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天窗》表达了一个孩子渴望接触和了解外面世界的强烈愿望。
B.纳米技术就在人类的身边,它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
C.《海的女儿》是挪威著名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代表作品之一。
D.《塞下曲》后两句写战土们准备追敌的场面,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的敬佩之情。
2、为了更好地汇总小组意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讨论的目的,记录重要信息。
B.分类整理小组意见,有条理地汇报。
C.其他组员可以作补充。
D.坚持自己的想法,不改变。
3、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一瞬间,大雾中似乎耸起许许多多船只的幻影。
B.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C.奥克勒福大副和三名工头拼命想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D.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4、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屋檐 甜蜜 慰藉 拂拭 B.开僻 蔬菜 建康 警戒
C.教炼 譬如 慌忙 分辨 D.规矩 侍侯 丰硕 凶狠
5、下面对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预防(事先) 释放(说明) 翁媪(老翁)
B.具备(写出,陈述) 隧道(地道) 推测(测量)
C.逼近(狭窄) 慰藉(垫;衬) 疾病(急速,猛烈)
D.迟钝(慢) 拂拭(擦,抹) 绮丽(美丽;美妙)
6、(易错音)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杂兴(xīng) 绮丽(qí) B.酣睡(gān) 渗透(shèn)
C.栖息(qī) 杀菌(jūn) D.不懈(jiě)浏览(liú)
7、对号入座。给“只”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只:A、表示专一不变;B、仅有;C、但是;D、表示限于某个范围;E、仅仅是
(1)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 )
(2)家里只有我一个人。 ( )
(3)他话也不答,只低着头干他的事。 ( )
(4)本来预备今天拍摄外景,只是天还没有晴,不能拍摄。 ( )
(5)徐悲鸿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 )
8、按课文内容填空。
1.《猫》一文细致描写了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
2.老舍在《母鸡》一文中,先写对母鸡的____,再写对母鸡的____,前后感情迥然不同,这种强烈而鲜明的____,使我们在阅读时,自然产生了一种_____的感觉。
3.《白鹅》一文介绍了白鹅是一种____的动物,主要是从它的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描写的。
4.《蜂》这首诗中的“_______,_______”写出了蜜蜂到处采蜜的情景。
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辉里。
闪着金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1】第一小节主要描写的是(_____),第二小节主要描写的是(______)
A.朝霞映照下的白桦 B.白桦的气质美
【2】“玉立”一词体现出了白桦的__________,“灿灿的金晖”衬托出白桦的____________。
【3】“徜徉”一词可知道这句话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准确而细腻的描摹了朝霞生成的过程。“_____”字突出了朝霞的形态之美。
【4】在读这首诗歌时,我们除了感受到诗歌意境的美之外,还可以强烈的感受到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10、阅读理解。
巨人的花园(节选)
巨人看见这个情景,心也软了。他对自己说:“我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他十分后悔自己先前的举动。
他轻轻地走下楼,静悄悄地打开前门,走进花园里。孩子们看见他,非常害怕,立刻逃走了,花园里又出现了冬天的景象。只有那个小男孩没有跑开,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看不见巨人走过来。巨人悄悄地走到他后面,轻轻抱起他,放到树枝上。这棵树马上开花了,小鸟们也飞来歌唱。
【1】选文中的“这个情景”指的是____________。“先前的举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巨人有所改变的句子,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 。
【3】春天为什么不肯到巨人的花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文精灵。(回忆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转眼间,夕阳为天边披上了 的色彩, 随后,星星和月亮也为黑夜燃起了光明。父亲一手拿着手电筒,另一只手牵着我。 长夜漫漫,山路 ,我们父子俩小心地迈出每一步,终于走出了 而 的山林,回到了 的都市。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 ;从父亲身上,我学到了 。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根据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仿写一个句子。
从 身上,我学到了 ;从 身上,我学到了 。
【3】父亲教育孩子要通过 、 、体会、 等活动领略大自然的美景。
【4】这段文字是按照_______顺序写的,夏夜的山林黑得很快,作者用______一词来表现。
12、阅读理解。
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起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1】画横线中“一支”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是全部的恐龙:“漫长”是指恐龙经过了____________,而不是突如其来的变化。
【2】从这句话中我体会本文是一篇_______________文章。
13、阅读平台。
猫(节选)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dí de)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pínɡ bǐnɡ)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1】给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上“√”。
【2】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 ”画出来。
【3】给下面句子换一种说法,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把猫的踩印看作是“小梅花”,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语段阅读。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滕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
【1】请找出文中出现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过来。
( )——( ) ( )——( )
【2】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3】请用“ ”画出描写刘备动作的句子,这几句反映了刘备( )。
【4】有人认为将文中的“轻轻敲门”改成“重重敲门”更能看出刘备要见诸葛亮的急切心情,你认为好吗?请说出你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灯塔闪烁着光芒。(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纺织娘叫起来。(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难道不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吗?(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地上有几只数不清的小鸡在悠闲地散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这段话中有六处错误,请修改。
周六下午,华华和星星在一起看电视节目。演员们精致的表演,使他们不禁忍不住笑起来。他俩边看边谈。他对他说:“不讲诚信的人,是种极坏的作风。”华华听了,不住得点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1处重复,1处搭配不当,2处错别字。)
阅览室的书架上陈列着一排排崭新的新书,桌子上还摆放着《少年文艺》《西游记》和《中国少年报》等杂志。许多读者以经坐在里面津津有味的看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一段话。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中华美食文化一部纪录片。不少人都在每晚10点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享受“夜宴”。烹饪师的加工制作,使观众看到诱人的画面和声音。本片的魅力在于它将“饮食文化”这个洪大的主题,浓缩在短短的几集纪录片里。不少观众表示,纪录片引发了他们食欲和思乡情感的双重共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写作秀场:任选一题写。
1.生活中一定有许多让你感到特别高兴的事,但也难免会遇到一些让你感到伤心、委屈、难过的事……请你选择其中一件事写下来。
要求:①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②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2.这学期,我们阅读了很多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和神话故事,感受到它们迷人的魅力,同时也体会到其中的道理。请你发挥想象,试着编一个寓言或童话故事。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