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对(4,1)表示第(______)列,第(______)行。赵明去看电影,他坐在第16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______)。
2、把4个棱长是1dm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大是____dm²。
3、用一张长是25.12厘米,宽3.14厘米的长方形厚纸板围成直圆柱,有______种围法;其中一种围成的圆柱的高是______厘米,直径是______厘米;另一种围的圆柱的高是______厘米,直径是______厘米。
4、看图填空。
(1)小玲按如图所示的路线去书店。把小玲从家去书店的方向和路程补充完整。小玲从家出发,向________就到书店了。
(2)小玲去时用了19分钟,原路返回时用了21分钟。小玲往返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米/分钟。
5、的分数单位是( ),再增加( )个这样的单位正好是最小的质数。
6、五(6)班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是男生的
。
7、有一个长方体木料长3cm、宽3cm、高2cm。把它切成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木块可以切成(______)块。
8、如图,涂色部分占整个长方形的(______);再涂(______)块,涂色部分就占。
9、要表示两个城市的某一时间的降水量的多少选用( )统计图表较好。要表示两个城市的某一时间的降水量的增减变化情况选用( )统计图表较好。
10、下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我”的对面的字是________,“喜”的对面的字是________。
11、长方体中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则其余四个面的面积相等。( )
12、任何一个整数都可以看作分母是1的假分数。 (____)
13、如果一个质数与一个合数不是互质数,那么这个合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_________)
14、两个质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这两个质数的乘积。 (_______)
15、底面积与高都分别相等的长方体,体积一定相等。 (_________)
16、分数(a,b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分子加b,分母加上a,分数的值大小不变。(________)
17、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2,这个分数的大小将( )。
A.缩小到原来的
B.缩小到原来的
C.保持不变
D.扩大到原来的4倍
18、学校体操队有女生32人,女生人数比男生的2倍少5人。男生有多少人?如果设男生有x人,可列方程为 ( )。
A.2x﹣5=32
B.2(x﹣5)=32
C.2x+5=32
19、商品打七折出售,也就是现价是原价的( )。
A.
B.
C.
20、根据下列条件“一条公路长184千米,已经修筑了12天,平均每天修筑x千米,还剩下16千米。”,用方程解,x=( )。
A.168
B.41
C.14
D.24
21、如下图,从( )看到的图形是。
A.正面 B.上面 C.左面 D.右面
22、我们在画长方体时一般只画出三个面,这是因为长方体( )
A.只有三个面
B.只能看到三个面
C.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23、计算下面图形的体积。(单位:cm)
24、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30-19.8)×0.5+31.2 7.25×28+7.25×72
0.34×43+0.34×56+0.34 0.52×123-0.52×22-0.52
25、直接写出得数。
26、按要求写方程。
(1)方程中含有减法的式子。
(2)方程中含有除法的式子
27、从里减去
与
的和,差是多少?
28、根据算式选择问题.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甲骑车每小时行15千米,乙步行每小时行6千米,经过4小时两人相遇.
(1)甲、乙两人每小时共行多少千米?
(2)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3)相遇时,甲行了多少千米?
29、下面方格图中,每个小方格边长1厘米,已知直角三角形AOB的两个锐角,顶点A用数对表示是(2,6),顶点O(4,3),并且直角顶点B和顶点O在同一列上。
(1)B点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2)画出直角三角形AOB。
(3)将直角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0、一个数既是24的因数,又是24的倍数,这个数是多少?
31、小丁丁原来有一些苹果,每个5克,拿了7个后,还剩40克。小丁丁原来有多少克苹果?
32、10与3.5除0.7的商相加,再乘0.2,积是多少?(列综合算式)
33、用3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