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穿草鞋,背药篓,翻山越岭,访医采药,足迹遍及广大地区,还参阅各种书籍,历时27年,终于写成了一部“东方医学巨典”。“他”是( )
A.孙思邈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2、宋太祖为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包括( )
①设立节度使,掌握军政大权②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③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④设置通判,分解知州的权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岳飞赢得后人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
A.被秦桧诬陷,蒙受冤屈
B.取得了郾城大捷的胜利
C.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4、科学是我们对待事物应有的态度。下列说法你认为目前还不属于史实的是( )
A.北京人直立行走
B.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C.半坡人制作衣裳
D.黄帝炎帝大战蚩尤
5、下图的这尊“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汉代的
A.医学成就
B.文学成就
C.教育成就
D.社会生活
6、明朝时,有一首儿歌:“……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儿歌中所赞颂的是( )
A. 戚继光抗倭 B.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岳飞抗金 D. 文天祥抗元
7、据史书记载:“隋氏西京(长安)太仓,东京(洛阳)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
A.隋朝实现了国强民富
B.隋朝自然环境好
C.隋朝时人民负担沉重
D.隋朝仓库储粮丰富
8、下列选项中,对应错误的是( )
A. 北京人——最早使用火 B. 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
C. 汉文帝、汉景帝——光武中兴 D.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商朝
9、目前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大篆
10、《礼记.礼运》中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 )
A.北京人时期 B.半坡人时期 C.尧舜时期 D.黄帝时期
11、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第一个皇帝是
A.尧
B.禹
C.嬴政
D.刘邦
12、小明要上网查询元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管理的历史资料,以下关键词合适的是
A.西域都护府
B.北庭都护府
C.宣政院
D.驻藏大臣
13、关注历史教材课目标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阶段特征。如下图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4、经过长期的诸侯争霸战争,大国兼并小国,到战国时期最为强大的诸侯国仅剩七个,并称“战国七雄”,七雄中处于最南边的国家是( )
A.齐国
B.燕国
C.秦国
D.楚国
15、春秋五霸的首霸是( )
A.晋文公
B.秦穆公
C.楚庄王
D.齐桓公
16、为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宋神宗时期主持变法的是( )
A.王安石
B.范仲淹
C.寇准
D.司马光
17、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议和,秦桧秉承金人意旨,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的南宋著名抗金将领是( )
A.文天祥
B.李世民
C.史思明
D.岳飞
18、“平王东迁后,周天子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一些大的诸侯国,纷纷争做霸主。”材料反映春秋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
A.尊王攘夷,王权达到加强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国家统一,政权巩固
D.推行县制
19、陆游的《书愤》中“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其中“大散关”至淮水是两个政权的分界线。这两个政权是( )
A. 北宋与辽 B. 北宋与西夏 C. 南宋与金 D. 南宋与辽
20、禹死后,启继承父位,“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这标志着哪一制度的出现
A.禅让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
21、这幅对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盘庚迁都后,商朝的都城在________。西周的都城是镐京,后来,________迁都到洛邑,史称东周。
23、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在_________爆发了:项羽骆勇善战,在_________(事件)中以少胜多,将秦军主力歼灭。
24、黄帝时期:_______创造了文字,_______制作音律,隶首发明_____,_______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①.炎黄联盟打败蚩尤的战役是——
②.周武王消灭商纣的战役——
③.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是——
26、________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间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________年4月,百万大军在李自成的统一指挥下,对北京城发起猛烈进攻,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27、隋唐文化艺术成就突出,人才辈出,其中被誉为“诗仙”的是____。被誉为“诗圣”的是____
28、______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618年,______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9、填空题
(1)秦朝统一六国以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实行 ,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管理的基本模式;汉武帝在位时期,实施“ ”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
(2)东汉时期, 改进了造纸术,便利了文化的传播;南朝时期,杰出的科学家 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3)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 ”;晋惠帝时期,手握重兵的封王为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 ”。
30、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请根据提示列举相关内容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这一文字是 。
(2)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著名水利工程是 。
(3)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4)华佗模仿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出 ,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31、问鼎中原 春秋首霸
长平之战 晋楚争霸
尊王攘夷 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 孔子
因材施教 秦赵争霸
32、辨析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2)“医圣”华佗在《伤寒杂病论》中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3)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使西汉王朝走向衰亡。
(4)秦始皇大力开辟海上交通,重要的一条航线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33、历史上的生产技术的革新与社会改革都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1)材料一中的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管仲相桓公”之后,桓公最后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材料二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2)结合材料二,指出促使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具体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候(还是因为抓住了农业这个本业的缘故,使邻国倾覆而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
——《汉书•食货志》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
(4)用材料三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材料四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5)据材料三商鞅最终被处死,可商鞅制定的新法并未废止,而是继续在秦国推行。你能分析一下商鞅变法成功的主要原因吗?
(6)你认为二位改革者有何共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