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__________

    1497—1498年

       达·伽马       

    葡萄牙

    向东

    绕道非洲到达________ 和东方

    1492年

    哥伦布

    西班牙

    向西

    从欧洲到美洲

    1519—1522年

    麦哲伦

    船队

    西班牙

    向西

    大西洋→绕过南美洲→太平洋→印度洋→绕过好望角→大西洋,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 30、《共产党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___________发展的客观规律;《共产党宣言》还明确指出___________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 31、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1)内涵:____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是指世界的总体和平,发展是指世界的繁荣与发展。

    (2)关系: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____,两者相辅相成。

  • 32、代表

    (1)法国:巴尔扎克的⑨___________

    (2)英国: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

    (3)俄国:普希金的⑩_______________;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4)丹麦:安徒生在他的作品中同情弱者,嘲弄权贵。

    (5)挪威: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

    (6)美国:马克·吐温的作品批判了种族歧视。

  • 33、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军突破黄河天险,千里跃进________,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武汉,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 34、城市的故事

    古今城市都是文明汇聚之地,人类社会的重大变迁也往往以城市为舞台,演出一幕幕精彩的历史故事。

    (1)请将下列城市与表格中的数字符号一对应。(填写字母)

    A.香港B.纽约C.洛阳D.澳门E.法兰克福

    序号

    名称

    城市说明

    (一)

    咸阳

    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的都城

    北魏时期,孝文帝由平城迁都至此

    广州

    由唐至清,长期存续的外贸口岸

    伊斯坦布尔

    奥斯曼帝国控扼欧亚商路的枢纽

    (二)

    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在中国占领的据点

    曼彻斯特

    18世纪晚期,现代工厂的诞生地

    鸦片战争后,英国割占建立的殖民城市

    华盛顿

    美国建国后,新建的联邦首都

    (三)

    斯大林格勒

    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性战役的战场

    上海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联合国总部的所在地

    欧洲中央银行所在地

    深圳

    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

    (2)若研究序号(三)中的城市,可选择下列哪三则作原始史料?(填写字母)。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结合史实,分析“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存在着哪些内在矛盾?这些矛盾的发展与二战的爆发有何关系?美国是怎样利用这些矛盾在亚太地区抵制日本势力的?结果怎样?

     

  • 36、简答题:

    (1)如何评价“光荣革命”?

    (2)责任内阁制下,议会与政府关系如何体现?

    (3)如何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影响?

  • 3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 38、埃及独立的过程是怎样的?

  • 39、拓展题:名词解释

    (1)布拉格之春

    (2)三反五反

    (3)二二六兵变

    (4)第四国际

    (5)二月抗争

    (6)沙文主义

    (7)乾嘉学派

    (8)修正主义

    (9)大清洗

    (10)历史学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