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缅怀 座谈会 风云变换 贻笑大方
B.浮躁 侯车室 名副其实 铤而走险
C.狡辩 顶梁柱 纷至沓来 振耳欲聋
D.抉择 一炷香 轻歌曼舞 自圆其说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面对各种污蔑和诽谤,他进行了坚决地还击,并振振有词地说:“身正不怕影子歪。”
B. 每到隆冬,各地游人络绎不绝,兴致勃勃地云集于“巨伞”之下。
C. 朱总理的话高屋建瓴,对中美谈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D. 市场上各种营养品良莠不齐,一些含有激素的产品,会引起人体不适,危害健康。
3、小林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以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遇见<遇见>》《书虫诞生记》《对话孔子》《诸葛亮的治国之道》
②《同桌的你》《第一次演话剧》《奔跑吧,兄弟》《首博参观记》
③《“脱欧”与“留欧”》《瑞士人为什么拒绝“发钱”》《大白、闪电是“文化入侵”吗》
A.读书万卷 寸草春晖 我思我在 B.悦读生活 寸草春晖 七嘴八舌
C.读书万卷 那些花儿 七嘴八舌 D.悦读生活 那些花儿 我思我在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
B.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具有鉴别和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C.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青睐。
D.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还山宅①
杨师道
暮春还旧岭,徙倚玩年华。芳草无行径,空山正落花。垂藤扫幽石,
卧柳碍浮槎②。鸟散茅檐静,云披涧户斜。依然此泉路③,犹是昔烟霞。
【注】①《还山宅》是诗人重回华阴旧居的见闻和感受,是一首纪行之作。 ②槎:读chá,指小舟。③泉路:可指流着山泉的路,也可指山泉或山中之路。泉,水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还山宅》描写芳草茂盛遮蔽山路小径,但是作者仍旧走入山中,回到山宅,表明了诗人很熟识道路,太久没回家的思归之情。
B.首联对起,总写还山宅之行。“徙倚”意为徘徊流连,“玩年华”是指尽情享受美好春光。
C.第二联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暮春芳草弥漫,空山寂静,落花飘零的衰败景象,抒发诗人春光易逝的感慨。
D.第四联展示山宅风貌,明写“鸟散”,暗传人去屋空。“云披涧户斜”是自然景物,又是今昔所同。
E.第五联诗人想象回到山宅之后,看到烟霞如昔,这是诗人对山宅的认同,山宅既不负旧主,主人亦不负旧宅。此行像偿还了一笔不大的宿债,得到的是一种恬静的满足。
【2】第三联“垂藤扫幽石,卧柳碍浮槎”中“扫”和“碍”这两个字用得好,请结合诗句赏析其妙处。
6、默写。
(1)知不足,________;知困,________。
(2)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景渲染诗人暗淡悲惨的处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人最核心的价值观。《水浒传》一书中的许多人物都秉持着这些价值追求。请从“仁”“义”“礼”“智”“信”中选择一个,并从《水浒传》中任选一个人物,至少结合两个情节,谈谈这种价值观在人物身上的具体体现。(100字以上)
8、阅读《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我扶植年轻人真心诚意。我们的中年教师,包括我们的博士生导师,都是靠自己奋斗过来的,都是苦出身,所以我们一贯倡导我们的年轻人做的成果,导师没有做什么工作,导师就不署名。当然,外面宣传报道:“在王选领导下……”我承认我剥削年轻人最多,但是由于大家都知道我并不是主观上要去剥削年轻人,所以对我也比较谅解,(笑声)见报以后也不以为意,知道是怎么回事。扶植年轻人我觉得是一种历史的潮流,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在这方面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年轻人能够出成果,特别要反对马太效应,尤其在中国,我觉得在中国论资排辈的势力还是有的,崇尚名人,什么都要挂一名人的头衔,鉴定会的时候挂一个院士,其实院士并不了解那个具体领域,我们打破这种风气是需要努力的。
【1】从选段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怎样一个人?
【2】请赏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我承认我剥削年轻人最多,但是由于大家都知道我并不是主观上要去剥削年轻人,所以对我也比较谅解。
9、作文。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在现代社会,讲究文明礼仪、懂得恭敬谦让对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提高全民族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请以“学会礼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体裁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