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吉林通化初三下学期三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xiè )  鲁dùn)   意(zhuó世奇才(jīng

    B.苗(suàn)  端xiáng)  捕(dài)   援武汉(chí

    C.夺(lüè) 滑纪(wěi)   江山多jiāo

    D.香(pèn )  坤(qián) 风) 惠风和chàng

  • 2、下列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句的主干是“农谚包含了知识”。

    B.“格物和致知”、“大自然的语言”、“大雁归来”、“回延安”四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C.“他画的画得奖了”,前一个“画”是动词,后一个“画”是名词。

    D.“现在的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都”在句中作定语。

  •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鳌州书院白墙灰瓦,一派典雅书香气息,其间花木点缀,参差错落、鳞次栉比

    B.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异彩纷呈,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C.对于是否参加课外兴趣班,家长和孩子的意见大相径庭,无法达成共识。

    D.我方经验丰富,志在必得,对方初生牛犊,年轻气盛,双方实力难分上下,可谓“铢两悉称”。

  •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又何焉 ②中力拉崩倒之声

    B.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引凄异

    C.①苔痕阶绿 ②影布石

    D.鸟也,海运则徙于南冥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人也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试对其做简要的分析。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车欲问边”写诗人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表现出诗人形单影只的情状,表达了行程中内心的孤寂感。

    B.“角声满天秋色里”从正面写战争的惨烈,“角声满天”与美丽的“秋色”凝于一句,展现出一种雄浑壮烈之美。

    C.“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用燕昭王黄金台上招揽天下之士的典故,表现了全体将士的忘身报国之情。

    D.这两首诗均为军旅边塞诗,《使至塞上》写出使途中的所见所感,《雁门太守行》描绘了悲壮的战争场面。

    【2】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加横线句子呈现的画面。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根据“关注食品安全”主题活动中调查搜集到的相关数据和材料,完成下面各题。

    (1)研究下表数据,写出研究结论:_______________

    孝感市食品安全满意度问卷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500人)

    满意度

     

    非常满意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人数比

     

    5%

     

    28.7%

     

    52.7%

     

    13.6%

     

     

     

    (2)研究下面三则材料,分别提炼观点,在成果展示会上交流。

    材料一 那瘦肉多得动你心的猪肉,有可能就含有瘦肉精;那颜色白得馋你嘴的馒头,有可能就用过漂白剂;那色彩艳得逼你眼的饮料,有可能就加了塑化剂……

    材料二 公众之所以引起“愁吃”的恐慌,与少数媒体夸大其辞的宣传不无关系。例如,某个地方西瓜使用了膨大剂,专家证实如剂量适当并不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但由于媒体的片面宣传,导致很多人不敢吃西瓜。他们把个别问题当成普遍现象,动辄以“致癌”“致死”定论,把食品安全的问题放大了。

    材料三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主管、职能检测部门,已经开始行动,采取措施对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实行全程监控和检测,对黑心者,频出重拳。

    主要观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五小题)

    (1)   ,有暗香盈袖。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具体描述军营生活的是   ,沙场秋点兵。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国内外两方面说明导致亡国原因的句子是:  

    (5)《出师表》写刘备三顾茅庐的句子是 ,猥自枉屈,  

    (6)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

    毕淑敏

    ①老师出了题目——写下“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我拿着笔,面对一张白纸,周围一下静寂无声。万物好似缩微成超市货架上的物品,平铺直叙摆在那里,等待你亲手挑选。货筐是那样小而致密,世上的林林总总,只有五样可以塞入。

    ②于是洁白的纸上,记下了我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水、阳光、空气、鲜花和笔(未按笔画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③接下来,老师说,好吧,每个人在你写下的五样当中,划去相对不那么重要的一样,只剩下四样。

    ④权衡之后,我在五样中的“鲜花”一栏旁边,打了一个小小的“×”,表示在无奈的选择当中,将最先放弃清丽芬芳的它。

    ⑤老师走过来看到了,说,不能只是在一旁做个小记号,放弃就意味着彻底的割舍。你必须得用笔把它全部涂掉。

    ⑥依法办了,将笔尖重重刺下。当鲜花被墨笔腰斩的那刻,顿觉四周惨失颜色,犹如二十世纪初叶黑白的无声影片。我拢拢头发咬咬牙,对自己说,与剩下的四样相比,带有奢侈和浪漫情调的鲜花,在重要性上终究逊了一筹,舍就舍了吧。

    ⑦请在剩下的四类当中,再剔去一种,仅剩三样。老师的声音很平和,却带有一种不容商榷的断然压力。

    ⑧我面对自己的纸,犯了难。阳光、水、空气和笔,删掉哪样是好?思忖片刻,提笔把“水”划去了。从医学知识上讲,没有了空气,人只能苟延残喘几分钟;没有了水,在若干小时内尚可坚持。两害相权取其轻吧。

    ⑨老师说,继续划去一样,只剩两样。

    ⑩a.这时教室内变得寂静,好似荒凉的坟墓。每个人都在冥思苦想举棋不定。我已顾不得探查他人的答案,面对着自己人生的白纸,愁肠百结。笔、阳光、空气,何去何从?闭起眼睛一跺脚,我把“空气”划去了。

    好了,现在再划去一样,只剩下最后一样。老师的音调很温和,但执著坚定,充满决绝。对已是万般无奈的我们,此语一出,不亚于惊雷。

    教室内已经有轻轻的哭泣声。

    b.笔和阳光,它们在纸上势不两立地注视着我,陷我于深重的两难。偌大一张纸,在反复勾勒的斑驳墨迹中,只残存下来一个固守的字——笔。

    感谢这充满痛苦和抉择的测验,它让我清晰地得知什么是我生命中的真爱——就是我手中的这支笔啊。

    我细心地收起这张白纸,一如珍藏一张既定的船票。知道了航向和终点,剩下的就是帆起桨落战胜风暴的努力了。

    1面对“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我”首先舍弃“鲜花”的理由是______;“我”最终保留“笔”,是因为它____________

    2第⑥段中“腰斩”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都运用了修辞手法,请任选一句,说说它的作用。

    4第⑩段“教室内已经有轻轻的哭泣声”,请揣摩当时哭泣同学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把这种心理活动描述出来。

    5一篇好文章,总会有一个好的结尾。请从内容、语言、结构三个方面说说本文结尾(第段)的优点。

    6亲爱的同学们,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都将面临许多艰难的抉择。就现在而言,你认为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不得借用文章内容)

     

  • 10、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如何营造一个宇宙

    ①无论怎么努力,你都永远也想象不出质子有多么微小,占有多么小的空间,它实在太小了。质子是原子极其微小的组成部分,而原子本身当然也小不可言,质子小到什么程度?像字母“i”上的点这样大小的一滴墨水,就可以拥有约5000亿个质子,说得更确切一点,要比组成1.5万年的秒数还 。因此,起码可以说,质子是极其微小的。

    ②现在,请你想象一下,假如你能把一个质子缩小到它正常大小的十亿分之一,放进一个极小的空间,使它显得很大,然后,你把大约30克物质装进那个极小极小的空间。很好,你已做好创建一个宇宙的准备。

    ③不过,要是你愿意创建一个比较老式而又标准的大爆炸型宇宙,你还需要别的材料。事实上,你需要收集现有的一切东西——从现在到宇宙创建之时的每个粒子——把它塞进一个根本谈不上大小的极小地方。这就是所谓的奇点。

    ④无论哪种情况,准备好来一次真正的大爆炸。很自然,你希望退避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来观察这个奇观。不幸的是,你无处可以退避,因为奇点之外没有任何地方,当宇宙开始膨胀的时候,它不会向外扩展,充满一个更大的空间。

    ⑤奇点四周没有四周。那里没有空间供它占有,没有地方供它存在。我们甚至无法问一声它在那里已经多久——它是刚刚产生的,还是一直在那里,因为时间并不存在。它没有从过去产生这一说。

    ⑥于是,我们的宇宙就从无到有了

    ⑦刹那间,一个光辉的时刻来到了,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奇点有了天地之大,有了无法想象的空间。这充满活力的第一秒钟(许多宇宙学家将花费毕生的精力来将其分割成越来越小部分的1秒钟)产生了引力和支配物理学的其他力。不到1分钟,宇宙的直径已经有1600万亿公里,而且还在迅速扩大,这时候产生了大量热量,温度高达1000万摄氏度,足以引发核反应,其结果是创造出较轻的元素——主要是氢和氦,还有少量锂(大约是1000万个原子中有1个锂原子),3分钟以后,98%的目前存在的或将会存在的物质都产生了。我们有了一个宇宙。这是个美妙无比的地方,而且还很漂亮。这一切都是在大约做完一块三明治的时间里形成的。

    1第①段空格上应填入的词是

    说得更确切一点,要比组成1.5万年的秒数还

    A.   B.   C.   D.

    2第①段的说明对象是(1),第②段到第⑤段的说明对象是(2)

    A. 质子   B. 奇点   C. 宇宙   D. 奇观

    3第③段中,为什么“需要收集现有的一切东西”?结合第③和第⑦段中的相关内容回答。

    4第⑥段画线句中“我们的”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5本文说明顺序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 11、宁静是有地力的土壤 

    张峪铭

    土地是要休息的,它如人一样。

    当季节将一床雪袄冰被覆盖在大地上的时候,我知道,这是让土地好好休眠——累了几个季节,长了几季庄稼,也该歇歇了。于是土地在冰封的河流下,在厚厚的雪被里,慢慢进入了梦乡。瘦了的土地,在梦中渐渐恢复了地力,一觉醒来,又以蓄足了的精力,去催生万物。是啊,没有地力的土壤,任何种子也找不到生命的方向。

    人也是需要休息的,还需要宁静。宁静是一幅画的底色,单一而纯清,你可在上面演绎色彩的故事;宁静是一块土地,肥沃而平坦,你可以在里面播撒智慧的种子。宁静可以致远。要想让自己促狭的心胸变得宽阔,人必须在宁静中拓展自己思维的疆土。

    苏东坡踌躇满志时,虽也是才华横溢,但在尔虞我诈的朝廷,写就的文章也不过是应景之作。当其绚丽的生活坠入谷底,瞬间只剩下一片灰暗之色。无车马之喧,也无恭维之言。宁静,宁静得没有半声问候,只闻自己的心跳;沉淀,沉淀得没有一丝亮光,只有泥土的颜色。于是思维在漫长的宁静中,发酵成地力旺盛的土壤,渐渐地有了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达观豪放,也就有了《赤壁赋》与《赤壁怀古》的不朽华章。台湾作家林清玄说:我们如果有颗宁静的心,即使是默默坐着,也可以感受到时间一步一步从心头踩过。能感受被时间的脚步踩过的心田,接通了地气与天光,思想怎能不生出万丈光芒?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他小说中的奇妙想象,得益于当年放羊的牧场。偌大的牧场只有他和十几只羊。他躺在辽阔的草地上,是牧场上唯一的主宰。蓝天下,宁静中,风在动,云在飘,他的思绪也在飞。是宁静激活了他奇特的想象,是宁静积蓄了他生命的能量。

    可现代许多人,在物质富足的时候,却越来越难以让自己宁静下来。生活的快节奏,让心疲于奔命;物质的强烈欲望,让心痛苦不堪。于是,人们将心灵寄托在热闹之中。在觥筹交错中,喝着热闹的酒;在霓虹闪烁里,唱着嬉闹的歌。没有宏大的布置不算排场,没有雷动的掌声不会说话……不闹点响动,人就不踏实,就如走夜路,故意吹着口哨给自己壮胆。可叹的是,想在喧嚣里求取,想在纷闹中扩充,只能得一时之满足,最后,心灵反遭紧缩包围。到头来,生存的土壤日益变浅,地力渐渐消失,上面只能长些浅根杂草了。

    星云大师说过,愿望太多就增加烦恼,烦恼多了心就无法宁静,就更空虚。在名和利上,不要过分追求拥有,要用宁静的心去感受带来的安乐是有限的,带来的安乐是无限的。腾出物欲空间,让宁静驻在心中,你就能修炼得内心强大,修炼得百毒不侵。

    心烦意乱,不能宁静,你的思想像狂风吹过的苇草,七零八落;热衷喧闹,拒绝宁静,你的智慧如月迷津渡,楼台雾锁。正如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没有了宁静,也就没有了灵感,文思枯竭,智慧长不出新芽,也守不住曾经。

    大智者莫不是气定神闲,如得道之高僧,在慌乱的小沙弥面前,依然镇静自若。心有宁静,无故加之而不怒,骤然临之而不惊。因为明白,来的终究要来,去的终将要去。宁静筑就了心里强大的基石,承载着大德、大智与大勇。所谓急中生智,也只不过将脑中一切无关的事,快速调为静音状态,顿时生出化解危难的智慧。

    静能修身,静能生慧。因为宁静的心,是有地力的土壤。

    (选自《现代阅读》2014年第1期)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开头①②两段写土地要休息有什么作用? 

    【3】文章④⑤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联系内容简要说说有什么作用?

    【4】人和土地一样需要宁静。细心阅读一至五段,体会东坡和莫言的事例,为什么说宁静是有地力的土壤? 

    【5】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第七段中“‘带来的安乐是无限的这句话的理解。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李明上初中后爸妈,请奶奶来陪读。奶奶没什么文化,每天就买菜做饭,和小李谈不来;爸妈忙于工作,只有在给李明的作业签字的时候他们才过问一下他的学习。李明向外公抱怨家里缺乏爱。外公说:家人之间可不会把“我爱你”三个字常挂在嘴巴哦。

    这段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悟或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或深度思考。

    ②要运用恰当的开头和结尾方式,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悟或者思考。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