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与现在的说法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印信—书信 郎中—医生
B.客舍—旅店 墨客—木匠
C.掌柜—店主 驿站—车站
D.榜文—公告 货郎—小商贩
2、仔细读下面的词语,从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各三组。
乞求 惩罚 清晰 果断 奖励
请求 惩处 清楚 模糊 犹豫
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选出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
A.擂台lèi 折腾zhé 碧波万顷qīng
B.翘首qiáo 恐吓xià 龇牙咧嘴cī
C.登载zǎi 绷脸bēng 诸亲六眷zhù
D.霓裳cháng 场院cháng 熠熠发光yì
4、在下面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 )天气有多么炎热( ),他( )坚持把户外的工作做完。
5、补全下列词语,从中挑选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 )光( ) 溢 ( )峨( )奇 美妙( )( )
( )此不( ) ( )( )成趣 顶( )立( )
1.午夜醒来,窗外的静寂,在___________的月光里,越发孤寂难以入眠。
2.草木浓绿一片,点缀着三两朵红花,真是______________啊!
6、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李shī fu(________)是一个很zhànɡ yì(________)的人,朋友有难,他必定会出手相助。若遇到有人行qī zhà(________)之事,他也绝不会袖手旁观。
(2)回想起在乡下和小伙伴们shuāi jiāo(________)、掰shǒu wàn(________)、捉知了的趣事,他忍不住shǎ xiào(________)起来。
7、根据积累填空。
(1)做人要心怀坦荡,不要斤斤计较。正如《论语》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有情,有“____________,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朋友情;诗中有志,有“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的报国志;诗中有趣,有“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的童趣;诗中有爱,有“谁言寸草心,_________。”的母爱;诗中有境,有“月出惊山鸟,_________。”的意境。
(3)《杨氏之子》中面对孔君平的调侃,杨家孩子巧妙的反驳道“_________”。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是_________,他是唐代著名诗人,人称“__________”。全诗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的心情。
(5)“__________,必自毙。”那些为非作歹的人最终是没有好结果的。
8、辨字组词。
晦(______) 讳(______)
悔(______) 伟(______)
帕(______) 铰(______)
拍(______) 饺(______)
9、课外阅读。
李逵杀虎(节选)
李逵背着母亲过沂岭,途中将母亲放于岩石上,自己去找水来给母亲喝。
到得松树里边,石头上不见了娘,只见朴刀插在那里。李逵叫娘吃水,杳无踪迹,叫了几声不应。李逵心慌,丢下香炉,定住眼四下里看时,并不见娘。走不到三十余步,只见草地上一团血迹。李逵见了,心里越疑惑,趁着那血迹寻将去。寻到一处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舔一条人腿。
李逵心里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千辛万苦,把老娘背到这里,却把来与你吃了。那鸟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赤黄须竖立起来,将手中朴刀挺起来,搠那两只小虎。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李逵却钻入那大虫洞内,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往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业畜吃了我娘。”放下朴刀,胯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李逵使得力重,和那刀把,也直送入肚里去了。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李逵却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岩下去了,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颌下。那大虫不曾再展再扑,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那大虫退不够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
那李逵一时间杀了子母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以无有踪迹。李逵也困乏了,走向泗州大圣庙里,睡到天明。
【1】以上选文跟《武松打虎》一样,都是出自我国古典名著______,作者是施耐庵。
【2】请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将下列故事情节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A.怒杀虎仔 B.不见老母 C.再除双虎
(______)→(______)→(______)
【3】参照例子,用简要的语言概况两位梁山英雄打虎的不同之处。(不少于三处)
武松打虎 | 李逵杀虎 |
在景阳冈打虎 | 在沂岭杀虎 |
_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 |
【4】武松和李逵同为小说中的打虎英雄,你更钦佩谁?请结合课文和所选片段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两茎灯草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对严监生的__________描写,此时的他“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这个成语来形容。如果他能说话,此时他可能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本文刻画人物时所用的描写方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写几个侄子时,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
B.写赵氏时,主要运用了外貌、动作、语言描写。
C.写严监生时,主要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动作描写主要写了他摇头和伸手指这两个动作。
D.对严监生弥留时伸着两个指头的描写属于传神的细节描写。
【3】后人评价严监生时,有两种说法,一是吝啬鬼,二是勤俭持家。你赞同哪种说法?请说说自己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不屈的腿
初春的一个早晨,我来到西湖公园,四周雾茫茫的。突然,一阵奇怪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我闻声望去,朦胧之中出现了一位军人。①他上身穿褪了色的军绒衣,下身穿绿军裤,一条裤腿却空着。他拄着一副拐杖,依靠着他那仅有的一条腿在练习跑步。一阵阵急促的拐杖触地声,在寂静的公园回荡。
我与他虽然素不相识,不知怎的,却情不自禁地跑到军人面前关切地说:“同志,您歇一会儿吧!”“不,还有两圈。”回答声伴着喘气声,听起来那么不舒服。他不停地摆动着双臂,用劲撑着拐杖,昂着头,一条腿不断地跑着,跑着。突然,他用力太猛,一根拐杖倾斜了一下,失去了平衡,跌倒了。我赶紧上前,正要扶他。“不,我自己能起来的!”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②只见他右手吃力地撑着地面,艰难地挪动身躯。③军人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难以忍受的痛苦……
跑步声依然回荡着,此时,它显得特别有力。那有节奏的触击声,就像一曲顽强的生命之歌。军人刚毅的面孔上,神情是那么专注,虽然初春寒气逼人,可他的脸上却渗出了晶莹的汗珠。
望着军人宽宽的肩膀、健壮的上肢和那一条不屈的腿,我觉得他的形象是那么高大。我想,前天,他曾在运动场上奔跑;昨天,他曾在炮火中冲绎;而今天,他失去了一条腿,然而他的生命之火正在更热烈地燃烧。他用体内沸腾的热血,去走更长的路……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素不相识: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读文章第2自然段,军人的回答声“听起来那么不舒服”的原因是( )
A.军人说话结巴,语无伦次。
B.军人的回答声伴着喘气声。
C.军人说话很难听。
【3】“他的生命之火正在更热烈地燃烧。”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画线句子①②③分别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任选其中一句,分析该句所用描写方法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泥活
①冯兰瑞老头,坐在厚重的桑木案前,腰板挺直,脖筋绷紧,眼神像锥子似的注视着案子上新捏好的泥活。他手持竹刀,这里抹一抹,那里抹一抹。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么可挑剔的?武松左膝镇住大虫的花背,倾全身之力向大虫身上压,右手揪住大虫的耳朵,左手抡拳,那大虫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眦裂。这会儿冯兰瑞双眉挤在一起,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直视自己的这件作品,摇了摇头。片刻之后,他似有所悟,重新拿起床上的竹刀,挑一点紫泥,朝着武松的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于此,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来。
②孙子冯大刚正好赶集回来。这个矮墩墩的小伙子进了屋,便从大竹篮里提出一瓶通州大曲、一包用荷叶托着的热驴肉。他用手甩了一把流到额上的汗说:“爷爷,这酒这肉你就敞开吃!今儿头一天到集上去开张,你猜怎么着?这宗买卖别提多么快!”
③“怎么个快法呢?”冯兰瑞问。
④“我刚把‘芮庄泥人冯’的布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风,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子就卖个精光。好些人都说,泥人冯的手艺二十多年没见了!”
⑤“哈哈哈哈!”冯兰瑞老头开怀地笑起来。
⑥冯大刚一眼瞄见桑木案上的“武松”,忙奔过去,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直起来,反反复复看了又看,乐得眼泪都流出来:“爷爷!爷爷!这是怎么捏出来的!我压根儿没见过这么好的泥活!”他拉着爷爷两只粗糙的大手,说:“爷爷,下回赶集,我得把这个也带去。”
⑦“带去吧!”冯兰瑞答应了,“摆到地摊上,先让大伙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
⑧“爷!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一个忙? ”冯大刚忙神秘地靠近爷爷的耳朵说,“今儿个,管理市场的胖老刘蹲到地摊旁,捧起这个瞧瞧,抓起那个看看,爱得简直没治! 我把‘武松打虎’带到集上送给他,说不定他能让咱把泥活的价往高里提!”
⑨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他走到桑木案前,用木滞的眼睛盯着孙子冯大刚,张开粗糙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狠狠向下压去。
【1】第①段文字中,用了两个比喻句写冯兰瑞老人的眼睛,请用“______”画出来。
【2】读文中画“ ”的句子,从加点的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___”的句子,说说这句话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写出了冯大刚什么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技艺高超外,你认为冯兰瑞老人还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下面的一篇短文,并完成文后的习题。
松坊溪的冬天
下雪了。
雪降落在松坊村上了。
雪降落在松坊溪上了。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上都fù gài ( )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雪止了。
早晨,村子的屋顶上,稻草垛和篱笆上,拖拉机站的大棚上,都披着白雪。山上的松树和竹林子,都披着雪;那高高的枫树和野柿树的树干、树枝上,都披着白雪。
远山披着白雪。石桥披着白雪。溪石披着白雪。好一个白雪世界!从石桥上走过来时,我停住了。我听见桥下的溪水 cóng cóng ( )地流着。我看见桥下溪中的白雪世界,有一群彩色的溪鱼,穿过桥洞,正在游来游去。
忽地,我看见那成群游行的彩色溪鱼,又一下子都散开了,向溪石dòng xì ( )间游去,都看不见了。忽地,彩色的溪鱼又都游出来了,又集合起来。我 看见一群又一群彩色的溪鱼,穿过一个映照在水中间的、明亮的白雪世界,向前游过去了。
【1】根据汉语拼音提示,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正确的词语。
【2】“雪降落在松坊村上。雪降落在松坊溪上。”是不是排比句?
是( ) 不是( )
【3】在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用“——”标出。并说明把什么比成了什么?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给短文分成两部分。
其中,第一部分写( ),第二部分写( );第一部分是( )描写,第二部分是( )描写。
【5】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好一个白雪世界!”是一个______句。这句话作者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说出的。说明作者当时有_____________的心情。
14、阅读欢乐谷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哭了,我们毕业生都哭了。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当我们回到小学来的时候,无论长得多么高,多么大,老师!你们要永远拿我当个孩子呀!
做大人,常常有人要我做大人。
宋妈临回她的老家的时候说: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跟弟弟再吵嘴!他还小。”
兰姨娘跟着那个四眼狗上马车的时候说: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招你妈妈生气了!”
蹲在草地里的那个人说:
“等到你小学毕业了,长大了,我们看海去。”
这些人都随着我的长大没有了影子了。他们是跟着我失去的童年一起失去了吗?
“英子,去把这些钱寄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
“爸爸!”
“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着你妈妈。你最大。”
于是他数了钱,告诉我怎样到东交民巷的正金银行去寄这笔钱——到最里面的台子上去要一张寄款单,填上“金柒拾元整”,写上日本横滨的地址,交给柜台里的日本人!
我虽然很害怕,但是也得硬着头皮去——这是爸爸说的,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闯练,闯练,英子。”我临去时爸爸还这样叮嘱我。
我心情紧张地手里捏紧一卷钞票到银行去。等到从最高台阶的正金银行出来,看着东交民巷街道中的花圃种满了蒲公英,我很高兴地想:闯过来了,快回家去,告诉爸爸,并且要他明天在花池里也种满了蒲公英。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来,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1】短文中第1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英子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简要概括出我去正金银行寄钱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 )→( )→( )
【3】短文中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在“我”的生活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怎样理解“爸爸的花儿落了”与“我已长大了”之间的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主席想。然而,这种想法很快被打消了。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国家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选文第1、2自然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描写来刻画人物。
【2】选文最后一句话中“忠骨”的意思是__________,在选文中指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3】读一读画横线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 你是谁?为什么哭?”“我少年时代玩玻璃球,青年时代玩电子游戏,中年时代打麻将 ,家产都败光啦!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流浪汉说。
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老还(huán hái)童……”“返老还童?”流浪汉抬头将老人打量(liànɡ liɑnɡ)一番,心想:于是,他“扑通”一声跪下,向老人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学起,做一个勤奋好(hǎo hào)学的人!”“好吧!只要你好好努力,就能获得真正的生命。”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已变成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bēi bèi)着书包呢。他想起自己刚才说的话,便向一所熟悉的小学走去。路上,看到几个孩子正在玩玻璃球,他就觉得手痒了,也挤进去玩了起来。他仍然按老样子生活,玩电子游戏,打麻将……到了老年,他又懊悔地哭了起来。正巧又碰到时光老人。他“扑通”一声跪下,乞(qǐ)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我做了一件蠢事!”时光老人冷笑着:
【1】给文章加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在开头的横线上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懊悔——______ 哀求——______
【4】联系上下文,在短文中的“ ”上填上流浪汉合理的内心活动。
【5】流浪汉后来又碰到时光老人,时光老人可能会对他说什么?展开想象,给短文补写一个合适的结尾,写在文末的“ ”线上。
【6】你对时光老人所说的“真正的生命”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理解。(17分)
有一天,我从学校里跑出来,流着泪,很伤心地走回家里。妈妈抱着弟弟,站在门口。弟弟向我招招手,妈妈亲切地微笑着,欢迎我回来。
但是我淌(tāng tǎng)着泪的脸,使得妈妈很惊奇。她连忙拉着我的手,一边走过去,一边问我:“为什么这么伤心?”
“妈妈,我想做的、我要做的事情,老师不让我做!”我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呜呜咽咽地说。
“呀!到底什么事?”妈妈温和地问我。
“学校里要开家长会……要演剧……但是老师这一次不选我……当主角,却只要我在后台……工作!那小龙反做了……做了主角了!”我呜呜咽咽地,连话也说不清楚了。
妈妈伸出手来,要我看看她戴着的手表。
云 你看看 这手表上面有些什么东西 妈妈一边揩干我眼泪 一面温和地问
“那是一块玻璃,两个指针。”我回答说。
妈妈把弟弟放在一旁脱下手表,把表壳打开,又问我:“你看见了些什么呢?”
“小齿轮和螺(luó ruó)丝!”这时我完全忘记了我的伤心事。
妈妈继续说:“当表的指针不走,或走得不准的时候别人就会说,‘这表是虚有外表’。可是怎样才能使它会走,并且走得准确呢?就得靠这些小齿轮和螺丝,还有许多你看不到的部分。”
停了一会儿,妈妈又望着我意味深长地说:“这没有人喝彩的工作,但却是重要的工作,而且是不能没有的。”
我忽然明白起来,心里便觉得很轻松、很快乐。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2分)
(2)把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画去。(2分)
(3)给划线句子加上标点。(3分)
(4)手表是由 ( )、( )、( )、( )等部件组成的,其中让人喝彩的有( ),没有人喝彩的有 ( )。(4分)
(5)老师让“我”在后台工作,“我”为什么哭了?(2分)
(6)最后“我”明白了什么?你周围有没有“没有人喝彩却又是重要的工作?”请举出例子。(4分)
1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亘”字,作为2019年指导性年度汉字在京揭晓。2019年指导性年度汉字发布会上,文字学家白双法先生表示,中国文化是多元文化,古人造字源于实践,读音不同,则意义不同,造字时的形象也不同。“亘”字带给我们的指导性启示,一是回环,天道好还,礼尚往来;二是恒常,体悟天道,守常应变;三是自强,自助天助。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现象,指导性年度汉字评选是一项具有娱乐性、教育性和认知性的活动。
材料二:2019年度,巴黎汉字节于9月10日正式启动。为期五天的活动结合书画展、讲座、文化体验和互动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向法国民众展示中国文化。巴黎汉字节旨在以汉字为媒介,超越地域、文化、语言和民族障碍促进东西方人文交流,向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打开一扇了解汉字及中华传统文化的窗口。
【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指导性年度汉字评选意义的一项是( )
A.娱乐性
B.实用性
C.教育性
D.认知性
【2】“亘”字带给我们的指导性启示,其中不包括( )
A.回环,礼尚往来
B.恒常,守常应变
C.养育,天伦之乐
D.自强,自助天助
【3】根据材料二,下列不属于本次法国“巴黎汉字节”举办目的的一项是( )
A.促进东西方人文交流
B.展示中国汉字文化的独特魅力
C.促进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
D.增强民族凝聚力
【4】为了保护、传承、弘扬汉字文化,我们自身应该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
牧场之国(节选)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微弱的光。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选文第一段,按照________顺序,主要描写了傍晚荷兰_________的特点。
【2】选文画“ ”的部分属于_______(静 动)态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
【3】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B.“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表现出荷兰每天的生活过于平静而显得单调。
C.选文中画“﹏﹏﹏”的句子营造出一片安然与宁静的境界。
【4】“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题文)居里夫人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改写句子)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写句子)
1.赤道吹来的风吹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作文被老师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次植树,我们的分工是:男生挖土,女生浇水,班干部填土。(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我被人捉去,关在笼子里,永远不得回来呢,我的父亲母亲岂不心碎?(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月亮那只玉色的大圆盘,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到处是一片神秘的银色的月光,仿佛白天一样明亮,有一只狼叫个不停。(用带点的词语各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妙笔生花。(根据提供的开头为中心句,练习写一段话。)
一到夜晚,广场上就热闹起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