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辽宁辽阳初二下册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聂荣臻元帅曾说:“这是我们同日本侵略军的第一次交锋,全国人民都看着我们,这个仗必须打好,打出八路军的威风来,给全国人民的抗日情绪来一个振奋。”“这个仗”(   )

    ①发生在1937年9月   ②歼灭日军10000多人

    ③指挥者是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 ④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2、隋唐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下列各项,属隋唐时期书法家的是

    ①阎立本  ②颜真卿  ③吴道子 ④柳公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从秦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重心一直在(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淮河流域

  • 4、晋代文学家挚虞有诗曰:“神农居世,通变该极。民众兽解,乃教稼穑。聚济交市,草木播植。务济其本,不通其饰。”诗中“教稼穑”的人物是传说中的(     

    A.黄帝

    B.炎帝

    C.大禹

    D.蚩尤

  • 5、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关于契丹人改国号的次数,一般学者都认同这样的见解,即辽太宗时改国号为辽,辽圣宗时复号契丹,至辽道宗时复改国号为辽。也有持不同意见者,认为辽曾九改九复国号,也就是说,辽曾改国号达18次之多。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历史研究难以达成一致性

    B.辽和契丹都曾是契丹政权的国号

    C.辽太宗曾建立了契丹政权

    D.真实的历史难以被人还原

  • 6、与下图息息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郑和下西洋

    B.元昊建西夏

    C.岳飞抗金

    D.文天祥抗元

  • 7、“距今(2018年)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还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符合这一描述的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人

  • 8、隋唐科技文化艺术成就斐然,名家辈出。下列相关内容搭配不正确的是(     

    A.李春——赵州桥

    B.白居易——“诗圣”

    C.颜真卿、柳公权——“颜筋柳骨”

    D.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 9、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实现全国再次统一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 10、下列关于《资治通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由司马光主持编写的

    B.是编年体通史

    C.是纪传体通史

    D.全书达300多万字

  • 11、观察下图的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资料可以用于研究( )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 12、下列物种,在汉朝时期开始传入我国中原的是

    A.粟

    B.水稻

    C.黍

    D.葡萄

  • 13、电影《赵氏孤儿》,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氏惨遭灭门后,唯一幸存的赵氏孤儿报仇雪恨的故事。下面选项中,不属于由晋国分裂而来的战国诸侯国是(   )

    A.  B.

    C.  D.

  • 14、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出现于唐朝的农业灌溉工具是(       

    A.翻车

    B.楼车

    C.曲辕犁

    D.筒车

  • 15、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嘉峪关关城,登上城楼察看关城整体面貌,听取河西走廊长城、关隘历史文化情况介绍。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文化遗产,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和创造力。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临洮—咸阳

    B.东海—陇西

    C.临洮—函谷关

    D.临洮—辽东

  • 16、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一个纲领 B.两大政策 C.三民主义 D.四条章程

  • 17、明代长篇小说《封神演义》叙述了吕尚辅佐武王起兵等事,书中描述的事情大约发生在

    A.夏朝

    B.夏商之际

    C.商末周初

    D.西周末年

  • 18、他被后人尊称为“医圣”,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他是谁?著作是

    A.张仲景 《麻沸散》 B.华佗 《伤寒杂病论》

    C.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D.华佗 《麻沸散》

  • 19、下图为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的铜牌。该文物反映的是

    A. 夏朝文明

    B. 商朝文明

    C. 西周文明

    D. 春秋文明

  • 20、根据下表判断,元朝的建立与统一的时间处于

    A.11世纪70年代

    B.12世纪70年代

    C.13世纪70年代

    D.14世纪70年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下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历史名迹中,至今还发挥着最初兴建时的功能的是( )

    A. 都江堰工程   B. 万里长城

    C. 兴安灵渠   D. 洛阳龙门石窟

     

  • 22、(1)约公元前____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建立于公元前____年。

    (2)公元前119年的____是对抗匈奴的高潮,此后,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184年,张角领导的____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一蹶不振。

    (3)东汉时宦官____,总结了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汉武帝时,____曾两次出使西域,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基础。

    (4)____》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__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5)战国时期,蜀郡郡守李冰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____,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____,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

  • 23、唐太宗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被誉为   ;唐玄宗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被誉为  

     

  • 24、秦始皇为了北御匈奴,修筑_______;汉武帝派______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他是“感动中国”的人物,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家,这位科学家是——

    (2)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是——

    (3)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4)抗美授朝战争的司令员是——

  • 26、

    上图人物是 ,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一书。

  • 27、雍正时期创设的最大特务机关是_____________

  • 28、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接受李斯的建议,实施了“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 ”。

  • 29、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时制作的大事年表,其中某些地方没有完成,请你帮他完成。

    (1)约公元前2070年,______建立夏朝。

    (2)约________年,______灭夏,建立商朝。

    (3)________年,牧野大战。

    (4)________年,东周开始

  • 30、秦建立后在地方实行________,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为了便利南北水运交通,秦始皇派人开凿________,沟通了湘江和漓江。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B.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孔子(   )商鞅(   )孟子(   )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写出与下列帝王相关的盛世局面:唐太宗:________,唐玄宗: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国君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准允土地自由买卖。”

    材料二努力种田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赐宅,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三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国君是指谁?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试加以提炼,逐条列出,不得抄原文,至少列出二条)。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旧贵族诽谤商鞅”的原因。

    (4)材料三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从材料中找出理由。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