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水土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其中属于地多水少的是( )
A.珠江三角洲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成都平原
2、小强学习了中国地理后,在日记中这样描述其地理位置,你认为正确的是( )
A.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西半球
B.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南半球
C.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没有热带
D.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3、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 ( )
A.塔里木河
B.长江
C.黄河
D.额尔齐斯河
4、下列属于上海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
A. 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B. 有丰富的铁矿石
C. 有丰富的劳动力 D. 水陆交通便利
5、下列措施不适合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的是( )
A.绿色出行,公交优先
B.多植树,提高绿化率
C.治理重污染企业,限期退出
D.废弃铁路,发展水运
6、塔里木河的丰水期为(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7、关于图中序号所代表地形区的有关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区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主要牲畜有三河马、三河牛;
b.②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大豆、甘蔗;
c.③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盆地,有“天府之国”之称;
d.④地区有“水乡”、“鱼米之乡”的称号;
e.⑤地区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f.⑥地区黄河是塑造它的主力
A.abc B.ace C.def D.bef
8、我国人口最多和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
A.广东、澳门 B.山东、西藏
C.山东、澳门 D.河南、澳门
9、我国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10、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我国是一个深居内陆的国家
C.我国领土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D.我国南部有南回归线穿过
11、亚洲人类文明发祥地“两河流域”是指( )
A.鄂毕河和叶尼塞河冲积而成的平原
B.黄河和长江冲积而成的平原
C.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积而成的平原
D.印度河和恒河冲积而成的平原
12、香港人多地少,土地昂贵,解决土地不足的主要办法是( )
①建设高层建筑②减少绿化用地③填海造地④工业向大陆转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关于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饮食、民居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南方人喜欢面食,房屋的墙体较厚,窗户较小
B.北方人喜欢面食,房屋的墙体较薄,窗户较大
C.南方人喜欢米饭,房屋的墙体较薄,窗户较大
D.北方人喜欢米饭,房屋的墙体较厚,窗户较小
14、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是(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5、《龙的传人》唱得好:“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遥远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都是龙的传人……”。“龙”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下列有关“龙”——中国的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半球位置看,中国全部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
B.从五带位置看,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C.中国领土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最东端在钓鱼岛
D.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中部,印度洋北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16、小明同学在学习完世界地理后,对东南亚和中东的地理知识进行了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
A. 均全部位于亚洲,地理位置均很重要
B. B.均被北回归线穿过,以热带候类型为主
C. 均大量生产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业发达
D. 均人口稀疏,居民多信仰宗教
17、对我国四大高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雪山连绵
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
C.黄土高原地形平坦
D.云贵高原千沟万壑
18、黄土高原南连秦岭,北抵长城,西起乌鞘岭,东至 ( )
A.大兴安岭
B.武夷山
C.贺兰山
D.太行山
19、下列地形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青藏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0、设计师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设计了各省区独有的“福”字。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对应的省区依次是( )
A.新疆、内蒙古、重庆和云南
B.新疆、重庆、内蒙古和云南
C.重庆、新疆、云南和内蒙古
D.重庆、新疆、内蒙古和云南
【2】乙的火锅以麻辣著称,该口味反映了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
A.寒冷干燥
B.冬暖夏凉
C.高温少雨
D.温暖湿润
21、位于新疆天山两侧的盆地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
22、2010年,我国的人口总数为 亿人,占世界人口的 ,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经济发展和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3、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__,呈___状分布。我国陆地地势可划分为 ___级阶梯。
24、我国省级行政区中,共有________个直辖市,与四川省相邻的自治区是________。
25、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人数最多的是 族,最少的是 族.
26、亚洲面积广大, , 复杂多样,河湖众多是世界上自然环境最复杂的大洲。
27、为了使人口数量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____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8、影响中国的夏季风,性质为温暖_______;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别很_______。
29、填表
作物 | 温度带 | 农作物熟制 |
柑橘 |
|
|
苹果、梨 |
|
|
芒果、香蕉等 |
|
|
葡萄 |
|
|
青稞 | 高原气候区 | (无) |
30、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相互交错居住。
31、读中国地形图和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特征是__,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贵州位于我国地势第_级阶梯上。我国地势特征对河流流向的影响是________。
(2)字母D是_高原;字母C代表________盆地,山脉G的名称是_。
(3)字母A、B所示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其中,山脉A大致的走向是_;山脉B的名称是________。
(4)字母F所在的西北地区属于________气候。
32、运用地图归纳区域人文地理要素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学习区域地理的一种重要能力。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掌握的相关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塔里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
(1)台湾山脉的最高峰是________,塔里木盆地北侧是_________山,南侧是_________山。
(2)影响台湾城市和铁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影响塔里木盆地人口和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为适应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新疆吐鲁番地区人民创造的一种特殊灌溉系统的水利工程叫__________。
(3)塔里木盆地中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________河,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__________沙漠,沙漠中有丰富的________资源,___________工程将这里丰富的资源运送到我国东部地区,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局面,优化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
(4)新疆长绒棉享誉全国,新疆适宜种植棉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回答问题.
(1)长江发源于______山脉,流经______高原、______盆地、云贵高原、______平原(地形区),最后注入______。
(2)长江上、中、下游界点:A______,B______。
(3)新中国对长江进行了治理,重点治理了滩多流急的川江和被称为______的荆江。
(4)长江上的主要支流有:①嘉陵江,②______,③ ______,④______。长江通航能力强,沟通内外.联系南北,因此,称之为 “______”; 长江水能蕴藏量大,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有“______”之称。
(5)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图中字母______表示的是他的位置。
34、青藏地区有世界屋脊之称,是众多大江的发源地。是世界上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湖区,分布大小湖泊一千多个,其中青海湖面积4340平方千米。青藏地区中的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读青藏地区图(图一)和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读图一可见,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是________,该区域内的柴达木盆地素有“聚宝盆”之称,读图确定其所在位置为__________(选填甲地、乙地、丙地)。
(2)青藏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拉萨与成都相比两地的气温差异(图二)是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青藏地区在特有的自然环境下,藏民穿________,以________业(农业类型)为主。
35、随着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提出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北方地区的位置,环境特征与持续发展等问题引起了小明同学的兴趣与思考。请结合资料,回答小明思考的问题。
(1)准确描述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
(2)图中①地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简述该地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3)②地的作物熟制是 ,③地是东北平原的主要组成部分 平原,两地都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区,据下图分析,东北平原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原因?
(4)读图,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①气候的共同特点 。②气温的差异 。
(5)环渤海经济圈内的工业基地有京津唐和 ,读图分析两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