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眉山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大规模、长时期开展游击战,抗击了60%以上的侵华日军和95%以上的伪军。由此可知(     

    A.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

    B.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C.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战反共倾向日益增长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 2、1937年9月18日,重庆市各界民众在夫子池体育场举行纪念“九一八”六周年的抗敌救国大会,参加大会的党政机关共64个,学校54个,军警机关27个,工商团体146个,各界群众共约10余万人。这说明当时重庆(     

    A.战时陪都地位确立

    B.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C.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D.广大民众踊跃参战

  • 3、1948年6月新华社社论《爱国运动的新高涨》写道:谁都知道,今天蒋管区学生处境之险恶,远甚于过去的“五四”“五卅”“一二·九”时期,然而他们的奋斗,就其觉悟性、组织性、勇敢、机智和坚持性来看,却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这里“他们的奋斗”

    A.体现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

    B.形成了广泛爱国统一战线

    C.主要采取了暴力斗争的方式

    D.有效配合了人民解放战争

  • 4、如表是部分国家和地区革命运动。据此可知

    1789年

    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点燃了全国革命的熊熊大火

    1791年

    杜桑.卢维杜尔领导黑人奴隶在海地发动武装起义

    1820年

    西班牙国内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1826年

    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基本实现了独立

    A.东西方的革命运动遥相呼应

    B.拉美各国摆脱了西班牙殖民统治

    C.国际环境利于拉美独立运动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 5、许多雅典政治家出于政治需要竭力拉拢民众。雅典将军客蒙就经常救助穷人,然而他却因微不足道的原因被放逐10年,后由于波斯再度入侵,才被提前召回参战。客蒙的上述经历与遭遇反映了当时雅典(       

    A.采用直接民主方式

    B.平民与贵族矛盾尖锐

    C.追求城邦利益至上

    D.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6、《全唐文》中记载:“定税之数,皆计缗钱。纳税之时,多配绫绢”“自建中元年初定两税,至今四十年矣。当时绢一匹为钱四千,米一斗为钱二百,税户之输十千者,为绢二匹半而足矣。今税额如故,而⋯⋯绢一匹价不过八百,米一斗不过五十。”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赋税货币化加剧了经济的通货紧缩

    B.税法改革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两税法改革违背了赋税公平的原则

    D.两税法执行过程中出现一定偏离

  • 7、吕思勉在《两晋南北朝史》中说到:九品中正之制,自何起乎?曰:古代用人,以德为主。德行必本诸实事,而行实必征之乡里,故汉世风气,最重乡评。“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由此可见,曹魏九品中正制的兴起(     

    A.继承了察举制乡里清议的传统

    B.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C.将选官权力从地方收归到中央

    D.顺应了社会形势的变化

  • 8、李慕白于1958年所作的《边收边种》(如图所示)将女性作为主要描绘对象,画面中挽起裤脚的女子站在水田中,长期劳作使女子小腿和手臂呈现出肌肉线条美,齐耳短发也为女子增添了灵动感。这一绘画(     

                             

    A.彰显了健康向上的审美趋向

    B.反映了土地改革运动的进程

    C.折射出当时浮夸现象的盛行

    D.表明女性是农村劳动的主体

  • 9、如图为20世纪50年代《人民日报》中“和平外交”与“和平共处”的使用频率图。“和平外交”与“和平共处”使用频率的变化反映了新中国(     

    A.开创独立自主新型外交

    B.外交政策逐步走向成熟

    C.实现中西大国关系突破

    D.打破西方外交孤立局面

  • 10、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广州、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增开天津、牛庄等十一个通商口岸:甲午战争后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这反映了(       

    A.清朝主动实施对外开放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西学东渐逐步推动中国近代化

  • 11、百合花图案原是基督教中的一种神学象征符号,此后逐渐成为法国国王的专属纹章。13 世纪中后期,法兰西王国内的王室领地或领有国王“特许状”的城市在其印章上加上了百合花图案。这有助于佐证(     

    A.百合花成为法国的象征符号

    B.法兰西王权有一定程度加强

    C.等级君主制在法国已经形成

    D.教会教权与世俗王权的结合

  • 12、在意大利商业城市博洛尼亚,法律日益受到重视。11世纪,以法学闻名的博洛尼亚大学创立。大学最初的形式是由学生组成的社团,成员“交会费,违章要受罚,这与行会的情形相同”,大学仿效行会学徒制来制定称谓。彼特拉克、哥白尼都曾在此学习。由此说明(     

    ①大学的出现适应城市需求   ②行会组织形式为大学建设提供了借鉴

    ③大学由行会行使管理之责   ④大学为欧洲思想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如表所示为1923年苏俄的经济政策,这说明当时苏俄(     

    领域

    政策

    民营商业

    进行监察、监督,规定形式和手续,建立一种受国家领导并为国家服务的资本主义。

    民间贸易

    不反对“正当”的贸易,而只对盗窃公物、逃避国家监督、监察和计算的行为进行严厉制裁。

    A.否认了私人资本主义的合法性

    B.正在摆脱新经济政策的束缚

    C.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

    D.逐步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 14、1900年,丹麦人鲍尔森在天津成立电话公司。1905年,清政府建成北京,天津,塘沽之间的复线电话线,同时购买了鲍尔森的电话公司,改为官办,聘丹麦人罗泰为工程师。这表明当时(     

    A.列强支持清廷的新政改革

    B.官督商办的模式符合中国的国情

    C.商业的经营形式发生变革

    D.中国通讯事业深受外国资本影响

  • 15、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已婚女工在工厂工作,往往无法过多地关心家庭,许多男人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喜欢泡在小酒馆里喝得酩酊大醉,而妻子对此却无可奈何。在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一百年里,英国只有不到10例离婚案例。这表明,工业革命(     

    A.冲击了普通家庭的基本结构

    B.没有明显提升女性社会地位

    C.导致女工的劳动强度过高

    D.未能提高女性的文化素养

  • 16、从 10 世纪起,法国的蒙彼利埃、阿里、马赛、土鲁斯、那旁等许多城市的工商业发达。 加佩王朝所管辖的领地位于塞纳河和卢瓦尔河中游,是法国南北贸易必经之地,国王从过境 货物中征收大量商品税。王室领地的奥尔良和巴黎两城富庶,国王向城市居民征收赋税。国 王的收税(     

    A.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

    B.有助于自然经济的稳定

    C.遭到工业资产阶级的强烈反对

    D.为王权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

  • 17、元朝驿站以大都为中心,沿着几条交通干线,一直通达各边疆地区,建立了遍及全国的驿站制度。王公贵族、情报人员、中外使臣均可利用驿站。除驿站、急递铺之外,还有运输货物的递运站,分为马运、水运和车运等不同交通方式。元代交通建设     

    ①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②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③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④促进了中外文化交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 18、《剑桥美国史》:“在冷战的背景下,复杂的问题得以简单化,美国的主要威胁来自里根所称的‘邪恶帝国’苏联。1991年苏联的解体摧毁了这个框架,开启了通往乔治·布什乐观地称为‘新世界秩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许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这段话旨在强调

    A.冷战客观上缓和了国际局势

    B.美苏对抗导致世界秩序稳定

    C.美国主导新世界秩序的重建

    D.新旧秩序转换中的局势动荡

  • 19、河南郑州的裴李岗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石器,主要包括石镰、石铲和石磨盘等。其中,打制石器的数量约占10%,磨制石器的数量约占90%。这反映出裴李岗文化(     

    A.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B.率先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C.工具制作技术的发展

    D.注重生产的精耕细作化

  • 20、散骑常侍,古之官名。秦、汉皆有散骑,为皇帝侍从,无常职。唐太宗把散骑常侍改为职事官,掌 “待奉规讽”。之后唐高宗又增置二员,左散骑常侍隶属门下省,右散骑常侍隶属中书省,“凡发令举事,有不便于时,不合于道者,小则上封,大则廷诤”。散骑常侍的设置反映了(     

    A.中枢权力机构职权的扩大

    B.政府决策机制逐步专业化

    C.官员间党同伐异现象严重典

    D.唐政府重视决策的科学性

  • 21、1937年7月10日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前身)致电国民政府,提出召集国民代表大会.实现最低限度的民主政治、开释政治犯等八大主张,该主张(     

    A.批评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B.推动民主党派日益倒向共产党

    C.否定了国民政府的领导地位

    D.是对共产党的抗日主张的回应

  • 22、有学者提出,1500年前后这一时段固然重要,但还不能称为欧洲历史分水岭,因为此时欧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并无本质变化,18世纪中后期分水岭才真正出现。该结论主要是基于(     

    A.欧洲社会的转型

    B.近代科学的兴起

    C.资本主义的确立

    D.启蒙运动的兴起

  • 23、下表为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两),由此可知(     

     

    租税(正赋)收入

    征榷收入

    商税收入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997)

    2408.1

    l 167.6

    400

    60:40

    天禧末(1021)

    2641.2

    2670.0

    l 204

    40:60

    熙宁十年(1077)

    2021.3

    4248.4

    868.8

    28:72

    A.北宋的财政具备多元化来源

    B.北宋时期,重税制约了商品经济发展

    C.北宋时期,传统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D.北宋时期,经济重心已经完成了南移

  • 24、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自明朝晚期,厦门开始有博饼习俗,中秋前后,骰子声四起,“一秀”、“二举”、“三红”、“四进”、“对堂”、“状元”,形成独特的厦门博饼文化。这种地方文化反映的是(       

    A.等级制度

    B.分封制度

    C.郡县制度

    D.科举制度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中国积极促进________改革与完善,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

  • 26、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简述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的基本概况。(主要是了解战后国际法的制定)

    (1)________使国际法遭到严重破坏。

    (2)十月革命后,苏俄提出了不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

    (3)一战后的国际法:简述一战后确立的国际法及其难以实施的原因。

    国际法: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体系,成立了________;1928年,各国签定了《________公约》。

    国际法难以实施的原因:

    ①被英国和________国控制,________国始终不是其成员,________加入则较晚,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

    ②形成决议实行“________一致”原则难以履行制止战争、________的国际责任;

    (4)________期间,国际法再次遭到极大破坏。

    (5)二战后的国际法:简述二战后国际法发展的表现有哪些?二战后国际法的实施有何意义?又有何局限性?

    发展的表现:

    ①1945年6月,《________》签署,确定了“________”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10月,联合国成立。

    ②1946年,国际法院在荷兰________成立,发展了国际司法制度。

    意义:

    ①促进了民族国家的独立,各类________数量猛增,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

    ②国际法的领域大大扩展,有裁军、防止________________武器扩散、人权、________、海洋、________空间等方面,对世界________与持续________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局限性:一些大国为一己私利,不惜退出国际条约,甚至不经________授权就采取制裁或战争,严重威胁着国际和平。

  • 27、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中古西欧封建国家的形成

    (1)建立:在________的废墟和________的基础上建立。

    (2)发展:法兰克王国的________一度建立起庞大帝国,查理一世死后,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主要国家的雏形。

  • 28、明末清初,离经叛道的思想家________

     

  • 29、________和迁往北京的《________》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钱玄同、刘半农等成为编辑部成员,共同推进新文化运动

  • 30、抗战胜利后,为了争取和平,避免内战,毛泽东赴_________与国民党谈判,国共双方签署___________19466月,国民党军队悍然进攻__________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全面进攻受挫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___________、陕北两个解放区。1947年,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拉开了战略___________的序幕。经过19489月到19491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被歼灭,随着南京的解放,国民党统治宣告结束。

  • 31、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________;1990年10月,________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一。

  • 32、“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当初将古希腊学术保存下来并仔细研读的基督教学者,亲自带着这些珍贵手稿逃到了意大利。他们在此受到热烈欢迎,因为文艺复兴学者正四处搜寻古典文献。”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古代希腊文献

    ②拜占庭帝国的灭亡是因为信奉基督教

    ③这些古代希腊文献对文艺复兴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④闭关自守导致落后,开放创新促进发展

  • 33、手工业生产

    形式

    手工业家庭及民营和__________

    特点

    世代传承;或__________;或师徒传授;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

  • 34、特点

    (1)反对③________,深入发掘人类的④_________

    (2)通过瑰丽的⑤_________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3)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创作风格。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   近代民族工商业诞生后举步维艰,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1)结合史实分析“春天”到来的原因。

    (2)列举这一时期民族资本发展最快的两个行业和涌现出的著名实业家。

    (3)简析这一“短暂春天”的历史影响。

  • 36、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前列,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于富强,进行了一系列很艰难的探索,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的那个维新派有哪些政治主张?

    (2)20世纪初,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20世纪20年代末到9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形成的两项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什么?概括指出他们主要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那些重大问题?

    (4)上述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历史给我们那些启迪?

  • 37、工业革命是怎样改变人们的生活节奏的?

  • 38、亚里士多德的名言:“人是城邦的动物。”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39、二战的历史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