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认真听录音两遍,然后完成下列单项选择题。
【1】文中的鼠在作者眼里是什么样的?( )
A.可爱
B.可恶
C.贪吃
【2】下列哪一项是鼠分散贮藏的地方?( )
A.洞穴中
B.石缝里
C.落叶中
【3】对植物更新有积极意义的是( )
A.集中贮藏的种子
B.分散贮藏的种子
C.被吃掉的种子
【4】关于依赖鼠传播的种子的共同特点中,能阻止鼠过度取食的是( )
A.个体较大
B.营养丰富
C.外壳坚硬
【5】北京东灵山地区的( ),会贮藏山杏、山桃等植物的种子。
A.岩松鼠
B.赤腹松鼠
C.北美灰松鼠
2、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
A.豹子头——李逵
B.及时雨——宋江
C.花和尚——鲁智深
D.智多星——吴用
3、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汲取(jí jī) 窘迫(jūn jiǒng)
倭瓜(wō wěi) 樱桃(yīng yīn)
毡帽(zhān zhàn) 蓑衣(shuāi suō)
澄澈(chéng dēng) 痴迷(zhī chī)
4、查字典填空。
“誉”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部,再查______画。它的形近字有______, 组词___________。在字典中“誉”的意思有:①名誉;②称赞。“誉”在“信誉”一词中的解释是(_____),在“誉之曰”一词中的解释是(_____)。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强盛— 矮小— 尊重— 严肃—
6、看拼音,写词语。
zhòu yè(__________) ɡēnɡ yún(__________) sānɡ shù(__________)
pò xiǎo(__________) qīnɡ tínɡ(__________) mà zha(__________)
yīnɡ tao(__________) bá cǎo(__________) xiā shuō(__________)
chǎn zi(__________) ɡē cǎo(__________) chénɡ rèn(__________)
shuān zhù(______) shuǐ piáo(_______) xián ɡuànɡ(______)
7、在括号里填入带“精”字的词语。
1.我的演讲非常(_____),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2.爷爷在医生的(_____)治疗下,终于能下地走路了。
3. “三八”妇女节,我送给妈妈一份(_____)的礼物。
4.我家壁橱里有一个(_____)的花瓶。
8、把成语补充完整。(4)
惊( )( )浪 千( )百( )
喜( )厌( ) 奇( )( )列
9、课外阅读。
丰碑(节选)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 座)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 辩)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静 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于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贴地在他的身上。
军长的脸色顿时(严厉 严峻 严肃)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军长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军长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军长:“他就是军需处长……”
军长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巍巍群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坐 座)晶莹的丰碑。
【1】用“√”选择正确的词语,并在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2】老战士倚靠着光秃秃的树干坐着,说明他_________;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安详,说明他_____________________;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身上,表现他_______。
【3】文中描写了老军需处长冻僵死在枯树下的情景,刻画人物的方法是(______)和(______)。
A.侧面描写 B.外貌描写 C.动作描写 D.环境描写 E.细节描写 F.心理描写
【4】对“军长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这个细节描写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表现了军长由暴怒到惊鄂,以至于深深感动的复杂心理
B.这“愣”和前边的“怒”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将军爱护战士、嫉恶如仇的性格特征。
C.这“愣”是为了衬托前边的“怒”,并为下文的“敬”作铺垫。
D.使读者体会到将军此刻内心的极度不平静。
【5】“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军长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这是因为( )
A.见到将军发怒,战士们害怕,不敢回答,也不敢走开。
B.战士们不知道冻死的是谁,又没听清将军的话,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C.战士们的心情很沉重,因为他们知道冻死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此时除了沉默外,还能说什么呢?
10、阅读《再见了,亲人》一课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怎么?心里难过,唱不出来?你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啊!那一回,侦察员老王到敌占区去侦察,被敌人抓住了,关在一所小房子里,有一个班的鬼子看守着。你妈妈知道了,带着你混进敌占区,偷偷地靠近了关着老王的那所小房子。你妈妈故意跟哨兵争吵,引出那个班的敌人。你乘机钻进屋里,解开老王身上的绳索,救出了老王。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妈妈。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啊!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就落泪了呢?
【1】对照选文中词语的含义,写出意思相近的词语。
刚强—( ) 看守—( ) 乘机—( )
焦急—( ) 故意—( ) 伤心—( )
【2】这段话是按照“先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最后抒发情感”的顺序,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深情厚谊。
【3】读“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怎么?心里难过,唱不出来?”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场景?简要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小金花”洒泪送别志愿军叔叔,还要写她在战争中的刚强和机智勇敢,分析一下这样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将相和(节选)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蔺相如手下的人说蔺相如怕廉颇,是因为________。
【2】下面的看法中,正确的是( )
A. 为了赵国的利益,蔺相如怕廉颇。 B. 为了赵国的利益,蔺相如不怕廉颇。
C. 为了赵国的利益,蔺相如避开廉颇。 D. 蔺相如嘴上说不怕廉颇,行动上却怕廉颇。
【3】从这段话所写人物的行动、语言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________的人,廉颇是一个________的人。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哦!冬夜的灯光(节选)
我记得一个冬日之夜,有个农民打电话来说只有他一个人在家,而婴儿正在发高烧。虽然汽车里有暖气,他也不敢冒险带婴儿上路。他听说我不管多么晚也肯出诊,因此请我上门去给他的婴儿治病。
虽然他把到他家的路线说了几遍,我还是弄不清楚。
“我知道该怎么办了。医生,我会打电话给沿途农家,叫他们开亮电灯,你看着灯光开车到我这里来,我会把开着车头灯的卡车放在大门口,那样你就找得到了。”他在电话里告诉我这个办法,我觉得不错。
我开着车上路,车窗外面寒风呼呼地怒吼着。果然,正如那位农民所说的,沿途农家全部把灯开亮了。平时,一入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候的农家夜里是很节约的。一路的光指引着我,使我终于找到了那个求医的人家。我急忙给婴儿检查病情。这婴儿烧得很厉害,不过没有生命危险。我给婴儿打了针,再配了一些药,然后向那农人交代怎样护理,怎样给孩子服药。当我收拾药箱的时候,我心里在想,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能认得路回去呢?
这时候,外面已经下大雪了。那农人对我说,如果回家不方便,可以在他家过一夜。我婉言谢绝了。我还得赶回去,说不定深夜还会有人来求诊,我壮着胆子启动引擎(qínɡ),把汽车徐徐地驶离这户人家的门口,说实话,我的心里充满着恐惧。但是,车子在道路上开了一会儿,我就发觉我的恐惧和忧虑是多余的。沿途农家的灯都依然亮着,通明闪亮的灯光仿佛在朝着我致意,人们用他们的灯光送我前行。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闪亮着,在等待着我……我沿途听到的,只是汽车发动机不断发出的隆隆声,以及风的哀鸣和车轮碾雪的索索声。可是我决不感到孤独,那种感觉就像在黑暗中经过灯塔一样。
(1)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划横线。
出诊(chū zhěn chū zhěnɡ) 恐惧(kǒnɡ jù kǒnɡ jù)
沿途(yuán tóu yán tú) 碾过(niǎn ɡuò zhǎn ɡuò)
(2)照例子,扩写下面的句子。(4分)
例:外面寒风吼着。 车窗外面寒风呼呼地吼着。
①汽车行驶。
②医生做手术。
(3)我能用下面的关联词造句。
不管……也…… 虽然……还……
(4)农家冬夜的灯光说明了什么?
13、猜诗谜
祝枝山与唐伯虎是好朋友。有一天他去拜访唐伯虎, 不料他刚进庭院就被这位好友拦在屋门外。
祝枝山不解其意,故作生气地说“:唐寅,老兄我前来拜访,你如此无理,究竟是为什么?”
唐伯虎笑道“:老兄息怒,小弟我有诗谜一首请你猜一猜。猜对了,热情招待;猜不对,就不能怪我闭门谢客了。”
祝枝山说“:好吧,一言为定!”
唐伯虎解释说“:我这首诗共有四句,每句打一个字。”说完,唐伯虎念出了四句诗:言有青山青又青,两人土坡观风景,三人牵牛少只角,一人坐在草木中。
祝枝山听了笑道“:如此简单的诗谜也值得我去猜吗?”他说着便自信地走进屋去,坐到太师椅上就朝唐伯虎招呼到“:好,佩服!佩服!快奉茶吧!”唐伯虎见诗谜已破,立即端上香茶一杯,连连说“:此谜破得妙!”
这首诗的谜底就是“______”这四个字。
14、阅读加油站!
走时,他问我们有什么要求,我们说没有。只有当了三年兵的李辉大胆地说;“我,想请假。”班长马上瞪了他一眼,可已经来不及了。
将军疑惑地问:“请假干什么?”
“我想……我想到山下去看看树,三年了……三年来我没有见到过绿色。”
所有的人一下子静在那里,只有狂风吹拂着每个人的衣角。将军转过身去,他哽咽着,两颗豆大的泪珠从他的眼角滚下来。猛地,他转过身来,大声地说:“准假!战士们,你们每个人都有这样一次机会,你们……都有这个权利……”
然后,将军缓缓地抬起手来,给我们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所有的人,包括师长、团长都掉泪了,但是谁也没有哭出声来,唯有高原的风在呼啸。
于是,我们有机会轮流下山去看一次树。'我们流连在树下,深情地凝望着。那粗壮的、顽强的胡杨树啊,那树叶密密的、宽阔的胡杨树啊,随同它光亮的绿色,它冲天的气势,还有它无声汹涌的血汗以及脉络的丝丝缕缕,从此就永远印在我们青春岁月的深处!
1.用“__”画出描写胡杨样子的句子。
2.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划线的词语,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那树叶密密的、宽阔的胡杨树啊,随同它光亮的绿色……从此就永远印在我们青春岁月的深处!
3.“将军缓缓地抬起手来,给我们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这句话中包含着哪些深意?
4.概括这几段文字的主要意思。
15、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我敬爱的外公
我的外公年过五旬,一道道皱纹爬上他的额头,两鬓也添了许多白发。但是他那乌黑发亮的眼睛,深嵌在慈祥的面庞上,却显得炯炯有神。他身材不高,常穿一身褪了色的邮政制服,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工作多年的老邮递员。
我外公十七岁就开始送信了,如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工龄。多年来,他对工作认真负责。
我的外公工作多年,对周围的一些地方了如指掌,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中“复活”了。
一次,邮局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信,信上用的是早已不用的解放前的地址,邮局的工作人员试投多次,可总是找不到这个地方。有的人认为这封“死信”是不能“复活”了,外公看了看信封,说:“这封信一定是远隔重洋的人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让我试一试!”
清晨,天刚蒙蒙亮,他就上路了,直到已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他才回家。一天,两天,一连半个多月,外公终于从小港码头一位搬运工人那里打听到了收信人的地址。
收信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年过八旬的老太太,老太太小心翼翼地接过信,感动得老泪纵横,说不出话来……半晌,老太太擦干了泪水,连声说:“谢谢,太谢谢了!同志,是您使我得知儿孙们还活着的(确切 正确)消息,我做梦也没想到今天还能和我的孙子联系上。真是托您的福,托新社会的福啊!”
外公没有说什么,脸上露出了(安慰 欣慰)的笑容。他背起邮包,又向另一家走去。
1.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划掉。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了如指掌:
小心翼翼:
3.画出描写外公外貌的语句。
4.“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中‘复活’了。”这句话中的“死信”是指 ,“复活”是指 。
5、外公能使“死信”“复活”的原因是什么?
6.外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6、阅读乐园。
刷子李专干粉刷这一行。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
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可没了,在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明白呢。
【1】这几段话表现刷子李的性格特点是( )。
A.喜欢戏弄人 B.善于揣摩人心思
C.对自己的技艺非常自信 D.对徒弟非常傲慢
【2】第2自然段中三个感叹号所起的作用,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表现刷子李的自负 B.表现刷子李的自信
C.表现曹小三的惊奇 D.表现曹小三的愚昧
【3】这里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人物描写方法,塑造了刷子李的形象。
【5】你读了这篇文章,想对刷子李说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我爱牵牛花
牵牛花的攀登,是脚踏实地的。它把自己的身体全部都缠绕在篱笆上,一点也不游离。它缠住葵花杆儿使,随着葵花的生长,竟在葵花杆儿上勒出一道道深沟。多大的缠劲和韧劲啊!正因为它缠的牢,缠的紧,风吹雨打也不会掉下来。偶尔被风吹下来,它并不灰心,它会等待机会,借助风的力量再次攀上去。它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1)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分)
“竟在葵花杆儿上勒出一道道深沟”。句中的“竟”的意思是( )
A.终于 B.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2)联系上下问理解词语。(2分)
“脚踏实地”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4分)
“……竟在葵花杆儿上勒出一道道深沟”句中“一道道”说明缠的圈数________________。出现“深沟”是由于缠的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2分)
因为缠的牢攀得紧,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短文内容填空。(6分)
作者通过牵牛花缠的紧,攀得牢,赞扬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通过偶尔被风吹下来也不灰心,要再次攀上去,赞扬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18、阅读理解
我的好朋友——修鞋匠
马艳敏
修鞋匠怎么成了我的好朋友呢?还得从我的脚说起。
我一生下来,脚就比一般女孩子的大,随着年龄的增长,脚越来越大,所以鞋特别容易破。新鞋没穿个把月,就得找鞋匠补,于是我认识了一位年纪很大的鞋匠。
第一次到他那里补鞋时,我拿了一元钱,提了一双踢掉一块皮的鞋。修鞋摊子前,只见他正低头专心致志地补一双女士皮鞋。他穿着旧棉袄、旧棉裤,一双粗糙的大手,起了厚厚的老皮,大拇指的指甲也已脱落了。那花白头发告诉我,他已年近花甲。老修鞋匠抬起头,看见我,笑着说:“小朋友,来补鞋吗?”我点了点头,把鞋递过去。他看了一下,便熟练地补起来。老鞋匠一边补一边问:“小朋友,几岁了?”“老爷爷您猜!”“12岁?”我被他准确的回答惊呆了。他又问我上几年级,学习成绩怎么样……我一一告诉了他。鞋修好了,费用是两元钱,可只有一元钱,我脸红了,他摆摆手:“没关系,我就收一块钱吧!”第一次补鞋,老修鞋匠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去年夏季的一天,下着蒙蒙小雨,我拿了一双脱胶的鞋找老鞋匠去补,修这种鞋费时费力还不挣钱,别人是不愿意修的。他看看鞋,二话没说,先抹了点万能胶,便补起来。只见他一手按着鞋边,一手拿穿了粗大麻线的铁针沾了沾水,用劲一按,针尖穿进去,接着向上一针,又从前边穿出来,一缝就是半小时。老爷爷递给我已修好的鞋,满脸慈爱地说:“满意吗?”我一看,补得真好,完全看不出补过的痕迹,拿回家,爸爸妈妈也连声夸好。
至今,我虽然不知道修鞋匠老爷爷的名字。可早已打心眼里把他当成了值得尊敬的好朋友!
【1】“修鞋匠怎么成了我的好朋友呢?还得从我的脚说起。”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填序号)
我认识修鞋匠的原因是( )
A.我和修鞋匠是邻居。
B.我脚大,经常要买鞋。
C.我脚大,鞋经常破,常常找修鞋匠修鞋。
【3】“那花白头发告诉我,他已年近花甲”,从加点的字,我知道他的年龄是( )
A.快50岁了 B.快60岁了 C.快70岁了
【4】本文以__________为线索,围绕这条线索写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件事情,这两件事之间是___________关系,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一读文中划线的句子,想一想这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修这种鞋费时费力还不挣钱,别人是不愿意修的。”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 )能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 )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在选文中的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2】写出词语的反义词: 窄( ) 快( ) 拥挤( ) 倒退( )
【3】用一个成语代替文中划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手忙脚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纵自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中的中心句是哪一句?用“﹏﹏”画出来,采用了 的结构方式。
【6】选文侧重地是( )描写。
A.静态 B.动态 C.动静结合
【7】下列哪个方面不是介绍船夫操纵自如的驾驶技术?( )
A.行船的速度极快 B.在极窄的地方小艇也能平稳地穿过。
C.能做急转弯 D.来往船只少
20、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1)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构思诸葛亮立军令状的画面时,你想要将“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这句话改为陈述句放入旁白中,改后的句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翻阅影集、日记、成长手册……回忆一下自己成长的历程,有没有某一个瞬间、某一件事情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选印象最深的来写,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表达出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不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