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句子的主要意思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我把那件印着骄傲地仰着头的大角麋鹿的运动衫放在柜台上。
A.骄傲仰着头的麇鹿。
B.运动衫放在柜台上。
C.印着麋鹿的运动衫。
D.我把运动衫放在柜台上。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但……而且 既然……就 即使……也
(1)( )山高路险,我们( )要努力向上攀登。
(2)( )老师让我帮助你,我( )要负责到底。
(3)他( )自己刻苦学习,( )热情帮助同学。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蚂蚱 步伐 樱花 肃然起尽 B.妒忌 拔河 呐喊 神机秒算
C.酥软 过奖 麻醉剂 圆滚滚 D.繁忙 荣辛 酒席 一饮而尽
4、补充成语。
有很多成语,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你能把它们逐一填写完整吗?(赶快动手试一试吧!)
月光如______ 挺拔如______ 浩瀚如______ 清亮如_____
凝滑如_____ 水平如_____ 心急如_____ 烈日如_____
暴跳如_____ 岁月如_____ 人流如_____ 挥汗如_____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____ 乃: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示:_____ 儿: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比一比,组成词语
缕( ) 泄( ) 婉( )
搂( ) 泻( ) 碗( )
7、猜字谜。
(1)消灭蚊虫。( )
(2)一日夫。( )
(3)左边是女,右边是男,站在一起,人人称赞。( )
(4)花园四角方,里面真荒凉,只有一棵树,种在园中央。( )
(5)山中大王爱吃糖,吃得牙齿掉光光,兜里还藏一块糖。( )
(6)一个游水,一个吃草,合在起,味道真好。( )
8、猜字谜。
(1)三人同日来,喜见百花开。 __________
(2)宝玉不在姑娘在。________
(3)草堆下面两只狗。_________
(4)你我各一半,互相来征战。 ________
9、阅读短文《上帝的苹果》,完成练习。
约翰死后去见上帝,上帝查看了一遍他 历,很不高兴:“让你在人间活了60年,怎么一点成绩也没取得?”
约翰辩解说:“主啊,这也不能完全怪我,是您没给我机会呀。如果您让那个神奇的苹果砸在我头上,那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就该是我啦。”
上帝想了想,说,“好吧,我们不妨就实验一次。”
上帝手一挥,时光倒流回到了30年前的那个苹果园。上帝摇动果树,一只红苹果落下来,正好掉在约翰的头上。约翰捡起苹果扯衣襟擦了擦,没几口就把苹果给吃了。
上帝又让一只更大的苹果落在约翰的头上,约翰又把那只苹果给吃了。
上帝叹了口气:“可怜的人啊!”决心再给约翰一次机会。上帝再次摇动苹果树,一只大大的苹果准确地落在约翰头上。
约翰勃然大怒,捡起苹果狠狠地扔出去:“该死的苹果,扰了我的好梦。”
苹果飞出去,正好落在正在睡觉的牛顿头上。牛顿醒了,捡起苹果,豁然开朗,就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时光重新回到现在,上帝说你现在该心服口服了吧?约翰哀求道:“主啊请您再给我一次机会吧!”
上帝摇摇头:“不用了。苹果砸在每个人头上的机会都是相同的,只是每个人把握机会的能力不同。”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眉开眼笑--( )迷惑不解--( )普通--( )
【2】面对上帝的责备,约翰有什么反应?用“_____”在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
【3】时光倒流回到了30年前的那个苹果园,上帝都给约翰哪些机会?结果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帝为什么不再给约翰机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想到了哪些与“机会”有关的名言警句?请写出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虎癖”
崇山峻岭,古树参天。林中阴森森的,使人觉得毛骨悚然。施耐庵来到一棵大树前看了看,就顺着树干爬上去,坐在树枝上,机警地观察着四周,像是在等待什么。突然,一只梅花鹿“嗖”地从眼前蹿过,紧接着,一声雷鸣般的虎啸,从林中跳出一只斑斓猛虎。下面是一场饿虎扑食和梅花鹿逃生的惊心动魄的博斗,施耐庵看得如痴如呆,直到老虎离去多时,他才从树上溜下来,又转到别处观虎去了。
原来,施耐庵正在构思写作《水浒传》,为了突出英雄的神威,他计划在作品中多处写到打虎的场面,但自己从来没有见过山中老虎,对老虎的习性、生活动态和捕食情形,都只凭传说和想象了解。为了弥补这个不足,他就到深山里观虎来了,并且找了许多有经验的猎户,了解他们猎虎以及与虎博斗的情况。所以,后来施耐庵在写到解氏兄弟猎虎、李逵沂岭杀虎、武松景阳冈打虎时,都写得绘声绘色,栩栩如生。
【1】读短文,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 )山( )岭 古树( )天 ( )( )如生
如( )如( ) 毛骨( )然 ( )心动( )
【2】施耐庵观察虎,不仅___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和题目相照应的句子。
11、课内阅读。
祖父的园子(节选)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追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祖父的园子》作者是________,课文出自于她的长篇小说《_________》。
【2】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 )
A.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B.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12、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
每年四月是我国“全民读书月”。一个爱阅读的民族,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
材料二
湖北省著名的百岁将军童陆生,他的健康经验有“三乐”,即心宽为乐,读书为乐,助人为乐。他深知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延缓衰老。至今,他除了读医学、文学杂志外,还整理出多个诗集和回忆录。
材料三
《语文课程标准》向小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看到许多小学生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上。
【1】请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概括出一个共同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材料三中读书现象,学校准备开展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主题活动。请你为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你去请材料二中的童陆生将军到学校为全校师生作报告,你准备怎样对他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我能行。
奋斗的另一面
张小失
数十号人来到教授家门前的草坪上。教授指着一棵老槐树说:“这里有一窝妈 蚁,与我相伴多年。”学生们凑上前观看:树缝里有小洞,小蚂蚁们东奔西跑,进进出 出,很热闹。教授说:“近些日子,我常常想办法dǔ jié( ) 它们,但未能取胜。”学生们发现,树周围的fèng xì( ) 、小洞大多被泥巴、木楔给封住了。“可它们总是能从别处找到出路。”教授说,“我甚至动用樟脑丸、肢水,但是, 它们都成功地躲过了劫nàn ( ) 。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它们唯一的进出口在树顶,这是很不方便的;而一周后,我发现它们重新在树腰的空虚处开辟了 一个新洞口。”
学生们表示钦佩。教授说:“蚂蚁们的生存环境不比你们广阔,它们的奋斗舞 台实在很狭窄,更重要的是,它们深深理解自己的力量。因此,它们没有与我这个 ‘命运之神,对抗,而是忍让与适应。当它们知道自己无法改变洞口被诸死这一事 实时,它们很快就适应了。而自然界中那些善于pīn bó( ) 、厮杀的猛兽,如獅子、老虎、熊,目前的生存状况大多岌岌可危,因为它们与蚂蚁相比,似乎不 太懂得奋斗的另一层力量——适应。”
教授说:“适应环境本身就是奋斗的组成部分,只有在此基础上开辟战场去对抗,生活才有胜算的光明。好了,祝你们奋斗成功。”
【1】根据短文中的拼音写出词语。
【2】教授想了哪些办法去对付小蚂蚁?小蚂蚁是怎样面对困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本文的中心句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欢乐谷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哭了,我们毕业生都哭了。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当我们回到小学来的时候,无论长得多么高,多么大,老师!你们要永远拿我当个孩子呀!
做大人,常常有人要我做大人。
宋妈临回她的老家的时候说: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跟弟弟再吵嘴!他还小。”
兰姨娘跟着那个四眼狗上马车的时候说: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招你妈妈生气了!”
蹲在草地里的那个人说:
“等到你小学毕业了,长大了,我们看海去。”
这些人都随着我的长大没有了影子了。他们是跟着我失去的童年一起失去了吗?
“英子,去把这些钱寄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
“爸爸!”
“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着你妈妈。你最大。”
于是他数了钱,告诉我怎样到东交民巷的正金银行去寄这笔钱——到最里面的台子上去要一张寄款单,填上“金柒拾元整”,写上日本横滨的地址,交给柜台里的日本人!
我虽然很害怕,但是也得硬着头皮去——这是爸爸说的,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闯练,闯练,英子。”我临去时爸爸还这样叮嘱我。
我心情紧张地手里捏紧一卷钞票到银行去。等到从最高台阶的正金银行出来,看着东交民巷街道中的花圃种满了蒲公英,我很高兴地想:闯过来了,快回家去,告诉爸爸,并且要他明天在花池里也种满了蒲公英。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来,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1】短文中第1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英子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简要概括出我去正金银行寄钱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 )→( )→( )
【3】短文中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在“我”的生活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怎样理解“爸爸的花儿落了”与“我已长大了”之间的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
某小学学生汉字书写现状调查结果
材料二
科技的发展促使键盘打字在慢慢取代手写汉字。基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以及智能手机等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方便文件的保存等,纸质文件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由于电脑以及手机输入法的方便性,在实际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很少有人再去写信。虽然时代与科技的进步给现代人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但是汉字文化危机也因此形成。
【1】由材料一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能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倡议设立“全国汉字书写日”,你赞同吗?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阅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了。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的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1】这一片断选自课文《______》,这篇课文选自__________(谁)的小说《______》。
【2】这一片断,紧紧抓住祥子整束自己着装时的动作,进行描写,先后写了他的哪些动作,这些描写,目的是想突出样子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祥子为什么会傻子似笑了,笑里暗藏着怎样的心理?(要借助文中的关键词句说理由,至少要有两种以上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17、挑战课外阅读。
修车师傅
①我家门对面有个露天修车铺,修车师傅是个聋哑人,虽然我每天上学放学总要经过这个修车铺,但是我却从来没有正眼瞧过他。在我眼里他如同街边的枯树,路边的残草。
②一个冬天的傍晚,寒风呼啸。“咚咚”,我听见敲门声,打开门一看,只见站着一个穿着又脏又破的衣服的人,脸上手上沾满油灰——正是那位修车师傳。他焦急地用手不停地比划着,嘴里发出急促的“啊啊”的声音。我怎么也不能明白他的意思,心里还有些害怕,赶紧关上门。隔着门,我听见他又敲响了邻居家的门。
③晚上,爸爸突然想起,中午他把自行车推到修车铺修理,到现在还没拿回来。我突然想起修车师傅敲门的情景,恍然大悟,他在一家一户寻找车主啊!我和爸爸跑到修车铺,只见黑暗中那位修车师傅正站在凛冽的寒风中,搓着双手,踩着双脚,不时地往手上哈气,旁边放着的正是我家的自行车。他不声不响地从口袋里掏出钥匙,塞进爸爸手中。爸爸紧握修车师傅的手说:“真是太谢谢你了!您把车锁上就可以回家了呀!”修车师傳好像听懂了爸爸的意思,用冻僵的手从口袋里摸出纸和笔,在手心里嗦嗦地写了几个字:我怕你晚上要用车。
④我的眼睛有些湿润,想到他挨家接户寻找车主的情形,想到他在刺骨的寒风中久久地等待车主的画面,他在我心中的形象突然变得高大起来。寒风依然凛冽,回头望去,他却像苍翠、高洁的松柏屹立在街头。
【1】用“ ”画出一处对修车师傅的外貌描写。
【2】第②段“他焦急地用手不停地比划着,嘴里发出急促的“啊啊”的声音。”修车师傅“焦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第③段画“﹏﹏”的句子是对修车师傅的_________描写,说明修车师傅在寒风中感到很_______ ,但是他依然为了________________而没有离开。
【4】文中多次描写凛冽的寒风,对其作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渲染爸爸着急用车的心情。
B.衬托修车师傅的形象。
C.象征街坊四邻冷漠的心。
D.只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
18、阅读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佣坑,总面积达 19120 平方米,足有两个足球场那 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 8000 个。在三个佣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 230 米,南北宽 62 米,总面积达 14260 平方米。坑内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 6000 个左右。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盖起了 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佣一行行□马佣相间(jiān jiàn )□十分整齐□排成了一 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秦始皇当年统率(shuài lǜ )的一 南征北战□所向披靡(mí mǐ)的大军。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量词。
【2】用“\”划去不正确的读音。
【3】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__说明方法描绘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4】在文中□内填上合适的标点。
【5】如果此时你步入一号坑上面的拱形大厅,你会如何赞叹?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晏子使楚》选段,完成练习。
晏子使楚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1】选文中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楚王吩咐打开城门,迎接晏子是因为( )
A. 楚王不敢得罪晏子,怕齐国派兵来攻打楚国。
B. 晏子的话迫使楚王必须打开城门,否则就承认了楚国是“狗国”。
【3】选文第二自然段写楚王刚见到晏子时的表情时,用的词是“ ”,体现了他 。写晏子的表情时,用的词是“ ”,体现了他 。
【4】选文第二自然段中晏子的话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你留在我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端起搪瓷碗,觉得它很重。(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心灵中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家迈着轻松的步子和愉快的心情来到公园。(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问我:“你了解什么是诺贝尔奖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仿写句子)
老师教给我,要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钱财,害我性命?(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松见大虫扑来,沉着应战,抡起哨棒胡乱地向大虫打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虫大吼一声。(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这样,我怎能放心得下?(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爱美丽的天安门。(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题目:我了解的大海
要求:1.书写认真、工整。
2. 4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