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楼春趣》文中的春趣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 )
①黛玉提议放风筝,小丫头们急忙七手八脚地去拿风筝,准备放风筝的工具。
②众人都拿自己的风筝来放,独有宝玉的风筝飞到房子那么高便落下来了,急得他头上出汗,众人都笑他。
③风劲过来时,黛玉接过风筝来放,感受放风筝的乐趣,却不舍得放走风筝。李纨劝她说放风筝也是放晦气。于是紫鹃绞断风筝线,也放走了晦气。
④三个风筝绞在一起,众人一齐收线,结果风筝线断,飘飘飖飖飞去,热闹非凡,十分有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下列加下划线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精益求精 多多益善
B.他为这事下了很大功夫。 杂技演员靠的是真功夫。
C.这个问题总算有了眉目。 她长得眉目清秀,楚楚动人。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作者是( )
A.王勃 B.卢照邻 C.杨炯 D.骆宾王
4、多拼音,写同音字。
(1)xiàn 露( ) ( )阱 贡( ) ( )制
(2)shèng 神( ) ( )余 茂( ) ( )利
(3)zhèng 发( ) ( )明 ( )常 ( )钱
5、辨字组词。
珍( ) 剂( )拖( )龄( )
诊( ) 挤( )施( )齿( )
6、照样子,写四字词语。
(1)五颜六色(表示色彩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摇头晃脑(含有近义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彬彬有礼(AABC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含情脉脉(ABCC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给下面加线字注音。
(______) (______) (______)
青霉素 溶解 蛋白酶
(______) (______) (______)
防疫 器皿 过滤
8、反义词背靠背。
稀少——(____) 失望——(____)
9、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的房东
①我在新加坡留学时的房东先生是一个很独特的人。
②他很富有,又很贫穷;他很慷慨,又很吝啬。
③他拥有一幢价值36万美元的两层花园洋房,十几万美元的股票,2万美元的汽车。退休前的他是电子工程师,收入很高。退休后他每月拿退休金,还时不时地赚些外快,他无子无女,独身一人,所有这一切都显示他是一个富有的中产阶级人士。
④但是,让我们来看一下他的生活:大多数食物都是超级市场的降价食品;新鲜橙汁舍不得买,只买听装浓缩橙汁,回来对水;面包也不舍得买,自己在家做;一日三餐简单得让人觉得难以下咽:两三片面包,有时涂点花生酱,几片生菜叶,外加一杯牛奶,有时加一只烤土豆。我从没见过他做鱼、肉、鸡、鸭等荤菜。
⑤他是个守财奴吗?住了一段时间后,我才知道,他每年都大量捐款给各地慈善机构,并且(帮助 资助)过很多中国留学生完成学业。//
⑥[ ]以前我在香港工作的时候就认识房东先生,[ ]他以很便宜的租金让我住在他家,除了我以外,他家还有6名中国留学生,他的家成了中国之家,他逢人总是自豪地说我们都是他的孩子。
⑦住在他家的第二天,他邀我出门散步,我(兴然 欣然)应允了,没想到,他一出门,就捡起了垃圾。路边的废纸屑、果皮、饮料杯,他都一一捡起扔进垃圾桶里。别人家的报纸散落在地,他也捡起整理好,放在门前。有时一些废纸果皮正好在肮脏的水坑里。他也毫不在乎地捡起扔进垃圾桶。
⑧跟他走了一段后,我从(惊讶 惊呆)到犹豫再到脸红。我为自己的虚荣心感到脸红。于是,我也袖口一卷,加入了捡垃圾的行列。而实际上,路人的脸上并没有不屑,而写着理解和尊重。
⑨他看见地上有一个易拉罐,就一脚踩扁,捡起放进口袋,并且得意地说:“可以卖几分钱呢!”看见地上有一枚一分硬币,又马上捡了起来。像个孩子似的唱起了他童年时代的儿歌 谁捡到 谁捡起 谁丢了 谁哭泣 一脸天真烂漫的笑容
⑩这是我在留学期间最难忘的一件事,那首歌也是我最难忘的一首儿歌。
⑪后来,我才知道,每个周末上午出门捡垃圾时房东先生的例行公事。
⑫于是,只要有空,每个周末上午我都会和他一起出门捡垃圾,我们美其名曰“出门散步”。//
⑬这是我以往从未有过的感觉和体验,我把我的一切虚荣心都抛进了垃圾箱,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文中括号里划去不恰当的词语。
【2】用横线划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难以下咽(yān yàn yè) 散落(sàn sǎn) 纸屑(xuè xiè)
【3】在文中[ ]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4】给第九段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5】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美其名曰:_____________________;慷慨解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二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仔细阅读文章,再回答问题。
(1)分别用“______”和“ ”划出表示房东先生富有和贫穷的句子,这两处描写形成了强烈的___________。
(2)既然他这么富有,为什么还要节俭?他对自己吝啬,对别人为什么这么慷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⑧段中写“我从惊讶到犹豫再到脸红”,请你联系上下文,分别说说我“惊讶、犹豫、脸红”的原因。
①“惊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犹豫”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脸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结尾出写道:“我懂得了________”“我”懂得了什么?请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将句中空缺的内容补出来。(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追赶风筝的孩子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只见两个孩子猛追着在晴空中越飞越远的一只断线风筝……
“你俩要是带翅膀的小天使就好了!”
“快变成一只能远走高飞的老鹰吧!你们就准能把风筝逮住!”……
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竟哈哈大笑地挖苦这两个气喘吁吁的孩子。
“对,人们为什么不能像鸟儿似的长出一双翅膀在空中飞翔?”一个“飞”向天空的幻想在这两个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从此,他们开始留心观察鸟类高飞和滑翔时双翅的变化,并精心制作各种会“飞”的玩具。他俩长大后,仍然继续研究飞翔的原理。
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了。这架螺旋桨飞机的发明家,正是二十年前,奋力追捉飘荡在空中断线风筝的两个美国孩子——莱特兄弟。
【1】“追赶风筝的孩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这句话中“这番情景”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说:“科学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莱特兄弟的科学幻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莱特兄弟幻想变成了怎样的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科学幻想变成现实的过程中,他们是如何努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想法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_______________
漫步在郊外,在初秋的夕阳里。
冷风阵阵拂面,扯落片片黄叶。天空与大地共同烘托一个火红的主题。
秋天闪入我的眼。秋天浸黄的柿子在枝头跃动着向我招手;秋天酿熟的葡萄乌黑诱人;秋天烧红的花椒颗颗粒粒爆得令人心颤!
我看见秋宠出农人满颜的欢喜;我看见秋纵得诗人豪情奔涌;我看见秋在商人的货架上神采飞扬……我看见秋满世界疯跑着,荡入春天,闯进冬天……
秋天是沿着乡村小道晃来的,那个披红挂绿的村姑,挑着两筐葡萄,向我出售。末了,她又给我添了两串,好慷慨、好憨直的秋!
暮色打湿了我的脸□我吮食着甘美的葡萄□哦□我觉得自己也成了那葡萄□融入秋天□成了秋的一分子□
【1】给最后一个段落加上合适的标点。
【2】摘出三个描写颜色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短文用“‖”分成三部分,试概括每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着给短文拟一个标题,填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
12、阅读《白杨》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爸爸的微笑充满着希望,爸爸的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微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再一次通过父亲神情的变化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在表达上的特点表面写白杨,实则写爸爸,这种写法叫______________
【5】“高大的白杨树”象征 __________________
“几棵小树”象征
“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象征
【6】“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请你体会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庐山小记》回答问题
庐山终于成行,那美景实在不是我这拙笔能描写得出来的,但还是忍不住要记下一笔。最让我难忘的是庐山的云雾和暴雨。一天之内下了两场大雨。暴雨突然来临,使人来不及躲避,立刻全身湿透,心也融入了大自然里,游人洗去了夏天的暑气,走在雨中的山路上,感觉到秋意浓浓的,不由发出感叹:真乃避暑胜地也。雨后的庐山,白烟袅袅,如入仙境,云雾在山里忽隐忽现,把个瀑布遮遮掩掩的,让人只能闻其潺潺流水声而不见踪影,大声地背诵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因为山脚下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所以水面上的雾气特别多,那悠闲清逸的云雾是最吸引人的,水汽蒸发时形成了云雾袅袅而上,使整个庐山被笼(罩 照)住,风一吹,似仙家腾云驾雾般地到来,一会儿(工 功)夫烟雾散开,青山翠树又呈现在眼前,特别地诱人,仿佛(置 治)身仙境中,自己也要飘飘欲仙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
此山中”,原来诗人们写的就是这般境界啊。
在庐山到处是各式各样的别墅。这里是19世纪外国传教士来此建造的各种各样的外国别墅,有英国、美国等国家的民房式样。进入别墅区,可以让人领略异国风情。特别是老别墅,现在开辟为参观游览的地方,进去后可以看见第一位来庐山建造别墅的外国人——李立德的蜡像人。一组别墅系统地介绍了庐山的外国别墅来由。一部《庐山恋》的电影更使到了庐山的游人心醉神迷,那个电影院一年到头就只放这一部电影,却天天满场。
清早的庐山极为迷人,除了满山的氧气之外,还有悠闲的人们,在坡上锻炼身体。在花径公园里,看着那里种着清秀的百合花,不由人想起了妹妹那调皮的模样,原来庐山还是个花卉王国,白居易的一首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把我们带回了春天。由于气候原因开花时间特别长,往往是山下花谢尽了,这里才盛开。使人看得如痴如醉,留恋忘返。可惜这次时间不够,很多地方没去成,去的地方也只是蜻蜓点水似的,没有尽情感受。若有机会我还想再来一次庐山。
【1】画去括号中用得不当的字。
【2】给加点字注音。
拙笔( ) 清逸( ) 别墅( )
两场大雨( ) 潺潺流水( )
【3】照样子写词语。
(1)如痴如醉(ABAC式):_______ ______
(2)蜻蜓点水(含动物名称):________ ______
【4】请写出下面诗句的作者及诗的题目。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描绘一下雨后庐山的美丽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既然“人间四月芳菲尽”,为什么“山寺桃花始盛开”?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雪
冬天,瑞雪普( )降,雪花飘飘洒洒,可爱极了。
雪花是美丽的。它雪白晶莹,玲珑剔透,轻盈( )好看,宛如朵朵白莲,从茫茫天空徐徐降落。看它漫天飞舞,令人神思飞扬。古人把它比成飘忽的柳絮、盛开的梨花,它是多么值得人们赞美啊!
雪花是奇异的。每一朵小雪花,都是一幅极其精美的图案。它们既有共同之处,又各具风姿。有的像明亮的小星星,有的像细细的衣针,有的像六边形的花瓣,有的像张开的一把小伞……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世界上有不少雪花图案的收集者,用毕生精力拍下数千张雪花照片,竟未发现彼此一样的图案。
雪花是宝贵的。它能降低土温,冻死害虫。它又能湿润土壤,使庄稼有充足的水分。它还含有很多氮的化合物,是庄稼的好肥料。
瑞雪飘飘,装点大地,我爱雪花。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有的像明亮的小星星,有的像细细的衣针,有的像六边形的花瓣,有的像张开的一把小伞……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带“雪”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
【5】用文中的话来补充完整:雪花是( )的、雪花是( )的、雪花是( )的。
15、 细读《再见了,亲人》选段,回答问题。
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1】“嫂”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除部首外有(_____)笔。
【2】用“______”画出反问句。把它改写成陈述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经送了几十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请在文中找出大嫂付出了什么代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嫂为志愿军付出这样高的代价,请你结合课文和资料,说说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写景状物散文。
晋祠
①从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米,有一座悬瓮山。在山下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100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桥榭。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著名的晋祠。
②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③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都会心旷神怡。
④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以造型奇特见长的,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⑤这里的水,多、清、静、柔。在园里信步,但见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些水都来自“难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着清代著名学者傅山写的“难老泉”三个字。这么多的水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水的清澈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水的流势都不大,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织成一条条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当你沿着水去观赏楼阁时,也许会这样问:“这几间建筑怕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
【1】根据原文填空。
(1)晋祠的总体特征是____。
(2)晋祠的美,在____,在____,在____。
(3)晋祠的水,从___、___、___、___多方面给人以美感。
【2】认真阅读第②到⑤自然段,第②自然段和第③④⑤自然段的关系是( )。
A.承接 B.总起——分述 C.并列 D.转折
【3】在描写晋祠的风光时,作者详写了晋祠的_____。
【4】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晋祠水清的句子。
【5】认真阅读画“ ”的句子,这些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在说法正确的选项后面打“√”,错误的选项后面打“×”。
(1)第一个画“ ”的句子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树的造型奇特。(____)
(2)“晋祠流水如碧玉”是李白引用别人的话,采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更体现出晋祠水的清澈。(____)
(3)“这几间建筑怕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采用的修辞手法是疑问。(____)
(4)“晋祠流水如碧玉”是引用,引用的就是李白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连大诗人都这样称赞晋祠的水,可见晋祠的水清、水美了。(____)
17、课内阅读。
祖父的园子(节选)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1】文段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读了这段话,你想说些什么呢?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
【3】仿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
18、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1】与这句话表达的意思相同的是( )
A.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B.万夫一力,天下无敌。
C.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D.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试举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
19、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改变一生的闪念
①这是我老师的故事,至今珍藏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②多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而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快来啊!”从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人的呵斥声。
③她回头望着正在看电视的唯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过来,肯定是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敢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来了。
④她本来完全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与她没有任何关系。但通过电话,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因一念之差偷书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遇。犹豫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便急匆匆地赶了过去。
⑤正如她所预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一下子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里,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
⑥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她打开房门后,一个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地走进来,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但女孩却激动地说了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这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
⑦女孩的眼睛里泛着泪光,她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的妈妈,帮我解了围,但我总觉得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老师的眼睛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地问道:“当时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女孩轻轻地摇了摇头,说:“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老师的心猛地一颤。
⑧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中“正如她所预料的那样”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⑤段和第⑧段都写到了这位老师的笑,这两次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老师的善良、高尚、富有责任心、善解人意。请你从文中找出两处相关的描写抄写在下面。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5】当女老师问女孩“你找谁”时,女孩“激动地说了一大堆话”。请你想象一下:女孩的“一大堆话”中,最可能有的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①电话是现代通话的一个工具,联系工作办点儿事都比较方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话人人都会打。(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打电话啰唆误了自己的事。打电话啰唆耽误了别人的时间。(用关联词合并为一句话)(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妈妈严厉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题目:忍无可忍扔到这里
要求:
①看看这幅名为《忍无可忍》的漫画,借助简单的文字提示,思考漫画的含义。
②也以《忍无可忍》为题写一写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注意要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写出自己的思考。字数不少于500字。
③作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