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新疆阿勒泰地区初二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面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李云龙浑身透出一股粗犷自信的气质,虽是粗布土军装,但站在军装笔挺的晋军将领中,仍给人鹤立鸡群之感。

    B.爸爸经常教育我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且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C.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的消费欲望,原本滞销的彩电,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春晚的小品节目很精彩,连一向不苟言笑的爸爸看了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B.10月22日下午,为期3天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落下帷幕,举办地乌镇也在悄然间从会展的快节奏回归到日常的慢生活。

    C.《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并非单纯的儿童文学作品,JK罗琳在这个系列小说中还蕴含了人性弱点、道德底线、善恶选择。

    D.广电总局日前启发公益展播,从2月至8月底,《故事里的中国》等180余部节目将无偿提供版权播出。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暑假期间,琴台音乐厅将推出多场精彩纷呈的演出

    B.荣获“年度慈善人物”称号的,既有濮存昕、曹德旺、姚明这些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有邓迎香这样的普通劳动者 。

    C.作家曹文轩获得“安徒生文学奖”,这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人们对此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D.举世瞩目的“人机大战”,最终以阿尔法围棋4:1击败拥有14个世界冠军头衔的韩国天王李世石告终。

  •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子(mí)        暗(huì)          (qiǎo)             厉奋发(chuō)

    B.惊(sǒng)     杂(yǒng)        礴(páng)            行不怠(dǔ)

    C.奋(kàng)     望(liào)          (sù)               风雪途(zài)

    D.连(qiáo)     然(piān)        绊(jī)                 然而止(gá)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转应曲

    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1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愁绝”为一篇之骨,也是全词之“眼”。细读全词,体会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寤寐求之。

    (2)李白的《送友人》中有山的青绿,有水的流转,一静一动,相映成趣:____________

    (3)《桃花源记》中通过选取两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来传达桃花源中人们生活安乐自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由己及人表现其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题破山寺后禅院》里采用了以声衬静的表现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6)白居易的《卖炭翁》中表现官吏仗势欺人,专横跋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苏轼在《卜算了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表现了作者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长歌行》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有人认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自传。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与茶

    ①少时家贫,父亲外出干活之后,就只剩下我和母亲在家,家中田地少,母亲在完成所有的耕作之后,又在自家屋后不远的小深谷里开了一片小小的荒地,养出了一片绿油油的茶叶。

    ②于是,每年的春夏秋冬,这片土地上再也没有“抛弃”过母亲的身影,母亲手工做的茶是那么的清香,以至于多年以后,在喝过了那么多的中国乃至世界名茶之后,我依然忘不了家乡的茶,忘不了母亲的茶。

    ③在母亲的熏陶下,从6岁开始,我就会摘茶叶了。我与母亲一起采茶叶,晚上再一起将白天摘的茶叶揉碎、烘烤在微火中,第二天又将焙好的茶叶放在烈日下暴晒一天甚至更久。如此,做茶的整个工序我都是从小见到大的,所以,我虽不懂品茶,但要说做茶,我还是会的。

    ④母亲说:“茶的生存力很强,一片茶叶生出一株茶树,继而可以繁殖出一片茶园。茶喜欢生长在大家都不敢也不愿生长的恶劣环境之中,深谷,绝壁,孤岛,寒峰……它不爱显摆,它不想高调,它一辈子默默地的生长着,为欣赏它的友人提供杯杯甘苦。”

    ⑤母亲说:“小孩子应该学着喝点茶。”我却推脱说那玩意儿很苦,做茶还好,喝茶就不必了。母亲笑了笑说:“也许孩子你可以看看泡茶的经过。”于是,母亲拿来一套茶具,轻轻地坐在桌前,我也很安静地看着母亲的一举一动。母亲首先将小茶炉置好,架上柴火然后细细地、慢慢地摆弄着柴火。她那么认真,好像这朴实无华的木柴是她的头发一样。柴火点燃之后,小小的火苗好似听母亲话一般,不大不小,正好将母亲的小水壶稳稳加着热。母亲笑着看看我很惊奇的表情,伸出手摸摸我的头说:“其实呀,世上任何东西都是有灵性的,只要你认真对它,它也会好好回报你的,明白吗?”我点点头,母亲鼓励地对我笑了笑。不一会儿,母亲装在水壶里的水正好沸腾;母亲忙将适量的茶叶置于透明的小茶壶中,放稳小茶壶,将正闹着沸腾的水慢慢地轻轻地注入壶内,看着上下翻滚的茶叶一片一片散开,只觉得很美很美。母亲的额头孱出了一层薄薄的细汗,伴随升起着的股股清香的茶气儿,母亲仿佛在雾中一般,显得更美了。

    ⑥母亲轻轻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笑了笑,取下小小的茶杯放在我面前,轻轻地将小茶壶端起,小小的水柱从壶嘴里慢慢泻下,带着淡黄色的茶水悄悄聚集于杯中,一层层茶雾直冲我的鼻梢,它似乎更香了;母亲端起茶杯递到我面前,笑容依旧:“来,儿子,尝尝看……”;我小心翼翼地接过茶杯,置于鼻端静静地闻了一下,好香!心中有一种莫名的舒适感,像久别后的重逢。轻轻地抿上一口,还是好苦。不对,紧接着有一种淡淡的茶香在嘴里流转,继而又是一股甘甜……再来一口,再来一口……于是,慢慢地喝完了一整杯茶。也正是因为这次饮茶,才有了后来我一生饮茶爱茶的习惯。

    ⑦就这样,母亲教会了我应如何“饮茶”。进而教会我如何思索人间“真、善、美”,如何处世静心和气,洞察万物、思如风云、心以常乐,如何礼对尘世“廉、美、和、敬”……母亲说:“为人之道:恻隐于人,羞恶别人,恭敬以人,是非得人,真诚待人;饮茶之本: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合诚处世、敬爱为人。”

    ⑧在以后的20年中,不管我去到哪里,母亲的话依然响亮在耳旁。母亲的“茶”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我想,我真的是爱上“茶”了。

    (选文有改动)

    1请按文章的先后顺序简要概括母亲与茶的三个片段。

    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5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结尾有什么作用。

    4文中的“母亲”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星辉羡慕阳光的耀眼,怜悯自身的暗淡;阳光艳羡星辉的柔和,叹息自身的刺眼。其实,生活中的我们,就像这日月星辰,不必艳羡别人,只需绽放自己的光芒。

    请以“绽放自己的光芒”为题,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