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延边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为防止袁世凯专制,1912年3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的临时参议院制定的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钦定宪法大纲》

  • 2、北宋“安定先生”胡瑗设经义斋,专授《六经》,“恳恳为诸生言,其所以治己而后治乎人者”,让儒家修齐治平的理论,深植学生心中;又设治事斋,“治民以安其生,讲武以御其寇,堰水以利田,算历以明数”。这些举措(       

    A.践行了“格物致知”的主张

    B.表明程朱理学获得官方推崇

    C.蕴含学术为现实服务的理念

    D.适应了宋代崇文抑武的方针

  • 3、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人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任何时候都是真理。由此可见(     

    A.农业问题关乎国计民生

    B.粮食危机已引起国家高度重视

    C.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D.食品安全关系到百姓生活质量

  • 4、2021年,浙江省博物馆组织“红山·良渚文化展”,精选260多件文物进行对比展示,共同见证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这两种文化的相似处除了精美的玉器,还有(     

    A.采用青铜农具劳作

    B.种植水稻和南瓜

    C.使用马拉战车作战

    D.建有祭坛与神庙

  • 5、1802年,英国颁布《工厂法》明确规定工厂雇佣的劳动者要接受培训教育;1889年,颁布《技术教育法》正式将职业教育纳入学制,鼓励和推动英国职业培训的发展。这一做法(     

    A.体现了启蒙思想对人的关注

    B.表明了英国民主政治权力下移

    C.是工人阶级英勇斗争的结果

    D.反映了工厂制发展的现实要求

  • 6、《十二铜表法》第五表规定,死者的财产需要按其遗嘱进行处理;第七表规定,如果私人土地遭受损失,土地所有者可依法提起诉讼,要求赔偿;第八表规定,月息不得超过百分之一、有钱人不可随意规定贷款的利率;第九表规定,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任何人未经审判,不得处死刑”。对《十二铜表法》理解正确的是(     

    ①体现出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   ②法律意图缓和罗马社会矛盾

    ③法律应顾及所有公民的权益   ④立法适应罗马帝国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史记》的撰述宗旨实际上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境界是“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第二层境界是“考之行事”;第三层境界是“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对此,认识准确的是(     

    A.司马迁构建了史学理论体系

    B.古代史学研究侧重事实考据

    C.史学发展取决于史家的努力

    D.历史发展过程中蕴含着规律

  • 8、1837—1901年是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期,也是英国的鼎盛时期,被称之为“维多利亚时代”,在英国所有的国王中,她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没做。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奉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

    B.内阁权力的不断扩张

    C.政党之间权力斗争的激烈

    D.立宪政体的日趋完善

  • 9、欧洲气候、地理环境无法自产甘蔗,15世纪后,大量的白糖流入欧洲市场,成为大众化的调味品。欧洲人开始从也门的摩卡港进口咖啡。咖啡本来是伊斯兰世界的饮品,这时也开始被欧洲人接受。白糖配着咖啡、红茶来饮用,产生了新的嗜好和文化。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

    B.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变化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驱动

    D.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

  • 10、《九章算术》中的“方田”讲田亩面积计算,“衰分”讨论按比例分配赋税与徭役,“均输”解决赋役的合理负担问题,“商功”解决筑城、开渠等土木工程中所遇到的各种体积计算问题。据材料,可推知《九章算术》(     

    A.阐述五行相克相生的理念

    B.聚焦商品交换活动的方式

    C.介绍近代西方的数学知识

    D.注重解决社会的实际需要

  • 11、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例举了多项清朝未遵守经义或违背经义的事件,并提出“吾中国法古经之治足矣,本非取于泰西”。康有为意在(       

    A.践行“中体西用”

    B.宣传儒学主张

    C.减轻变法的阻力

    D.促进思想启蒙

  • 12、汉武帝巡视地方,发现地方吏治腐败严重,但是丞相史和监御史都没有向皇帝报告,这促使汉武帝寻求建立一种更完备的制度来加强对地方郡国的控制。这一“更完备的制度”是(     

    A.察举制

    B.设立刺史

    C.推恩令

    D.设立中朝

  • 13、河洛地区的苏羊遗址出土的高等级遗物兽首石雕,其外形与半拉山遗址出土的一件红山文化石雕兽头相似度颇高。由此可知(     

    A.当时区域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B.南北区域经济文化各具特色

    C.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源特点

    D.早期文明发展呈现多元一体

  • 14、2022年10月31日大型历史纪录片《良渚》首播,采用实证与写意再现的方式呈现了良渚人的工艺、技术水平,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文化、信仰等,将良渚文化放在全球视野下,凸显出良渚文化的特点和独特价值。以下最有可能出现在纪录片中的是(     

    A.用于储藏粟的大型粮仓

    B.随葬品差别不大的公墓

    C.刻在甲骨上的成熟文字

    D.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 15、有学者认为,7世纪以来,中国政制的演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士人不断地进入政府,二是文化深深地融入政治。两者共存于国家权力之中,使国家权力逐渐成为一种与文化合一的权力。这一演进主要是基于(     

    A.君士共治天下局面的形成

    B.科举制度的创立和不断发展

    C.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D.重文轻武治国思想得以落实

  • 16、第一次国际卫生会议于1851年在巴黎召开,制定了世界第一个地区性《国际卫生公约》;1866年土耳其君士坦丁堡会议和1874年维也纳会议,针对当时世界大流行的霍乱,重点提出防止霍乱国际间传播的措施,建立了国际流行病委员会;1919年,国际联盟卫生组织成立;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告成立,每年4月7日成为全球性的“世界卫生日”。这反映了(     

    A.世界卫生体系的建立

    B.国际社会加强卫生治理合作

    C.西方福利国家已建成

    D.各国卫生医疗条件得到完善

  • 17、某时期一份文书写道:“百户为里,五里为乡,两京及州县之郭内分为坊,郊外为村”;“每里置正一人,掌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在邑居者为坊,别置正一人,掌坊门管钥,督察奸非,并免其课役。”此文书的性质最可能是(     

    A.秦汉的刑律

    B.隋唐的律令

    C.宋元的税法

    D.明清的乡约

  • 18、畅1946年,英国宣布结束对约旦的委任统治,承认约旦独立;1947年6月,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即《印度独立法案》,8月15日英国殖民当局分别向国民大会党和穆斯林联盟移交权力;1948年,锡兰(斯里兰卡)独立,成为英联邦的一个自治领。这些事件(     )

    A.说明英国主动调整在亚洲的殖民政策

    B.反映社会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

    C.表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

    D.推动帝国主义在亚洲殖民体系的瓦解

  • 19、历史图片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判断,下图可以用于研究(     

       

    A.小麦在全球传播

    B.奴隶贸易

    C.印欧人早期迁徙

    D.华工出国

  • 20、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指出:“在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存在了约有十年之久,现在已汇合成为一个不可抵抗的革命;不管造成那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这一次革命爆发的原因,无疑地是由于英国大炮把名为鸦片的那种麻醉剂强加于中国所引起的。”材料中“不可抵抗的革命”指(       

    A.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 21、20世纪前期的两次世界大战和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打碎了资本主义长期以来对自身的乐观自信,基于国家“不干预”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在危机面前基本失效,资本主义不得不加强自我认识,以寻求破解危机的出路。据此,资本主义国家主张(     

    A.以亚当·斯密理论为指导

    B.运用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

    C.实行国家调控与国际协调

    D.加强对殖民地的经济掠夺

  • 22、“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为改变这种状况,洋务派创办的企业是(     

    A.福州船政局

    B.上海轮船招商局

    C.开平煤矿

    D.上海机器织布局

  • 23、下表为1953~1955年我国私营商业变化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项目

    1953

    1954

    1955

    1955较1953年减少(%)

    从业人员(万人)

    608

    446

    390

    35.8

    商品销售额(亿元)

    223

    133.8

    120.1

    46.1

    资本额(亿元)

    19.2

    14.2

    10.1

    47.4

    A.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B.国家对不法商贩的打击

    C.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D.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巩固

  • 24、汉代以后,不管是立法者还是司法者,都经受过严格的儒家思想教育,在日常的司法活动中,当遇到疑难案件或法律没有规定的案情时,他们便会用自己的儒学知识对法律的适用作出解释。这反映(     

    A.儒家经典保证了司法的公正性

    B.儒法并用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观念

    C.法律深受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

    D.法律执行具有随意性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原因: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带来社会____的提高。

  • 26、城市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的社会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同样经历了发达国家曾经出现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________等问题。与此同时,犯罪率上升、________________加等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

  • 27、南昌起义

    (1)时间1927年8月1日;(2)领导周恩来、贺龙等。

    (3)意义:打响了________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________的开始。

  • 28、新经济政策

    (1)时间:____年3月。

    (2)内容:

    ①重心是调整________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

    ②允许____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____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

    (3)作用:稳定和恢复了____经济,巩固了____政权。

  • 29、14世纪意大利出现了________运动,其本质是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16世纪欧洲出现________运动,进一步传播人文主义。

  • 30、________》的诞生,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 31、新文化运动高举________________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________的重大意义

  • 32、独立后的民族民主革命

    (1)原因

    ①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_________独裁统治。

    ②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③英美等国在“援助”的幌子下,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_________和政治渗透。

    ④1823年,美国总统发表门罗宣言,实行“_________”和“大棒政策”。

    (2)历程

    ①1889年,巴西废除_________,建立共和国。

    ②1910年,墨西哥爆发_________革命。1917年,墨西哥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

  • 33、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________倾向,也存在明显的________行为

  • 34、民国时期的选官制度:南京国民政府的选官制度:公务员制度是怎样建立的?公务员的选任由谁负责?这一制度的基础来源有哪些?这一制度有何特点?它的实施有何历史作用?

    (1)公务员制度的建立: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________制度的建立。

    (2)公务员的选任:由________院负责。

    (3)基础来源:________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中国传统________制度,西方________制度。

    (4)特点:允许________参加考试,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更强。

    (5)历史作用:________的文官考试思想得到确立;弊端是任用________________现象比较严重。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凤阳地多不打粮,女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新娘进凤阳。”而“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又说明了什么?

    (2)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

    ①中共八大在这一探索的开始之际作出了怎样的历史贡献?但之后的一段时间内(1957~1976年),我党在两个问题上一再失误,试问这两个问题是什么?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的生产关系进行了成功的调整和改革,简析其主要内容和作用。

    ③中国十四大在这一探索中作出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④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发展变化的主要趋势是什么?(提示:从所有制和经济体制两个方面加以概括。)

  • 36、简答题

    请列举出近代资产阶级受罗马法影响而制定的维护自己利益的几部法律。

  • 37、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内容和作用?

     

  • 38、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共同点是什么?并对商鞅变法给予评价。

  • 39、鸦片战争前世界的形势是怎样的?(从经济和外交两个方面分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