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浙江绍兴初二下册期末政治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这是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的颁奖词。张桂梅事迹的感人之处在于(     

    A.她无私奉献,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B.她勇担责任,积极履行公民的法定义务

    C.她师德高尚,确保所有学生能圆梦大学

    D.她坚守初心,只是为了能获取最高荣誉

  • 2、以下行为属于合理使用网络的是(     

    A.看到某自媒体平台称“下载某影视APP,买电影票还能返利”的消息,立即转发朋友圈

    B.某学校在抖音平台直播学校艺术节师生汇报演出,给予刊师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C.接到“孝顺子女要为老人买保险”的网络电话,赶紧为家里老人购买了5万元保险

    D.假期利用某学习软件预习本学期内容,顺便刷一刷八卦新闻调节一下情绪

  • 3、冬奥志愿者如何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交流?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王淑英表示,志愿者在与服务对象交谈中要多使用“您”“您好”、“请”等礼貌用语;要耐心地倾听对方谈话,并表示出兴趣,同时发出认同对方的“嗯”“是”之类的声音,但不要打断对方的话,等到对方停止发言时,再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因为(  )

    ①文明有礼体现在一言一行中,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②做文明有礼之人,要用语文明,态度谦和

    ③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维护好“礼仪之邦”的美誉

    ④文明用语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当今社会,青少年会接受海量的网络信息,其中大量信息给青少年带来知识、陶冶情操,但同时也有诸如“饭圈文化”、拜金主义等畸形价值观以及暴力、血腥、色情等有害信息。这启示我们(     

    ①网络是一把双刃剑②要提高媒介素养

    ③要拒绝网络,不在上网上浪费精力④要合理利用网络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5、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中,15年不离不弃,暖心陪伴“瓷娃娃”的重庆“同桌奶奶”李贤菊,以实际行动传扬了关爱他人的中华传统美德。这启示我们(     

    A.心怀善意,讲究策略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D.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 6、2023年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深入推进中小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引导中小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关心社会发展,融入社会生活。这是因为(     

    ①社会关系可分为地缘关系、业缘关系和血缘关系

    ②个人与社会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决定的关系

    ③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融入社会有利于我们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成员

    ④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生活为我们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青少年在社会中成长,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①在观看球赛时,给对手喝倒彩②就垃圾分类问题向环保部门提建议

    ③在风景区的石壁上刻励志标语④踊跃为受灾地区的群众捐款捐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8、互联网上有无限的信息,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要学会(     

    A.博览“群息”

    B.节省写作业的时间

    C.“信息节食”

    D.利用所有的时间测览网上信息

  • 9、202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邓小岚,2004年起在阜平县马兰村义务支教,为村里的孩子义务教授音乐课程。每年一半的时间放在马兰村,18年来从未间断。邓小岚老师(     

    ①她承担责任时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②不言代价与回报,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③勇于担当,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④承担责任就能赢得他人和社会的赞誉和认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10、对中学生而言,学会自立主要包括的内容有

    ①提高管理自己家庭经济的能力 ②提高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③提高管理自己所在班级的能力 ④提高自主安排和计划生活的能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 11、2023年4月15日,我们迎来了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作为青少年应该(     

    ①积极学习有关国家安全的知识

    ②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③惩处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分子

    ④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2、下列对“微行为”的点评正确的是(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骑行摩托车、电动车自觉佩戴头盔

    维护公平,善用法律

    聚餐时养成使用公筷的习惯

    以礼待人,文明用餐

    到校后,主动把智能手机交老师保管

    遵守规则,遵守校规

    到处宣扬好朋友的隐私

    诚实守信,关爱他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3、父母辛勤劳动,为我们提供衣食住行,履行教育子女的责任;老师帮助我们学习,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战士保护我们的安全,履行保家卫国的责任……这些表明(     

    A.承担责任有代价也有回报

    B.承担责任是成年人的事

    C.承担责任只来源于职业要求

    D.勇于担责,敢于担当,生活才更加幸福

  • 14、为了安慰身患重病的病人,安抚其情绪,我们经常会听到“你的问题不严重,一定会好起来的”……生活中这样善意的谎言随处可见。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诚实与谎言不能共存,要诚实就不能说谎

    ②社会生活是复杂的,要权衡利弊,运用诚信智慧

    ③要遵守法律要求,就难以遵循伦理原则

    ④既要恪守诚实的要求,又要保护当事人的情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以下是中学生李铭的一天,请你阅读并完成下题。

    中学生李铭的一天

    早上 630

    和爷爷到公园晨练

    上午 820

    和妈妈到家门口的菜市场买菜

    下午 315

    和同学一起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

    晚上 810

    和爸爸一起看电视新闻并交流看法

    【1】感受社会生活。李铭(       

    ①陪爷爷到公园晨练,延展了自己的生活空间

    ②关心国家发展,同爸爸交流对电视新闻的看法

    ③教老人使用手机,丰富了老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

    ④在与家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了血缘关系这一社会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主动认识社会。李铭(       

    A.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相同的身份

    B.作为社会员,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在同敬老院老人接触的过程中确定了自己的身份

    D.与爸爸、妈妈三人组成了一张纵横交错的社会关系“大网”

    【3】在社会中成长。李铭(       

    ①从社会中获得了丰厚的物质支持

    ②正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③通过家人的抚育和帮助,能力不断提高

    ④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积极塑造健康人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6、关于自由和规则的关系:行星说,自由就是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鱼说,自由就是在河水里欢快地嬉戏;风筝说,自由就是系着一根长线在空中飞舞;汽车司机说,自由就是握好方向盘,按交通规则行驶。这说明(     

    A.自由和规则毫无关系

    B.自由和规则相互矛盾

    C.规则是对自由的束缚

    D.规则是对自由的保障

  • 17、在我国国家队中,运动员张雨霏是19届亚运会首枚游泳金牌获得者;在家中,她是母亲的女儿;在青年学生中,她是听取大家的意见的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这说明了(     

    A.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

    B.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C.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D.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是地缘关系

  • 18、学校组建舞蹈社团,八年级的小青被推举为队长。虽然学习任务繁重,但她还是积极投入到舞蹈社团的工作中,把社团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小青的选择启示我们(     

    A.对于被动承担的责任,每个人都能做好

    B.为了减少烦恼,要学会推卸一部分的责任

    C.承担责任要付出代价,没有回报不值得

    D.面对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也应自觉承担

  • 19、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成功举办,杭州亚运会赛会志愿者共1.76万名,每个志愿岗位散发的微光汇聚成耀眼夺目的光源,为亚运盛会增添了亮丽的色彩。这说明(     

    A.服务社会需要掌握过硬的本领

    B.奉献社会需要讲究策略和方法

    C.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D.社会是由人组成的

  • 20、男生女生和谐相处,是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男生女生交往应该做到(     

    ①自尊自爱、内心坦荡②亲密相处、不畏谣言

    ③言谈得当、举止得体④朦胧情愫、顺其自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20215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在全国人民深切哀悼之时,微信用户“南望山下”在微信群发布侮辱袁隆平院士的言论,造成恶劣影响,警方接举报后,迅速将该人查获。目前,该人已被朝阳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

    小明看到此信息说:“言论自由有界限,不能诋毁英雄人物,我们要尊崇、学习英雄人物。”

    请你对小明的言论进行辨析。

  • 22、【德法同行】

    2022年5月29日晚,宋某驾驶大货车在威青高速文登北服务站接受查验时,他向工作人员提供虚假行程信息,故意隐瞒了他的疫情流行地区旅居史,造成疫情传播风险。威海市公安局文登分局依法对其调查处理。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对宋某的行为加以评析。

  •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自从有了网络,人们便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间,人们可以在各种网络空间、论坛上畅所欲言。

    因此,小敏同学认为:“网络是自由的,网民言论不受约束。”

    请你对小敏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制定校园安全法,保护你我他

    当前,校园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据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每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1万人以上。从发生在校园的种种安全事故看,校园内易发生的危险有以下几种:一是安全不完备的校园设施和危险建筑倒塌引起的伤害;二是学校管理不力,忽视安全教育,导致学校缺乏安全意识而造成的意外伤害;三是火灾、爆炸、食物中毒、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四是校外侵害;五是校外暴力伤害。

    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让他们安全健康成长,是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在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就有15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呼吁:尽快制定校园安全法,切实保障师生安全。

    (1)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人大代表呼吁尽快制定校园安全法的理由。

    (2)想一想,你身边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列举两条。

    (3)除了加强立法,保障校园安全还需多方面的努力,请从社会、学校、学生自身三个方面谈谈如何预防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4)某校要在校园外墙上张贴安全警示语,请你设计两条。

     

  • 25、情景一小明说:在我国,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我们每个人都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

    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二:未经赵某同意,某照相馆擅自将他的照片用在自己广告宣传的海报上,引起了赵某的愤怒。《枝江电视台》对此事进行了报道,两个月后,影楼老板将海报拆除,向赵某道歉并支付了精神赔偿金。

    问题:影楼老板为什么要向赵某道歉并支付精神赔偿金?

    情景三:

    农民甲在市场上买了一头小牛,不久后由于院墙倒塌,小牛走失。走失后的小牛被邻村农民乙拾获并赶回自己家中,过了几天乙牵着小牛去卖,正好路上遇见甲并当即被甲认出。甲立即向乙索要,乙拒绝返还,二人争执不休。

    甲乙两人谁取得小牛的手段合法?

    甲乙二人谁对这头小牛拥有所有权?

    乙拒绝返还,甲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解决此纠纷?

  • 26、请你谈谈对劳动权的理解?

  • 27、2022年11月24日,花溪区召开2022年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工作调度会。会议强调,要坚持全员参与、全局创建、全面提升,强化城乡共创、窗口管理和宣传引导,把城市和乡村整合起来,把干部和群众发动起来,形成共创共建共治的强大合力,营造浓厚氛围,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确保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取得实效,不断提升花溪区城市形象,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1)文明在行动,待人礼为先,请说一说文明有礼对社会的作用?(至少两点)

    (2)提升花溪区城市形象,我们要做文明有礼的人,请谈谈你会怎样做好这方面的示范?(至少三点)

  • 28、材料:2018年1月13日,在北京88路公交车经过右安门时,一名男子发现车上有小偷在偷一名女乘客手机,他立即抓住小偷的手制止。小偷奋力挣扎,男子和公交车上的保安及其他乘客一起合力抓住了小偷并报警。在派出所民警赶到把小偷带走后,见义勇为的男子默默离去。网友纷纷給这名男子点赞。

    (1)材料中男子的行为是什么行为?依据是什么? 

    (2)男子、保安及其他乘客为什么要维护社会正义?

    (3)我们怎祥オ能实现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一一正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