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澎湃 泥沙 海滩 苍蝇
B.怒吼 柔嫩 平躺 豪毛
C.美餐 响午 海滩 苍蝇
D.包裹 波狼 断决 生机
2、“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中“捧”的意思是( )
A. 用双手托 B. 奉承人或代人吹嘘 C. 绽放
3、理解句子含义。
【1】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句中连用了三个“也许”,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孩子们缺乏生活经验,不确定那黑影到底是什么东西
B.孩子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会把那黑影想象成各种东西。
C.屋子里太黑了,看不清东西任何东西在孩子们眼里都只是一团黑影。
【2】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对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孩子们只能在屋里通过天窗看外面,不能看到全景,但他们仍能通过自己看到的有限的事物,加上丰富的联想,想象出丰富多彩的外面的世界。
B.孩子们刚刚开始认识这个世界,经常犯的错误是把某种东西看成另一种东西。
C.从这句话中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强烈渴望接触和了解外面的世界。
4、下列诗句不能表现诗人的精神品格的一句是( )
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B.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C.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 坚硬 留连 鼓动 多资多彩
B. 引异 飞翔 缤纷 磕磕绊绊
C. 捐赠 孤线 震动 怦然心动
D. 泛滥 经历 扑闪 傲然挺立
6、下列成语填入句子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
那位少年很有( )的精神,向先生请教问题时,态度总是非常恭敬。
A.悬梁刺股 B.凿壁偷光 C.程门立雪 D.手不释卷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唐朝诗人罗隐的《蜂》中,歌颂了蜜蜂辛勤酿蜜、无私奉献的美德。
B.杨万里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描写的是春天儿童捕捉黄蝶的美丽画面。
C.《卜算子·咏梅》是一首题画古诗,诗人赞美梅花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
8、默写《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练习
清平乐·村居
①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②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③大儿锄豆溪东,中儿__________。④最喜小儿亡赖,溪头___________。
【1】将③④句子补充完整。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2】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___________。
【3】在词作中,以下汉字读音错误的是( )
A.清平乐(yuè)
B.翁媪(wēn)
C.锄豆(chú)
【4】“最喜小儿亡赖”中“亡赖”的意思是( )
A.调皮可爱
B.蛮不讲理
C.游手好闲
【5】文中描写清新优美的田园风光的词句是___________(填句子序号);描写一家人活动的词句是___________(填句子序号)。从词句中可以看出大儿___________,中儿___________,小儿___________。整首词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0、阅读专项训练。
草房子(节选)
桑桑就是桑桑,与别的孩子不大一样。桑桑的异想天开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的行为,是一贯的。
(一)__________
桑桑想到自己有个好住处,他的鸽子却没有——他的许多鸽子还只能钻墙洞过夜或孵小鸽子,心里就起了怜悯。当那天父亲与母亲都不在家时,他叫来了几个好朋友,将家中的碗柜抬了出来,根据他想象中的一个高级鸽笼的样子,用锯子和斧头对它大加改造。四条腿没有必要,锯了。玻璃门没有必要,敲了。当太阳落下,霞光染红草房子时,这个大鸽笼已在他和朋友们的数次努力下稳稳地挂在了墙上。晚上,母亲望着一个残废的碗柜,将桑桑拖到家中,关起门来了一顿结结实实的揍。
(二)_________
那天,他在河边玩耍,见有渔船在河上用网打鱼,每一网都能打出鱼虾来,就希望自己也有一张网。他在屋里屋外转来转去,一眼看到了支在父母大床上的蚊帐。他三下两下就将蚊帐扯了下来,然后找来一把剪子,三下五除二地将蚊帐改制成了一张网。晚上,桑桑回来后,母亲没有打他。母亲对他的惩罚是:将他的蚊帐摘掉了。而摘掉蚊帐的结果是:他被蚊子叮得浑身上下到处是红包,左眼红肿得发亮。
(三)_________
夏天的河上到处是喧闹声。桑桑吃完瓜,正想回到河里泡水,却突发奇想:为什么卖冰棍的都将冰棍捂在棉套里,冰棍反而不融化?在这样的天气里,我将棉衣棉裤都穿上,人会怎样?这些念头缠住了他。桑桑这个人,很容易被一些念头缠住。桑桑往屋里瞥了一眼,见母亲已在竹床上午睡了,便走到院子里。他汗淋淋的,却挑了一条最厚的棉裤穿上,又将父亲的一件肥大的厚棉袄也穿上了身。转眼看到大木箱里还有一顶父亲的大棉帽子,自己一笑,走过去,将它拿出,也戴到了汗淋淋的头上。桑桑的感觉很奇妙。他立即跑到教室中间的那片空地上,大模大样地在空地上走,逗得围观的人哈哈大笑。
桑桑为他们制造了一道风景。桑桑经常为人们制造风景。
【1】桑桑做了三件事,请你用小标题概括并填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2】结合三个小标题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桑桑是个怎样的孩子?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也见过水光潋滟的西湖,却从没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1)在空白处填上标点符号。(3分)
(2)这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_______(5分)
(3)文章主要是写漓江的水,为什么还要写大海和西湖呢?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附和——_____________ 纤弱——______________ 陶醉——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二自然段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桃花水的美。
【3】“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说说你从明镜中看到了哪些景物,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我看见___________,看见_______________,还看见________________。
【4】写一句关于春天的谚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聪明的蜗牛
马儿看到蜗牛在路边慢慢地爬行,觉得很可笑,就挖苦它说:“那么了不起的赛跑健将,你爬一百年也爬不了一百步路呢!”
蜗牛为了教训骄傲的马儿,故意说:“别看我爬得慢,要是和你比赛,保证不会落在你后面一百步以外!”
“啊,蜗牛!”马儿喊叫起来。
蜗牛接着说:“明天大清早,咱们来比一比。要是我输了,我愿意让你的蹄子踩得粉身碎骨!”
马儿立即同意了。
当天,蜗牛召集了它的家庭成员,来了足足有一万只;蜗牛把想好的巧计告诉大家,大家决心团结一致,战胜马儿。
第二天黎明时分,马儿来了。
“好吧,蜗牛,你决心在我蹄下送命吗?奉劝你,现以取消比赛还来得及。”马儿傲慢地对蜗牛说。
蜗牛却说:“要是你不敢比赛,那就取消吧!”
马儿火了,大叫一声:“赶上来吧!”说罢就飞奔起来。它跑了一百步,扭回头看看,发现蜗牛就在后面一百步的地方。它继续向前跑,跑了二百步,头也不回,嘲笑地问道:“嗨!蜗牛老弟,你在哪儿爬呢?”
“我就在你脚后没几步的地方呀!”
马儿回头一看,真的,蜗牛正在离它不远的地方爬着,马儿慌了,又一口气跑了好几百步,朝后看看,蜗牛还是离它不远。它不敢停留,又拼命地跑去。
马儿吃力地喷着气,边跑边回头看看,每次都看蜗牛总是在它脚后不远的地方爬着。最后,马儿终于精疲力竭,瘫倒在路上,这时,蜗牛爬到它跟前,笑着说:“你呀,太骄傲了!想胜过别人,光凭腿快不行,还得有一个脑袋!”原来,蜗牛让它的同胞沿着比赛路线,每隔一百步远就藏着一只蜗牛。
【1】在文中找出三组近义词。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短文是按( )顺序写的一篇童话。
A.时间 B.空间 C.逻辑 D.事情发展
【3】画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借代 D.夸张
【4】蜗牛为什么要和马儿比赛,它的巧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童话内容判断对错。
(1)蜗牛召集了很多自己的同胞一起对付马儿,这说明人多势众才能胜利。(_____)
(2)蜗牛运用欺骗的手段获胜,说明必要的欺骗是可取的。(_____)
(3)蜗牛凭自己的智慧教训了骄傲的马儿,说明只要善于动脑,就能战胜对手。(_____)
(4)马儿太骄傲,以为凭借腿快就能成功,忽视了对手的智慧。(_____)
14、阅读短文。
长寿基因
①美国波士顿衰老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对137组长寿的兄弟姐妹(共300多人,年龄介于91到108岁)的脱氧核糖核酸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和分析,发现长寿者身上果然具有与众不同的所谓“长寿基因”,而且还找到了这些“长寿基因”的大概位置。
②主持这项研究的波尔斯医生指出,百岁老人十分罕见,在人口中仅占万分之一,但当你在一个家族中发现竞有好几个百岁老人时,你就会相信:长寿不仅取决于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且更取决于基因的作用。
③接受研究的这些长寿老人大多没有特别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科学家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类的第四染色体中一个或几个基因上。他们发现,绝大多数百岁老人的第四染色体上都有这么特别的一段。科学家们认为在这一段里,一定有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基因使得他们能活到如此大的岁数。
④波士顿衰老研究所所长费里特强调,“长寿基因”所起的作用无疑与抵抗疾病有关。长寿者在进入老年后往往就像受到某种特别的保护,不会染上那些让人很快就命归西天的疾患,因为从基因角度来讲,它们是帮助人避免患上老年疾病的“好基因”。事实上,接受研究的老人们大多健康状况良好,而且也不容易患一般老人中十分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风、糖尿病、痴呆症等病症。
⑤发现“长寿基因”,能够帮助科学家研制出新药物,以便在没有“长寿基因”的人体内,模仿传达“长寿基因”指令的蛋白质的作用,使更多的人避免或推迟患上伴随着衰老过程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症,最后实现“长生难老”的美梦。
【1】第①段主要讲述( )
A.长寿者都有家族的关系
B.进行“长寿基因”研究的情况
C.科学家研究的过程艰辛
D.长寿者身上都有特别的基因
【2】波尔斯医生相信长寿更取决于基因的作用,是因为( )
A.能达到百岁的老人十分罕见
B.长寿者大多没特别的生活习惯
C.一个家族里有好几个百岁老人
D.长寿者不易患一般老人中常见的疾病
【3】根据短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家找到了“长寿基因”的大致位置
B.达到百岁的老人在人口中很少见
C.费里特认为“长寿基因”与抵抗疾病有关
D.长寿者不会患高血压、痴呆症
【4】作者写这篇短文的主要目的是( )
A.介绍波士顿衰老研究所的研究工作
B.说明“长寿基因”的存在、位置、价值
C.说明如何实现人类的“长生难老”梦
D.介绍百岁老人的特点和占人口的比例
【5】研究“长寿基因”有哪些价值呢?请结合短文谈一谈你的观点,不少于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口语交际。
下面是你们学校发出的通知,请把通知的内容转述给你的爸爸或妈妈: 学校将于5月4日下午两点半在操场上召开全体学生家长会,请同学们放学后转告家长,务必准时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听到这个消息,我大声地议论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星期日,同学们带了面包、鸡蛋、苹果、香蕉、炊具和食品去野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这篇文章的条理和内容都很丰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每天晚上都收听广播和电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
(1)秋天的早晨,当你来到我们学校的时候,就会看到美丽的鲜花和诱人的香气。在教室里,同学们高声地朗读课文。走进阅览室,宽阔的空间,淡雅的色采,给人以美的享受!书架上放着一排排整齐的书,有《上下五千年》《小兵张嘎》《西游记》等杂志,小读者们经常坐在这里津津有味地搏览群书。
________________
(2)《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的名著之一,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盛名,书中塑造了唐僧、孙悟空众多人物形象,内容生动有趣,让人读了爱不释手。
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题目:让我 的一个人
要求: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写你喜欢的、尊敬的、崇拜的、难忘的、敬佩的一个人,也可以写你不喜欢的一个人。
②用一两个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