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提出要珍惜春天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表现出不服老的精神。苏轼《浣溪沙》中也有类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春夜喜雨》中的一组对偶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偏旁成字组词
黑 ________ ________ 垂 ________ ________ 见 ________ ________
申 ________ ________ 林 ________ ________ 帛 ________ ________
3、按课文《蜗牛》内容填空。
①它爬得慢极了,脖子________,背上________的壳像________向下坠着。
②我以为它会________,会________,会放弃爬墙的________,然而,它又爬上了墙壁,一点儿一点儿地________往上挪动着。
4、写反义词,并按要求练习
来________ 开________ 出________
我也能写反义词:
哭________ 慢________ 多________
远________ 左________ 矮________
双_______ 假________ 满________
5、按古诗内容填空。
1.《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他的诗清新淡雅,素有“______,______”的美誉。这首诗的前两句点名了送别的______、______、______,后两句写的是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
2.《送元二使安西》的前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令是______,地点是______,景物是______和______,这样就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
3.写出最后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_。其中“劝君更尽一杯酒”,充分表达了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1】诗歌所描写的节日是( )
A.除夕夜
B.中秋节
C.元宵节
D.端午节
【2】体会诗歌情感,可以从抓关键词入手。如诗中“_______________”一词,就展现了游人高涨的游玩兴致。
【3】诗歌后两句接连反问,请分析这样表达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阅读诗歌, 回答问题。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1】“吟”是_____的意思。
【2】解释下列词语。
(1)等闲:________(2)浑:__________(3)清白:________
【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所受的磨炼,其实象征着____;后两句描写了____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___的决心。
【4】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千锤万凿,_____烈火焚身,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_______,立根原在_______。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诗的第一句中,“_____”字特别传神,写出了竹子_____的性格。诗的第三句中,“千”和“万”写出了竹子面对的考验 __________。
【3】说说本诗后两句的意思。
【4】这首诗采用了_____的写法。下列哪一项不是本诗表达的情操?(______)
A.刚正不阿 B.秉公无私 C.正直不屈 D.铁骨铮铮
【5】“尔”的意思是_________。占诗文中的名称很有讲究。请为下列名称选择恰当的解释。
寒舍( ) 在下( ) 晚生( ) 贤郎( )
A. 晚辈自称 B.对人称自己的家
C.谦称自己 D.对对方儿子的称呼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为人民服务(节选)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这段话的中心句是( )
A.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B.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C.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D.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2】先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再写出这句话的意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固:_____ 或:_______ 于:______
(2)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以张思德同志的事例来说明观点,请你再补充一个具体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提到的司马迁,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_____》, 被鲁迅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 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 差不多 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 )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 )会使中国工程师失去信心。
1.给短文中没加点的部分加上标点符号。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周密——( ) 勉励——( ) 恶劣——( )
4.用~~~画出本段中的过渡句。
5.从文中可以看出詹天佑有
的科学精神。
11、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敬爱的老师,回顾6年的历程,我们的每一点成绩,都凝(níng líng)聚着您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您的帮助和教诲(huǐ huì)□是您□在课堂上一丝不苟苟(jù gǒu)地向我们传授各种知识□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chú zhòu)鹰假日小队□活动□是您□为了指导我们科技小组搞小发明□利用星期天跑图书馆□查阅资料□日夜操劳,您的额头上已爬满了皱纹;粉笔的灰尘,已把您的青丝染成了白发。然而,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痴情;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那颗永远年轻而富于创造的心。老师啊老师,您以自己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1】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教诲——( ) 凝聚——( ) 敬爱——( ) 回顾——( )
【3】用“~~”画出文中同时用了排比和比喻两种修辞手法的一个句子。这个句中分别把老师比作 、 、 。
【4】六年的小学生活,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关怀,离不开老师的教导,离不开同学的帮助,此时此刻:
①用一句古诗来赞美你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几个成语来表达同学之间的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文段,然后完成练习。
“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小手枪,就向外走。我紧跟在他的后面,走出屋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
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怖的目光瞅了瞅父亲。
“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传来粗暴的吼声,穿灰制服和长筒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 枪口对着父亲和我。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他的胳膊上拴着绳子,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
【1】这几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李星华。
【2】从(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可以看出父亲非常沉着、镇定。
【3】用“ ”画出描写我十分惊慌害怕的句子(两处)。
【4】用“ ”从文中找出与下面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安妮的一生
安妮·弗兰克,1929年6月12日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个犹太人家庭,自幼备受父母的宠爱,上学后又深得老师的喜爱。1942年7月,为了躲避纳粹党的迫害全家躲进普林森河畔小屋,藏身阁楼密室25个月。这位13岁犹太少女在日记中记下了她的孤独和恐惧,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后被人告发,1944年8月被捕,1945年3月死于集中营,年仅16岁。
(二)《安妮日记》一则
最亲爱的吉蒂:
阳光普照,天空深蓝,和风轻佛,我渴望着,真的渴望着一切:交谈、自由、朋友、独处。我渴望……哭一场!我觉得我仿佛要爆炸。我知道哭会有帮助,可是我不能哭。我浮躁不安。我从一个房间踱到另一个房间,从窗框的细缝呼吸,感觉到心在跳着,好像在说:“终于,满足我的渴望吧……”
我想,春天已经在我内心里。我感觉到春天在苏醒,我在我整个身体和灵魂里感觉到它。
(1944年2月2日 星期六)
【1】辨字组词。
宠________ 期________ 孤________
庞________ 斯________ 狐__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同义词。
孤独——____ | 期盼——_____ |
祝愿——_____ | 渴望——_____ |
【3】安妮渴望得到哪些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什么使安妮无法得到她渴望的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过这两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你对安妮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在本段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本段最后连用“跨、飞、溜、闪”四个动词,形象准确地表达了( )
A.时光不知不觉地流逝。
B.时间去得快来得快。
C.无形的时间就像太阳一样。
D.太阳和时间都是易逝的。
【3】本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细节:______、______、______,向我们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
【4】“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这句话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感叹句:把下面句子改写成感叹句。
山林里的小鸟叫声清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发现了这一只瓦砾似的贝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改成反问句:
2.春天到了,映山红开了。请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这一美景。
3.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不比做什么,很值得观赏。
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接句子:
4.东东很聪明,就是学习上怕吃苦,爸爸想勉励他勤奋学习,就赠给他这样一句名言“ , 。”
18、按要求写句子。
(1)小溪哗哗地流着。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姑娘捧着硬币对张丽说:“我数了两遍,请您数一下吧!”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搭石不是家乡人勤劳的象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
陈述句:
(2)北京是我国的四大直辖市。
修改病句:
(3)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
缩句:
(4)你们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反问句:
(5)造句:
浏览:
21、习作与表达。
临近毕业,翻开成长纪念册,你会看到在妈妈怀抱里的自己,在景点旅游的自己,戴着红领巾学习的自己……哪一张照片让你久久难忘呢?你想对过去的岁月说些什么?请以“照片”为话题,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