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企业利润全部上缴国家,开支则由国家财政下拨。1983年1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施行“利改税”,企业上缴55%的企业所得税,剩下的45%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在国家与企业之间分成。这表明当时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按劳分配原则得到贯彻
C.开始试行现代企业制度
D.企业经营自主权有所加强
2、在雅典,军政大权由十将军委员会掌握,将军通过竞选产生,没有薪金;公民大会每十天召开一次,参加大会的公民每天得到的津贴仅够一人一天的伙食费。这一现象反映雅典民主政治( )
A.增强了公民的政治发言权
B.降低了公民参政的积极性
C.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工具
D.在程序上存在明显的缺陷
3、下图是创作于1958年的宣传画《新来的拖拉机手》。该作品反映出(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成果显著
B.女性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主力
C.一五计划成就影响农业生产
D.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4、经历复杂谈判而形成的维也纳体系,使消失近20年的荷兰共和国复活为君主国,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王室也恢复各自统治。据此可知,维也纳体系
A.开创以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B.确立了集体制裁的原则
C.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
D.致力于恢复欧洲旧秩序
5、1946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张家口市的军事和文职人员已达20万人。对此,《晋察冀日报》报道称,“每一名战士和工作人员都必须坚持他战争时期的高度纪律性,遵守和平时期城市里的秩序和纪律。”这一报道( )
A.表明中国共产党面临新的挑战
B.察觉到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风险
C.推动了解放区行政效率的提高
D.体现了党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
6、史载:“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皇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此魏主( )
A.将都城从平城迁到了洛阳
B.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C.消除了不同民族之间的隔阂
D.创立了新的选官制九品中正制
7、下图反映了近代某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这个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开创武科举,专门为选拔军事将领和考察习武之人而设立的一门学科。此种科举方式给了习武之人一个入仕的机会的皇帝是(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宋太宗
9、如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各洲比例的变化情况。造成这种变化的时代背景是( )
①多极世界格局形成 ②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壮大
③殖民体系走向崩溃 ④经济区域一体化加速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在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国务员的职责体现了( )
A.民主共和
B.主权在民
C.三民主义
D.权力制约
11、1964年,袁隆平率先通过“三系法”途径培育杂交水稻;1976年,杂交水稻种植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此后,超级杂交水稻研究被列入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这表明( )
A.理论突破与实践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了迅速推广
C.农村生产关系已发生根本性转变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12、1700~1830年间,广州白银流入的净数1亿英镑,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英国。这一时期英国对华贸易主要是
A.以鸦片换取白银
B.以鸦片换取丝茶
C.以白银换取丝茶
D.以白银换取棉布
13、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战役
14、商鞅由卫入秦后向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下列言论所体现的理念与商鞅变法一致的是( )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贤者举而上之”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15、1915-1918年间,只有少数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后,全国各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出版刊物达到400多种。除此之外,在北京、上海等地陆续成立了研究马克思主义学习团体。由此可知,1919年后马克思主义( )
A.广泛传播
B.理论体系已经成熟
C.成为主流
D.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16、下列不属于荀子主张的是( )
A.有教无类
B.性恶说
C.隆礼重法
D.天人相分
17、“税权基于国权而发生,本以国定为原则。当订约时,未尝不可据理力争,耆英等不谙此,轻许将税则列入条约,遂开协定之恶例。”与此内容有关的战争( )
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使圆明园遭抢劫焚毁
C.收复了新疆南北两路
D.使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18、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如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 )
A.火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B.漆器及其制造技术经中亚向西传播
C.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和大洋洲等地区
D.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
19、斯芬克斯最初源于古埃及神话。如表为不同地区文化中对斯芬克斯形象的描述,它反映出( )
地区 | 斯芬克斯形象 |
古埃及 | 长有翅膀的怪物,通常为雄性,是“仁慈”“高贵”的象征 |
亚述、波斯 | 长有翅膀的公牛,长着人面、络腮胡子,戴有皇冠 |
希腊 | 雌性的邪恶之物,代表着神的惩罚 |
A.古代世界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
B.地理环境决定文化特点
C.中东文明与埃及文明一脉相承
D.文化现象在交流中嬗变
20、周代的君位按“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传授,“太子死,有母弟则立之,无则立长,年钧择贤,义钧则卜”。这反映出周代的君位继承( )
A.具有一定的灵活变通性
B.利于选举“德才兼备”者
C.完全遵照嫡长子继承制
D.容易导致诸侯之间的纠纷
21、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和制瓷业等行业中开设了工场,使用庙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这类情况在清朝继续有所发展。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
A.人身依附关系彻底瓦解
B.新的经济因素不断成长
C.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D.家庭手工业日益市场化
22、13世纪时,英格兰的一则小品剧中,庄园领主在法庭上公开讨论小麦、奶酪、鸡蛋和小乳猪的价格。无独有偶,《田庄总管职责》也提醒领主和总管,羊毛应该论包或以一只羊一次所剪的毛为单位出售,怎样卖收益最大、好处最多,就怎样卖。上述材料反映英格兰( )
A.封建庄园制度已濒临崩溃
B.庄园农产品获利丰厚
C.农业的经济转型趋势初显
D.圈地运动正迅速开展
23、1764年7月,意大利人贝卡里亚提出:“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贝卡里亚的法学思想( )
A.无罪推定是指所有被审判者在判决之前都被视为无罪
B.是建立西欧资产阶级法律体系必不可少的条件
C.有利于保护公民的权利不受侵犯
D.体现了司法独立的要求
24、下列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开展政权建设的两则史料,对其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
◇在我们边区政府中,共产党员和其他党派的人士,以及无党无派的人士,都很亲密的合作……非共产党员都同样有职就有权,使工作得到更大的发展 ◇村和县的议会出现了,村选是整个制度的基础,由边区参议会选举政府,这真正代表了中国的一种革命,农民第一次走进了政府机构 |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受到广大农民欢迎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D.抗日民主政权团结抗日力量,激发了民众参政热情
25、发展新型国际关系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______,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______,外交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2)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公正、______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3)中国积极发展______,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动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______”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
(4)对非洲关系提出“真、实、亲、诚”原则,形成中国与非洲国家休戚与共、共同发展、______的友好合作关系。
(5)中国同欧洲、拉美的关系也在相互增进______中展开新的画卷。
26、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原因。
①英国等列强支持
②袁世凯以武力威胁革命势力,同时诱使革命党人展开和议
③孙中山的妥协:在重重压力之下,孙中山被迫发表声明:________,即推荐他做大总统
(2)过程。
①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________》,宣告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
②2月15日,袁世凯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③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到袁世凯手中
27、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主要事件
(1)东亚:中国:
①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和________领导的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________
②北伐战争中,中国收回了________、________的英租界,沉重打击了________的侵华势力
③蒋介石背叛革命后,________继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________斗争。
(2)东南亚:印尼共产党发动的反对________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越南反抗________殖民统治的斗争。
①1920年印尼共产党成立,1926—1927年领导了第一次反对________武装起义,遭残酷镇压。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________》曾经发表专文,对印尼反殖民斗争表示同情
②1927年,苏加诺等人成立民族主义政党________党,采取与殖民当局________政策,争取民族独立,________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
(3)西亚: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的反对________占领的斗争。
(4)南亚: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度人民在________提出的以________、真理和________争取印度自治和独立的思想,以及通过动员群众、运用________策略与英印当局进行斗争的思想,逐渐获得国大党和民众的认可。
28、中共十四大确立的改革目标是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古印度文化成就
宗教:
①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建立了一系列国家。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了__________和_______
②佛教:公元前6世纪,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不满,_____产生了。佛教提倡“众生平等”和忍耐顺从,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③印度教:4世纪时,在古代婆罗门教的基础上,______开始兴起,后来,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印度教三大主神:梵天(创造之神)、毗湿奴(保护之神)与湿婆(毁灭之神)。
文学:史诗《_______》和《罗摩衍那》集中反映了古代印度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成就。
艺术:佛塔、石柱和石窟是佛教艺术的代表。
数学: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____”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
文字:印章文字、______、巴利文。
30、宋金和战
(1)背景
①1127年,北宋被________族建立的金朝攻灭,宋徽宗、宋钦宗被俘虏,史称“________”。
②南宋建立:北宋康王________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
(2)表现
①南宋初年,宋军在与金军对抗中素质明显提高,尤以岳飞指挥的“________”战绩卓著
②宋高宗和宰相________却视岳飞等为心腹之患,主动向金朝求和。后来,将岳飞杀害。
③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________。内容: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称为“________”
31、12世纪后期________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________”,世宗被百姓誉为“________”
32、意义
(1)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改造世界的动力机械,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
(2)动力机的采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33、社会主义建设
(1)成就:东欧各国人民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_______国家;恢复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
(2)弊端:大多采取_______,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34、二战后建立的三大国际经济组织标志着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请阅读下列案例,分析应该向哪个国际组织申请贷款。
2018年12月,乌克兰央行行长Yakiv Smoliy周三告诉路透社,乌克兰央行将继续推进通胀目标,并计划在明年选举期间进入下一个深化阶段以解除货币限制。如有需要,乌克兰央行会动用外汇和黄金储备来干预市场,并预计将在12月向_______(贷款),预计可使其外汇储备达到192亿美元。
2019年5月22日《今日报》消息,尼日利亚向_______贷款3.5亿美元用于电气化项目建设以提高农村地区、教育机构以及中小企业的通电率。
35、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闹剧不到三个月便草草收场(如图),请问:袁世凯的皇帝梦为什么很快破灭了?
36、【加试题】思想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政府论》
材料二最近十年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由孔子本身转移到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儒家思想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尤为学者关注。有的学者认为儒学与现代化存有尖锐的矛盾,儒家思想的流毒依然存在,并以新样式出现。有的学者认为儒家思想尤其是其中的精华与现代化不仅不矛盾,而且对现代化起促进作用。
——颜炳罡《五十年来孔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来自哪位著名的思想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这些主张的历史影响。
(2)简要概括孔子的核心思想。近年来,学术界对孔子儒家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有不同的认识。对材料二中的两种看法,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结合所学谈谈自己的认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注:铁搭:农具名。有4至6个略向里弯的铁齿,用于刨土。)——《太湖地区农业史》
材料二 明清时期,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土地利用又得到了深入的发展。与水争田和与山争地,仍然是明清时期土地利用的主要途径,……这一时期,土地利用的深入发展还与甘薯和玉米等新作物的引进有着密切的关系。甘薯和玉米等原产于美洲。自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后,传到了欧洲,以后经由不同的途径,先后传到了中国。
材料三 明清时期的农业垦殖多在人烟稀少,甚至人迹罕至的山区,或者围垦湖面以及滨江濒湖的洲滩、沮洳,或者在东部沿海地区,人们采用围垦荡地的办法以扩展耕地,即使在北方的农牧交汇地带,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农业垦殖。到清朝后期,宣布移民实边、放垦蒙地,内蒙古草原南部的农垦规模更是空前扩大。……在鄂西山区,“承平日久,生齿渐繁,虽幽崖邃谷亦筑室其下,峻岭高冈亦耕作其上”,“然多狃于目前而忘远虑,当夏月骤雨,大水暴至,有阖庐漂荡者,有耕耘山上不及奔避,急流冲激而去者”。
——摘自《明清县志》有关论文
(1)依据材料一, 说明明清时期耕作方面变化的表现。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耕作方面变化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农业垦殖面积扩大的原因。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农业垦殖面积扩大带来的影响。
38、你能查查自己姓氏的由来吗?
39、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学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
——《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总之,共和国体即在欧美诸邦,亦成于不得已,必因无地求君,乃行此制,而行之亦乱弱其常……至于中国,地大民众,尤所不宜,现在一线生机,存于复辟,然其事又极危险,使此而败,后来只有内讧瓜分,为必至之结果。
——严复
材料三:吾以为开明专制者,决非新经破坏之后所能行也。惟中央政府固有之权力,循序渐进以实行之,其庶可致。若新经破坏之后,则欲专制者,势不可不假强大之武力,以拥护其未定之地位,故舍立君主之外,实无可以得之之理由。
——梁启超
材料四: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拙,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表现(各举一例)。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严复与梁启超观点的相同点。
(3)材料四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其实践和结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