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高雄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如图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结构图,图中三处空格处从左到右依次应填:(     

    A.中央官制、地方官制、皇帝制度

    B.地方官制、中央官制、皇帝制度

    C.中央官制、皇帝制度、地方官制

    D.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地方官制

  • 2、国家邮电部曾于 1986年至 1991年发行了一套以“中国民居”为主题的邮票, 中国民居的布局讲究对称, 主次分明, 院落有序。这表明中国民居(       

       

    A.建筑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征

    B.设计体现不同文明的交融与互鉴

    C.结构凸显出天圆地方的理念

    D.建筑的差异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

  • 3、“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其意在(     

    A.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B.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C.重塑儒学正统地位

    D.增强国人民族意识

  • 4、在日耳曼人的入侵下,476年西罗马灭亡,东罗马却顶住了冲击,以拜占庭帝国的形式继续存在了一千年。拜占庭以东方为其主要疆土,以希腊语为其大众语言,教会在帝国中始终附属于皇帝,教会文化和世俗文化并存共荣,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这一局面(     

    A.有利于欧洲法学思想发展

    B.出现的背景是王权专制

    C.有利于文化的存留与融合

    D.维持了欧洲东部的统一

  • 5、唐朝中后期,节度使的权力愈发扩大,他们自行任免下属文武官员,地方官吏几乎成了节度使的家臣,士兵几乎成了节度使的私家武装。节度使一旦死去,或由子嗣继任,或由部下接班。朝廷委派的继承人选往往无法立足,朝廷也无可奈何。史学界对以上现象称之为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朋党之争

    D.五代十国

  • 6、如图所示,1661年至1790年,清朝人口增长迅速。这主要得益于(     

    A.对外贸易逐步扩大

    B.外来农作物的引进

    C.新的经济因素成长

    D.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 7、下列选项中,解读准确的是(     

    一场战争的两种视角

     

    军事口号

    政治倾向

    社会思潮

    《北洋画报》的“南征”视角

    “赤”与“反赤”

    以武安国

    求新反旧

    《良友》的“北伐”视角

    “革命”与“反革命”

    文武合流

    “普遍参与”的现代社会

    A.不同史料对战争的记载不同

    B.不同的描述体现战争的多面性

    C.不同立场影响对战争的描述

    D.不同时期对战争描述有所侧重

  • 8、人民解放军每解放一座新城池,都要进行对游民乞丐的收容改造工作。如北京市1949年1月和平解放,5月18日就开始讨论处理乞丐、小偷、妓女等问题,到7月份共计收容乞丐、小偷等854人。天津解放后,五个乞丐收容所在5月份就收容了900多人。这些举措(       

    A.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B.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原则

    C.有利于三大改造顺利进行

    D.为城市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 9、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全书贯穿“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的观点,主张学习西方科技、文教、法律和行政管理等。此书深得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赏识,得以“挟朝廷之力以行之,不胫而遍于海内”。这折射出当时(     

    A.革命形势风起云涌

    B.洋务运动影响深远

    C.变革呼声日渐高涨

    D.专制皇权根深蒂固

  • 10、1912年8月,北洋政府计划将轮船招商局收归国有。10月,股东们在《民立报》发表文章称:“不知公司改革,权在股东,苟非转售外人,即在专制时代亦不能横加干预。”经过一番较量,最终政府打消了收购意图。这体现了轮船招商局(       

    A.彻底改变经营模式

    B.践行实业救国理念

    C.充分利用政府保商政策

    D.官商博弈中的有效运作

  • 11、东晋南朝时期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始宁别业是土族庄园的典型代表,下图为其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可知,士族庄园(     

    A.深受佛道盛行的影响

    B.产业布局趋于合理

    C.以军事防御功能为主

    D.自给自足特征显著

  • 12、学者石仲泉在《红军长征的基本内涵与红军长征史研究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指出:红军长征的内涵很丰富,不简单地是突围、转战和打仗等。他认为的丰富内涵不包括(     

    A.革命与反革命、光明与黑暗的大搏斗

    B.党内指导思想和政治路线的尖锐斗争

    C.极端自然环境和饥寒伤病折磨的考验

    D.坚持革命理想与放弃斗争的艰难抉择

  • 13、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重要的转折点,影响巨大,在客观上推动了(     

    A.南北经济的进一步联系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北方再次成为政治重心

    D.佛教大规模传播

  • 14、下图显示了1945~1971年美国和其他各国持有的黄金和美元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趋势说明(     

    A.美元丧失了国际货币地位

    B.布雷顿森林体系受到冲击

    C.西欧国家与美国竞争激烈

    D.世界金融秩序陷入了混乱

  • 15、西汉前期,《尚书·禹贡》中弱水、昆仑、流沙、三危等地名,缺乏确切的地理指向,汉武帝设河西四郡后,这些地名的定位日益明确。《汉书·地理志》载金城郡临羌县有“弱水、昆仑山祠”,张掖郡居延县条载“居延泽在东北,古文以为流沙。”这表明汉王朝(     

    A.找到了《禹贡》记载的九州

    B.利用《禹贡》配合疆域拓展

    C.遵循《禹贡》加强区域管控

    D.按照《禹贡》进行地方建制

  • 16、“十恶”(一为谋反,二为谋大逆,三为谋叛,四为恶逆,五为不道,六为大不敬,七为不孝,八为不睦,九为不义,十为内乱)作为古代刑法中的罪名,始于北齐法律“重罪十条”。隋代《开皇律》首次确立“十恶”之罪以后,历代封建法典皆将之作为不赦之重罪。对此解释合理的是其一(     

    A.“十恶不赦”体现了法家严刑峻法

    B.“十恶之罪”危害封建制度的核心

    C.“十恶不赦”强化了君主专制集权

    D.“十恶之罪”体现了法律的儒学化

  • 17、全面抗战时期,毛泽东曾致信彭德怀强调:“今日我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决定作用,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剧,在这种拿手剧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这就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就要以创造根据地发动群众为主。”这一指示(     

    A.认可了国民党是正面防御战

    B.否定了日军侵华力量强大

    C.基于对战局的客观准确认识

    D.有利于抗日统一战线建立

  • 18、1921年,中共一大纲领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1922年,中共二大纲领明确提出: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这一变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决定开展土地革命

    B.受国共合作的影响

    C.决定放弃暴力革命

    D.对国情的正确认识

  • 19、16世纪以后,欧洲市场的香料数量激增,消费也相应增加。北欧和东欧国家是香料贸易的大主顾。此外,俄国和荷兰消费的香料数量惊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北欧国家垄断了海上香料贸易

    B.欧洲民众消费观念发生改变

    C.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贸易的发展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20、有位法学家认为,即使在战争的剧烈震荡和风暴的时候,人类也必须遵循和服从它所拥有的自然法规范。他为战争创造了一部法典,为和平确立了一个纲领,后世给予他极高的荣誉,将其称为“国际法之父”。他创造的这部“法典”是(     

    A.《十二铜表法》

    B.《战争与和平法》

    C.《拿破仑法典》

    D.《查士丁尼法典》

  • 21、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号召人们“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同年,《哥德巴赫猜想》的发表使陈景润成为一代人学习的楷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也迅速成为一个时代响亮的口号。这(     

    A.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B.适应了工作重心转移的时代需要

    C.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D.推动了我国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 22、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说:“18世纪前,欧洲天主教教徒倾向于呆在一个传统旧行业中艰苦修炼,以成为具有本行业工匠精神的大师傅为骄傲。工业革命后,大量新教徒奉行新教伦理道德义务,努力工作,积极投身于近代工业,成为熟练工人或管理人员。”这表明欧洲(     

    A.宗教伦理深刻影响人民思想

    B.宗教改革无力挑战教皇权威

    C.工业革命推动了宗教的发展

    D.宗教束缚麻醉人们思想行为

  • 23、公元8世纪,日本在京城建立大学寮,人数在四百人左右,设秀才、进士等科,以《周易》《尚书》《周礼》《诗经》《礼记》等作为指定教科书,学生毕业后被称为“举人”,接受任官考试合格者被授予官职。据此可知,日本(     

    A.照搬唐代的科举制度

    B.以唐制为蓝本实行改革

    C.在全国推广中华文化

    D.深受唐朝制度文化影响

  • 24、教育部2014年7月14日发布《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对中小学学生寒暑期赴境外“ 游学” 团体的教学内容、时空跨度和安全责任机制等作了规定。 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 广告词是(     

    A.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光

    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C.参观希腊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魅力

    D.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观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原始社会分为________________氏族社会和________氏族社会三个阶段。

  • 26、《资政新篇》(________年)

    (1)内容:A、政治上:向西方学习,________;B、经济上:发展________、奖励________;C、文教上:开设________

    (2)评价:

    ①进步性: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②局限性:没有________的要求。迫于形势,并未实行。

  • 27、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古代的水路交通

    (1)中国古代的运河

    春秋时期

    已有运河

    秦朝

    秦始皇开凿连接湘水和漓水的____,从而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隋朝

    大运河以____为中心,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

    元朝

    ____全长近1800千米,为世界之最

    (2)法国:17世纪开通的米迪运河(旧称“朗格多克运河”)开辟了避开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是欧洲历史____且目前仍在通航的运河之一。

    (3)荷兰:17世纪阿姆斯特丹建立的运河系统,是荷兰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

  • 28、汉武帝时,全国划分为________个监察区,每个区域设置________一人,监察地方。

     

  • 29、1915年_____在上海创办《______》,发表《敬告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

  • 30、________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________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 31、国民党因其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_______,不能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不能代表_______的切身利益,从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丧失了在中国大陆的_______

  • 32、经过

    (1)1900年6月10日,英国海军中将________率领联军从________向北京进发,在________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顽强阻击。

    (2)6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________炮台,向天津进犯,义和团和清军奋起投入天津保卫战。

    (3)6月21日,慈禧太后作出向各国“________”的决定。

    (4)7月14日,________陷落。

    (5)8月中旬,________失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

  • 33、中共十八大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目标:党和国家努力创造各族人民________、共学、共事、________的社会条件,让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________,守望相助,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目标。

  • 34、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____________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__________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查阅古代族规家训及相关研究著作,了解宗族在古代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中丞相绾和廷尉李斯的观点。

    (2)简要说明这次争论的结果。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二人观点的认识。

     

  • 37、古今中外的历史告诉我们,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文明进步、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经历了从“产生”到“创新”的过程,请指出“造纸术”和“印刷术”“创新”的表现。着重说明了中国两大发明传到西方后发挥了何重要作用?

    (2)“托古改制”是康有为理论创新和宣传的特点。列举体现这一特点的康有为的两部著作。康有为学习西方的何种政治制度?

    (3)17世纪80年代,近代物理学取得的成就是什么?20世纪初,物理学取得了新的突破,主要成果有哪些?

  • 38、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 39、阅读下列材料

    “当地的居民都跑来岸边……有人给我们送来淡水,有人给我们送来食物。有一个老人坐船前来……许多人都来到了,包括妇女在内,每个人都带些东西。”

    ——《哥伦布第一次航行日记》

    请回答:

    (1)在下列航海家中

    A.迪亚士

    B.达·伽马

    C.麦哲伦

    D.哥伦布

    ①新航路航程最短的是

    ②最先找到通向东方的新航路的是

    ③第一个向西航行,横渡大西洋的是

    ④环球航行的是

    (2)“当地的居民”是指什么人?哥伦布称他们为什么人?

    (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地居民对哥伦布一行采取了什么态度?

    (4)欧洲殖民者后来又怎样对待这些当地居民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