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生活中,法律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能帮助我们解释法律问题、代写法律文书;律师能给我们当顾问,处理涉及法律的事务;如果经济困难,需要打官司来讨回公道,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援助。这告诉我们( )
A.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到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控诉、举报
B.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
C.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人的违法行为都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D.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2、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神州十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老师第一时间带领学生们通过教室的多媒体设备,一起见证中国的辉煌时刻,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中国的发展。这说明( )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该举措创造了新文化,丰富了文化内容
C.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D.网络促进了文化传播
3、汉朝人季布在当地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广受欢迎。乡亲们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下列行为与故事主题相符的是( )
A.小东参加学校的艺术社团活动
B.小方外出就餐时,将剩余饭菜打包回家
C.小晨与同学共同扶起摔倒的老人
D.小曦与同学约定周末打篮球,准时赴约
4、观察下图漫画,以下说法与之相符的是( )
A.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
B.诚信无价,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C.失信者定会受到法律制裁,诚信全靠自觉自愿
D.增强责任意识,勇于承担过错,主动承担责任
5、“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这段国家主席新年贺词内容表明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在我国是( )
A.相互矛盾的
B.高度一致的
C.分轻重缓急
D.毫无关联的
6、某学校团支部组织二年级的学生开展“学雷锋精神、创文明社区”的创文志愿服务活动,小小志愿者们在一小区内开展清洁游乐设施、打扫安全通道、拾捡花坛垃圾等服务。小小志愿者的身影温暖着我们,他们的行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 )
①要养成亲社会行为,走进社会②积极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③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提升能力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身份不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中学生小轩每天都会观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动态,他也经常和爸爸一起交流社会热点问题,为社区建设提出建议。这说明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 )
①更加关心国家发展 ②认为社会中只有美好的事物
③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④更加依赖父母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8、下列图示反映的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
A.
B.
C.
D.
9、小明骑着自行车刚到十字路口,恰巧红灯亮了,他周围的几个人在看到周围无车的情况下,都选择了闯红灯。小明面对这种情况,没有“随大流”,而是坚持规则的要求,等到绿灯亮时才通行。小明的做法表明
A.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B.维护规则需要学会规劝他人遵守规则
C.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适当改进
D.遵守规则需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10、媒介素养一般是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下列做法符合媒介素养要求的是( )
A.小华未经同桌同意将其日记拍下来发到微信朋友圈
B.小东上课时边听课边低头刷微博
C.上网查阅资料,理解新知
D.发布暴力、恐怖等不良信息
11、图示法有利于梳理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关系图示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学习小组围绕“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这个主题进行了探讨。下列观点符合探讨主题的有( )
①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②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③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以实现
④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作为社会的一员,要了解规则、遵守和维护规则。完成下面小题。
【1】高老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出示了下图内容,意在说明( )
①公民能够自觉依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②规则在人们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
③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
④人类生存发展离不开规则,所有规则都最具刚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依据图片内容,可以得知规则( )
①维护社会和谐②需要改进和完善
③保障公平竞争④限制人们的自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书•吕刑》:“刑罚世轻世重,惟齐非齐,有伦有要。”刑罚是刑事处罚的简称,指行为人因为违反刑法规范而受到国家机关实行的法定的强制处分。根据刑法规定,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 )
A.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
B.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
C.主刑和附加刑
D.有期徒刑和死刑
15、合肥市就有序开展2023年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下发通知:2023年全年,全市中小学(含中等职业类学校、民办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安全有序安排研学旅行时间。开展研学旅行( )
A.费时费力,浪费精力
B.影响学习,荒废学业
C.开阔视野,丰富学识
D.耗资巨大,劳民伤财
16、举世瞩目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合作高峰论坛于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世界151个国家、4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齐聚北京。某校师生聚集在一起,共同观看论坛盛况,聆听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重要讲话。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学习需要劳逸结合
B.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C.要关心国家与社会发展
D.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
17、2023年9月23日晚,以“潮起亚细亚”为主题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莲花”盛大举行。开幕式融入典型的中国、浙江及杭州符号与意象,借助网络向世界各国展现了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这说明( )
A.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B.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C.完全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D.互联网改变了世界,已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
18、2022年4月15日是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安全已不限于“保卫国家不受侵略”,而是拓展到了社会、生态环境、网络空间等各个领域。下面属于维护国家安全的行为是( )
A.在军事禁区拍照并发到朋友圈
B.邮寄、携带危险生物因子入境
C.检举某企业偷排工业废水废渣
D.在社交平台发布虚假不实信息
19、为做好元旦节前交通安全保障工作,重庆市交通执法总队渝北区大队在辖区内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本次行动共现场查获酒后和醉酒驾驶共14宗,其他违法行为73宗,违法人员将依法处置。这告诉我们( )
A.任何违法行为都必须承担一定刑事责任
B.应受刑罚处罚性是违法行为的必然后果
C.以上违法行为都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我国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违法必受惩罚
20、“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
A.个人离不开社会,因为社会为个人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B.社会的全面进步与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
C.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D.社会离不开个人,因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
21、【学会学习完善自我】
情境一 进入初中后,小玲每次考试成绩都不好,为此她付出了很多努力。尽管如此,成绩仍然不是很理想,她常常闷闷不乐。朋友前来相劝,她说:“学习只有苦,我又处处不如人,对此我无能为力,根本就高兴不起来。”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小玲的观点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
情境二 进入青春期,小慧越来越关注自我,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班主任老师说小慧是负责任的班干部,同学却说她是爱打“小报告”的人;邻居说小慧是勤快的孩子,妈妈却认为她很懒。小慧无法确定哪个才是真正的“我”。她为此感到困惑,向好友小龙、小刘咨询。小龙说:“走自己的路,不用在意他人评价。”
小刘说:“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他人评价宜照单全收。”
(2)请你判断小龙和小刘的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22、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青少年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时,要不惜一切代价去制止。
判断:(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步入大数据时代,人们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也备受个人信息被泄漏的困扰。打开购物网站,广告区会出现自己浏览过的商品;接到电话,对方在推销中竟能叫出自己的名字,还有就是各种大数据“杀熟”……
对此,有人认为:网络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24、小题(14分)汶川地震后从废墟中救出一个用母亲身躯保护幸存下来的婴儿。救援人员在孩子身上发现有一部手机,上面有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一位即将为儿子捐肝的母亲却得了重度脂肪肝,为治愈脂肪肝后割肝救子,211天每天暴走10公里。“只要我多走一步路,离救儿子的那天就会近一点。”她用脚步丈量母爱的伟大。她就是2010年2月获得“感动中国人物”殊荣的“暴走妈妈”——陈玉蓉。
(1)从这两位母亲的举动中,你有什么感悟?(2分)
(2)我们为什么要感恩于父母?(8分)
(3)对父母的感恩有时就是那么简单,一次搀扶,一声问候,甚至是远远的一个注视的眼神,也会带着爱传递给父母。你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感恩父母的,请举出两例。(4分)
25、【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材料一 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
材料二 为提升全社会的国家安全意识,新《国家安全法》将每年4月15日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1)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高度重视国家安全?
(2)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你准备怎么做?
26、小石是一名环保志愿者。几年来,他坚持做环保志愿者的理由是:“没有人不喜欢蔚蓝的天、碧绿的草和优美的环境。”虽然志愿者工作很辛苦,但小石认为付出了就会有收获。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向志愿者小石学习,你认为中学生可以参加哪些公益活动?(两例即可)
(2)参加公益活动很辛苦但有收获,请你谈谈参加公益活动的意义?
27、关爱是一缕春风,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关爱是一把火炬,照亮了每个人的行程;关爱是一个港湾,安抚着每个远航归来的人。
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关爱他人?
28、增强法治观念,善于依法维权
材料一: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犯罪是社会危害性大,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材料二: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要学会依法自律,防微杜渐。
材料三:2017年7月19日,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徐玉玉案”被告人陈文辉等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一案公开宣判,被告人陈文辉犯诈骗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⑴ 犯罪的法律后果是什么?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⑵ 结合材料二,你认为怎样才能预防犯罪、防患于未然?
⑶ 结合材料三回答,法院对陈犯的判决中哪是主刑?哪是附加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