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桑树(sānɡ) 篝火(ɡōu) 玉磬(qìnɡ) 水瓢(piào)
B.供职(ɡònɡ) 倭瓜(wō) 澄澈(chénɡ) 点缀(zhuì)
C.蚌壳(bànɡ) 燕园(yān) 渺小(miáo) 啃掉(kěn)
D.秉性(bǐnɡ) 眷恋(juàn) 铲地(chǎn) 承认(cénɡ)
2、下面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呐喊 寻思 卷恋 胸有成竹
B.签字 肢体 包伏 手疾眼快
C.难堪 赏识 航行 磨拳擦掌
D.纵横 笼罩 遮掩 一声不吭
3、“醉里吴音相媚好”中的“吴音”指的是( )。
A. 吴地的音乐 B. 姓吴的人家所唱的歌 C. 吴地的方言
4、背诵与积累。
1._____________,穿尽红丝几万条。
2.暖风熏得游人醉,___________。
3.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一寸光阴不可轻。
5.盛年不重来,_________________。
5、按课文内容填空。
①《小嘎子和胖墩比赛摔跤》的小嘎子________,________;胖墩________,________。
②《临死前的严监生》用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的描写手法,写出了严监生活生生的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③《“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从________特点表现了王熙凤的________。从她的________中可以看出她________,________。在她与林黛玉的对话中,看出她爱炫耀________,________,也有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描写。
6、写出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近义词。
(1)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________
(2)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________
7、读词语,给加点的字标上正确的读音。
蚂蚱( ) 明晃晃( ) 啃了( )樱桃( )
蚌壳( ) 毛嘟嘟( ) 割掉( ) 倭瓜( )
逛逛( ) 下雨啰( )
8、多音字组词。
供gōng_________ gòng_________
晃 huàng_________ huǎng_________
泊pō_________ bó_________
9、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秋之神韵
①我爱秋。不只爱它令人赞美的硕果,不只爱它没有春的缠绵,夏的狂热,冬的冷漠。秋天犹如原野上时而奔跑跳跃,时而戛然而止的骏马,犹如饱经沧桑、豁达开朗的将军,犹如从容飘遮划过夜空的流星……
②秋天是清爽的。头上是高阔的天空,蓝蓝的不杂一丝云彩;脚下是平坦的大地,处处有成熟的金黄,恬静的小街道。风中飘洒黄叶的飒飒声,与清澈见底、欢愉跳跃的小溪轻声伴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纯洒脱。
③秋天是热情的。因酷暑而委顿的人们,在微微的凉意里振作起来了。学生们又满怀信心地开始了新的学年;年轻人也兴高采烈地于重阳远眺,一个个步履轻快,神来飞扬,他们又有了新的期待。
④秋天是真诚的。一阵秋风,吹散了平日的虚伪与私心,人们胸怀坦荡,以诚相待。在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又怎么会容得下猜疑和做作呢?
⑤清爽、热情与真诚,不加雕琢的自然流露,行云流水般的抒发自如,透露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新意,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噢,秋之高洁,我钦佩你;秋之潇洒,我欣赏你。
【1】把下面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在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又怎么会容得下猜疑和做作呢?_____
【2】短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方面描写秋之神韵,表达了作者对秋的喜爱之情。
【3】读第②自然段,作者主要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写出了秋天一切都是那样的清纯与洒脱。
【4】按要求完成练习。
(1)第①自然段中作者写“我爱秋”,可还提到了春、夏、冬,这里采用了______的写法,好处是__________
(2)“清爽、热情与真诚,不加雕琢的自然流露,行云流水般的抒发自如,透露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新意,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这里采用了______的写法,好处是_____________
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二维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维码是一种黑白相间的图形,是用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二维码能够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编码”成一个图像,当用特定软件扫描这些图像时,二维码内包含的信息就会显示出来。
二维码在生活中非常实用。民警查户口时,用智能手机扫描门牌上的二维码,即可准确获取住户的信息;公交车引入二维码后,乘客只需用手机扫描一下,便可获知你要乘坐的公交车离站点还有多远;有人把传统名片和二维码结合起来,既美观,又方便,无须交换名片,只要用手机一扫,相关信息就进入了他人手机中。另外,一些艺术品展览也引入二维码管理系统,当游客参观展品时,只需用智能手机扫一下展品上的二维码。经过解码后,就能听到人工语音介绍……
【材料二】 二维码相对于一维码的优势:
使用一维码时,碰到条码受损(如污染、脱墨等)时,识读设备就无法读取信息,这就需要操作人员通过键盘手动输入条形码号;二维码引入了错误纠正机制,如果局部有损坏,依旧可以正确识读。
【1】关于二维码,下列选项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要想显示二维码内包含的信息,需要用特定的软件来扫描这些图像。
B.二维码能够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编码”成一个图像。
C.人们在一维码的基础上发展了二维码,二维码已经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D.二维码是一种用普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
【2】刘华要介绍二维码在生活中的应用,下列材料不可选用的一项是( )。
A.二维码能够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编码”成一个图像。
B.扫一扫公交站相关的二维码,可获知你要乘坐的公交车离站点还有多远。
C.去参观秦始皇兵马俑时,我们可以通过扫指定二维码听关于兵马俑的讲解。
D.第一次见面,用手机扫一下对方名片上的二维码,个人信息就可进入手机中。
【3】二维码相对一维码有什么优势?请分条目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的难题
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经常同他的孩子在一起。父亲喜欢孩子,总是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和别的故事。
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田径鞋,因为他要参加学校明天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A.坐在沙发里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寓言来。他讲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已经听过好些遍了,实在叫人腻味。
末了,爸爸对似听非听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动作慢慢的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它的踏实和韧性。”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地弄他的鞋子。爸爸的口吻变得有点严肃,“难道你不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教益吗?
B.保罗的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看看爸爸:“这么说,你是要我指望着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60米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来睡觉?”
爸爸心中颇感惊讶,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突然冒出这样的话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略为发窘地回答:“我没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
“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保罗反驳道,“要不然傻乌龟就是不自量力,竟敢与兔子较量。谁都知道,兔子的速度起码要比乌龟快上100倍。”
乌龟压根儿就不知道兔子会睡觉。”爸爸坚持道,“它是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
小保罗把两只小手的手指勾在一起,认认真真地思忖着。“我可不相信。”他倏地站起身来,“乌龟的胜利完全是靠运气,要不是碰巧兔子中途睡觉,它无论如何也不能跑赢兔子。即使乌龟比你说的踏实还要踏实100倍,它仍跑不过兔子!”
爸爸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捏着报纸的手颓然落在膝盖上……
【1】请从文中找出与A句中“又唠唠叨叨”的“又”字相呼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看画线的B句中“呆望了一阵”的“呆望”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一阵”能否改为“一眼”?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保罗的父亲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什么?而小保罗则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致使父亲遇到难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同一问题,父子观点截然不同。相信你读了这篇文章定会有很多感受,请简单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罗马速写
罗马是[ ]的首都。这个城市很特别,遗址多,雕塑多,喷泉也多。罗马分为新城和古城。古城的建筑大多有上百年的历史,一砖一石,一街一巷,都是百岁以上的“老人” 。古老的建筑,坍塌的废墟,残毁的廊柱使人一不小心就踩在“历史”上。
古罗马的斗兽场,是遗址中的“老祖宗”。凡到罗马游览的人如果不去斗兽场看看,就好像到了北京没游 [ ],到了西安没看 [ ]一样。这座宏伟的圆形建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现在大部分已坍塌,但看上去仍然令人惊叹不已。
罗马还是一座用雕塑装饰起来的城市。( )街头巷尾,( )是屋顶门廊,看不到雕塑才是不正常的。罗马城的雕塑,超过了罗马的人口。
喷泉在罗马城 < >。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城市能与其媲美。上千处大大小小的喷泉,< >地散落在广场和街头巷尾。它们 < > ,极具观赏性,使罗马城< >。
遗址、雕塑、喷泉,( )装点了罗马城,( )丰富了这座城市的内涵。
【1】根据平时的学习、生活积累,在文中的“[ ] ”里填写合适的国名及名胜古迹。
【2】选择下列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入文中的“( ) ”里。
不论…… 都…… 无论… … 还……
因为…… 所以…… 不仅…… 而且……
【3】细读第4自然段,根据文意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入文中的“< >”里。
星罗棋布 比比皆是 别具一格 千姿百态
【4】本文一定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简要说说罗马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你认为文中写得最好的句子多读一读,并选择一句用“ ”画出来,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 )能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 )能急转弯。两旁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由画“ ”的句子你能想到下面哪个成语?( )
A.目不暇接。 B.眼花缭乱。
【3】选文围绕“___________”一句来进行叙述,采用了___ 的结构方式。
【4】选文不是从下面哪个方面来介绍船夫操纵自如的驾驶技术?( )
A.行船的速度极快。
B.在极窄的地方小艇也能平稳地穿过。
C.能做急转弯。
D.来往船只很多。
【5】选文侧重的是 描写。
A.静态 B.动态 C.动静结合
14、链接阅读,按要求做题。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澎湃,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要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凝聚了一颗强大的中国心。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废除的。
【1】根据所给意思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
a.以开玩笑的态度回答。(______)
b.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______)
【2】把文中提到的诗句补充完整。
a.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漫卷诗书喜欲狂。
【3】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废除”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暖冬
小的时候,是那么疯。数九寒天的,跑到村东小河上砸开一块冰,蹿上去,拿一根细竹竿撑着河床,那冰就行驶开来,成一条冰船。
那是一个午后,我把一根竹竿挥得虎虎生风,突然从脚下传来断裂的咔嚓声。低头一看,一块冰分离成两块,慢慢漂向相反的方向。我急了,大叫一声,人掉进了河里,好在河水不深,我颤抖着牙关爬出来,跑回了家。
我被母亲大骂一通,屁股上,落了母亲恶狠狠的笤帚。母亲说那河那么深,你不知道?母亲把我的湿衣裤拿到院子里晒。冬天的阳光,象征性地洒在上面。那些衣服很快冻成冰棍。母亲坐在炕沿,看着我,愁眉不展。那些年月,家里没有多余的棉衣棉裤,冰天雪地的,明天怎么上学?
我一直把自己包在棉被里,看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我小心翼翼地吃饭,小心翼翼地和母亲说话,小心翼翼地写作业和睡觉……
夜里我醒来,看到微黄的光圈和一抹年轻的剪影,那是母亲和她的油灯。
早晨我被母亲推醒。我惊奇地发现,母亲竟给我捧来了新的棉袄棉裤。干燥的棉袄棉裤穿在身上,暖和并贴身。每一个扣子都亮闪闪的,像从夜空中摘下的星星。我背着书包上学,走到院子里,突然回头。母亲正在玻璃窗后看着我。那目光是从冬的缝隙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我,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
那年冬天特别冷。但我一直认为,那是我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
可是那个冬天,母亲却落下一生的病根——类风湿。那天,她用了整整一夜,将自己的棉袄棉裤认真地改小,套在他的身上。、
然后,整整一个冬天,母亲没有自己的棉衣。
【1】根据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由于忧愁而双眉紧锁,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______)
(2)言行举止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______)
【2】“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中,母亲“愤怒”的原因是______;“愁苦”的原因是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与题目相对应的一句话,用“﹏﹏﹏”画出来。
【4】文中说,那年冬天“特别冷”,但“他”却一直认为,“那是他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为什么?这样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家乡的桥
①我的故乡在江南。故乡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②小河长,小桥多。桥连着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如果提个篮子赶集去,不经过八座十座小桥才怪哩!
③家乡的桥大多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两端,把两户人家连起来;最漂亮、最有气派的数单拱桥,桥洞和它的倒影像个很大很大的圆饼,两边几十级石阶缀上去,形成个大“八”字,一对对石狮子雄赳赳地屹立在石柱上。夜里,你撑条小船穿梭其间,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④家乡小桥的名称也美极了。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大人们告诉我,元宝桥、骆驼桥是人们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叫出来的;而震龙桥、娘娘桥,就跟民间传说有关系了;至于如意桥,是从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中撷(xié)取来的。有趣的是,在青石上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篆或隶或楷或草,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记得有一年清明节,我跟外婆坐船扫墓去,每过一桥,我大声念一遍桥名,接着就听外婆讲一个关于这桥的故事。几十里水路百座桥,外婆的故事足足可装一条船!
⑤ 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整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讲故事;我们把桥当作跳水台,比跳水本领,练胆量;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蛳,碰得巧,还能从桥洞里捉到一对毛蟹呢!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丝丝的风,轻轻荡漾的水波,转眼就把你送入梦乡……
⑥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1】第1自然段中的“网布”形象地写出了( )。
A.河多 B.桥多
C.小河密密麻麻、纵横交织地分布在大地上的情状
【2】本文的体裁是(____),本文的线索是(____)。
A.说明文 B.散文
C.桥的造型多 D.怀念、赞美故乡的桥的思想感情
【3】文中第④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 ”画出来。这段话中,作者分别写了( )( )( )三方面内容。
A.小桥命名的来历多 B.小桥上的诗句多
C.雕刻桥名的字体各不相同 D.桥的名字还有很多故事
【4】判断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
①故乡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____)
②几十里水路百座桥,外婆的故事足足可装一条船!(____)
③一对对石狮子雄赳赳地屹立在石柱上(____)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5】下面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乡的桥不但造型千姿百态,名称也美极了。
B.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热爱。
C.作者家乡的桥很多是新建的水泥桥。
17、课内阅读。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
【1】“窘”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困窘”一词在文段中的意思是________。
【2】下列关于“我”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的原因,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B.老师当着同学们的面把“我”轰出教室。
C.“我”为自己的发现兴奋得脸发红。
【3】“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说明了____________。
【4】文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转折。
C.表示意思的递进。
【5】“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这句话一语双关,“我”用__________的方式使自己得到了一点安慰,也道出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真实情况。我知道的世界上因有重大的发现却被驱逐和被迫害的人有__________。
18、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有很多长得很像的汉字,稍不留神就认错了。例如:“壶”是装水的容器;“壸”(kǔn)是宫里的路。“赢”,获胜;“羸”(léi),瘦弱。“衹”(zhǐ),“只”的繁体字;“袛”(dǐ),短衣汗衫;“祇”(qí),地神;“祗”(zhī),恭敬。“戊”(wù),天干第五位;“戌”(xū),地支第十一位;“戍”(shù),军队防守;“戎”(róng),古代兵器的总称,军队,军事。
【材料二】“赢”由五个汉字组成。有人说,它包含着赢家必备的五种意识或能力:“亡”指危机意识;“口”指 ;“月”指 ;“贝”指 ;
“凡”指 。
【材料三】据说,1930年5月,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在河南进行中原大战。战前,冯、阎商定在河南北部的沁(qìn)阳会师,集中兵力一举歼灭蒋军。冯玉祥的一位参谋在拟定命令时,误把“沁阳”写成“泌(bì)阳”。恰巧河南南部有一个泌阳,该地与沁阳相距数百千米。只因多写了一笔,部队瞎跑了几百千米,最后导致冯、阎联军惨败。
【1】根据【材料一】,依次填在下面“ ”上的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庭 ② 弱 ③ 仰 ④ 卫
A.壸 羸 祗 戍
B.壶 羸 袛 戌
C.壸 赢 祇 戎
D.壶 赢 衹 戊
【2】将下面内容依次填入【材料二】中的四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时间观念 ②平常心态 ③沟通能力 ④取财有道
A.①②④③
B.②④③①
C.③①④②
D.④③①②
【3】从“赢”的构成,我们可以体会到(多选)( )
A.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
B.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优秀传统思想可为当代人提供许多重要启示。
【4】【材料三】中,冯、阎联军惨败的原因是( )
A.选错决战地点
B.联军内部不团结
C.冯玉祥的参谋写错字
D.联军兵力不敌蒋军
【5】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冯、阎联军惨败的原因是( )不强。
A.时间观念
B.平常心态
C.沟通能力
D.危机意识
【6】阅读了以上三则材料,你有什么收获或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课内语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佣 拥)出来,走上了各自(固 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 竖)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架 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国的__________。
【2】用“√”选择文中括号内恰当的字。
【3】此段文字中,前两句话是__________(静动)态描写,后三句话是__________(静动)态描写,这样描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的句子,说说这个句子好不好,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下列的句子。
(1)改为陈述句。
①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不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矜持不苟,舍己为公,不正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病句。
①上课的时候,我们全班同学都在认真地听讲,只有三四个同学做小动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看到了王老师亲切的笑脸和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望了我一眼。老师皱皱眉头。老师不动声色地继续讲课。(把三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孙膑对田忌说,他有个办法,保证能让田忌在赛马时获胜。(改为直接引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4%
(1)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天空中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缩句)
(2)我们不能随意破坏学校里的花草树木。(改成反问句)
(3)雨点落下来。(扩句,至少两处)
(4)同学们迎着早晨的朝阳认真地做操。(修改病句)
23、习作芳草地。
题目:我想对你说
提示:“你”可以是爸爸、妈妈、老师、朋友等。对他们说出自己对生活中遇到的事情的感受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