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不是形容人物神态的一项是( )
A.神采奕奕
B.手疾眼快
C.垂头丧气
D.目瞪口呆
2、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
B.大树爷爷看到了孩子们幸福的笑脸和欢乐的歌声。
C.同学们都来了,只有小红还没到。
D.经过治疗,小明的病很快恢复了健康。
3、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A.冀复得兔 重复 B.弗能应 应答 C.吾盾之坚 坚固 D.道旁李 两道门
4、斟词酌句
给下列字组四字词或多于四字的词语,诗句或俗语也可。
仗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革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下列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8分)
6、错别字笑话辨析(只答横线)
(1)有位中学毕业生被分配到饭店当服务员,有一次他自告奋勇写欢迎上级来检查的大字标语。等首长来了一念,哭笑不得,因为写的是“欢迎大骂光临”。
这位中学毕业生把_______写成了_______。所以闹出了笑话。
(2)小王同意戒烟,他把保证书给女朋友小李,小李没看完就气走了。原来信是这样写的:“从今天起,我再也不买烟了,决定开始借烟,一定借,借到底……”
小王的女朋友小李为生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小王错在_______________ 。
(3)从前一个穷秀才托人将自家一种成熟的果子送给朋友,并写了一张便条:“琵琶结果,请与仁兄共尝。”朋友笑他写了白字,也写了一张字条给他,上面写着:“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这位穷秀才送给朋友的果子是________ 。
7、看拼音,写词语。
hú dié chéng rèn chú tou suí yì
______ ______ _____ _______
yīng tao qīng tíng shuǐ piáo yīn liá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
8、看图猜成语。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心田上的百合花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不是一株野草。
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小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百合的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
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偶尔也有飞过的蜂蝶鸟雀,它们也会劝百合不用那么努力开花:“在这断崖边上,纵然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会有人来欣赏呀!”
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这时候,野草与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
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那里,被人称为“百合谷地”。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嘲笑——( ) 欣赏——( )
庄严——( ) 偶尔——( )
【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
【3】“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改写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百合要 “努力开花”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你是野草,你会怎样对待百合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
1993年10月,南宁市二中学生黄天明在第五届国际青少年奥林匹克计算机比赛(sài shài)中获得了银牌,为祖国争了光被评为“南宁市杰出中学生”新长征突击手”。
“梅花香自苦寒来。”黄天明的成绩,来自他惊人的毅力和个人的勤奋。他十分喜欢数学,常常专心致志地做数学练习,往往为解一道题,花上几天时间。他想,如果从这里到火车站有三条路,把每条路都走一次,就能知道哪条最近、最快;学数学也是这样,常用多种方法计算,才能使今后的计算做到既准确又迅速。
天明从小学开始学计算机。多年来,他总是提前学习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课本。多少次,他为解一道题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妈妈喊吃饭,他却走错了方向……就这样,他啃了一本又一本计算机书,打下了扎扎实实的知识基础。
具备了聪颖(yǐn yǐng)的天资和勤奋的精神,要取得优异成绩,还需要升华的契(qì qiè)机。小学辅导员把他引入计算机那奇妙无穷的世界,推举他参加市、自治区、全国的多次比赛,让他崭露头角。进入中学后,学校购进新型的计算机供他随时操作。数学老师更是热心地辅导他,使他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1990年至1993年,黄天明以优异的成绩冲出了南宁、广西,走向中国,并飞向了世界。
荣誉没有使他陶醉(zuì zhuì),黄天明仍在不懈地拼搏。他正准备参加下一届国际青少年奥林匹克计算机大赛,去攀登新的高峰!
【1】用“√”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给文章加个合适的标题写在横线上。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聪明(____) 推荐(____) 优秀(____) 发奋(____)
【4】“升华的契机”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天明要攀登新的高峰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苦瓜
淡红色的表皮上隆起许多小小的红疙瘩,连她的名字听起来都让人感到它是苦的,苦瓜。
我第一次吃它 真是苦啊 我想 这样苦 为什么还有一些人为它传种呢
尽管我和姐姐都讨厌它,可是妈妈偏要种它,还经常说:“人啊,多吃点苦不是坏事!”
我们的一切怨恨都无济于事。苦瓜籽还是照样的发芽,像一团绿绿的水。转眼间,那嫩绿的小芽抽出了许多线藤,顺着一切可以攀缘的东西向上爬,仿佛可以爬到半空似的。那藤子好像有眼睛,总是向着竿子爬上去,一点也不向别处爬,怪不得有人叫它“生物探测器”呢!
苦瓜叶像小齿轮,叶子小得很,和“苦瓜”的名字一样,不起眼。藤条更不必说,青丝似的,但他经得起暴风雨的袭击,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它的绿色的生命,它的顽强的意志使我的看法有了转变。
我讨厌它,是因为它的苦;我讨厌苦,是因为吃惯了甜。妈妈爱吃苦的,因为她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甜”。
妈妈爱吃,那我也该学着吃吃……
【1】“转眼间”是表示了时间极短的意思,请再写出3个表示时间短的词语。
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2】给短文的第二自然段加标点。
【3】“怪不得有人叫它‘生物探测器’呢” 中的“它”指什么?为什么叫它“生物探测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短文中用曲线画出描写“藤条”的句子,读一读,把它的特点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马克·吐温的故事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到某地的旅店投宿。别人早就告诉他此地的蚊子特别厉害,他在服务台登记的时候,一只蚊子正好飞过来。他对服务员说:“早听说此地的蚊子十分聪明,果不其然,它竟然会预先来看看我的房间号码,以便夜晚光临,饱餐一顿。”服务员听了不禁大笑。
结果这一夜他睡得非常好,因为服务员也记住了他的房间号码,认真地做好了所有该做的事。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敬语,称宾客到来。 (______)
(2)果然如此,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跟预料的一样。(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是( )
A.此地的蚊子果然十分聪明。
B.此地的蚊子十分厉害,竟然会预先看客人房间的号码。
C.提醒服务员要预先把房间的蚊子驱除干净。
【3】从马克·吐温的语言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快乐阅读。
书,一度是我的堡垒,也是我的王国。
那还是初病的前几年间,面对着日趋恶化的病体,不可知的命运,我真有前途茫茫,不知何去何从之感。甚至天边掠过一只飞鸟,也能叫我触景生情,伤感泪下。
于是,我用书为自己建筑了一个很好的堡垒,躺在里面,可以忘掉病痛,忘掉眼泪,忘掉一切的不幸。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每天晚饭后,母亲就出门为我借书,不管认识不认识的人家,都要敲门问询一番。自己村子的借光了,就到别的村去借,常常要走很远的路。而母亲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借来的书,往往在我饥不择食、狼吞虎咽之下,三两下就“清洁溜溜”了。母亲只好一趟趟走得更远了。一直到父亲认识了一位图书馆的管理员,母亲肩上的重担才算放下。
慢慢地,书为我开拓了一个新的人生领域,我又找到了自己,肯定了生命的意义。原来,生活的天地虽小,方格子的世界却广大无比,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由着我去创造,去发挥。为了写作,我的右臂一年四季肿胀不堪,硬得跟石头一样。父母亲友常劝我多休息,我却已沉迷其间,无法自拔了。对我,这真是一种极大的心灵享受。
就这样,我从爱书人又迈上了写书人的艰苦路程。_______学识不足,经历太少,我需要看更多的书,汲取更多的知识。家中除订了许多份书报杂志之外,也不断地买新书。每日看书写书,写书看书,我生活在书的王国,_____。
我发现,一个人只要肯做,即使在三尺宽六尺长的病床上,也能为自己开拓出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1】联系上下文,从括号中选择准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______学识不足,经历太少……
A.由于
B.虽然
C.尽管
【2】联系上下文,从括号中选择准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我生活在书的王国,______
A.信心倍增
B.其乐无穷C.苦海无边 D.荣辱皆忘。
【3】文中画线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4】第三自然段中“清洁溜溜”是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真是一种极大的心灵享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第一句是比喻句,把______比做______、______。这句话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第三自然段作者详细地写母亲到处借书,其用意是( )
A.以母亲到处借书给“我”看来反衬父亲的冷漠。
B.以母亲到处为“我”借书来表现母亲的关爱之情。
C.以母亲到处借书都供不上“我”来看,衬托“我”如饥似渴地读书的情景。
D.以母亲到处借书给“我”看来反衬家中无钱买书的窘境。
14、课外阅读。
风 筝
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在苇塘里拔几根细苇,再找来几张纸,我们便做起风筝来。做一个蝴蝶样的吧。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喊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真高!”
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却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那是我们村的水磨坊。
“那儿找过了吗?”
“没找过,说不定‘幸福鸟’就落在那儿呢!”大家说。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1)在第3自然段前三句话中,用“△”标出描写“我们”放风筝时动作的词语。
(2)短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一清二楚。
(3)这只被称为“幸福鸟”的风筝,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拉 萨 之 夏
夏天,是古城拉萨让人微醺的一个时节。
拉萨的夏天有着她自己的独异的性格和别致的风姿。她没有江南似锦的繁花和恣肆的藤萝,甚至看不见疯狂生长的野草,听不到知了尖锐的长鸣。江南之夏所有的沉闷、喧嚣,在拉萨的夏天里化作了沁人心脾的清凉。
浮云如洗,长空湛蓝如那一掬最深的纯净的海。那些高大雄壮的群山,依然赤袒着身躯,绵延横亘,傲然而立。但夏天给它们抹上了一层淡到几乎没有的绿,于是,无边的苍莽之中便见到了一点令人心跳的浪漫和温情。
当杨树的叶子渐渐丰满,拉鲁草场上一定也绿草如茵。不必刻意去瞻仰那人头攒动的名胜,也不必苦心探访那些被太多的没有节制的语言污染了的风景。在拉萨,向一条简陋的小巷,或者郊外无人的小径,随意地走去,一定会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静谧让你刻骨铭心。
在离开拉萨一年之后,在夏天,我再次在它的某个角落里,停住了匆匆的脚步。走在古城透明的风里,执手梦想多年的阳光,没有言语,我想,我们是彼此会心的。在淡淡开放的格桑花的影里,阳光如故人的笑脸。
夜雨依然如期而至,如丝如缕拂过碧绿的叶子,化作星星点点的清凉,滴落心间。大约只有在拉萨的夏天,才可以听到如此真切的雨声吧!江南的雨来势汹汹,性情暴烈;塞北的雨好比那翩然的惊鸿,芳影才现,便已没了踪迹。西南也多雨啊,可是那雨难以捉摸,难寻听雨的去处。
清晨,窗外的树林里,有鸟儿快乐的啁啾,有几只在林间的沙地上跳跃嬉戏或作绅士样的漫步。它们并不避人,有时候倏然飞走了,却在沙地上留下清秀的足迹,宛如微雕,又似诗行。
但是,我不会只在拉萨的夏天里流连。对我来说,她真正迷人的不只是神秘的传说,也不只是它美丽的容颜。自然和历史所赋予她的种种,让我感到一种生生不息的顽强和伟岸。也许,这正是生命之力的旗帜,是人类不懈怠的心灵的一个战场,同时又是一个港湾。
【1】解释下列词语。
沁人心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生不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作者将拉萨的夏天与 相比,将拉萨的雨与 的雨、 的雨、 的雨相比,这样突出了拉萨之夏的独具魅力。
【3】用“ ”和“ ”分别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4】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的意思是( )。
A. 拉萨的夏天不是最美的,“我”还要去别的地方寻找
B. 拉萨的夏天不仅美丽、独特,还有很深刻的内涵,“我”更喜欢她的内涵
C. 点明中心,表达“我”对拉萨之夏的喜爱和赞颂
16、 《最后一只熊》节选
老扫撒谎!烧饼麻明明记得老扫一天也没离开边淡香镇!难道他的秘密是制假贩假?但那些药也假得太真了,连真病也能治好呢。
老扫除了卖药外,还喜欢看人下棋。
镇上但凡有人对弈,老扫都会突然出现在一侧,认真地看着棋局,煞有其事地点头、摇头 叹气,一副棋中高手的样,可等大家推搡着让他来一局时,往往又会被对手杀得片甲不留,显出狼狈相。对手笑,看的人笑,他也笑,倒不介怀,下次有棋局时还照常观棋,照常点头、 摇头、 叹气。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
片甲不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烧饼麻眼中的老扫是一个( )。
A. 蟊贼 B. 雅贼 C. 盗手 D. 神手
17、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你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联系上下文,说说老师为什么会误解“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草船借箭(片段)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文中“大雾漫天”中的“漫”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用部首查字法查___部。“漫”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水过满,溢出。来;②满、遍;③没有限制。文中“漫”字应选____
【2】诸葛亮料定曹操一定不敢出兵,是因为( )
A.曹操的兵力少,而东吴和蜀汉联手,兵力非常多。
B.曹操生性胆小怕事,面对诸葛亮他心里充满畏惧。
C.曹操生性多疑,在大雾天气而且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他绝对不会贸然出兵。
【3】片段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这也暗示诸葛亮借箭能够成功。
【4】诸葛亮为什么下令把船一字摆开,后来还要掉头?(多选)( )
A.船一字摆开,可以增加受箭面积,确保箭的数量多。
B.为了让曹军看清楚东吴军队的阵势之大,以产生畏惧之心。
C.掉头可以让船的两面都受箭,以增加箭的数量,利于保持船的平稳,也为借箭成功后离开节约了时间。
【5】请简要概括诸葛亮的人物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理解。
就在我被俘的那一天——一个最不幸的日子,有两个国方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我,而且猜到我是什么人,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他们于是;_皮激怒了,猜疑我是把钱藏在哪里,不肯拿出来。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扁'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住我,威吓地吼道:
“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宫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决不相信。
“绝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我再次向他们解释。
等他们确知在我身上搜不出什么的时候,也就停手不搜了;又在我藏躲的地方周围,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他们是多么的失望啊!那个持弹欲放的兵士,也将拉着的引线,仍旧塞进榴弹的木柄里,转过来抢夺我的表和水笔。后来彼此说定表和笔卖出钱来平分,才算无话。他们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对我自上而下地望了几遍,就同声命令:“走吧!”
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1】文中的“我”指的是( )。请将本文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根据课文内容补充词语。
(______)的眼光 (______)地吼道
(______)地说 (______)地捏
【3】从国方兵士搜身时的动作、凶恶的神态、威吓的语言,可以看出他们_________________;从作者回答兵士的话和自述中可以看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秀品质。
【4】读完这篇课文,你对“清贫”有什么样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缩句:
(2)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
改为肯定句:
(3)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改为感叹句:
改为反问句:
(4)魔术师的精彩表演,让在场的人们惊呆了。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5)《草原》这课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写的。
修改病句:
21、句子乐园。
1.把下面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把”字句:
“被”字句:
2.照样子,写句子。
松鼠有了美丽的家园,快活得叽叽直叫。
22、按要求改写句子。(12分)
(1)蜻蜓飞得那么快,我哪里追得上?(改陈述句)
(2)《舟过安仁》的作者是杨万里写的。(修改病句)
(3)这个地方这么小,怎么开宴会?(改夸张句)
(4)枝头的画眉在不停地叫着。(改拟人句)
23、写作。
作文题目:瞧,我们班的____。
你们班一定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班级,班里的“小邋遢”、“小学霸”、“小书虫”、“爱哭精”……一个个性格鲜明,各具风采。选取你印象深的一个同学写一写吧。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介绍他或她。注意突出人物的特点,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来表现。字迹工整,字数4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