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中“夫”的正确解释是( )
A.丈夫
B.成年男子
C.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
A.只听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洪水涌了出来,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B.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
C.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应接不暇。
D.我受到老师的批评后,心中还恋恋不舍。
3、《西游记》中对孙悟空的称呼有好几种,他最不喜欢的是( )
A.齐天大圣
B.美猴王
C.弼马温
D.猴哥
4、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现在呢,孩子们听了爸爸的(_____),多了一点(_____);在通向(_____)的路上,有许许多多(_____)。这儿(_____)它们,它们就在这儿(_____)了。而(_____)它们在哪里,总是(_____),(_____)。
5、读拼音,写汉字。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zhàng(______)着手疾眼快,不愿意和小胖墩儿一叉一lǒu(______)。起初,小嘎子围着小胖墩儿hóu(_____)儿似地蹦来蹦去,仿佛很占了上风。终于三抓两náo(______),jiū(______)在了一起,任凭小嘎子推拉拽顶,硬是bān(_____)不动小胖墩儿,小嘎子刚想用脚wàn(_____)子去勾小胖墩儿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6、将下面的俗语或者谚语补充完整。
1.前人栽树,____________________。
2.早霞不出,____________________。
3.书读百遍,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日久见人心。
5.____________________,学海无涯苦作舟。
6.一年之计在于春,____________________。
7.看菜吃饭,____________________。
8.长他人志气,____________________。
9.太岁头上动土,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人往高处走,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能写词语
pò zhàn | dǒu sǒu | fēng sāo | zǔ zong | lián xī | shǒu pà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8、名句填空。
(1)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2)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王之涣《凉州词》)
(3)___________,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乡村四月》)
(4) 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论语》 )
(5)人有耻,__________。(《朱子语类》)
(6)近水楼台先得月,___________。(宋·苏麟)
9、阅读(11分)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蔺相如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大将军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界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
赵王到了渑池,会见了秦王。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王没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1)这一段选自历史故事《将相和》。“将”指的是( ),他是一个( )的人;“相”指的是( ),他是一个( )的人。
(2)《将相和》是由三个小故事组成,上文选取的这一段小故事的小标题是“渑池会见”,另外两个小故事的标题可以用成语来概括,分别是“ ”,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比喻( ),另一个小标题是“ ”,这个成语现在用来表示( )。
(3)联系上下文说说“示弱”的意思:
(4)写出同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侮辱——( ) 抵御——( )
(5)读文思考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的目的是什么?他的目的达到了吗?为什么?
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新冠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预防新冠病毒期间,小文的妈妈不戴口罩去亲戚家串门,如果你是小文,应该怎样劝阻妈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链接阅读。
荷兰的花
荷兰,是世界地势最低的国家之一,沿海边,有一望无际的洼地。海风轻轻鼓起波浪,海水就会漫过浅滩,把荷兰成片成片的洼地淹没。于是,荷兰人在大海里,筑起一道宏伟的堤坝,像万里长城一样,把汹涌的海水挡在堤坝外,让泥土完完整整地显露出来。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掏出千倾土地。
也许,这土地是用血汗换来的缘故,荷兰人对土地有着很深沉、很执著的感情。在新开垦的田野上,荷兰人种满了自己心爱的花儿,郁金香,风信子,百合花……春末夏初,这些花盛开时,像一片静谧的五彩的海,与远处波动的湛蓝大海交辉相映。
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最迷郁金香。那花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上面托着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郁金香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都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镶有浅红花边的白花,被誉为“中国女性”,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荷兰人的想象多妙!
荷兰人迷郁金香都快成痴了。有个老板愿意用他的酿酒厂换一支罕见的郁金香,瞧瞧,代价多高!阿姆斯特丹有幢非常美丽别致的小石屋,就像童话里的一座皇宫,门前墙上一块石头上刻着:“此屋出售,价值三支郁金香。”荷兰人爱郁金香,并把定为国花。
其实,郁金香原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现在那儿还有野生的郁金香。很久以前,这花被荷兰人发现,便小心翼翼地捧回家,用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它那小而可怜似的模样了。郁金香惊人的庄重、典雅,就像有位作家说的: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都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
在城市高高的电线杆上,你一眼就能看见凌空悬垂着一个花篮,里面插满了洁白茂密的满天星,几枝浓艳欲滴的红玫瑰隐显其中。横跨江河的桥头,你会发现一盆活泼艳丽的扶郎花在微笑。
有时,你随意一抬头,会奇怪:荷兰人的窗户怎么不挂帘子?再仔细看看,窗口放满了粉红的百合花、白色的慈姑花和苍翠碧绿的蕨草,这不就是精美绝伦的窗帘吗?
荷兰人用鲜花装饰了生活,让生活显示出令人心驰神往的美。
【1】解释下列词语。
一望无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文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怎样理解“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都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文中画直线的句子,然后仿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剃头周的平庸人生
剃头周的门面虽小且破,但很整洁,碎发是随手清扫的。笨重的黑皮转椅,角落里绽开细缝,露出细密的衬布甚至微黄的海绵来,但踩着脚踏板调整高度时,照样灵活得很。三五把闪亮的小剪子,尖尾巴的细齿梳子,几瓶印着明星头像的发胶,一盒儿童痱子粉,方块的海绵,摆在镜子前窄窄的台面上,像一排待画的静物,在明亮的光线里,闪烁着细碎的金光,暖调子,慢慢地流淌。
剃头周没有一般手艺人的愁苦气。首先他不瘦,圆鼓鼓的脸蛋洋溢着很有营养的光泽,壮实的身材,微腆的肚子,头发也梳得整齐。他还善谈,对客人的每句话都报以认真的倾听和体贴的应和。
谈笑归谈笑,他剃起头来一丝不苟,哪怕椅子上已坐了一排人, 必须不时点着各人名号,安抚大家。到这里来剃头的,以男人和小孩居多,墙角并没有一般美发店必备的宇航员头盔式的烫发设备——讲究的女人不来这里,小孩愿意来,是因为剃头周会制造出动画片里人物的声调,有效抵消了电推子在其后颈上行驶的惊恐。虽说男人们的发型大同小异,但不能因此质疑剃头周的手艺,像我弟,一个时髦青年,凡事注重品质,也时常光顾他的小店。
人活一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的人喜欢哼哼唧唧地抱怨,有的人天生精气神十足,剃头周便是后一类人。他从早站到晚,嘴也不闲着,累是肯定的,但从来没听他叹过一声苦。
【1】第一自然段中的“暖调子”是指剃头周的店面让人感觉( )
A.有暖气
B.温馨
C.光线亮
【2】第一自然段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
A.描写简陋的工作条件,呈现画一样的美感。
B.交代人物生活环境,让读者眼前呈现画面。
C.简陋但整洁的环境,衬托出主人公的性格。
D.告知读者,剃头周的小店破旧但理发便宜。
【3】剃头周的手艺怎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
【4】下列选项中,( )一词最能概括剃头周的人生态度。
A.知足常乐
B.无可奈何
C.乐观向上
D.甘于平淡
13、阅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传染源:目前认为,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由于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临床表现: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人从感染到发病的潜伏期为1—14天,多为3—7天。新型冠病毒肺炎患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预防措施:
常消毒: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桌椅、玩具等应该进行清洁处理,必要时可用250—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接着用水洗干净;至少每周消毒1—2次;卫生间地面,墙面可能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洗手池、便池等每天清洗,每周消毒1—2次。
戴口罩: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不聚餐,外出时可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勤通风:做好空气消毒,每天室内通风换气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勤洗手:外出回家后,应及时用洗手液(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洗手总时间至少20秒。采用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口诀是:内—外—夹—弓—大—立—腕。
【1】短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介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关知识。
【2】根据材料判断正误(正确的用√,错误的用×)。
(1)室内通风换气每周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_________)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的潜伏期都是3—7天。(_________)
(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唯一的传染源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_________)
(4)外出回家后,应及时用洗手液(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洗手总时间至少20秒。(_________)
【3】结合以上材料,说说在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做好预防工作,请向家人提供两条科学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密西西比河的风光
密西西比河两岸( )。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逶迤而去,在处同蓝天连成一片,三四千头一群的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看它头上的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飘拂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它( ),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两岸风光
东岸的风光同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河边、山巅,岩石上、幽谷里,各种颜色的树木花草,散发着各种气味。大树高耸入云,野葡萄、喇叭花在树下交错生长,往树枝上攀缘,一直爬到顶梢。它们从槭树延仲到鹅掌楸,从鹅掌楸延伸到蜀葵,形成无数洞穴、无数拱顶、无数柱廊。那些在树间攀缘的藤蔓常常迷失方向,它们越过小溪,在水面搭起花桥。木兰树在丛林之中挺拔而起,耸立着它静止不动的锥形圓顶;它树顶开放的硕大的白花,俯瞰着整个丛林。除了在它身边摇着绿扇的棕榈,没有任何树木可以同它媲美。
丛林中无数的动物,更给这个世界带来魅力和生气。在小路尽头,有几只因为吃饱了葡萄而醉态酩酊的小熊,在榆树的枝丫上蹒跚;群鹿在湖中沐浴;黑松鼠在茂密的树林中嬉戏;麻雀般大小的弗吉尼亚鸽从树上飞下来,在长满红草莓的草地上来回走动;黄嘴的绿鹦鹉和火焰般的红雀在柏树顶上飞来飞去;蜂鸟在佛罗尼达茉莉上( );而捕鸟为食的毒蛇倒挂在树枝交织而成的穹顶上,像藤蔓一样摇来摆去,同时发出阵阵嘶鸣。
如果说河对岸的草原上( ),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鸟喙啄击橡树干的笃笃声,野兽穿越丛林的沙沙声,动物吞噬食物或咬碎果核的咂咂声;潺潺的流水、啁啾的小鸟、低哞的野牛和咕咕叫的斑鳩使这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粗犷的和谐。如果一阵微风吹进这深邃的丛林,摇晃这些漂浮的物体,使白色、蓝色、绿色、玫瑰色的生物混杂交错,使所有的色调浑然一体,使所有的声音汇成合唱,那是多么奇伟的声音,多么壮观的景象!可是,对于没有亲临其境的人,这一切我是无从描绘的。
【1】将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踌躇满志 万籁无声 风光旖旎 熠熠发光
【2】文章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些在树间攀缘的藤蔓常常迷失方向,它们越过小溪,在水面搭起花桥”中的“它们”指______;“越过”“搭起”这两个词语写出了植物的_____(静态 动态)美,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密西西比河两岸的风光主要有什么不同?
西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________怎么拥挤,他________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________能平稳地穿过,________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船夫操纵自如的驾驶技术?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正确答案。
①由画“________”的句子你能想到的成语是____
A.目不暇接 B.眼花缭乱
②选文侧重的是________描写。____
A.静态 B.动态 C.动静结合
【4】学习这一段的景物描写方法,写“微风吹过湖面”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材料一
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调查报告
经常写错别字 | 经常提笔忘字 | 觉得自己的字不好看 | 能写一手漂亮的字 |
36.67% | 56.67% | 70% | 1.21% |
材料二
汉字书写能力下降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而电脑飞速发展和普及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互联网时代,我们习惯于敲打键盘,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失写症”。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们对汉字“敬畏之心”的淡漠。古人常说“一字为师”,而现在,浮躁的心态之下,人们对于汉字书写的态度已相当草率,甚至积非成是、将错就错。
材料三
近年来,随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神奇的汉字》等一系列节目的播出,汉字书写问题重回公众视野。有学者认为,保护汉语,媒体的宣传是必不可少的,但只有媒体的宣传是不够的,行政不应缺位。尽管多年来相关部门已颁布多项法令保护母语,但这些还远远不够,应该用更多行政手段和措施来保护母语。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材料二,写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失写症: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字为师: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不属于人们汉字书写能力下降的原因的是( )
A.电脑的发展和普及。
B.人们对汉字缺少敬畏之心。
C.人们热衷于综艺娱乐,不爱学习。
【4】材料一和材料二相比,在说明形式和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同意材料三中学者的观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答题
任弼时同志的整个生活里渗透着原则性。他是很喜欢打靶的。有一次,他住在陕北的一个乡村里,让警卫员给他(创造、制造)一个靶子。警卫员在老乡家里找到了一张芦苇席,做成一个靶子。他问清芦苇席的来历后,马上叫警卫员送回去,他说:“我们不能随便用老乡的一点东西。”他在北京养病时,常到景山散步,他的身体不宜走远路,警卫员建议从一个较近的小门进去。这个小门前面横着一条铁丝,挂着“游人止步”的牌子。他(反对、拒绝)了这个善意的建议,说:“这是园里的制度,我们不能违反。如果(必须、需要)这样做,也得和人家商量,得到(答应、同意)。”去年,任弼时同志的妹妹从湖南到北京来看他,临走的时候,请他写一封信给湖南省委,给他丈夫介绍一个工作。他觉得这样做不合乎组织原则,断然拒绝了。
①在括号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
②用“//”给这段话分层,层次间是( )关系。
③这段话写任弼时同志的( )件事。写出每件事的大意。
④写出中心句。
18、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夹着圣经,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夹 jiā( ) jiá ( ) 散 sǎn( )sàn ( )
鲜xiān( ) xiǎn ( ) 泊 bó ( ) pō ( )
【2】找出下列语句中的动词,写在横线上。然后用上这些连续动词,仿写一个明确的场景。
(1)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
_____________
(2)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画“______”句所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对选段第二自然段的理解完成填空。
从人们在夜晚的活动同小艇的联系来写小艇的作用。戏院散场,人们回家需要小艇。随着小艇的“簇拥”——(“ ”)——(“ ”) ——(“ ”),人们从“拥”——(“ ”) ——(“ ”) ——(“ ”),城市也由( )到( ),“沉沉地入睡”。进一步突出了小艇在城市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9、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却到处都是。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儿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1】上面两段话选自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作家_____写的______。
【2】作者回忆了幼年时在故乡的哪些趣事?选择正确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
(1)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星星;
(2)在古柳树下点篝火摇树捉知了;
(3)在大苇坑边望月游玩;
(4)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3】你对“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一句中的“此”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明明是写家乡的月亮却写了那么多童年趣事,多余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乐园。
(1)黄道婆学会了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
改成“把”字句: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
(2)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有梅花的秉性。(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总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难道你不为他具有像梅花那样的美好品质而自豪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修改病句。
①陈羽在学校里始终一贯表现得很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然老师带我们到野外采用了许多植物标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缩写下面的句子。
(1) 戴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检起地上的碎纸。
(2) 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笑声。
22、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我又不少你酒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天地。
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了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你对哪些文化遗产了解比较全面呢?请你写一篇作文,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要求:题目自拟;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语句通顺、连贯;标点符号使用恰当;不得抄袭、套作;字迹工整、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少于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