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以手抚膺坐长叹 B.向君西游何时还 C.枯松倒挂倚绝壁 D.剑阁峥嵘而崔嵬
2、《诗经》中运用最多的一种艺术手法是( )
A.赋
B.比
C.兴
3、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4、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斗折蛇行
B.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尽管市面上销售的上海文艺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的两套莫言作品集的销售形势已成强弩之末,但百花文艺出版社还将在订货会上推出《莫言诺贝尔奖典藏文集》(全二十卷)。
②当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毛笔字写得漂亮时,20岁不到的张蔷薇腼腆地笑着说:“见笑了,我不过是率先垂范罢了。”
③多读书少应酬,是我们党一直倡导的作风,也是领导干部应该努力做到的,但有些干部却打着“盛情难却”的幌子,对小恩小惠却之不恭。
④“作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把所有的人都当作人来写”,莫言的这段获奖感言,必将抛砖引玉,引发整个文坛的思考和讨论。
⑤公平分享发展成果,改革的动力就能充分释放,改革的活力就能极大迸发,共同富裕就能计日程功。
⑥美国卫星追踪网站声称,美国一卫星曾拍到马航客机失联海域附近的照片,并以“可能为马航坠机地点”为题发布消息,这令此事件更加扑朔迷离。
A.①⑤⑥
B.③⑤⑥
C.②③④
D.①④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他的一生就是一个童话
李墨波
013年7月19日,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揭晓,任溶溶以90多岁的高龄成为有史以来获得此奖项年龄最大的作家。他创作的儿童诗集《我成了个隐身人》,以真挚有趣的童心、炉火纯青的诗歌技巧征服了评委,无可争议地获得诗歌奖。
说任溶溶将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的儿童文学事业并不为过。他翻译过《木偶奇遇记》《洋葱头历险记》《彼得•潘》《长袜子皮皮》《小飞人》《夏洛的网》《安徒生童话》,他写过童话《没头脑和不高兴》《一个天才的杂技演员》,他写过儿童诗《我的哥哥聪明透顶》《强强穿衣裳》《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足够了,当我们听到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品时,于是明白了这位老人之于中国儿童文学的意义。
鲁迅曾将好的翻译家比喻为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那样的“盗火者”,对于中国的儿童文学来说,任溶溶正是这样一位盗火者。尤其是他对瑞典儿童文学作家林格伦作品的翻译和介绍,在中国的儿童文学界掀起一股热潮,给正处于转型期的儿童文学带来深刻的影响。《长袜子皮皮》的主角皮皮是个一头红发、满脸雀斑的9岁的小姑娘,她天性喜欢自由,古灵精怪,常有奇思妙想,缺点不少,喜欢恶作剧,但更多的是优点,制服过坏人和恶兽,干了很多好事。这个个性鲜明、真实可爱的儿童形象得到中国小朋友的热烈欢迎,也在很大程度上启发了中国的儿童文学工作者。任老通过林格伦的作品为中国的儿童文学带来一股新风,结束了之前教训意味过重的儿童文学创作,而代之以充满儿童视角和游戏精神的全新的儿童文学。
在从事翻译工作之余,他非常愿意去参加孩子们的集会,把国外新奇好玩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故事讲得多了,任溶溶觉得不过瘾,国外的故事同中国孩子的生活毕竟有些“隔”,于是他开始自己编创故事。他创作的《没头脑和不高兴》与《一个天才的杂技演员》堪称姐妹篇。作家在其中构置起一种喜剧和荒诞,让人物身上的缺点在哈哈镜中显形,“用夸张来刻画童话形象,有鲜明的意蕴和佳妙的喜剧效果”。虽然只是初试创作,但这两篇作品在风格和技巧上都已臻成熟,并“与世界儿童文学接轨”,成为中国儿童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
之后,任溶溶创作了《我的哥哥聪明透顶》《爸爸的老师》《弟弟看电影》《强强穿衣裳》《我给小鸡起名字》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儿童诗。这些诗歌大都构思巧妙,童趣盎然,简洁明快,朗朗上口。这些儿童诗同样延续了他善于在夸张和喜剧中传递教育意义的风格,而有的作品,甚至干脆放弃掉所谓的教育意义,直接将生活中的童趣瞬间呈现出来,“将童趣推向一种极致”。
他认为,诗的巧妙构思不是外加的,得在生活中善于捕捉那些巧妙的、可以入诗的东西,写下来就可以成为巧妙的诗,否则冥思苦想也无济于事。《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就来源于他自身的经历。而在写作的时候,又要从“诗人本位”向“儿童本位”转换,尽量使用清浅、好读的语言,教训意味不能过重,应该“不能只写要儿童做什么,同时也要写儿童们要做什么,这才是全面的儿童文学”。
任溶溶说:“翻译创作了太多的儿童文学作品,不知不觉中被‘童化’了。”1968年,任溶溶被关进牛棚接受改造,分配到饲养场养猪。他说很“幸运”,“养猪其实是很舒服的,连队里还要‘天天读’,有时候还要被训话,养猪就可以不用了。猪要吃东西的时候喂一下,其实呆在饲养场蛮开心的。”任溶溶非常喜欢意大利作家罗大里,之前曾译过他的《洋葱头历险记》和儿童诗,但是从俄文转译的,实属遗憾。在牛棚里正好有大把的时间学习意大利语和日语。当别人在“十年动乱”中身心俱疲时,他却收获了两门外语,为以后的儿童文学翻译做好了准备。这样乐观和豁达的心态,其实正是儿童文学之于任溶溶的馈赠。
任溶溶曾说过:“我的一生就是个童话。”他用一生的努力在中国的儿童文学史上构建起一个让人仰望的高度,高山仰止。他在我们心中真正成了一个“可大可小的人”。2013年7月19日,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揭晓,任溶溶以90多岁的高龄成为有史以来获得此奖项年龄最大的作家。他创作的儿童诗集《我成了个隐身人》,以真挚有趣的童心、炉火纯青的诗歌技巧征服了评委,无可争议地获得诗歌奖。
说任溶溶将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的儿童文学事业并不为过。他翻译过《木偶奇遇记》《洋葱头历险记》《彼得•潘》《长袜子皮皮》《小飞人》《夏洛的网》《安徒生童话》,他写过童话《没头脑和不高兴》《一个天才的杂技演员》,他写过儿童诗《我的哥哥聪明透顶》《强强穿衣裳》《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足够了,当我们听到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品时,于是明白了这位老人之于中国儿童文学的意义。
鲁迅曾将好的翻译家比喻为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那样的“盗火者”,对于中国的儿童文学来说,任溶溶正是这样一位盗火者。尤其是他对瑞典儿童文学作家林格伦作品的翻译和介绍,在中国的儿童文学界掀起一股热潮,给正处于转型期的儿童文学带来深刻的影响。《长袜子皮皮》的主角皮皮是个一头红发、满脸雀斑的9岁的小姑娘,她天性喜欢自由,古灵精怪,常有奇思妙想,缺点不少,喜欢恶作剧,但更多的是优点,制服过坏人和恶兽,干了很多好事。这个个性鲜明、真实可爱的儿童形象得到中国小朋友的热烈欢迎,也在很大程度上启发了中国的儿童文学工作者。任老通过林格伦的作品为中国的儿童文学带来一股新风,结束了之前教训意味过重的儿童文学创作,而代之以充满儿童视角和游戏精神的全新的儿童文学。
在从事翻译工作之余,他非常愿意去参加孩子们的集会,把国外新奇好玩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故事讲得多了,任溶溶觉得不过瘾,国外的故事同中国孩子的生活毕竟有些“隔”,于是他开始自己编创故事。他创作的《没头脑和不高兴》与《一个天才的杂技演员》堪称姐妹篇。作家在其中构置起一种喜剧和荒诞,让人物身上的缺点在哈哈镜中显形,“用夸张来刻画童话形象,有鲜明的意蕴和佳妙的喜剧效果”。虽然只是初试创作,但这两篇作品在风格和技巧上都已臻成熟,并“与世界儿童文学接轨”,成为中国儿童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
之后,任溶溶创作了《我的哥哥聪明透顶》《爸爸的老师》《弟弟看电影》《强强穿衣裳》《我给小鸡起名字》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儿童诗。这些诗歌大都构思巧妙,童趣盎然,简洁明快,朗朗上口。这些儿童诗同样延续了他善于在夸张和喜剧中传递教育意义的风格,而有的作品,甚至干脆放弃掉所谓的教育意义,直接将生活中的童趣瞬间呈现出来,“将童趣推向一种极致”。
他认为,诗的巧妙构思不是外加的,得在生活中善于捕捉那些巧妙的、可以入诗的东西,写下来就可以成为巧妙的诗,否则冥思苦想也无济于事。《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就来源于他自身的经历。而在写作的时候,又要从“诗人本位”向“儿童本位”转换,尽量使用清浅、好读的语言,教训意味不能过重,应该“不能只写要儿童做什么,同时也要写儿童们要做什么,这才是全面的儿童文学”。
任溶溶说:“翻译创作了太多的儿童文学作品,不知不觉中被‘童化’了。”1968年,任溶溶被关进牛棚接受改造,分配到饲养场养猪。他说很“幸运”,“养猪其实是很舒服的,连队里还要‘天天读’,有时候还要被训话,养猪就可以不用了。猪要吃东西的时候喂一下,其实呆在饲养场蛮开心的。”任溶溶非常喜欢意大利作家罗大里,之前曾译过他的《洋葱头历险记》和儿童诗,但是从俄文转译的,实属遗憾。在牛棚里正好有大把的时间学习意大利语和日语。当别人在“十年动乱”中身心俱疲时,他却收获了两门外语,为以后的儿童文学翻译做好了准备。这样乐观和豁达的心态,其实正是儿童文学之于任溶溶的馈赠。
任溶溶曾说过:“我的一生就是个童话。”他用一生的努力在中国的儿童文学史上构建起一个让人仰望的高度,高山仰止。他在我们心中真正成了一个“可大可小的人”。2013年7月19日,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揭晓,任溶溶以90多岁的高龄成为有史以来获得此奖项年龄最大的作家。他创作的儿童诗集《我成了个隐身人》,以真挚有趣的童心、炉火纯青的诗歌技巧征服了评委,无可争议地获得诗歌奖。
说任溶溶将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的儿童文学事业并不为过。他翻译过《木偶奇遇记》《洋葱头历险记》《彼得•潘》《长袜子皮皮》《小飞人》《夏洛的网》《安徒生童话》,他写过童话《没头脑和不高兴》《一个天才的杂技演员》,他写过儿童诗《我的哥哥聪明透顶》《强强穿衣裳》《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足够了,当我们听到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品时,于是明白了这位老人之于中国儿童文学的意义。
鲁迅曾将好的翻译家比喻为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那样的“盗火者”,对于中国的儿童文学来说,任溶溶正是这样一位盗火者。尤其是他对瑞典儿童文学作家林格伦作品的翻译和介绍,在中国的儿童文学界掀起一股热潮,给正处于转型期的儿童文学带来深刻的影响。《长袜子皮皮》的主角皮皮是个一头红发、满脸雀斑的9岁的小姑娘,她天性喜欢自由,古灵精怪,常有奇思妙想,缺点不少,喜欢恶作剧,但更多的是优点,制服过坏人和恶兽,干了很多好事。这个个性鲜明、真实可爱的儿童形象得到中国小朋友的热烈欢迎,也在很大程度上启发了中国的儿童文学工作者。任老通过林格伦的作品为中国的儿童文学带来一股新风,结束了之前教训意味过重的儿童文学创作,而代之以充满儿童视角和游戏精神的全新的儿童文学。
在从事翻译工作之余,他非常愿意去参加孩子们的集会,把国外新奇好玩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故事讲得多了,任溶溶觉得不过瘾,国外的故事同中国孩子的生活毕竟有些“隔”,于是他开始自己编创故事。他创作的《没头脑和不高兴》与《一个天才的杂技演员》堪称姐妹篇。作家在其中构置起一种喜剧和荒诞,让人物身上的缺点在哈哈镜中显形,“用夸张来刻画童话形象,有鲜明的意蕴和佳妙的喜剧效果”。虽然只是初试创作,但这两篇作品在风格和技巧上都已臻成熟,并“与世界儿童文学接轨”,成为中国儿童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
之后,任溶溶创作了《我的哥哥聪明透顶》《爸爸的老师》《弟弟看电影》《强强穿衣裳》《我给小鸡起名字》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儿童诗。这些诗歌大都构思巧妙,童趣盎然,简洁明快,朗朗上口。这些儿童诗同样延续了他善于在夸张和喜剧中传递教育意义的风格,而有的作品,甚至干脆放弃掉所谓的教育意义,直接将生活中的童趣瞬间呈现出来,“将童趣推向一种极致”。
他认为,诗的巧妙构思不是外加的,得在生活中善于捕捉那些巧妙的、可以入诗的东西,写下来就可以成为巧妙的诗,否则冥思苦想也无济于事。《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就来源于他自身的经历。而在写作的时候,又要从“诗人本位”向“儿童本位”转换,尽量使用清浅、好读的语言,教训意味不能过重,应该“不能只写要儿童做什么,同时也要写儿童们要做什么,这才是全面的儿童文学”。
任溶溶说:“翻译创作了太多的儿童文学作品,不知不觉中被‘童化’了。”1968年,任溶溶被关进牛棚接受改造,分配到饲养场养猪。他说很“幸运”,“养猪其实是很舒服的,连队里还要‘天天读’,有时候还要被训话,养猪就可以不用了。猪要吃东西的时候喂一下,其实呆在饲养场蛮开心的。”任溶溶非常喜欢意大利作家罗大里,之前曾译过他的《洋葱头历险记》和儿童诗,但是从俄文转译的,实属遗憾。在牛棚里正好有大把的时间学习意大利语和日语。当别人在“十年动乱”中身心俱疲时,他却收获了两门外语,为以后的儿童文学翻译做好了准备。这样乐观和豁达的心态,其实正是儿童文学之于任溶溶的馈赠。
任溶溶曾说过:“我的一生就是个童话。”他用一生的努力在中国的儿童文学史上构建起一个让人仰望的高度,高山仰止。他在我们心中真正成了一个“可大可小的人”。2013年7月19日,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揭晓,任溶溶以90多岁的高龄成为有史以来获得此奖项年龄最大的作家。他创作的儿童诗集《我成了个隐身人》,以真挚有趣的童心、炉火纯青的诗歌技巧征服了评委,无可争议地获得诗歌奖。
说任溶溶将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的儿童文学事业并不为过。他翻译过《木偶奇遇记》《洋葱头历险记》《彼得•潘》《长袜子皮皮》《小飞人》《夏洛的网》《安徒生童话》,他写过童话《没头脑和不高兴》《一个天才的杂技演员》,他写过儿童诗《我的哥哥聪明透顶》《强强穿衣裳》《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足够了,当我们听到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品时,于是明白了这位老人之于中国儿童文学的意义。
鲁迅曾将好的翻译家比喻为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那样的“盗火者”,对于中国的儿童文学来说,任溶溶正是这样一位盗火者。尤其是他对瑞典儿童文学作家林格伦作品的翻译和介绍,在中国的儿童文学界掀起一股热潮,给正处于转型期的儿童文学带来深刻的影响。《长袜子皮皮》的主角皮皮是个一头红发、满脸雀斑的9岁的小姑娘,她天性喜欢自由,古灵精怪,常有奇思妙想,缺点不少,喜欢恶作剧,但更多的是优点,制服过坏人和恶兽,干了很多好事。这个个性鲜明、真实可爱的儿童形象得到中国小朋友的热烈欢迎,也在很大程度上启发了中国的儿童文学工作者。任老通过林格伦的作品为中国的儿童文学带来一股新风,结束了之前教训意味过重的儿童文学创作,而代之以充满儿童视角和游戏精神的全新的儿童文学。
在从事翻译工作之余,他非常愿意去参加孩子们的集会,把国外新奇好玩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故事讲得多了,任溶溶觉得不过瘾,国外的故事同中国孩子的生活毕竟有些“隔”,于是他开始自己编创故事。他创作的《没头脑和不高兴》与《一个天才的杂技演员》堪称姐妹篇。作家在其中构置起一种喜剧和荒诞,让人物身上的缺点在哈哈镜中显形,“用夸张来刻画童话形象,有鲜明的意蕴和佳妙的喜剧效果”。虽然只是初试创作,但这两篇作品在风格和技巧上都已臻成熟,并“与世界儿童文学接轨”,成为中国儿童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
之后,任溶溶创作了《我的哥哥聪明透顶》《爸爸的老师》《弟弟看电影》《强强穿衣裳》《我给小鸡起名字》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儿童诗。这些诗歌大都构思巧妙,童趣盎然,简洁明快,朗朗上口。这些儿童诗同样延续了他善于在夸张和喜剧中传递教育意义的风格,而有的作品,甚至干脆放弃掉所谓的教育意义,直接将生活中的童趣瞬间呈现出来,“将童趣推向一种极致”。
他认为,诗的巧妙构思不是外加的,得在生活中善于捕捉那些巧妙的、可以入诗的东西,写下来就可以成为巧妙的诗,否则冥思苦想也无济于事。《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就来源于他自身的经历。而在写作的时候,又要从“诗人本位”向“儿童本位”转换,尽量使用清浅、好读的语言,教训意味不能过重,应该“不能只写要儿童做什么,同时也要写儿童们要做什么,这才是全面的儿童文学”。
任溶溶说:“翻译创作了太多的儿童文学作品,不知不觉中被‘童化’了。”1968年,任溶溶被关进牛棚接受改造,分配到饲养场养猪。他说很“幸运”,“养猪其实是很舒服的,连队里还要‘天天读’,有时候还要被训话,养猪就可以不用了。猪要吃东西的时候喂一下,其实呆在饲养场蛮开心的。”任溶溶非常喜欢意大利作家罗大里,之前曾译过他的《洋葱头历险记》和儿童诗,但是从俄文转译的,实属遗憾。在牛棚里正好有大把的时间学习意大利语和日语。当别人在“十年动乱”中身心俱疲时,他却收获了两门外语,为以后的儿童文学翻译做好了准备。这样乐观和豁达的心态,其实正是儿童文学之于任溶溶的馈赠。
任溶溶曾说过:“我的一生就是个童话。”他用一生的努力在中国的儿童文学史上构建起一个让人仰望的高度,高山仰止。他在我们心中真正成了一个“可大可小的人”。
【1】为什么说任溶溶是儿童文学的盗火者?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文章多次引用任溶溶的话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文章最后说,任溶溶在我们心中真正成了一个“可大可小的人”,如何理解这句话,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2)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解释自己不肯答应嫁人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过秦论》)
(2)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3)《兰亭集序》中,王羲之表达人生的长短听凭造化、终将归于死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9、请根据提示要求,填写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正确诗文。
(1)音乐是中国诗词里常见的内容,比如《琵琶行》《李凭箜篌引》《赤壁赋》等。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音乐达到高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侧面表现客人吹洞箫的音乐效果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的颈联是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终已不顾。(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2)_________________,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
(3)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猥以微贱,当侍东宫,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5)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所在的中学举办成人典礼,会上你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其中要引用两句古代诗文,正值青春的我们,要有坚毅的探索精神。因为王安石曾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告诉我们无限风光常在险峰;因而人们很少能到达那里。所以,要想看到这种奇景异观,让我们挽携意志,带着理想出发吧!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靡有朝矣。(《氓》)
(2)子曰:“志士仁人,____,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3)谨庠序之教,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4)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 (《蜀道难》)
(5)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两句,指出了月亮圆缺更替,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水仙子·咏雪
元·乔吉
冷无香柳絮扑将来,冻成片梨花拂不开。大灰泥漫了三千界①,银棱了东大海,探梅的心噤难捱。面瓮儿里袁安②舍,盐罐儿里党尉③宅,粉缸儿里舞榭歌台。
(注) ①三千界:佛家语,这里泛指整个世界。②袁安,晋周斐《汝南先贤传》记载:“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出行视察,“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③党尉,即党进,北宋时人,官居太尉,雪夜拥炉酌酒,热得出汗,“扪腹徐行”,说:“天气不正。”
【1】下列对这首散曲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前两句运用比拟手法,写出了雪花飘飞轻若柳絮,冰冷而没有香气;积雪像飘落满地的梨花,冻成一片,推移不动。
B. 第四句的“棱”字是口语赘词,用于某些形容词后。第五句的“噤”字指冻得从心里打战。
C. 最后三句描写雪之大:袁安的宅舍雪大如同埋进了面缸,党尉深宅的积雪像洁白的盐堆,歌舞的亭台被大雪变成了粉缸。
D. 这首元曲是一首咏物的曲子,全曲处处都在写雪,而曲词内容却不着一“雪”字,从不同角度运用多个手法突显描写对象。
E. 这首元曲先俗后雅,大俗与大雅形成强烈对比,显示出俗对于雅的调侃,于是产生了喜剧效果,给人以强烈的审美冲击。
【2】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从这个角度看,这首散曲和唐代的高骈的《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相比,哪一首更符合刘熙载的评论?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13、文言文阅读,完成各题。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征著作郎,不就。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粟里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治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选自萧统《陶渊明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 /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B.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 /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C.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 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D.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 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主簿: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重要性增强。文中指州里掌管文书的小官。
B.解绶:绶,本义是指古代用以系佩玉、官印的丝带。丝带的颜色常用以标志不同的身份与等级。解绶,是解下绶印,辞去官职的意思。
C.征辟: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征是指皇帝下诏聘召,有时也称为特诏或特征。这是一种自下而上选任官吏的制度,在汉代地位仅次于察举制。
D.葛巾:葛,是一种植物,纤维可以织成“葛布”。古代男子18岁称“弱冠”,要戴帽子了,还要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平时成年男子不必戴帽子,于是就用葛布做成头巾,包住头发,称作葛巾。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
B.陶渊明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安贫乐道,这一形象被当时的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他在辞去彭泽令时作了《归去来兮辞》。
C.陶渊明仕途短暂。因亲人去世,家里贫穷,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繁琐,任职不久就卸职回家。此后,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
D.陶渊明清高不群。他拒绝了檀道济让他出来做官的建议,还把檀道济的馈赠全都扔掉了。后来,更不愿意为五斗米为乡里小儿折腰。
【4】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2)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
【5】文中称陶渊明“真率”,具体体现在哪?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市进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关键时期,拆除老旧建筑、拆除违章建筑、拆除大型广告牌的工作正在进行:小到一平米居民私自搭建的小仓库,大到上万平米未办手续就开始建设的楼房;高到20多层楼楼顶的大型户外广告牌,低到小店随意摆放在人行道上的灯箱……
对材料中某市的做法,你如何看待?请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