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英国英格兰地区的人口密度表。由此可推知,当时英格兰( )
区域 |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人数) | |
18世纪早期 | 19世纪中叶 | |
南部 | 40—60人 | 135人 |
西北部 | 30—40人 | 270人 |
A.西北部工业化的水平较高
B.南北社会结构差异较大
C.工业革命起源于南部地区
D.城市化的发展趋于平衡
2、下列历史事件所反映的共同的历史主题是
区域 | 事件 |
亚洲 | 1947年,印度独立 |
非洲 | 1956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
拉丁美洲 | 1959年,古巴革命 |
A.社会主义阵营壮大
B.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3、唐朝前期规定,丁男每年向国家纳租粟二石,调绢二丈和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和麻三斤,每年服徭役20天,如不服役,则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称作庸。这一制度的实施反映出( )
A.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
B.土地私有制遭到进一步打压
C.唐朝社会经济高度发达
D.农民的生产时间被大幅占用
4、西夏文(如图),又名河西字、番文等,是元昊命人参照汉字的“六书”理论(象形、指事、会意等),采用合成法创制的记录党项语言的文字。据此可知,西夏文字( )
A.借鉴模仿汉字字形
B.加强了西夏的统治
C.是民族沟通的工具
D.是民族交融的产物
5、新政期间,由于不分官费自费概以科名奖赏学成归国者,遂使留学蔚为潮流,在20世纪初年出现了第一次留学热,尤其是赴日留学几成一种风气。这一阶段的留学热客观上( )
A.有利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B.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C.促进了中日两国友好往来
D.促进了新旧教育的融合
6、2021年12月13日是我国第八个国家公祭日,该纪念日是为了纪念下列哪一事件中遇难的同胞(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7、时空观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式。下列关于西方文官制度局部发展过程,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美国文官法案通过 ②英国开始设立常务次官
③法国的文官制度建立 ④英国建立文官委员会
A.④②①③
B.②④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
8、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构成了一个彼此互动、相得益彰的历史进程,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
①改组正义者同盟 ②发表《共产党宣言》 ③组建国际工人协会 ④成立巴黎公社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④①②③
9、20世纪80年代,联邦德国政府调整社会保障政策,推迟养老金随工资增长而提高的时间,同时严审申请养老金的条件,增加个人交纳额度。上述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减轻公共财政负担
B.减缓老龄化进程
C.提高劳动者积极性
D.缩小贫富间差距
10、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的土地改革、稳定物价、统一财经以及抗美援朝战争,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面貌
B.确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C.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D.巩固了新生人民民主政权
11、有学者认为雍正朝在“改土归流”中军事手段残酷,政策粗暴。而魏源的看法是:“一时之疮痍,百世之甜熙”“功在西南,至今百年享其利”。材料中魏源认为“改土归流”措施( )
A.维护了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
B.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国家一统
C.将西南地区纳入了清朝版图
D.解决了西南地区的民族矛盾
12、下图是一幅描绘1215年英王约翰与贵族签订《大宪章》的漫画。画中贵族们用《大宪章》紧紧地裹挟着国王,国王的手脚被牢牢束缚。这幅漫画表现出( )
A.贵族推翻了国王的统治
B.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C.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13、建国初期,一位老大爷谈到种痘运动说:“现在的国家真好,共产党毛主席处处关心我们,从解放后,没听说哪个地方闹天花,也看不见有麻子的孩子啦。我家的四个孩子,要是在过去请‘花先生’栽‘花’,顶少也得一石来粮。”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来说明( )
A.国民经济得到了全面恢复
B.土地改革保障农民的权益
C.新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群众对新中国政权的认同
14、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幅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
A.分封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宗法制
D.禅让制
15、韩非子强调“不务德而务法”,但也指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这表明韩非子主张( )
A.刑主德辅
B.德主刑辅
C.礼法并举
D.严刑峻法
16、曹魏时期,曹丕命陈群选拔“德充才盛”、“有识鉴”之人担任中正,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三条标准,选拔“俊秀之士”,一时间“儒雅并进”。由此可知当时( )
A.古代选官制度的标准不断变化
B.古代选官制度有利于中央集权
C.九品中正制被世家大族所操控
D.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德才并举
17、如图是1960—1990年美国总人口增长中移民的比例统计图,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改变了美国欧洲文化的主流地位
B.开始出现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
C.促进了美国多元文化之间的交融
D.移民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提高
18、1855年和1870年英国政府两次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法令,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考选事宜,公开竞争、择优录取,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影响,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这些改革( )
①有利于英国政治运行的稳定 ②推动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③削弱并杜绝英国政府的腐败 ④形成了文官政治中立的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
A.消灭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B.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
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
20、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据研究,通过贸易中国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000吨至10000吨。“丝——银”对流出现的国际背景主要应该是( )
A.新航路开辟
B.工业革命的完成
C.殖民扩张的加剧
D.鸦片战争的爆发
21、20世纪初,《安徽俗话报》认为“一国的矿产若落在外国手里,那一国的死命,便也握在外人掌中。……那时全国的人,只有供他奔走,仰他鼻息了。万世子孙,那有翻身的日子呢。”所以在《安徽俗话报》看来,中国失去了矿产的利权,便是一种已经灭亡的现象了。这一认识( )
A.反映出民族意识的萌发
B.深受实业救国思潮影响
C.推动了保路运动的兴起
D.揭示出社会矛盾的变化
22、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经济极其落后的基础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各行各业掀起劳动建设高潮。1955年3月,天津制表业的工人们在缺少资金设备、没有图纸资料的情况下,奋战数月,研制出第一块国产手表,用智慧的双手结束了“中国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由此可以看到当时
四名工人在简陋的条件下研制手表
A.国民经济恢复的重要成果
B.工业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C.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D.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23、1973年11月,经伊朗等国的共同努力和帮助,我国恢复了亚运会联合会的合法席位,并于1974年第一次参加亚运会夺得了33金、46银、27铜,位列奖牌榜第三。中国首次参加亚运会( )
A.得益于国内形势的根本性好转
B.彰显了体育大国的实力
C.有利于结束中美长期敌对状态
D.壮大了不结盟运动力量
24、下表反映了我国1952—2018年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变化情况。据此可知( )
年份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1952 | 83.5% | 7.4% | 9.1% |
1978 | 70.5% | 17.3% | 12.2% |
2018 | 26.1% | 27.6% | 46.3% |
A.城乡经济协同发展
B.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不断增强
C.农村实现全面小康
D.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成效突出
25、印象画派
(1)背景:19世纪后半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兴起。
(2)特点:以“不关心主题思想”为宗旨,反抗保守陈腐的主题思想;强调捕捉⑫______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强烈主张⑬______的抒发;作品大多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于装饰韵味。
(3)代表:法国莫奈的⑭_________;荷兰凡高的⑮_________;法国⑯______擅长画静物,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26、古希腊文明
(1)地理条件:古代希腊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
(2)爱琴文明:公元前2千纪,这里曾诞生____文明和____文明。
(3)城邦政治:公元前8—前6世纪,城邦逐渐发展起来,典型特征是____,公民____参与国家管理。
①类型:斯巴达是由少数人掌握政权的____的代表;雅典是多数公民掌权的____的典型,公民有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公职的权利,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
②评价:古希腊城邦的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____,妇女、外邦人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奴隶缺少最基本的权利。
(4)思想文化
①文学:古代希腊的神话、____和喜剧等,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
②历史:希罗多德首创“____”一词,在西方,他被认为是“史学之父”;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
③哲学:____、柏拉图和____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27、英国世界地位的演变
28、传入:________。
29、经济全球化
(1)发展历程
时期 | 概况 |
开始 | 可以追溯到____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 |
工业革命后 | 世界市场更加扩大,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 |
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 | 二战后建立的____、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
20世纪70 年代以来 | 以____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
进入20世 纪90年代 | 跨国公司把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1995年,____的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 |
进入 21世纪 | 随着以____、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 |
(2)存在问题
①增加了发展中国家____的风险
②“____”现象,如英国的脱欧公投,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控制移民等措施。
30、(1)背景:________日趋剧烈。
(2)目的:________。
(3)代表:________。
①时间:公元前356年。
②内容:________,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强制把大家庭拆散为个体________;“废井田,开阡陌”;实行________;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________。
③特点: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
④影响: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________奠定了基础。
31、特点
(1)它属于___________,具有更多的___________、更广泛的包容性和更大的___________。
(2)大多保留着___________的传统特征
①英国议会最初是封建君主和___________发明的。
②基本框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仍然由___________、上院、___________、内阁组成,只是国家权力的重心发生了变化。
32、雅典民主制度的黄金时代是_____担任首席将军期间。____是最高的权力机关。
33、填空题:
(1)商王直接控制王機地区,王畿四周由附属国控制,商朝的这一制度名称是_____。
(2)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这个选官制度的名称是_____;隋朝建立后废除此选官制度,开始采用_____方式选拔官员,后来发展为科举制。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_____,_____”
34、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影响(是“馅饼”还是“陷阱”?)
(1)积极:加快了世界________发展。(合理配置资源;提供发展机会;丰富人们生活)
(2)消极:存在问题
①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部分利润流入了________国家。(对策:各国既要注意保卫自己的________,也要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发展自己)
②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现象,如2016年,英国的脱欧公投,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控制移民等措施。
③文明冲突、贫富差距、利益失衡、经济主权、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恐怖袭击、跨国犯罪、疾病传播……
(二)区域经济集团化
欧洲联盟 | 经济一体化程度________的区域组织(英国脱欧凸显曲折性、复杂性) |
________贸易区 | 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
东南亚国家联盟 | 东南亚地区以________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 |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 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 ________机制。(但缺乏法律约束,具有松散性。是一个论坛性质的组织) |
35、宋元时期的书法与绘画的成就有哪些?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欧早期殖民扩张主要目的是获取巨额财富,是早期资本主义发展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通过野蛮掠夺、贩卖黑奴、种族屠杀、欺诈性贸易等活动,给被占领地区的人们带来深重的灾难,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方式,但掩盖不了殖民扩张的本质。
罗斯福在新政中对国家经济的干预,不符合资本主义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而且保护劳工权利的主张,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有人说罗斯福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但罗斯福在新政中干预经济、维护劳动者利益的做法,是为了摆脱经济的困扰,本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37、三国至唐时期的绘画成就有哪些?
38、一战后召开的两次重要国际会议:
39、都铎王朝的伊丽莎白女王被誉为“光荣女王”;当今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品行端庄,也深受人民爱戴。试比较她俩在英国政治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拥有的权力各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