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按课文内容填空。
1.《三打白骨精》选自名著《_____》,我从中认识 ______________的孙悟空。这部小说中还描绘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
2.吴国少年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字成语)的故事巧妙地劝阻吴王攻楚,从故事中我们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近字对比组词
筝________ 蜈________ 倘________
睁________ 误________ 躺________
峥________ 娱________ 趟________
3、补全下列词语,再选词填空,并用画“_____”的词语造句。
无______无故 ______七八碎 ______灯结彩 精兵______政
重于______山 万______更新 ______天盖地 狂风______雨
(1)表示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的词语是______;含有比较意味的词语是______;能比喻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的词语是______。
(2)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成语近义词
江郎才尽(____) 移花接木(_____)东施效颦(_____) 守株待兔(____)
百发百中——(____) 急功近利——(____) 不求甚解——(____) 白日做梦——(____)
胡言乱语(____) 多此一举(____) 高朋满座(____)
形影不离(____) 开门见山(____) 要言不烦(____)
5、给加点字注音。
学弈(______) 鸿鹄(______) 弓缴(______) 弗(______)若之矣(______) 弗若与(______)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_______,立根原在_______。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诗的第一句中,“_____”字特别传神,写出了竹子_____的性格。诗的第三句中,“千”和“万”写出了竹子面对的考验 __________。
【3】说说本诗后两句的意思。
【4】这首诗采用了_____的写法。下列哪一项不是本诗表达的情操?(______)
A.刚正不阿 B.秉公无私 C.正直不屈 D.铁骨铮铮
【5】“尔”的意思是_________。占诗文中的名称很有讲究。请为下列名称选择恰当的解释。
寒舍( ) 在下( ) 晚生( ) 贤郎( )
A. 晚辈自称 B.对人称自己的家
C.谦称自己 D.对对方儿子的称呼
7、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练习。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_________,___________。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在横线上将诗句补充完整。
【2】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朝露待日晞”中的“晞”可理解为晒干;“昆黄华叶衰”中的“衰”可理解为衰败。
B.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自然景物的盛衰规律来警示我们要珍惜时光,及时努力。
C.作者的目的是通过描写冬葵,百川,赞美万物的勃勃生机。
【3】劝说人们抓紧青少年时光,认真工作学习,有所作为时,常引用本诗中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4】先描红练习一下,再选择这首诗中你喜欢的句子,用行书来写一写。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________________
8、古诗阅读
采薇(节选)
昔我__________矣,杨柳依依。
今我________思,雨雪霏霏。
______迟迟,栽渴载饥。
我心______ ,莫知我哀!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选自《 ____________》。诗的主人公是一位__________。
【3】选出下列字词在诗中的读音或意思,在括号里打“√”。
雨:A.yǔ( )B.yù( )
迟迟:A.迟到( )B.迟缓的样子( )
载:A.zǎi( )B.zài( )
莫:A.不要( )B.没有人( )
【4】诗中与“昔”相对的字是“______”,由此呈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情景,分别是:①_______;② __________。
【5】从诗中可知,主人公现在所处的地点是_______,处境是_______。一个“_______ ”字体现了此时主人公内心无限的_______之情。
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②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在老舍笔下老北京的元宵节是_________(用文中的词语回答)的日子。老舍写元宵节详细写了_________,简略写了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老舍写元宵节为什么要写除夕和大年初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这样写的好处是让文章表达更加生动。仿照这种写法,用近义词“独出心裁、别具匠心、与众不同”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灯是“一种广告”?联系生活实际,写一条让你印象深刻的广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春 笋
我爱竹山,我爱竹林,我更爱竹山的春色,竹林的后代——春笋。
春日,春雨潇潇,绿幽幽的竹山,翠生生的竹林,像一幅烟雾迷蒙的水墨画,雨雾纷纷洒在竹叶上,沙沙沙沙,像少女轻抚琴弦,像春蚕吞食桑叶。嘀嗒——嘀嗒——小水珠掉地上,渗进土里,地里的笋芽儿如同婴儿吮吸母亲的乳汁,咂呀咂,积聚着力量。
呵,一夜之间,又有无数春笋拔地而起啦!瞧,漫山遍野,密密麻麻,一个个像尖锥似的,披着淡绿的嫩衣,在春风中抿着嘴笑,在春雨里淋浴。
呵,春笋生得多么顽强呀!春雷一动就破土而出,冲破地皮蹦出来,顶开沙土冒出来,蹿出石缝钻出来……别看它们嫩生生的,浑身可充满活力。比网纤更坚强,比风钻更锐利,任何阻碍也压制不住它们向上的生机。
啊,春笋长得多么欢畅啊!迎着阳光,吸着雨露,一个劲儿地拔节,叭叭叭,一节,一节,又一节……你追我赶,竞争着向上,向上,山泉叮叮咚咚,为它们伴奏,鸟雀欢鸣为它们鼓掌:长吧,长吧!高高的蓝天多广阔,看谁快快长成材,比谁早日作贡献。
1.第4自然段中描写春笋破土而出的动词有 、 、 、 、 和 ,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春笋具有 。
2.用一系列的动词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中心句: 。围绕中心,作者描写了春笋
的 、 、 。
4.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用“ ”画出文中的拟人句。(各一句)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北京的春节(节选)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从腊八起,铺户就加紧上年货,街上增加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他们都是只在这个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摊子都让孩子们的心跳得更快一些。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像卖松树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就用榛仁。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一切,也必须赶快给孩子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1】选段是按照( )写的。
A.时间顺序 B.地点顺序 C.空间顺序
【2】赏析“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孩子们准备过年,有哪几件事是喜欢做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零七八碎儿”在文中具体指( )
A.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食物
B.风筝、空竹、口琴等
C.麦芽糖与江米糖
【5】这个片断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一段话,然后完成练习。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____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____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____了传染病对鹿群的____。而人们____要保护的鹿,____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____森林,____自己的“祸首”。
——选自《狼和鹿》
【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据初步统计,2019年上半年,民政部指定的20家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为全国1400多家公募慈善组织发布募捐信息1.7万余条,累计获得52.6亿人次的点击、关注和参与,募集善款总额超过18亿元,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爱文表示,互联网慈善已经成为慈善事业新的重要增长点。
【材料二】
图1不同年龄段人数和捐款占比图2某公益平台捐款人数占比排名(2008年至今)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二,回答问题。
(1)从图1中可以看出,捐款占比最高的年龄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数占比最高的年龄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2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任意写出一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两则材料可以看出慈善事业的趋势是( )(多选)
A.捐款人群年轻化
B.捐款平台正规化
C.捐款方式网络化
【4】今年的新冠疫情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面对疫情,国人凝心聚力纷纷捐款捐物。对此你怎样看?身为小学生的我们能为公益事业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生活中的小镜头》,回答后面的问题。
生活中的小镜头
①我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中那一个个精彩的小镜头。然而,我更偏爱图书馆里一个个小镜头。
②清晨,图书馆的大门敞开了,各种各样的人便争先恐后地涌进了图书馆。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黑发的,白发的……穿皮鞋的,穿布鞋的,穿球鞋的,高跟的,矮跟的……宽敞的图书馆似乎显得拥挤了些。
③人们进了图书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欣慰地笑了笑,似乎这封闭一夜的图书馆空气很清新似的。紧接着,那双眼皮,那丹凤眼,那眼角布满鱼尾纹的眼睛,都各自盯上自己的目标;那粗糙的手,细腻的手,宽大的手,纤细的手,都小心翼翼地拿下书,极温柔地抚摸着,就像抚摸着孩子光滑的脸蛋儿……
④图书馆里骚动了一阵之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偶尔听到翻书的声音,显得极小,极短。人们完全沉醉在书的海洋里了……
⑤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一边看着,一边伏案疾书,有时,还停下来皱紧眉头沉思,时不时地扶扶那已滑落到鼻梁上的眼镜,似乎忘掉了周围的一切;一位梳披肩发的姑娘,此时已顾不及去整理那有些散乱的长发,只是用大眼睛在书上贪婪地扫着,不时地甩一下那束垂到额前的刘海儿,看那神情,要是有把剪刀的话,她一定要把那束刘海儿剪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鼻梁上架着老花镜,眯着眼睛,把书拿得远远的,显得很费力,但仍旧舍不得把书放下,似乎不看个够是绝对不罢休的;几个孩子趴在桌上,_______________。
⑥我没有打扰任何人,悄声无息地离开了图书馆。但这生活中的小镜头,我却怎么也忘不了。它似乎告诉了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
【1】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的手 (_______)的手 (________)的手
(_________)的手 (_______)的手 (________)的手
【2】根据第②、③自然段回答。
(1)作者抓住八组镜头从不同角度来描写到图书馆看书的人,第二自然段一组写____________,一组写_____________。第三自然段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组镜头。
(2)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第⑤自然段回答。
(1)用“__ ___”划出表示联想的句子。
(2)请你学习作者细致生动的描写方法,在下面的横线上照样子把这段话中“几个孩子”是怎样看书的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一句你最欣赏的有关读书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生活中的小镜头,我却怎么也忘不了。它似乎告诉了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根据你的理解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1. 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感叹句)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疑问句)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反问句)
17、句子训练。
(1)我们积极响应“人人动手。绿化祖国”的要求。(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
(2)爸爸对小明说:“今天你跟我去奶奶家一趟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
(3)听了这话,他愤怒极了。(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
18、大黑猫得意扬扬地念了一阵经。(用同样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例:乌云遮住了太阳。乌云把太阳遮住了。太阳被乌云遮住了。
【1】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改成“把”字句) 。
(改成“被”字句) 。
【2】这支笔难道不是小红的吗?(改成陈述句)
【3】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为拟人句)
【4】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改为转述)
【5】我们讨论并听取了别人的意见。(修改病句)
【6】这件事是真的。(改为反问句)
【7】天上的星星闪亮亮的。(改为比喻句)
20、按要求写句子。
1.老师对我说:“我相信你不会知错还犯错。”(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花的秘诀是在传承中得到创新。(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天真”的其中一个词义写一句话。
天真(心地单纯,性情直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真(头脑简单,容易被迷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聪明机智的大卫,出其不意地打败了狂妄自大的歌利亚。
缩为最简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温柔的春风轻轻地吹拂着柔嫩的柳丝。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天地。
题目:我好想
提示: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由于不同的经历和感受,往往都有许多奇思妙想、美好愿景,或远大理想,请你敞开心扉,写一篇作文,表达出你的真情实感。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我好想长大”“我好想遨游太空”“我好想成为科学”……),再作文。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语句通顺、连贯;标点符号使用恰当;不得抄袭、套作;字迹工整、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