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要求选出正确的选项填在扣号里。
【1】《元日》的作者谁?描写的是哪个节日?( )
A. 王安石 元旦 B. 王安石 春节 C. 王安石 元宵节
【2】下列画面《元日》中没有涉及到的习俗是( )
A. 燃放鞭炮 B. 喝屠苏酒 C. 换新衣
2、“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加点词语不能替换成( )。
A.符合
B.切合
C.一致
D.背离
3、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其中“切”代表什么意思?( )
A.给病人把脉、按诊
B.询问病人病情
C.观察病人神、色、形、态
4、选词填空
灵活 灵巧
谁不希望自己有一双( )的手,一个( )的头脑?这就要求我们从小爱学习、勤动手、多思考。
希望 愿望 失望
今年我没评上“三好”学生,觉得很( ),妈妈发现后对我说:“( )你继续努力争取,明年一定能实现你的( )。”
5、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并完成练习。
1.___哟__这里有一个罐子____一个人惊讶地说____
2.__真的___一个陶罐____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____
3.___多美的陶罐___一个人说___小心点儿___千万别把它碰坏了_____这是古代的东西____很有价值的___
我们在朗读时,句(1)应该用________的语气,句(2)应该用_______的语气,句(3)应该用______________的语气。
6、比一比,再组词。
7、给下面的词语写拼音。
( ) ( ) ( ) ( ) ( )
燕子 聚拢 增添 掠过 稻田
( ) ( ) ( ) ( ) ( )
荡漾 偶尔 音符 演奏 赞歌
8、读拼音,写词语。
9、阅读《槐乡五月》片段,回答问题。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1】请用“——”画出文中的象声词,我也会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出描写香的词语。
清香
【3】“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
【4】阅读画曲线的句子,想一想,还有谁也被吸引来了?你也能像这样用诗一样的语言描述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小 纸 船
我们来到半山的小溪边。用五色彩纸折成各种各样的小船,让它(顺着 随着)微风,(顺着 随着)流水,离开我们吧。
小纸船在水上(滚动 移动)着,前前后后地出发了,我们都拍着手,在欢呼我们自己折的纸船前进……
小纸船带走了我们童年的幻想。我们在小溪边恋恋不舍地追着。
看,每一只小纸船都(飘 漂)得这么久,这么远!我们都高兴地笑了。我们对自己的幻想说:“去吧,小纸船!你们各奔前程吧!前面有你们广阔的天地!”
1.照样子,写词语。
例:前前后后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划去括号内不合适的词。
3.回答问题。
如果你是小作者,你会对前进的小纸船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侗(dòng)家“风雨桥”
侗族擅长于建筑,以桥梁建筑尤为突出。其中一种长廊式的“风雨桥”,以它独特的造型艺术和高超的建筑技巧而久负盛名。
风雨桥不仅连接交通,而且可避风雨,因而得名。著名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风雨桥,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桥长165米,桥面宽10米,桥高15——20米。桥墩以青石砌成,桥面铺设成排的杉木,上面建有长廊,覆以瓦顶,还有楼亭五座。楼亭呈方形,多角重檐,共有房檐五层,层层而上,形似宝塔,气势宏伟。桥面通道两侧有栏杆。长廊两旁设有长凳,宛如游廊,供行人观赏和休息。长廊和楼亭的瓦檐、柱头都雕花刻画,龙凤花草,秀丽玲珑,蔚为壮观。
风雨桥在建筑结构上更为独特。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个大小不同的孔眼,以榫(sǔn)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其坚固程度,不亚于铁桥、石桥,可延续二三百年而不损。这是侗族建筑艺术的特色,也是侗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
风雨桥( )是侗族劳动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 )是中国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1】用波浪线画出侗家“风雨桥”得名原因的句子。
【2】借助关键词句概括短文第二、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第二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短文最后一个自然的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12、主题感悟。
无心的恶作剧《剃头大师》
【1】《剃头大师》中的“害人精”加双引号是表示( )
A. 引用 B. 特定称谓
C. 特殊含义
【2】“剃头大师”指的是(____),“害人精”指的是(____)。
A. “我”
B. 给小沙剃头的老师傅
13、课外阅读。
一只乌龟在陆地上散步,路过一口水井,想到井边喝水。水井提醒乌龟说 喂 伙计 请离得远一点 掉到我这儿是很危险的
乌龟着说:“什么样的江河湖海我没到过,不怕你这小小的一口水井。” 水井对乌龟说:“我这儿的环境与那儿不同。”
“什么相同不相同,还不都是水,我下去给你看看。”说着,乌龟“扑通”一声跳下了井。 乌龟跳到了井里,一会儿就明白过来,他再也无法爬上来了。
【1】给文章第一小节加上标点符号。
【2】这篇短文共有(_____)小节。
【3】“我这儿的环境与那儿不同。”这句话中,“这儿”指_____,“那儿”指_____ 。
【4】这则寓言的意思是:(___)
①水井能关心帮助乌龟。
②不区别情况,不听人劝告,是没有好结果的。
③骄傲自大是不对的。
14、 打翻的鱼缸
三年级的教室里,同学们正在紧张地进行期中测验,监考老师也静静地守在这里。教室最后一排,一个小男孩的脸一阵红一阵白,这并不是因为试题太难了,而是他太想上厕所,漫长的等待还没有结束,小男孩已经憋得满头大汗了。
忽然,最尴尬的事发生了,他尿裤子了。小男孩羞愧得不知所措,他想:这下可完了,同学们会笑死我的,再没人会和我一起玩了,怎么办呢?他的眼中盈满了泪水。幸好同学们都在埋头做题,没有人发现他的异常。
细心的老师发现了小男孩的不安。他轻轻地走到小男孩身边,立刻就明白了一切。随后,老师不动声色地来到窗边,端着窗台上的金鱼缸走过来,经过小男孩身边时,他“一不小心”打翻了鱼缸,小男孩身上溅满了水。这突如其来的事故惊扰了其他同学,大家都回过头来看着老师和小男孩。老师连忙向男孩道歉,并示意其他同学继续考试。接着,他领着小男孩来到自己的办公室,擦干男孩身上的水,并给他换上一条干净的裤子。
小男孩回到教室的时候,穿着一条极不合身的裤子,皮带都系在了胸口上,看上去滑稽极了,但是没有一个同学嘲笑他,而是对他报以友善和同情的眼神。男孩心里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
考试结束了,同学们陆续离开了教室。“谢谢您,老师。”小男孩最后一个走到老师身边,怯生生地说道。“不要紧,我小时候也弄湿过裤子。”老师拍拍男孩的头,微笑着说。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短暂——(__________) 开始——(__________)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对应的四字词语。
(1)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 )
(2)指出乎意料地突然发生或到来。 ( )
(3)不让感情、想法从说话的声音、语气和表情上流露出来。 ( )
【3】你是如何理解老师“一不小心”打翻了鱼缸把水溅到小男孩身上这一行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文中的监考老师吗?说说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睡 莲
①我家养了一盆睡莲,水面上漂浮着密不透风的莲叶,层层叠叠,不知道有多少片。
②一个温暖的早晨,青翠欲滴的莲叶间突然冒出了一朵粉红色的莲花。我蹲下来仔细观察,只见粉粉的花瓣围成一圈,尽情地舒展着,中间是鹅黄色的花蕊。微风拂过,一阵阵幽香袅袅地钻到人的鼻子中。傍晚的时候,我再去看,发现睡莲的花瓣合了起来。我想:原来它也要睡觉呀!
③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粉红色睡莲伸了个“懒腰”,“起床”了。我惊喜地发现,它旁边竟然又绽放了一朵黄色的莲花。它的花瓣尖儿是淡黄的,而花瓣根部却是雪白的,黄中带白,白中透黄,十分好看。到了晚上,两朵睡莲像约好了似的一起合上了自己的花瓣。
④在我看来,粉红色的睡莲带有一种优雅的感觉,仿佛是一位美丽端庄的女士;而淡黄色的睡莲似乎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孩儿。这两朵睡莲的习性、样子大致一样,却因为颜色的不同,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
⑤一盆睡莲竟如此有趣!
【1】“袅袅”一词在文中形容________________。我们还可以说___________袅袅。
【2】文中画“ ”的句子意思是粉红色睡莲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第④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借助关键句概括第④自然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第②③自然段中,我知道了睡莲之所以叫睡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说实话,见了他的风筝我才知道竖琴是什么样。风筝上挂的两排风铃可真好听:“得啷啷,得啷啷!”把带着鸽哨的鸽子都引来了。
(1)“__________”这个词是拟声词,它形象地写出了风铃声音非常____________。
(2)这句话从侧面夸赞了根子的风筝做得____________,那____________将鸽子都吸引来了。
17、主题讨论。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你们小组收集了很多关于中秋节的资料,如果你是小组长,现在组织小组讨论一下,将如何多种形式地将有关中秋节的内容展示出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1)要是从桥上把辫子垂下去,就能钓到鱼呢。
__________________
(2)无论它干什么,都听我的话,都跟在我身边。
__________________
19、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快递员许多每天穿行在大街小巷,给人们送货。
(2)他今天没来上学,大概可能生病了。
(3)同学们穿着整齐的校服和鲜艳的红领巾。
20、修改病句并写下来。
1.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我很快完成了语文作业和各科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如果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空气和其他别的东西一样,也有热胀冷缩的特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个学校的兴趣小组昨天开始活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家有小金鱼一条,它穿着一身红白相间的衣服,长着圆溜溜的两只大眼睛,炯炯有神看起来。它额头上有两个,黄色的斑点,显得非常神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请你写一段话,把下面这幅画介绍给大家。写的时候,要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还可以把图画的内容和自己熟悉的人或事联系起来,写写自己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