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释下列画线词的意思。
(1)通国之善弈者也。________
(2)一人虽听之。________
(3)思援弓缴而射之。________
(4)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________ ________
(5)为是其智弗若与?________
2、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______)刮风下雨,我们(______)准时到校学习。
2.每天早晨上学,(______)我去约王军,(______)他来约我。
3.多读课外书,(_______)能增长知识,(______)能开拓视野。
4.你(______)懂得了这个道理,(______)要自觉去做。
5.有些东西(______)失去,(______)再也不可能得到了。
3、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情景—__________ 近亲—__________ 模仿—__________
牵挂—__________ 鼓励—__________ 安慰—__________
4、根据句意写出词语。
(1)看得多了,不以为奇。____________
(2)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____________
(3)比喻有恒心,有毅力。____________
5、补充词语,并任选一个造句:
张灯结_______ 肃然______敬 蜂______而至
惊心动______ 养______处优 语重心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比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练习。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两首诗都是描写__________(季节)的,却各有特色。《钱塘湖春行》看似白描,实则重点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春夜洛城闻笛》中触发诗人故园之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诗句回答)。
【2】对比这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 《春夜洛城闻笛》 | 《钱塘湖春行》 |
诗的体裁不同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表达的情感不同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给人的感受不同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3】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钱塘湖春行》这首诗,诗人巧用“乱”“迷”“没”等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西湖美丽的景象。
B.《钱塘湖春行》结尾两句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感叹。
C.《春夜洛城闻笛》首句中“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D.《春夜洛城闻笛》着重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
【1】把横线上写出诗的后两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这是一首______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
【3】诗的前两句是______描写。诗中描写别时的景物有黄__________________。
【4】诗的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朗读古诗《游园不值》,完成练习。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
,一枝红杏出墙来。
【1】补充古诗。
【2】看拼音,写词语
cāng tái(____)lián xī(____) chái fēi(____)
【3】解释词语。
(1)应怜:____________________
(2)屐齿: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扣:____________________
(4)柴扉: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赏析
(1)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______),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2)诗歌题目中的“值”是______的意思,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游园不值》是_____ (朝代)诗人_____ 所写,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诗中写得非常形象又充满哲理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______________
(4)与《游园不值》中的蕴含哲理的诗句一样,还有苏轼《题西林壁》中的______,______ 。和杨万里《小池》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出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泊船瓜洲》②《滁州西涧》
③《游园不值》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叶绍翁(_______) (2)王勃(___________)
(3)韦应物(_______) (4)王安石(_________)
【6】在下列古诗句中填上合适的花名,你一定行!
人闲(_______)落,夜静春山空。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_______)蘸水开。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_______)。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_____)村。
9、阅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的部分片段,完成练习。
开头:在共和国珍藏的记忆中,有这样一封情深义重的书信,是朱德写给好友戴与龄的,就是这一封信帮助朱德的两位母亲渡过了难关。
结尾:这封信现保存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中。满纸质朴的语言,饱含着朱德对自己两位母亲博大深沉的情意,也体现了革命者大公无私的坦荡胸怀。
【1】用“_____”画出开头和结尾中相呼应的内容。
【2】对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
A.在文章开头提到的内容,结尾时再呼应一次,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
B.这样写突出了这封信的珍贵和朱德对两位母亲深沉的情意
C.开头和结尾中有的句子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是意思相同,这样写重复了
D.文章运用这样的开头和结尾,使整篇文章结构更加完整、严谨,主题明确
10、快乐阅读
掌心化雪
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她丑得名副其实,肤黑牙突,大嘴暴睛,神情怪异,好像还没发育好的类人猿,又像《西游记》里被孙悟空打死的那个鲇鱼怪。爸爸妈妈都不喜欢她,有了好吃的好玩的,也只给她漂亮的妹妹。她从来都生活在被忽略的角落。
③在学校,丑女孩更是倍受歧视,坐在最后面,守着孤独的世界。有一回,班里最靓的女生和她在狭窄的走廊遇上,一脸鄙夷,小心翼翼地挨着墙走,生怕被她碰着,哪怕是衣角。丑女孩满怀愤懑,又无处诉说,回家躺在黑暗里咬牙切齿,酝酿复仇--她要买瓶硫酸,送给同班的靓女;甚至妹妹也要"变丑",逼着父母学会一视同仁。
④不是没有犹豫。她一直善良,碰见走失的猫狗都会照顾。于是,她蒙着纱巾,遮盖住丑陋的面孔,去见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老师。哪怕对方有丁点厌恶,都足以把她推下悬崖。
⑤老师眼神明净,声音柔和,鼓励她解下纱巾。她踌躇地照做了。老师微笑着起身,走过来,轻轻拥抱住她。那一刻,陌生温暖的怀抱,化解了她身上的戾气,让她莫名落泪。从此,丑女孩一改阴郁仇视的眼神,微笑的她最终被父母、同学接受。
⑥只需一个拥抱,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个小时,一天、一个月,乃至一生。
⑦平凡如我们,都需要这样的爱,相互鼓舞慰藉。
⑧记得有一次,我去医院看眼睛,被点了药水之后,刚才熟悉的世界陡然陷入黑暗。身外一片人声扰攘,脚步杂乱,我却战战兢兢不敢举步,恍惚只觉面前横亘万丈深渊。幸好有只手伸过来,轻轻把我送到长椅上坐定。这只陌生的手让我渐渐安心,心情坦然。
⑨我的先生只是市井小人物,但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深入骨髓。他每月工资少得可怜,从不肯乱花一分钱,但是身上总是带着硬币,施与沿途乞讨的老人。有一天,我们结伴回家,他看到一位老人在秋风中双手抱膝,脑袋低垂到胸前,瑟瑟颤抖,马上掏出零钱,又拉着我走到附近一家小吃店,买了几个热包子,放到老人面前。他做这一切都很自然,并不骄矜自喜,反而觉得羞愧,羞愧自己能力不够,无法盖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⑩这个世界流行的是强者和超人,渺小如蝼蚁、脆弱似玻璃的小人物,更需要洞察幽微的眼睛,需要有力的手,带他们走出窘境。假如你碰到黑暗里挣扎的人,请不要背过身去,伸出一只手,就能给对方一个春天,让一颗心慢慢复苏。即使对方并不知道你是谁,也会一直记得你掌心的温度。
⑪不以善小而不为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轻轻的鼓励,都足以变成一个人心中的蜂飞蝶舞、水绿山蓝。因为现实如此冰冷坚硬,人心更要柔软,好比掌心化雪,滴滴晶莹。
【1】作者在文中记叙了三则小故事,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⑨段中“我”的先生当时为什么“并不骄矜自喜,反而觉得羞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全文,谈谈你对题目“掌心化雪”的含义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下面例句,结合文中丑女的遭遇,以“不以恶小而为之”开头,写一句话。
例句:不以善小而不为--个温暖的眼神,一句轻轻的鼓励,都足以变成一个人心中的蜂飞蝶舞,水绿山蓝。不以恶小而为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有不少精彩语言值得品味,请摘录两句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作简要的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现代文阅读。(选择题每题2分)
拒绝洋垃圾(节选)
2019年5月10日,在瑞士日内瓦,包括中国在内的186个国家共同通过了一项协议:
不再允许发达国家将他们的塑料垃圾随便丢给发展中国家处理。
这项协议明显契合于人类长远发展,然而,在这需要展现国家担当的时刻,美国政府却站在了“对立面”——反对协议。
放眼世界,面临垃圾危机同时又抱持别扭心态的,并非美国一家。
比如,韩国。2019年3月,有媒体关注到,韩国义成郡一座垃圾山,从2018年12月开始燃烧,熊熊火焰持续3个月未熄。据报道,要把所有的垃圾都烧掉需要5年的时间。而让人猝不及防的是,这则报道末尾冷不丁冒出一句:“造成韩国一切的,就是中国的视而不见”。
再如,澳大利亚。作为全球第二的垃圾产出国,年均125万吨的高污染固体垃圾,让澳大利亚回收系统面临崩溃。政府不得不支付高额费用,科学家们也在疯狂想招。他们用可回收材料制造了长凳、桌子,甚至修起了垃圾路,却仍是杯水车薪。于是,又一顶大帽子向我们砸来:中国洋垃圾禁令,导致全世界崩溃。
世界上( )任何一个国家注定就是“垃圾工厂”,( )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强迫别人处理垃圾。长久以来,在全球垃圾贸易链中,发达国家将固体垃圾出口到发展中国家进行处理、回收、再利用,既能处理废品又能获得收益。这样的“舒适区”使得某些国家已然忘记了“自己的垃圾自己收”这个连三岁孩童都懂的道理,更没有建立起与本国垃圾规模相匹配的处理能力。
从前,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长期都是“世界垃圾处理厂”,从中收获一定经济收益的同时,承担着巨大的社会和环境成本。如今,当环境与健康的重要性愈发突显,当转型升级成为发展的必过之坎,拒收洋垃圾就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对此,任何人都无权说三道四,指手画脚。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塑sù料 契qì合 别biè扭
B.崩溃guì 禁jìn令 舒适shì
C.强qiáng迫 处chǔ理 杯水车薪xīn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指手画脚(绘画)
B.说三道四(说)
C.视而不见(看见)
D.猝不及防(忽然)
【3】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入短文中括号里的一项是( )
A.如果……那么……
B.没有……也没有……
C.不是……就是……
【4】洋垃圾禁令协议通过以来,哪些国家对协议持反对态度?用“ ”在短文中画出这个问题的关键句。
【5】韩国媒体有报道称,韩国垃圾山燃烧、雾霾严重,是中国拒绝洋垃圾导致的。如果你面对这样的记者,你将会怎么反驳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针对少数国家在垃圾回收处理问题上围攻中国的做法,你有何感受?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片段,回答问题。
①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子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
②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③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________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锲”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_。
【2】按照课文,把短文中的第①段的横线填完整。
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
【3】文段中“追根求源”的意思相近的俗语是________。
【4】文段中见微知著的意思是________。
【5】文中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例子,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试举一例:________。
【6】第③段中“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来的”这句话是________说的。
A. 陈景润 B. 郭沫若 C. 钱学森 D. 华罗庚
【7】“打破砂锅问到底”表达了________的科学精神。
13、多彩的阅读园地
阅读文段《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完成各题。
到星期四晚上,①天气有起色,汤姆提着姨妈那只洋铁旧灯笼,拿了一条遮灯光的大毛巾,乘机溜出去。他把灯笼藏在哈克的糖桶里,开始望风。午夜前一小时,客栈关了门,连那仅有的灯光也熄灭了。西班牙人没露面,巷子里也没人走动,一切平安无事。
夜色深深,万籁俱寂,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雷声。汤姆拿起灯笼,在糖桶里点亮后用毛巾将它紧紧围住。夜幕中两个探险者蹑手蹑脚朝客栈走去。哈克放哨,汤姆摸着进了巷子。②好一阵工夫,哈克焦急地等待着,心头好像压着座大山那样沉重。他希望能看到灯笼闪一下光,这虽然让他害怕,但它至少说明他还活着。
汤姆好像走了有好几个小时似的。他一定是昏过去了,要么就是死了,或许因害怕和兴奋,心脏炸裂了。③不安中,哈克已不知不觉地接近那条小巷,心里诚惶诚恐,时刻准备着意外不测的降临,一下子把他吓得憋过气去。事实上他已没有多少气了,他现在只能一点一点呼吸。这样下去不久就会心力衰竭。突然灯光一闪,只见汤姆狂奔着从他身边跑过。
“快逃!”他说,“快逃命!”
他不必再重说,一遍就够了,还没等汤姆再说下去,哈克的速度已达到每小时三四十里,他俩一口气跑到村头旧屠宰场的空木棚那里才停下来。他们刚到屋檐下,风暴就来了,接着大雨倾盆而下。
【1】结合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万籁俱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诚惶诚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夜色深深,万籁俱寂,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雷声。”属于______________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A.句①是动作描写,表现了汤姆的细心和聪明机灵。______
B.句②运用了心理描写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哈克的紧张不安。______
C.句③是心理描写,既表现了哈可的惊慌,也表现出他对汤姆的关心。______
【4】根据选段内容,给文章拟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
【5】学了本单元的几篇课文,我们认识了三位著名作家的作品,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塞尔玛·拉格洛夫的《骑鹅旅行记》的故事梗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光 阴
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但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声。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shí sh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进行的节奏(zòu còu)。
当蓓(bèi péi)蕾在春风中粲然 A (zhàn)开湿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人世间报到时,他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当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飘飘 B (zhuì)落时,当垂危的老人以留恋的目光扫视周围的天地时,他( )沉着而又默默地走,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
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他公正。( )你权重如山,腰缠万 C (ɡuàn),( )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己有,哪怕你一掷(zhèn zhì)千金,他也决不会因此而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重他,他( )在你的身后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有时,短暂的一瞬会成为永恒,这是( )他把脚印深深地留在人们的心里。
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 D (yān)没了他的脚印。
(1)将文中加黑字不正确的诗音删去。
(2)在文中A、B、C、D处填写正确的字。
A: B: C: D:
(3)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还是 尽管 尽管 便 因为
B.仍旧 即使 即使 就 由于
C.还是 不管 还是 便 因为
D.仍然 哪怕 或是 就 由于
(4)多音字组词。
悄 qiāo( ) 散sǎn( )
qiǎo( ) sàn( )
(5)从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 )——( ) ( )——( )
(6)全文运用 化的写法,写到了岁月的无情却又慷慨、公正。其中第2~4段运用了 ,句式,而第7、8段则运用了 的写法。
15、改成“因果关系”的说法
那时候,清政府腐败无能,刚一提出“京张”铁路的修筑计划,帝国主义就出来阻挠、要挟。
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
(1)这幅画是我们班刘波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不会忘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6分)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它有千斤重,(仿写句子)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搞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改为陈述句:
他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缩句)
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缩句)
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仅有的亲人。(修改病句)
我觉得没有什么比这鱼汤更优美的了。(修改病句)
18、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这条公路宽阔、平坦。这条公路漂亮。(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赵虎说:“我要向灾区人民捐100元。”(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证据面前,他不得不承认错误。(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一进学校,我就看见一排教学楼和一阵阵读书声。(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芳草地。
不久,你就要小学毕业了,外地的亲友一定很挂念你,想知道你的学习如何,身体怎样,什么时候毕业……请你给外地的亲友写一封信,告诉他们你最近的情况和暑假的打算,要写得具体真实,注意格式,4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