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情色彩]下列词语中感情色彩相同的一项是( )
A.从容不迫 假公济私
B.鞠躬尽瘁 粗枝大叶
C.神机妙算 春风化雨
D.朝三暮四 出谋划策
2、“这里有壮丽的异国风光,这里有迷人的异域风情, 。”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是( )
A.这里的异地风俗很奇特
B.这里还有奇特的风俗
C.这里还有奇特的异地风俗
D.这里还有异地的奇特风俗
3、安妮邀请戴安娜赴茶会,戴安娜喝到的是( )
A.木莓汁
B.葡萄酒
C.茶
D.苹果汁
4、根据课文完成练习。
1.我国的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红楼梦》,它们的作者分别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2.本单元,我最喜欢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 ,因为他_______________ 。
5、看拼音写词语,再答题
yǎn jing fēng zheng piào liang shāng liang jìng z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我发现上面词语的读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下面句子中划线部分换成一个词语,意思不变。
1.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金字塔不愧是鲜耀地发着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__________)
2.尼罗河被称为埃及的母亲河,它每年定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给河两岸带来肥沃的淤泥。(__________)
3.除了金字塔,古埃及人还有石窟陵墓、神庙等多种令别人感到惊讶和赞叹的建筑成就。(__________)
7、《三国演义》中有两个人的表字为“奉孝”,他们是(____)和(____) 。又有两个人的表字为“公明”,他们是(_____)和(_____) 。又有两个人的表字“子远”,他们是(_____)和(____)
8、根据要求写词语。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闻名一(________) 灵活一(________) 新鲜一(________)
2.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残破一(________) 簇拥一(________) 倒退一(________)
9、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1699年,外科医生格列佛随“羚羊号”出航南太平洋。中途不幸遇险,格列佛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利立浦特人用专车把体积巨大的格列佛运到京城献给国王,他的出现几乎吸引了小人国所有的人。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们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当时,另一小人国不来夫斯古帝国准备从海上入侵利立浦特帝国,格列佛涉过海峡,把50艘最大的敌舰拖回利立浦特国的港口,立了大功。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国王很不高兴。这时,王后的寝宫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谁知却让王后大为恼火。于是,小人国君臣准备除掉格列佛。格列佛听到风声,赶快逃到不来夫斯古帝国。
【1】读画“ ”的部分,展开想象,格列佛是怎么赢得小人国国王和人们的好感的?编一编,不少于50字。
_________
【2】读画“﹏﹏”的句子,展开想象,写写格列佛逃跑前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
10、阅读。
三顾茅庐
经军师徐庶和隐士司马徽的力荐,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卧龙岗,拜访诸葛亮。没想到诸葛亮一早就出门了。刘备打听先生的去处和归期,童子回答:“先生踪迹不定,也不知归期。”刘备惋惜不已。张飞说:“既然没遇见,就回去吧!”刘备只好带着关、张怅然离去。
过了几天,听说诸葛亮回来了,刘备叫人立即备马。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他:“胡说,孔明(诸葛亮字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刘备上马出门,关羽、张飞也只好骑马相随。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刘备说:“我冒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你怕冷,自己回去吧!”张飞只得跟着走。三人冒雪来到卧龙岗,开门的还是上次那个书童。可是,家中只有诸葛亮的弟弟在读书,诸葛亮被人请走了,三人只得怏怏而回。
又过了一段时间,刘备打算三访孔明。关羽、张飞都不耐烦了。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张飞说:“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说:“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礼节。”张飞满口答应。
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书童又出来了。书童告诉刘备,先生正在睡午觉。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关羽、张飞在门外站了好久,张飞气极了,对关羽说:“这个先生怎么这样傲慢!等我到草屋后面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一再相劝,张飞才没放火。
等了好几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两人礼让一番后,就坐在草堂上,边喝茶边谈论国家大事。刘备听了诸葛亮关于当时形势的一番精辟见解后,更加敬佩诸葛亮了,他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创立大业。诸葛亮看到刘备三顾茅庐,又肯虚心求教,就答应了。
【1】“顾”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________,再查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再查_______画。它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回头看;②拜访;③照管;注意。“三顾茅庐”一词中“顾”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归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怏怏而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主要通过对张飞的_________描写,突出了他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
【4】“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这句话写的是文中的_________。
【5】短文内容选自古典名著《_________》,这本书的作者是________。我还知道另外三部古典名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你还根据“武松醉打蒋门神”这一故事制作了钥匙扣,你准备在展示时,在其旁边附上故事原文来吸引同学。
醉打蒋门神
施耐庵
①武松约莫也吃过十来处好酒肆,远远地望见了那个林子。又行不到三五十步,早见丁字路口一个大酒店,武松径直奔入酒店。
②武松敲着桌子叫道:“打两角酒。”那酒保荡一碗过来,道:“客人尝酒。”武松拿起来闻一闻,摇着头道:“不好,不好!换将来!”酒保见他醉了,又舀些上等酒下来,又荡一碗过来。武松提起来,呷(xiā)了一口,叫道:“这酒也不好,快换来便饶你!”酒保忍气吞声,又荡一碗过来。
③武松吃了道:“这酒略有些意思,你那主人家姓甚么?”酒保答道:“姓蒋。”武松道:“却如何不姓李?”主人家娘子道:“这厮那里吃醉了,来这里讨野火么?”酒保道:“眼见得是个外乡蛮子,不省得了。休听他放屁。”武松问道:“你说甚么?”酒保道:“我们自说话,客人你休管,自吃酒。”
④武松早把土色布衫脱下,上半截揣在腰里,便把那桶酒只一泼,泼在地上,有几个当撑的酒保,都抢来奔武松。一拳一脚,都被武松打倒了。这几个火家捣子,乖的走了一个。武松道:“那厮必然去报蒋门神来。我就接将去,大路上打倒他好看,教众人笑一笑。”
⑤武松大踏步赶将出来。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bō)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打的蒋门神在地下叫饶。
⑥武松说道:“若要我饶你性命,只要依我三件事。”蒋门神在地下叫道:“好汉饶我!休说三件,便是三百件,我也依得。”
⑦武松道:“第一件,要你便离了快活林回乡去,将一应家火什物,随即交还原主金眼彪施恩。”蒋门神慌忙应道:“依得,依得!”
⑧武松道:“第二件,我如今饶了你起来,你便去央请快活林为头为脑的英雄豪杰,都来与施恩陪话。”蒋门神道:“小人也依得。”
⑨武松道:“第三件,你从今日交割还了,便要你离了这快活林,连夜回乡去,不许你在孟州住。在这里不回去时,我见一遍打你一遍,我见十遍打十遍。轻则打你半死,重则结果了你命你依得么?”蒋门神听了,连声应道:“依得,依得!”
⑩正说之间,只见施恩早到,带领着三二十个悍勇军健,团团拥定武松。武松开话道:“众位高邻都在这里。快活林这座酒店,原是小施管营造的屋宇等项买卖,被这蒋门神倚势豪强,公然夺了,白白地占了他的衣饭。我从来只要打天下这等不明道德的人!我若路见不平,真乃拔刀相助,我便死了不怕!”
⑪蒋门神羞惭满面,自唤了一辆车儿去了,装了行李起身。
(文章有删减)
【1】(词语理解)请你用“√”“×”判断下面对语句中加点词意思的猜测是否正确。(语文园地知识点)[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1)这厮那里吃醉了,来这里讨野火么?(讨野火:找麻烦)( )
(2)白白地占了他的衣饭。(衣饭:衣服和粮食)( )
【2】(词句赏析)请你结合下列加点字词从描写角度赏析下面这段话。
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容理解)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武松是因为酒保给的酒不好且多次换酒都给的是下等酒,所以才泼了酒,痛打酒保。
B.武松故意放走了一个酒保,是为了让他去报信,自己就可以等着蒋门神自己送上门。
C.联系上下文可以猜测出第⑦段武松所说的“家火什物”指的是家里的各种家具杂物。(语文园地知识点)
D.从第⑩段武松对众位高邻说的话中可以看出,武松是一个爱打抱不平的人。
【4】(人物形象)对于文中的武松,同学们有不同的评价,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武松老是打打杀杀的,动不动就要取人性命,我觉得他很凶残。
我觉得武松很酷!他有厉害的拳脚功夫,蒋门神那么坏都拿他没办法。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野菊花
你见过那生长在山坡野地上的野菊花吗?你喜欢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吗?也许,它不惹人注目,因为它只不过是一朵朵普普通通的小花。
我特别喜爱野菊花。记得我小时候住在南方的外婆家,一年秋天,外婆带我到野外玩,来到一处山坡上,只见满山盛开着黄茸茸的野菊花。它那小小的绿色叶片衬托着小小的黄色花朵,好看极了。可当它没有开花的时候,人们只以为它是一棵小草。秋天,一旦开花,它就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它没有兰花的芬芳,更没有牡丹的富态华贵。但它生命力很强,花期也长,到了深秋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它却依然开放。
外婆告诉我,野菊花还有很多用途。那天我爬上山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脚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痛。这时外婆马上摘了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我觉得清凉清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外婆说,野菊花有消毒止血的功能。解放前穷人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伤口,还真管用。外婆又说,野菊花还能清热败火,治感冒。我没有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用途。
我长大回到北方上学以后,心里总是惦记着野菊花。假期去外婆家总要摘不少带回家里来。妈妈教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泡茶渴。我喝过红茶、绿茶,可从没有喝过野菊花茶。泡了一杯,尝了一口,只觉得沁人的清香直入肺腑,真顶得上清凉饮料哩。
野菊花土生土长 无所需求 却默默无私地向人们奉献 我喜爱它的朴素它的顽强 我觉得人不也需要有一种野菊花的精神吗 人应像它那样默默地生长 不求索取 只是给予 给予 我愿做一朵小小的野菊花
【1】给文章第5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
【2】给下面词语中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在括号中写出序号。
败:A、失败 B、打败 C、搞坏 D、解除;清除
① 清热败火 (______)
顶:A、支撑 B、顶撞 C、相当,抵 D、顶替;代替
② 真顶得上清凉饮料 (______)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朴实 ( ) 普通 ( ) 依然 ( )
惦记 ( ) 顽强 ( ) 用途 ( )
【4】填空。
野菊花生长在 ,它的花美得 ,美得 。野菊花的 很强,有 的功能,还能 , 。
【5】写出第2、3自然段的段意。
第2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延伸阅读
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zhù筷子)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来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 “这个叉爬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那里拿得动他?”说得众人都笑起来。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了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1】选择最恰当的答案,把字母填在括号里。这两段话写的是( )的场面。
A.刘姥姥进大观园
B.贾母请刘姥姥吃饭
C.林黛玉进大观园
【2】众人为什么“先是发怔”? 后来又为什么“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是写______和______有意拿______取乐,目的是讨好______,让大家开开心。
【4】第二段着重写这些人笑的具体情形,在文中把相关句子用横线画下来。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书痴
许多名人之所以出类拔萃,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们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苦读书
范仲淹读书是有计划的,每天读多少页,不完成计划决不休息。冬天的夜晚,屋子里没有生火。呼呼的西北风从门缝里直钻进来,把人的手脚都冻麻了,有钱人生了火炉,钻在柔软的被窝里还嫌不够舒服,而范仲淹却在这样的寒夜里,面对一盏孤灯,在那里刻苦用功。他坚持要读完当天要读的书以后才去休息。有时候,他冻得实在支持不住了,就用冷水洗一把脸,提提精神。每当他计划完成后去睡觉时,常常已经是后半夜了。可是,第二天清早,他却又赶紧起床,收拾好一切,又忙着读第二天的书。
(二)猜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儿,然后闭目静思。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且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像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三)抄书
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连的。
(四)吃书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好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认真阅读。他说:“这篇论文一共二十多页,我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地反复学习翻摸,洁白的书边上,留下了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爱人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呵,简直是吃书。”
【1】短文向我们介绍的书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文中有很多四字词语,摘记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出类拔萃”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四位书痴的读书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语段。
这是一只(非常 十分)漂亮又可爱的鸽子。它全身(穿着 披着)灰褐色的羽毛,嘴尖尖的,嫩黄嫩黄,上面还有一撮灰褐色的绒毛。它眼睛虽然很小,但滴溜溜地转动着,显得特别有神。鸽子翅膀上的羽毛有点(特别 特殊),灰褐色上罩着一层绿莹莹的(光泽 光芒),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一闪一闪的。这时鸽子张开了翅膀,呼扇了几下,看上去真像两把五颜六色的扇子,美丽极了。鸽子的脚是红色的,爪子尖尖的,脚踝上还套着一个塑料圈。听老师介绍说,那是脚套,是信鸽的标志。
(1)联系上下文,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
(2)选词填空:漂亮 美丽;特别 特殊
①望儿山有一个( )的传说。
②小姑娘的裙子好( )呀!
③张刚是一个( )听话的孩子。
④这束鲜花有着( )的意义。
(3)作者是按照( )的顺序把鸽子的样子写清楚的。(把正确的序号填到括号里)
①嘴、眼、羽毛、翅膀和脚。
②羽毛、嘴、翅膀、眼和脚。
③翅膀、嘴、眼、羽毛和脚。
④羽毛、嘴、眼、翅膀和脚。
(4)这段话是围绕( )句话写的。
(5)将这段话分为两层。
(6)请选择第二层的层意。
①写鸽子的可爱。
②写鸽子的美丽。
③写鸽子的样子既美丽又可爱。
16、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这篇文章展示了诸葛亮的超凡智慧。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分别写出了诸葛亮的__________和曹操的__________。
【3】文中有一个比喻句:____________。这句话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
【4】诸葛亮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后来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原因是( )
A.担心一面受箭太多将船体射穿。
B.江中浪大,这样便于船在江中停住受箭。
C.让船的两面受箭,以保持船体平衡和借到更多的箭。
【5】“漫”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水过满,漾出来;②满,遍;③没有限制。文中“大雾漫天”中的“漫”的意思是__________。
【6】“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这句话说明了诸葛亮( )
A.胆子很大。
B.很喜欢喝酒。
C.推断事情正确,很了解曹操的性格。
17、阅读理解。
驴的评价
主人对鞍下的马和脚边的狗爱护备至,因为它们都曾给他带来过荣誉:马曾夺得赛马会金牌,狗在一次追捕比赛中名震四邻。但是,主人不喜欢整天在磨坊里劳动的驴,因为历史上从未举办过推磨比赛,它也就没有任何值得炫耀的地方。对于驴,他从不给它好脸色看。
驴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终于有一天,它在委屈和劳累中走完生命的路程,倒在了磨坊。
死了好!主人并不悲伤,反倒有几分高兴。可是没过几天,他觉得不自在了。早晨,碗里少了香喷喷的豆浆;中午,桌上缺了鲜嫩嫩的豆腐。又过了几天,他实在耐不住了,便对马说:“亲爱的,你去磨坊里推会儿磨吧!”马一听囗拉长了脸囗这怎么使得囗用马推磨囗而且是一匹夺得金牌的马囗不怕人家笑话囗
主人又跟狗商量:“亲爱的,那你去吧!”狗叹息道:“主人,我是忠于你的,你叫我到东我不到西,叫我赶鸭我不追鸡。可是,你看我这弯虾似的身架,瞧我这芦柴的四肢,能拉得动磨吗?”
主人听了它们的话,心里终于明白了……
【1】在文中的“囗”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读文中画“﹏﹏﹏”的句子,完成下面的练习。
(1)这是一个比喻句,句中把_______比作_______,把_______比作_______,体现出了狗_______的特征。
(2)我能把这个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省略号的用法有:①表示列举的省略;②表示引文的省略;③表示说话断断续续;④表示语意未尽。短文结尾处的省略号是第___种用法。请你把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
A.像马和狗那样偷奸耍滑,只知道炫耀自己功劳的人,会被人们耻笑和看不起。
B.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像驴那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地努力工作的人,同样值得人们尊重。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超级思维
一个退休的老人回到老家,买了一间小别墅住下来,想在那儿宁静地打发自己的晚年时光,写些回忆录。
刚开始的几个星期,一切都很好,安静的环境对老人的精神和写作很有益。但突然有一天,三个半大不小的男孩子放学后开始来这里玩,他们把几个破垃圾桶踢来踢去,玩得不亦乐乎。
老人受不了这些(噪 嗓)音,于是出去跟年轻人谈(叛 判)。“你们玩得真开心,”他说,“我很喜欢看你们踢桶玩,如果你们每天来玩,我给你们三人每人每天一块钱。” 三个年轻人很高兴,更加起劲地表演他们的足下功夫。过了三天,老人忧愁地说:“通货膨胀使我的收入减少了一半,从明天起,我只能给你们五毛钱。”
三个年轻人不大开心,但还是答应了这个条件。每天下午放学后,他们(陆续 继续 连续)去进行表演。一个星期后,老人愁眉苦脸地对他们说:“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汇款,对不起,每天只能给两毛了。”
“两毛钱?”一个年轻人脸色发青,“我们才不会为了区区两毛钱,浪费自己的(宝贵 贵重)时间为你表演呢,我们不干了。”
从此以后,老人又过上了安静的日子。老人退休前是一家单位的工会主席。
【1】用“√”画出文中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2】文中几次提到三个年轻人踢垃圾桶,说法却不尽相同,请从文中找出来,用“﹏﹏”画出来。
【3】文中三个年轻人的心情变化是:____—____—____ ,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4】联系上下文,判断下列对“超级思维”理解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超级思维”是这位退休老人所拥有的。____
(2)三个年轻人拥有“超级思维”。___
(3)老人反话正说,把不喜欢听踢垃圾桶的声音,说成喜欢。____
(4)因为老人每次都降低价钱,令年轻人不高兴,他们最终因为不愿意为越来越少的钱浪费时间而放弃,老人最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安静。___
【5】想象一下,如果文中的老人对这些年轻人直言相斥,结果会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画波浪线部分的意思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来概括。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是第一段文字的中心句。_____
②“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表现了行船之快。_____
③“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体现了船夫非常机灵,但不守规则。_____
【3】第一段从哪些方面说明了船夫的驾船技术很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威尼斯由______到______的过程。
【5】请你根据自己对威尼斯的了解,为它写一句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为双重否定句。
(1)我们得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
_____________
(2)这次活动的经过你应该很清楚。
_____________
(3)每一个孩子都应该爱自己的母亲。
_____________
21、照样子,给句子换个说法。
例:这比山还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这比山还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1、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娘,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妈妈忘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种境界难道不耐人寻味吗?(改成陈述句)
2.我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不能不感到吃惊。(改成肯定句)
23、作文。题目:《 真棒!》(30分)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写人也可以写动、植物。
(2)通过一两个具体事例突出你夸“真棒”的原因。
(3)语句通顺,字迹清楚,4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