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历史学家评述某次会议认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了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屡遭挫折的红军从此有了从失败走向胜利的保证。”这一会议( )
A.标志着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B.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挽救了党和红军以及中国革命
D.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2、2020年底,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国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不但大幅增进了农村居民的福祉,而且大幅推进了世界反贫困进程,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扶贫政策的成功( )
A.标志我国民主制度建设进入新阶段
B.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C.标志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3、秦至汉初,“丞相旧位在长安时,府有四出门,随时听事……国每有大议,天子车驾亲幸其殿……王者待之以殊礼”。然汉昭帝时,“政事壹决于光(霍光,大司马、大将军)”;成帝时,正式置三公官,确立起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秦汉时期丞相职权的变化
A.保证了政府决策正确
B.提高了行政效率
C.有利于完善中枢机制
D.强化了中央集权
4、如表为1928年和1932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的情况。这反映出苏联
方式时间 | 手播(%) | 马拉播种机(%) | 拖拉机牵引播种机(%) |
1928年 | 74.4 | 25.4 | 0.2 |
1932年 | 51.7 | 28.3 | 20.0 |
A.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影响有限
B.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C.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
D.工业化发展阻力较大
5、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曾国藩不但在军中发放“四书”、《孝经》,还亲自拟定《爱民歌》《劝汽营官四条》《扎营之规》《行路之规》《开仗条规》等军队纪律条例。曾国藩此举( )
A.推动了军事训练近代化
B.革除了八旗制度的陋习
C.有利于强化部队凝聚力
D.意在彰显天朝威仪气度
6、它创新之处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其最大合理性“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这种古代选官选官制度是( )
A.军功爵制
B.科举制
C.察举制
D.九品中正制
7、如图为1943年延安县运输大队资本构成图,这反映了( )
注:光华商店、盐业公司为边区政府所办
A.边区经济形势良好
B.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
C.新型经营方式引入
D.抗战力量的日益壮大
8、如图为学者估算的公元200年至1851年中国人口数量变化示意图。以下关于人口变化原因的相关解释较为准确的是( )
A.①阶段是生产组织变革的结果
B.②阶段是国家分裂动荡所致
C.③阶段得益于世界联系的加强
D.④阶段根源于赋税制度改革
9、观察如图,推断图中所示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应是( )
A.全国范围内完成了土地改革
B.进行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0、1875年,左宗棠提出收复被俄国控制的新疆地区。在早期筹措军饷的过程中,他不得不与各省督抚协商,并主要依靠个人的影响力加以催解;中央虽也有介入,但作用有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晚清( )
A.海防官员占据优势
B.封建专制统治加强
C.新疆地位有所削弱
D.权力结构发生变动
11、清代中后期,疆吏与军机大臣暗中互动几乎是普遍现象,越是地位重要的疆吏,越会设法联络军机大臣,否则不但做事不便,甚至位置不稳。这反映出当时( )
A.地方政府的离心力增强
B.军机官员擅权专政
C.政治腐败问题日益突出
D.专制皇权高度集中
12、下表所示为11-15世纪西欧国王或大封建主颁发给城市和市民的部分特许状的主要内容。据表可知,当时西欧( )
颁发者 | 内容 |
[英]亨利一世 | 伦敦市民有权利任命伦敦市长和法官 |
[英]理查德一世 | 市民拥有举办市场的权利,并且享有自由权和免关税权 |
[法]威廉·克里托伯爵 | 免除市民的若干封建税和封建劳役 |
[法]特尔瓦伯爵亨利 | 工匠和商人每年交纳一笔定额地租,即有权在市内居住和包租郊区农田,亦有权自由出售房屋、葡萄和租地 |
A.蕴含社会转型因素
B.有限王权思想得到传播
C.民族国家正在形成
D.封君封臣制度土崩瓦解
13、公元前5世纪中期,叙拉古城邦推行橄榄叶放逐法,投票时使用橄榄叶,投票数没有最低限制且可以频繁使用。许多公民因担心被流放而拒绝参与国家管理,由此引发政局混乱。这主要反映了
A.公正性缺失导致城邦瓦解
B.内部矛盾扩大了社会阶层的对立
C.权力的滥用影响国家稳定
D.轮番而治削弱了平民的政治地位
14、农业革命作为历史演化的重要事件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进程,被公认为--种历史性社会进步。主流观点认为:以栽培和驯化,以及水利灌溉为基本特征的农业革命不仅是原始时期人类采集狩猎形态的进化,而且促使了人口聚集、群体定居、城市雏形乃至国家的生成。关于下图表述正确的是( )
A.①地罗马人以谷物生产为主同时种植橄榄葡萄
B.②地苏美尔人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骆马等家畜
C.③地印第安人在特斯科科湖排种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而积
D.④地班图人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的农作物
15、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湖南民智骤开,士气大昌⋯⋯人人皆能言政治之公理,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其英俊沉毅之才,遍地皆是。自此以往,虽守旧者日事遏抑,然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湖南之士之志不可夺矣!”这体现了,湖南有志之士( )
A.引领了维新变法潮流
B.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
C.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
D.受到顽固势力的迫害
16、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都宣扬君权神授,但反对者们则多次援引《大宪章》来挑战他们的权威,这些反对者主张《大宪章)承认和保护每个英国人的自由。据此推知,《大宪章》的出台( )
A.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
B.为君主立宪制提供了法理依据
C.使斯图亚特王朝丧失了合法性
D.调整了封君与封臣的关系
17、教会法起源于罗马帝国时期的基督教法规,起初只是用来约束神职人员和教徒的宗教行为的,但在罗马帝国瓦解和罗马法律崩溃的特殊时期,教会法从宗教领域走向了世俗社会,用来约束普通人的日常行为。欧洲教会法的发展( )
A.弥补了世俗法的不足
B.成为王权复苏的重要基石
C.阻碍了罗马法的传播
D.促进了欧洲集权方式转型
18、下表可用来说明,王安石变法( )
熙宁二年(1069年)七月 | 实行“均输法” |
熙宁二年(1069年)九月 | 实行“青苗法” |
熙宁二年(1069年)十一月 | 实行“农田(水利)利害条约” |
熙宁二年(1069年)十二月 | 实行“募役法”(即免役法) |
熙宁三年(1070年)十二月 | 实行“保甲法” |
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 | 实行“市易法” |
熙宁五年(1072年)八月 | 颁布“方田均役法”“保马法” |
A.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操之过急
B.主要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
C.强调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
D.重视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
19、位于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北部的“The Viliages”(中文译名:群村)是美国商业养老社区模式的代表。“群村”内部分布有密集的娱乐活动设施、便利的医疗服务设施和友好的道路设计,适老化的设计理念在这里随处可见,目前“群村”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养老社区。这可以佐证( )
A.美国的社会矛盾基本缓解
B.美国社区的重要性超过政府
C.政府减少了社会资源投入
D.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
20、列宁指出:对个人利益的关心,能够提高生产。我们无论如何首先要增加生产,批发商业在经济上把千百万小农联合起来,引起他们经营的兴趣。把他们联系起来,把他们引导到更高的阶段:实现生产中各种形式的联系和联合。为此,苏俄( )
A.实行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
B.把土地从农民所有改成集体所有
C.直接用工业品交换农民的农产品
D.采用农民能接受的自由买卖方法
21、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奴隶贸易,奴隶船还给美洲带来了西非水稻,这种水稻在18世纪成为南卡罗莱纳和佐治亚沿海经济的基础。这反映了( )
A.物种交流改变了当地的经济结构
B.欧亚作物的传入影响了美洲农业
C.黑奴贸易促进了种植园经济发展
D.殖民活动引发了北美的族群变化
22、2018年的大国互动似乎有点“反传统”,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采访中把传统盟友欧盟称为“对手”;其后又冒着巨大的国内政治压力与俄国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中欧领导人会晤发表联合声明,强调“要抵制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支持推动全球化”。由此可推断
A.美欧之间的盟友关系已经破裂
B.美俄关系有望迅速实现正常化
C.美国霸权的跌落已经成为事实
D.多极化和全球化在艰难中前行
23、下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日战争后作的一幅漫画,名为《磨好刀再杀》。
这幅画讽刺了当时( )
A.蒋介石一方面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另一方面却准备发动内战
B.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力量不断壮大,获得国际力量的支持
C.国民党独裁专政,失去民心注定失败
D.重庆谈判是国共两党“商讨”和平建国的尝试
24、下面是明代陕西部分州府集市统计表(单位:个)。这反映了明代陕西地区( )
府别 | 州县数量 | 集市数量 | 平均数量 |
西安府 | 11 | 102 | 9.3 |
凤翔府 | 3 | 27 | 9 |
乾州 | 1 | 11 | 11 |
延安府 | 3 | 20 | 7 |
汉中府 | 1 | 1 | 1 |
全省集市数量 | 82 | 681 | 8.3 |
A.政府放松对商业活动的监管
B.政府经济政策推动大量市镇兴起
C.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D.商品经济发展存在着区域性差异
25、1946年11月至12月,国民党包办的___在南京召开,通过___,此宪法不过是国民党专制统治和蒋介石独裁的装饰品,进一步揭露了国民党当局坚持独裁和内战的真面目。
26、20世纪以来世界贸易的发展
(1)二战前:20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2)二战后世界贸易的发展
①发展历程
A.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因冷战的发生,______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受到极大影响。
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签署的______以及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仍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
C.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冷战的结束以及______的成立,世界贸易突飞猛进。
②表现
A.从1950年到2000年,全世界的贸易出口总值从约610亿美元增加到61 328亿美元,增长约100倍。
B.生产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一些产品往往由众多国家的公司合作完成。
27、消极影响
(1)导致了社会________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________严重、疾病与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工业革命提供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继续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
28、郑和下西洋
(1)目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2)概况:15世纪前期,________派郑和远航海外。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________沿岸。
(3)影响
①积极: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________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
②消极: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后来未能持续。
29、绘画成就以_______画最为突出,其特点是不强调写实,注重_______和_______情趣。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
30、影响:
阶级矛盾和________矛盾尖锐化,最终爆发了农民起义。
31、第二次鸦片
(1)目的
(2)第二次鸦片战争起止时间:________
(3)条约: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________》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进入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________》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__》
32、发展
时间 | 概况 |
13世纪 | 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逐步征服____。 |
14世纪中期 | 跨过今黑海海峡向欧洲进军,逐渐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 |
1453年 | 攻占君士坦丁堡,灭亡____②,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定为首都。 |
16世纪后期 | 征服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建立起地跨____③三洲的大帝国。 |
33、法律政令,规矩绳屬 法律政令不仅起到规范社会的作用,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依据提示并结合地图,填写表格。
法律条款或政令 | 文献或相关事件 | 国家 |
版籍奉还、废藩置县实行地税改革,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权 |
|
|
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土地所有者自由经营、买卖及出租其土地的权利 |
| B |
农民获得自由民的权力和地位。缴纳赎金后,可得到一块份地 |
|
|
本宪法所授子的全部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 |
|
|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利,为非法权力 |
|
|
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但法令所禁止的使用不在此限 |
《民法典》 |
|
34、两极格局的形成: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____正式形成。但是,两极格局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____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____及其盟国。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
3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晁错复说上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
——班固《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求,封建国家历来关注着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汉农民的生活处境。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什么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自耕农在中国古代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古代历代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来保障自耕农的地位?
36、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抗争史。
请回答:
近代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使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请列举近代前期三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及战后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37、网络媒介与于其他大众传媒媒介相比,有哪些优势?
38、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形成。
39、全面内战的爆发的标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